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习题第36节(I).doc
- 格式:doc
- 大小:350.51 KB
- 文档页数:9
电力系统分析部分习题答案(参考)稳态部分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2 (1)各个元件的额定电压 G :10.5kVT :10.5/121kV ,10.5kV/399V , 110/38.5/11(10.5)kV,35/6.6(6.3)kV (2) a)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G:10.5kV T 1:10.5/121kV T 2:10.5/38.5kV T 3:35/11(10.5)kV b)变压器的实际变比T-1:121(1+2.5%)/10.5 T-2:110/38.5 T3:35(1-5%)/11(10.5)(3) G:10.5kV T 1:10.5/242kV T 2:220/121/38.5kV T 3:35/6.3kV T 4:220/38.5kV T 5:10.5/3.15kV D 1:3kV D 2:6kV第二章 电力网络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2-2-1解:R T =P k *U N 2/(1000S N 2)=100*1102/(1000*31.52)=2.4389(Ω) X T =U k %*U N 2/(100S N )=10.5*1102/(100*31.5)=40.33(Ω) G T =P 0/(1000U N 2)=86/(1000*1102)=7.1074*10-6(s)B T =I 0%*S N /(100U N 2)=2.7*31.5/(100*1102)=7.0289*10-5(s) 等值电路为:2-2-3 解:R T(100)=P kmax *U N 2/(2000S N 2)=163*1102/(2000*202)=2.4654(Ω) R T(50)= 2R T(100) =2*2.4654=4.9307(Ω)U K1%=1/2*( U K1-2%+ U K1-3%- U K2-3%)=1/2*(10.5+17-6)=10.75 U K2%=1/2*( U K1-2%+ U K2-3%- U K1-3%)=1/2*(10.5+6-17)=-0.25 U K3%=1/2*( U K1-3%+ U K2-3%- U K1-2%)=1/2*(17+6-10.5)=6.25 X T1=U k1%*U N 2/(100S N )=10.75*1102/(100*20)=65.0375(Ω)X T2=U k2%*U N 2/(100S N )=-0.25*1102/(100*20)=-1.5125(Ω) X T3=U k3%*U N 2/(100S N )=6.25*1102/(100*20)=37.8135(Ω)G T =P 0/(1000U N 2)=75/(1000*1102)=6.1983*10-6(s)B T =I 0%*S N /(100U N 2)=3.3*20/(100*1102)=5.4545*10-5(s)2-2-5解:P k13=4P ’k13=4*52=208kW P k23=4P ’k23=4*47=188kW P k1= (P k12+P k13- P k23)/2=(152.8+208-188)/2=86.4kW P k2= (P k12+P k23- P k13)/2=(152.8+188-208)/2=66.4kW P k3= (P k23+P k13- P k12)/2=(188+208-152.8)/2=121.6kW R T1=P k1*U N 2/(1000S N 2)=86.4*1212/(1000*202)=3.16(Ω) R T2=P k2*U N 2/(1000S N 2)=66.4*1212/(1000*202)=2.43(Ω) R T3=P k3*U N 2/(1000S N 2)=121.6*1212/(1000*202)=4.45(Ω) U K1%=1/2*( U K1-2%+ U K1-3%- U K2-3%)=1/2*(10.5+18-6.5)=11 U K2%=1/2*( U K1-2%+ U K2-3%- U K1-3%)=1/2*(10.5+6.5-18)=-0.5 U K3%=1/2*( U K1-3%+ U K2-3%- U K1-2%)=1/2*(18+6.5-10.5)=7 X T1=U k1%*U N 2/(100S N )=11*1212/(100*20)=80.53(Ω) X T2=U k2%*U N 2/(100S N )=-0.5*1212/(100*20)=-3.66(Ω) X T3=U k3%*U N 2/(100S N )=7*1212/(100*20)=51.24(Ω) G T =P 0/(1000U N 2)=75/(1000*1212)=5.123*10-6(s)B T =I 0%*S N /(100U N 2)=4.1*20/(100*1212)=5.60*10-5(s) 2-1-2 解:(a )ρ=31.5Ω.mm 2/kM S=150 mm 2 r1=ρ/S=0.21Ω/kM D m =68mm .50398*4*4D D D 33bc ac ab == r=17.0/2=8.5mmx1=0.1445lg(D m /r)+0.0157=0.4164Ω/kM b1=7.58/lg(D m /r)*10-6=2.7335*10-6s/kM (b)因为为双回输电线路R=r1*l/2=0.21*100/2=10.5(Ω) X=x1*l/2=0.4164*100/2=20.8198(Ω) B/2=2*b1*l/2=2*2.7335*10-6*100/2=2.734*10-4 (S) (c) Q=U 2*B=1102*2.734*10-4*2=2*3.308=6.616Mvar 2-1-6解:因为为分裂导线r1=ρ/S=31.5/(2*300)=0.0525Ω/kMΩD m =0794m .1016*8*8D D D 33bc