(完整版)多联机设计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10.61 MB
- 文档页数:115
多联机系统设计注意事项负荷计算一一室机选型一一室外机选型一一冷媒配管选择分歧管选择一一控制系统选择一一电气配线室机1、根据冷负荷确定机子大小:计算冷负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机型。
公共场所必须选取较大制冷量机型,办公区可选择较小机型。
欲降低价格,可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机型。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2根据设计环境确定类型:全吊顶:RCI系列适合于客厅,复式住宅的楼梯厅等,可对应4.2m的高天花板空间,形状统一,整齐美观,配管方向调整灵活。
局部吊顶:RPI / RPIZ系列。
RPI / RPIZ系列可能存在噪声问题,解决办法是加装软接头,装大风口。
RPI系列噪音、机外余压大,送风距离长,适合宽敞空间;RPIZ系列适用于各种空间,尤其是对天花板空间狭小时更具优势,噪音低,下回风、后回风灵活变换。
风管机:A、室机连接风管前后都应做50~200mm软接;B、应根据室机静压设计风管长度,一般按每米风管损失7Pa计算。
3确定安装位置:高于地面2.3米,不得有障碍物阻挡进出风,易于操作及维护的空间,且该位置能使室温度分布均匀。
较大容量机器应该加装送、回风管道,风管和风口的设置应该能达到降噪减震的作用。
50%~130%之间,视具体情况定;在北方,考虑多联供热量衰减较快,可能造成室外机配置比较小, 建议75%。
数量匹配:室机台数不应超过下表围:2、安装位置确定。
应将室外机设置于通风良好且干燥的地方。
室外机的噪音及排风不应影响到邻居及周围通风。
机组后侧及左右两侧的运行噪音会比前侧噪音值高。
在人行道路旁的建筑物上安装的空调室外设备,其托板底面距道路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
空调室外设备的出风口与相对方门窗的距离室外机应远离电磁波辐射源,间距至少在3米以上。
不应将室外机安装于季风可以直接吹到室外机热交换器的地方或建筑物间隙风可以直 接吹到的室外机风扇的地方。
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尽可能离室机较近的室外,且通风良好。
多联机工作原理与设计注意事项多联机空调是一台或数台风冷室外机组连接数台不同或相同型式、容量的直接蒸发式室内机所构成的单一制冷循环系统,它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区域直接供给处理后的空气。
多联机优点:①无需配置专用机房,节省机房建筑投资。
②直接相变传热,削减传热环节和能量输配系统能耗,整体性能较高。
③依靠相变制冷剂携带和输配能量,制冷剂管径小,节省楼层高度。
④(变频多联机)部分负荷下运行效率高。
⑤设计使用高度快捷。
多联机缺点:①一套系统的容量和安装高差具有肯定限制。
②能效比较低,一般在3~4左右。
③一般比冷水机组的初投资高。
④制冷剂充注量大,一旦泄漏将影响整套系统的运行性能。
⑤新风供应问题不简单解决。
多联机系统工程设计1、基本原则①系统小型化原则:室外机容量宜小不宜大;制冷剂环路宜小不宜大;室内机数量宜少不宜多。
②管长最短原则:夏季制冷:每百米管长冷量衰减20%~30%;冬季制热:每百米管长冷量衰减5%~10%。
③环境条件适用原则:室外环境符合室外机的工作范围;适用于舒适性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低于9℃的地区,不宜采纳多联机供暖。
设计步骤:VRV系统设计选用注意以下问题:1、高度与距离在VRV系统的设计中,一套系统负担的距离多大,高差多大,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尽量避开因布置不合理造成的冷量衰减。
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差当室外机位于室内机之上时,室内外机高差最大50m,当室外机位于室内机下方时,室内外机最大高差90m。
最高与最低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同一个室外机所带的系统,最高室内机与最低室内机的高度差最大30m。