ac ab == 5691mm .70400*12.45d *r r 12eq ===x1=0.1445lg(D m /r eq )+0.0157/2=0.3192Ω/kM b1=7.58/lg(D m /r eq )*10-6=3.5177*10-6s/kM R=r1*l=0.0525*300=15.75(Ω) X=x1*l=0.3192*300=95.7665(Ω) B/2=b1*l/2=0.5277*10-3 (S) 2-4-1解:G :S N =P N /cos φN =50/0.85=58.8235MV AXd ”=0.15*10.52/58.8235*(242/10.5)2=149.3382(Ω) T: R T =P k *U N 2/(1000S N 2)=300*2422/(1000*602)=4.8803(Ω) X T =U k %*U N 2/(100S N )=12.5*2422/(100*60)=122.0083(Ω) G T =P 0/(1000U N 2)=90/(1000*2422)=1.5368*10-6(s) B T =I 0%*S N /(100U N 2)=2*60/(100*2422)=2.049*10-5(s)L :R=r1*l=0.08*200=16(Ω) X=x1*l=0.406*200=81.2(Ω)B/2=b1*l/2=2.81*10-6*200/2=2.81*10-4 (S) 2-4-3解:X 线路=x1*l=0.4*70=28(Ω)U B =110kV ,S B =20MV A,且变压器的变比为110/6.6kV ,所以: X T*=U k %/100*(U N 2/S N )/(U B 2/S B )=0.105 X T*/2=0.0525 X 线路*=28/(1102/20)=0.0463X R*=2121.020/6.6/3.0*3/6*04.0S U /I 3U *100%X 2B 26.B6NNR ==)()()( 因为为双回线X 电缆*=1/2*x1*l/(U B 2/S B )=1/2*0.08*2.5/(6.62/20)=0.0918/2=0.0459R 电缆*=1/2*ρ/S *l/(U B 2/S B )=1/2*18.8/70*2.5/(6.62/20)=0.3083/2=0.15415第三章 简单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3-1-1解:首先求出线路的参数:D=6.5m D m =1895m .813*5.6*5.6D D D 33bc ac ab == 查表得单位线路参数:r1=0.079Ω/kM x1=0.412Ω/kM b1=2.77*10-6S/kM 线路的等值电路为π型等值电路R=r1*l=0.079*230=18.17Ω X=x1*l=94.76Ω B/2=3.1855*10-4S 进行潮流计算:P 2=120MW cos φ=0.92 ⇒Q 2=51.1198MVar线路末端的注入功率: Q 2l =1/2*U 22*B=3.1855*10-4*2092=13.9146MVar S 2’=S 2-Q 2l =120+j51.1198-j13.9146=120+j37.2052 MV A 线路阻抗支路的功率损耗:ΔS Z =(P 2’2+Q 2’2)/U 22*(R+jX)=6.5658+j34.2417 MV A S 1’=S 2’+ΔS Z =126.5658+j71.4469 MV A 求线路上的首端电压:173kV .j513.236U R Q X P j U X Q R P U U j U U U 2'2'22'2'222221+=-+++=+∆+=δ U 1=241.7788kV 线路首端注入电容功率:Q1l=1/2* U 12*B=18.6215Mvar线路首端功率:S 1=S 1’-Q1l=126.5658+j52.8255 MV A 3-1-2解:末端注入功率:Q 2l =1/2*U 22*B=5.5*10-4*2202=26.62Mvar 设末端功率因数为cos φ2,则有:S 2’=S 2-Q 2l =P 2+jQ 2-jQ 2l =220+j(Q 2-Q 2l )=220+j(Q2-26.62)=P 2’+jQ 2’2'2'22'2'222221U R Q X P j U X Q R P U U j U U U -+++=+∆+=δ 22'2'222'2'22222221)U R Q X P ()U X Q R P U ()U ()U (U U -+++=+∆+=δ解得Q 2’=95.2162,所以Q 2=121.8362Mvar 8748.0Q P /P cos 22222=+=ϕ 3-1-14解: 线路参数为:R=r1*l=0.82*2=1.64Ω X=x1*l=0.38*2=0.76Ω 忽略电压降落横分量有⎪⎪⎩⎪⎪⎨⎧⨯+≤⨯≤+%10*)R U )cos /(P P (R U )cos /(P U %10U X Q R P 22222222222N222ϕϕ 将R ,X, cos φ,U N 带入得561MW .1P 561MW .1P 629MW.1P 222≤⎩⎨⎧⇒≤≤ 当P 2=1.561MW 时,10%p%9.58%U U X Q R P %U N222=∆=+=∆3-1-15解:Ω=⇒⎪⎩⎪⎨⎧=====≤+ 1.5R 600kW P 3kV,U U ,X R ,0Q U %10U XQ R P 22N 2N222 342.86kW P 8.0cos ,X R U %10U X Q R P '2N 2'22'≤⇒⎪⎩⎪⎨⎧==≤+ϕ 3-1-17解1(a)首先求出系统的等值电路,计算各个元件的参数LGJ-185: D=4m , 0397m .52*4D 3m ==,查表得:r1=0.17Ω/kMx1=0.409Ω/kM b1=2.79*10-6S/kM因为为双回线,有:R=r1*l/2=100*0.17/2=8.5Ω, X=x1*l/2=0.409*100/2=40.9/2Ω B=2*b1*l=2*2.79*100*10-6=2*2.79*10-4S计算变压器的参数:查表得:P k =190kW,P 0=31.05kW,Uk%=10.5,I 0%=0.7 归算至高压侧的阻抗和导纳参数为:X T =40.3333Ω,R T =2.317Ω,G T =2.5661*10-6S ,B T =1.8223*10-5S 因为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所以并列运行后的参数为X ’T = X T /2= 40.3333/2Ω,R T =2.317/2Ω,G T =2*2.5661*10-6S ,B T =2*1.8223*10-5S 又因为:P2=40MW, 8.0cos 2=ϕ,所以Q 2=30MVar 系统的等值电路为:变压器低压侧U 21=10.5kV ,归算到高压侧为U 2=k*U 21=110/11*10.5=105kV (1)j7.3515kV111.2032 j7.3515kV2032.6105U R Q X P j U X Q R P U U j U U U 2'T 2'T 22'T 2'T 222222'+=++=-+++=+∆+=δ U ’2=111.446kV变压器损耗:AyTmaxyTmax 'T 'T 2'2yT ZTmaxZTmax 'T 'T 222222ZT Q j P 4527MV A .j00637.0)jB G (U S ~Q j P j4.5729MV A 2627.0)jX R (U Q P S ~∆+∆=+=+=∆∆+∆=+=++=∆(或者用下式计算变压器的损耗441MVA.j00621.0)31.5*0.007*j 03105.0(*2)jQ P (2S ~j4.1667MVA0.239431.5)*10010.5j (0.19*)5.31*2(3040*2)jQ P ()2S S (2S ~yT yT yT 222kT kT 2N ZT +=+=+=∆+=++=+=∆)线路注入功率: 4652MV ar .3446.111*10*79.2U *B *2/1Q 242'22l -=-=-=- 所以5604MVA .j313264.40jQ S ~S ~S ~S ~2l yT ZT 2'1+=+∆+∆+=线路的首端电压j12.918kV119.72 j5.5667kV 5183.8UU RQ X P jU XQ R P U U j U U U 2'2'*'1'12'*'1'12'l l 2'1+=++=-+++=+∆+= δU 1=120.4165kV线路上的阻抗损耗和首端线路电容注入功率0455MVar.4120.4165*10*79.2U *B *2/1Q Q j P j4.3167MVA 7946.1)jX R (U Q P S ~2411l ZTm axZlm ax '22'21'21Zl -=-=-=∆+∆=+=++=∆-线路首端功率8325MVA .j3142.121jQ S ~S ~S ~1l Zl 1''1+=+∆+= (2)查表得3150max =τ121MW .27946.10637.02627.0P P P P yTmax Zlmax ZTmax Tmax =++=∆+∆+∆=∆全年总的电能损耗为:6824.5MW.h543.9965653.0827.5050 8760*0.06213150*1.79463150*0.2627 8760*P 3150*P 3150*P W yT Zlmax ZTmax =++=++=∆+∆+∆=∆2.当负荷变为原来的0.5倍和0.25倍时,变压器为单台变压器运行,线路仍为双回线运行,则等值电路为按上述过程计算得:当max 25P .0P =时4133MW .0P 0319.0P 1313.0P Zl yT ZT =∆=∆=∆,, 5765MW .0P 0.5pmax =∆ 当max 225P .0P =时0919MW .0P 03.0P 0328.0P Zl yT ZT =∆=∆=∆,, 1547MW .0P 0.25pmax =∆0MW.h.6975 6000-8760*P 20006000*P 2000*P W 0.25pmax 0.5plmax max =∆+-∆+∆=∆)()(3-2-3解:等值电路图从左向右编号分别为1,2,3,4,则有: 变压器2的功率损耗为:0021.j0(-j0.0162)*12.03.0Z U S S ~222T232N 2B23B23-=+==∆(第2个变压器的第3个绕组) 0066.j0j0.131*11.02.0Z U S S ~222TB222N 2B22B22=+==∆ 3045.j05.0Z U S S ~S ~S ~S ~S ~TB222N 2B22B23B22B22B23'B2+==∆+∆++=34222TB212N'2B2B2l S ~092.j0j0.268*13045.05.0Z U S S ~∆==+==∆ 则节点3的运算负荷为: j0.2780.5j0.118-j0.0923045.j05.0S ~S ~S ~S ~30B21'B23+=++=∆+∆+= 变压器1的功率损耗:016.j0j0.32*11.02.0Z U S S ~222TB12N 2B1Bl =+==∆j0.00510098.j0j0.156)(0.0298*1278.05.0Z U S S ~222232N2323+=++==∆ 129.j0j0.118)-(-j0.011*1Y U S ~20*2N 20-===∆316.j07098.0S ~S ~S ~S ~S ~S ~Bl Bl 202332+=+∆+∆+∆+=j0.00850016.j0j0.014)(0.026*1316.07098.0Z U S S ~222122N 2212+=++==∆3245.j07114.0S ~S ~S ~122A '+=∆+=011.j0(-j0.011)*1Y U S ~10*2N 10-===∆3135.j07114.0S ~S ~S ~S ~10122A +=∆+∆+=然后由以上计算所得的功率和已知的o A01.1U ∠= 计算各点的电压:(以下电压的计算也可以不考虑横分量)kV435.00943.1 j0.0083kV 0057.0U UR Q X P j UX Q R P U U j U U U o 1A12'A 12'A A12'A 12'A 1l2l212-∠=--=-++-=-∆-= δ同理可以计算kV 3.59062.1 j0.0583kV 