近来室内机与最远室内机的距离同一个室外机所带的系统,最远室内机与近来室内机的管长差最大40m。
2、衰减与修正除了负荷的因素外,VRV系统的选型还需要考虑温度、连接率、管长修正。
温度修正设备的额定冷热量都是额定工况下的数值,当你设计的室内和室外的工况与额定工况不同时,需要查出设备在设计条件下实际冷热量。
连接率修正一般在50%~130%,非100%连接率时需要考虑修正。
摘要本设计为重庆办公大楼中央空调设计.通过方案比较,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和大赛要求,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形式.室内机均采用暗装,部分房间加新风系统。
冷媒管采用去磷无缝铜管,冷凝管采用硬制PVC管,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
关键词:中央空调;多联机;新风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3)1.1 原始资料 (3)1.2 计算参数 (3)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 (5)2.1 负荷计算概述 (5)2.2 负荷计算参数 (5)2.3 负荷计算方法 (6)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选择 (8)3。
1 系统选择 (8)3。
2 系统分析 (9)第4章设备选型 (9)4.1 室内机的选型 (9)4.2 新风机组的选型 (12)4.3 室外机组的选型 (13)第5章管径的选定 (14)5.1 冷媒主、配管的选取 (14)5。
2冷凝水管的考虑 (17)参考文献 (18)第1章工程概况1。
1 原始资料本建筑物为重庆地区某办公楼,建筑面积约为4800m2,使用区域主要为办公室、客房,共6层。
其中1至5层为办公区域,6层为会议室.建筑层高:一层层高4。
8米,顶层层高3。
6米,其余层高3。
3米,参考立面图。
外窗及门高:窗高统一1800mm,宽度详见平面图,窗台高统一900 mm。
1。
2 计算参数1.2。
1 室外计算参数本工程位于重庆市,该地区室外气象参数摘录如下:北纬:29°35′东经:106°3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6。
5℃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
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3℃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82%1。
2。
2 室内计算参数各空调房间室内计算参数表2-11。
2.3 一层其他设计参数照明功率密度值(w/㎡)表表2—2不同类型房间人员密度(人/㎡)表表2-3办公室、客房根据功能采用不同的人员数量计算。
第2章空调负荷计算2.1 负荷计算概述本工程主要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各个房间的逐时冷负荷。
多联机设计技术要点
1.不同匹数的室外机所对应的室内机台数;
2.工程方案内外机选型设计时,18、22、28的内机冷量均以2.8KW计
算来选择室外机;
3.第一分歧管至末端的距离等效长度L等效≤40m
L等效=L+(0.5~1)*n≤40m
其中L----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的实际长度
n----距第一分歧管最远配管主干管分歧管个数。
4.超配问题
在做设计时,必须认真了解用户的需求,对于不全开的场所可以适当超配,但外机能力必须满足常开房间的能力需求,而且超配比例不能超过110%(由于回油问题除霜等原因内外机能力配比不能低于80%),对于同一个多联机系统内的所有内机全开的系统是绝对不能超配设计,以免影响客户正常使用。
一个多联机系统所配的绝大部分内机都在36KW 以下,其系统绝对不能超配。
5.配管总长
6.最远配管长度
7.室内外机落差
8.室内机与室内机落差
室内机与室内机落差<15m
9.主管、主配管规格尺寸(见附表)
10.单位面积冷负荷
根据设计规范,核算单位面积冷负荷。
11.低静压室内机应侧出风,且所接风管长度在无弯头情况下<0.5米。
12.室外机的摆放位置(散热问题)。
13.分
A.
B.
C.分歧管后连接室内机的水平直管段距离应≥0.5m。
特此通知!
技术支持部。
多联机设计技术要点1.控制系统设计: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一个集中式的控制系统来管理和控制多个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通信和协调。
这个控制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各个室内机的工作状态,以及根据需求自动调节运行模式和温度设定。
2.室内机与室外机的连接: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连接线路能够传输多个室内机的信号和数据。
这要求连接线路具备高速传输、低延迟和稳定可靠的特性。
同时,连接线路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不同房间或者区域的距离和布线,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传输效果。
3.系统扩展和灵活性: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具备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需求增减室内机的数量,并能够灵活调整各个室内机的运行模式和温度设定。
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便利性,还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能源浪费。
4.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算法:多联机设计技术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算法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根据房间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来自动调节温度设定和运行模式,以实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5.节能设计和环保性能: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考虑节能设计和环保性能,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优化系统的使用策略和控制算法,以及使用环保制冷剂等方式来实现。
6.低噪音设计和用户体验: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考虑低噪音设计和用户体验,以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这可以通过优化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及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来实现。
7.安全性和稳定性:多联机设计技术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这可以通过采用防火、防爆和防震的设计和材料,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保护和监控机制来实现。
综上所述,多联机设计技术是一项能够同时连接多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的空调系统设计技术。
通过合理的控制系统设计、可靠的连接线路、智能化控制和优化算法以及节能设计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考虑,可以实现对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优化,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多联机系统设计注意事项负荷计算——室内机选型——室外机选型——冷媒配管选择——分歧管选择——控制系统选择——电气配线室内机1、根据冷负荷拟定机子大小:计算冷负荷,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机型。
公共场合必须选取较大制冷量机型,办公区可选择较小机型。
欲减少价格,可在满足制冷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小机型。
2、根据设计环境拟定类型:全吊顶: RCI系列适合于客厅,复式住宅的楼梯厅等,可相应4.2m的高天花板空间,形状统一,整齐美观,配管方向调整灵活。
局部吊顶:RPI / RPIZ系列。
RPI / RPIZ系列也许存在噪声问题,解决办法是加装软接头,装大风口。
RPI系列噪音、机外余压大,送风距离长,适合宽敞空间;RPIZ系列合用于各种空间,特别是对天花板空间狭小时更具优势,噪音低,下回风、后回风灵活变换。
风管机:A、室内机连接风管前后都应做50~200mm软接;B、应根据室内机静压设计风管长度,一般按每米风管损失7Pa计算。
3、拟定安装位置:高于地面2.3米,不得有障碍物阻挡进出风,易于操作及维护的空间,且该位置能使室内温度分布均匀。
较大容量机器应当加装送、回风管道,风管和风口的设立应当能达成降噪减震的作用。
室外机1、室外机选型。
容量匹配:内外机容量配置比应在50%~130%之间,视具体情况定;在北方,考虑多联机供热时随着室外气温的减少,供热量衰减较快,也许导致室内外机配置比较小,建议适当增大室内机型号,配比不小于75%。
数量匹配:室内机台数不应超过下表范围:2、安装位置拟定。
应将室外机设立于通风良好且干燥的地方。
室外机的噪音及排风不应影响到邻居及周边通风。
机组后侧及左右两侧的运营噪音会比前侧噪音值高。
在人行道路旁的建筑物上安装的空调室外设备,其托板底面距道路面的高度不得低于2.5m。
空调室外设备的出风口与相对方门窗的距离室外机应远离电磁波辐射源,间距至少在3米以上。
不应将室外机安装于季风可以直接吹到室外机热互换器的地方或建筑物间隙风可以直接吹到的室外机风扇的地方。
水源多联机室外机系统与风冷多联机室外机系统基本相同,都是由:换热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压力开关、毛细管、压力传感器等组成。
但是与风冷多联机不同的是,水源多联机制冷时冷却介质是水,而不像传统风冷多联机的室外机那样冷却介质是空气。
因此,冷凝器结构形式不同,风冷多联机系统为强迫对流风冷冷凝器,一般采用肋片管式换热器。
水冷多联机系统为套管式水冷冷凝器。
图二. 肋片管式换热器图三. 板式与套管式换热器表一. 各厂家水源多联机与空气源多联机尺寸对比2.2.1安装位置由于水的比热容和密度远大于空气的比热容和密度,换热器面积大大减少,故水冷多联机系统室外机体积大大减少,并且可安装在建筑物中任何方便的地方,而不像传统的风冷多联机系统室外机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点[3]。
一般放置在地面、楼顶、通阳台等位置,但往往因连接管长度和落差等因素限制了使用。
而水源多联机主机安装灵活,占用空间更少。
可根据建筑物特点灵活选择安装方式,例如安装在专用机房、封闭阳台、地下室、仓库、走廊、专用设备间、其它通风、有足够空间的室内区域等,多台机组可叠放,大大节省建筑空间。
同时,主机安装也不会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美观。
2.2.2外界气候影响风冷多联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运行时,通过调节压缩机频率、室外机风扇转速、电子膨胀阀开度来保证室内设定温度要求,运行复杂。
而水源变频多联机,由于采用稳定的水源、地源作为冷热源,运行时受室外环境变化影响较小。
2.2.3制热运行时除霜问题风冷多联机制热运行需要除霜,从而影响制热效果。
而水源多联机制热运行时不需要除霜。
在制热运行中由于室外侧热源温度较高,且基本不会随室外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室外侧不存在结霜和除霜的过程,实际制热时间延长,换热稳定效率高,制热强劲,在寒冷地区长宽高水源5507801000空气源7709301670水源5507801000空气源8009801615水源5507801000空气源7659301680水源6007001000空气源75121201720格力美的大金日立 尺寸厂家 机型使用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制热效果更好。
多联机设计正文第一章中央空调设计及施工说明1.1 空调设计说明1.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深圳市3层高档别墅中央空调(多联机)设计,共三层,建筑面积1320m2。
空调面积440.18m2。
底层为家庭影院、娱乐室、健身房,一至三层为客厅、餐厅、客房、厨房、卧室、书房、家庭间等。
1.1.2设计依据本工程空调施工图设计根据甲方提供的委托设计任务书及建筑专业提供的图样,并依据暖通现行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具体为: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年版)。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
4.《建筑给水排水及暖通工程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66-84。
1.1.3设计资料1.室外设计参数2.室内设计参数3.主要设计指标1.1.4空调设计1.空调系统:本工程采用海信日立多联机,底层和第一层分别设一台室外机组,二、三层共设一台室外机组,室外机都放置在第三层。
室内机均采用四面出风嵌入机。
2. 新排风系统:本工程采用杭州中泽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自检遥控同步吸排智能新风换气扇,每个空调房间都安装此排气扇。
3.送风方式:因采用四面出风式室内机,所以均为下送风方式。
4.控制系统:(1)系统通过对每台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不断调节来控制室内机的制冷量,可使室内温度精确地维持在设置温度附近,温度变化在±0.5之间,采用智能化的温度控制技术使系统能够感受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而及时准确地控温,使室内温度场分布均匀并避免室内温度大幅波动。
(2)空调启闭控制方式:①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选用网络集中控制系统对整栋别墅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②各房间空调可采用遥控器和集控器集中控制方式。
1.1.5冷煤配管设计注:相当长换算:按分歧管接头0.5M\处图1-012.冷媒配管选取冷媒配管类型主要有主配管和支配管两种,主配管的连接部位为室外机与第一分歧管间,也可以是分歧管与分歧管间,编号1、2;支配管的连接部位为分歧管与室内机间,编号3。
多联机设计要点范文1.统一控制器:多联机系统需要一个统一的控制器来管理和控制多个室内机。
这个控制器应具备直观易用的界面,可以同时显示多个室内机的设置和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统一控制器设置温度、风速和定时开关机等功能。
2.室内机的数量和位置:在多联机设计中,需要确定每个区域或房间的室内机数量和位置。
这些决策应基于空间大小、使用需求和总体设计目标。
通常,每个室内机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因此它们的位置应易于访问和维护。
3.外部机组的容量:多联机系统的外部机组需要根据室内机数量和总体负荷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容量。
外部机组的容量过小将导致室内机无法正常运行,容量过大则会浪费能源。
因此,正确计算和匹配外部机组的容量非常重要。
4.冷媒管路的设计:多联机系统需要冷媒管路来连接外部机组和室内机。
这些管路应尽可能短,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气体泄漏的风险。
管路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室内机的安装位置和维护需求。
5.控制和自动化功能:多联机系统应具备灵活的控制和自动化功能。
通过预设的定时开关机功能,用户可以在指定时间自动启动或关闭多个室内机。
此外,一些系统还提供智能控制功能,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自动调整制冷和制热模式,以提高能效。
6.能效评估和能源管理:多联机系统的能效评估和能源管理非常重要。
制冷和制热能源的消耗应被监测和记录,以便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
一些系统还提供能耗分析报告和建议,帮助用户优化能源使用。
7.故障诊断和维护提示:多联机系统应该具备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及时检测和报告故障。
一些系统还可以自动发送维护提示和提醒,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室内机和外部机组的维护需求也应该清楚地记录和说明,以便用户进行维护和保养。
总之,多联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室内空间,用户需求,能效和维护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配置,多联机系统可以提供舒适和节能的室内环境,并方便用户对多个房间或区域进行控制。
【多联机要点】关于多联机图纸设计与审核要点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求各中心设计师加强多联机空调方案的设计和审核。
现针对前期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要点(M-Home系列不含在内):1、适用场合及系统划分的问题1.1、商用多联机均为舒适型空调,只适合于商场、写字楼、办公等适宜于舒适性环境的使用,不能用于仪器、手术及有洁净度需求的厂房等工艺性环境的应用。
多联机空调同时也不适用于机房、厨房等特殊性场所。
由于机房环境的特殊性,应采用机房专用空调;对于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机房设备间,可以考虑采用分体式空调。
对于大中型厨房,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系统,不能采用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
1.2、一般情况下,对于空调系统的划分,应根据建筑结构和房间功能的不同而产生的负荷特性的不同进行分区。
当建筑宽度大于10m时,建筑物可以分为外区和内区,通常情况下距外围护结构3~5m的范围内划为外区,其所包含的为内区,外区和内区的空调系统应分开设计;如建筑宽度小于10m时,不存在内外区。
2、室外机超配问题超配是指一个多联机系统所搭配的室内机的能力总和超过室外机的额定能力。
在设计时,必须认真了解用户的需求。
对于不全开的场所(宾馆、别墅等),可以适当超配,但外机能力必须满足常开功能间能力的需求,同时系统超配比例不能超过130%(超过130%可能导致系统冷媒分配不均而导致内机效果不佳,且会因压缩机回油问题而导致外机故障),且不能低于80%(由于回油除霜等原因)。
80%~130%是指变频调节范围,建议将外机超配比控制在110%~90%为宜。
对于统一系统内机全开的情况绝对不能超配设计(写字楼办公区、餐厅等)。
在内机能力统计中,18、22、25、28机型的换热器基本一致,风量也基本一致,所以其实际能力均是1HP,因此均按照2.8kw来选择外机,且对于一个大多数内机能力均在3.6以下的系统,其系统也不能超配。
3、不同匹数室外机最多可连接内机台数限制由于4模块组合,一般管路较长、内侧分歧管多,同时由于自身压缩机原因,冷媒在过冷度一定的情况下,管路较长、分歧管较多会影响冷媒管的流速和压力,冷媒容易出现闪发现象,过冷冷媒流量降低,从而影响室内机的实际运行效果;同时管路较长、分歧管多,冷媒压力损失大,会导致部分润滑油很难带回压缩机内,长期运行,润滑油沉积在铜管内壁,容易造成系统堵塞,且压缩机由于缺油会导致磨损厉害,影响其使用寿命。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和设计范围本工程为苏州水世界办公楼中央空调项目,共三层 ,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中空调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版)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7. 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其它配合专业的设计资料,以及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措施。
三、设计范围暖通空调专业负责施工图设计的范围是: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四、室外计算参数1.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市位置:北纬31°46',东经119°57'海拔9.2M,2.大气压力:冬季1025.9hPa,夏季1004.9hPa;3. 年平均气温:15.4℃;4. 极端最低温度:-15.5℃;5. 极端最高温度:39.4℃;6.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34.6℃; 夏季通风:32℃;冬季空调:-5.0℃; 冬季通风:2.0℃;7.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夏季空调28.6℃; 最热月平均82%;8. 室外风速:冬季平均3.1m/s,夏季平均3.1m/s;9. 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ESE8%,夏季ESE19%;10. 最大冻土深度: 10cm。
五、室内计算参数1、空气调节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标准区域或房间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h·p) (dB) 包厢25 55% 20 40% 20 45 办公、值班室26 60% 20 45% 30 40 会议室25 60% 20 45% 25 35备注:上述室内温度和湿度均为设计值,而允许波动范围在±10%之间.施工说明施工步骤:●冷媒铜管施工●冷凝水管施工●铜弯头及对接●PVC控制线管及控制线●管道安装零配件●风系统管道安装●焊接材料●室外机基础●室内外机组安装就位●冷媒管清理及试压●气密实验●冷媒填充●试运转●系统整理、验收各步骤技术要求与标准:冷媒配管施工,本系统制冷剂的液管和气管均采用磷化脱氧无缝铜管1)打洞及预埋件作业处理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尺寸准确无误后,在要打洞的墙板上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征得业主和现场监理同意后进行打孔作业。
多联机空调系统技术特点及设计要点分析1多联机系统特点分析多联机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
②节省占用空间。
③控制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
④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
⑤设计自由度高,安装和计费方便。
2多联机技术特点分析多联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制冷工质流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压缩机和系统的变容量运行。
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两种:一类是直流变频多联机技术。
二类为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
(1)直流变频多联机技术:直流变频多联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压缩机,“直流变频空调”从概念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直流电是没有频率的,也就谈不上变频,但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称“直流变频”,更准确的应该称为直流变速。
直流变频压缩机转子永磁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通过改变送给电机的直流电压来改变电机的转速,克服了交流变频压缩机的电磁噪音与转子损耗,具有比交流变频压缩机效率高与噪音低特点。
该压缩机运用变频控制技术,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了快速、节能和舒适控温效果。
此外,直流涡旋压缩机活动部件少因此振动小、噪音低。
技术上主要是通过调节压缩机的转速和压缩机的运行数量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
室外机调节输出能力方式为:①通过改变投入工作的压缩机的数量来调节主机的容量,进行主机容量的粗调节。
②通过变频装置改变变频压缩机输入频率来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进行主机容量的细调节。
通过粗细配合,可以使室外主机输出能力连续线性调节,且室外机的压缩机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改变转速来调整制冷剂质流量输出,通过室内机的制冷剂也就相应地变化,降低能耗。
直流变频多联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以东芝、大金、三菱、日立等几个著名品牌为代表。
国内厂家一般均是与其合作生产,如海尔、海信等。
(2)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数码涡旋多联机主要是通过电磁阀控制压缩机的“负载”和“卸载”,调节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
美的多联机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关于新风机和空调室内机连接的问题(一)常规新风机(非定制)不能混搭,不能多联1、新风机与大多联普通室内机的结构特点、控制系统及测试所依据的标准不同,新风机的运行条件为新风工况,换热时所需系统冷媒多。
如果系统中新风机容量过大,将导致大部分冷媒流入新风机进行换热,直接影响其他混搭普通内机的使用效果,且严重影响外机可靠性,因此常规新风机不能跟普通内机混搭。
2、内销常规新风机除MDV-D140T1/XFN1-B可配置两台内机外,其余均只能一拖一连接,不能多台连接。
具体型号配置原则如下:2台MDV-D140T1/XFN1-B匹配1台8HP多联外机;1台MDV-D220T1/XFSYN1匹配1台8HP多联外机;1台MDV-D250T1/XFSYN1匹配1台8HP多联外机;1台MDV-D280T1/XFSYN1匹配1台10HP多联外机;1台MDV-D450T1/XFSYN1匹配1台16HP多联外机;1台MDV-D560T1/XFSYN1匹配1台20HP多联外机;1台MDV-D560T1/XFSYN1-A匹配1台20HP多联外机。
二、非常规新风机(定制)的使用情况1、可定制的新风机型号规格如下:新风室内机产品型号生产码静压范围风量CE-MDVD125T1/N1-FA 220085600280 90~196Pa 1200m3/h(196Pa)CE-MDVD140T1/N1-FA 220085700250 90~196Pa 1200m3/h(196Pa)CE-MDVD200T1/N1-FA 220085801200 110~225Pa 2600m3/h(225Pa)CE-MDVD250T1/N1-FA 220085801210 110~225Pa 2800m3/h(225Pa)CE-MDVD280T1/N1-FA 220085801220 110~225Pa 2800m3/h(225Pa)2、新风机单独使用时,除CE-MDVD125T1/N1-FA、CE-MDVD140T1/N1-FA新风机(可一拖二)外,其他均不能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