0339.0U U j U U U o 2B1B12B1-∠=--=-∆-= δkV 3.99037.1 j0.0638kV 0601.0U U j U U U o 2232323-∠=--=-∆-= δ kV 11.69992.0 j0.129kV 1023.0U U j U U U o 3343434-∠=--=-∆-= δ kV 11.38994.0 j0.0048kV 0032.0U U j U U U o 4B3B34B3-∠=++=-∆-= δ kV 12.97012.1U j U U U o B2B24B2-∠=-∆-=δ 同理:然后算出各点的有名值kV 3.59887.40k *U *U U kV 435.075.240 U o B1N *B1B1o 2-∠==-∠= kV 3.9914.228U o 3-∠= kV 11.38586.68k *U *U U o B13N *B3B3-∠== kV 12.97626.10k *U *U U o B12N *B2B2-∠==3-2-6解:因为求初步功率分布,只需计算两端电源供给负荷的功率即可。
电⼒系统分析习题和答案解析电⼒系统分析⽬录第⼀部分电⼒系统稳态分析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第⼆章电⼒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系统的⽆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部分电⼒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系统三相短路的实⽤计算第⼗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章电⼒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三章电⼒系统静态稳定第⼗四章电⼒系统暂态稳定第⼗五章研究⽣⼊学考试试题附录第⼀部分电⼒系统稳态分析电⼒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类是电⼒系统稳态运⾏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类是电⼒系统稳态运⾏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系统、电⼒⽹及动⼒系统?电⼒系统为什么要采⽤⾼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电⼒系统中的⼆个问题:⑴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当变压器1T 在+2.5%抽头处⼯作,2T 在主抽头处⼯作,3T 在-2.5%抽头处⼯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
1-7 电⼒系统结线如图1-7所⽰,电⽹各级电压⽰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作于+2.5%抽头, 2T ⼯作于主抽头,3T ⼯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
习题1-4图1-8 ⽐较两种接地⽅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范围。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 降 压 变压 器 高 压 侧 的 主 分 接 头 电 压 为 220kv , 若 选 择 +2 × 2.5% 的 分 接 头 , 则 该 分 接 头 电 压 为。
2.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
3.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包括电抗、电导、电纳和 。
4.输电线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末端母线的实际运动电压与线路 的数值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 表示。
6.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动的 。
7.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8 .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 Zsc 的非对角元素 为。
9.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短路电流的大小是零序电流的 倍。
10.减小输出电元件的电抗将 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二、单项选择题11.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关系( )①否 ②是 ③不一定 ④根据发电机的形式定12.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放在( )①内层 ②中间层 ③外层 ④独立设置 13.中性点以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①全补偿 ②欠补偿 ③过补偿 ④有时全补偿,有时欠补偿14.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越大,则导线的电抗(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④无法确定 15.变压器的电导参数 GT ,主要决定于哪一个实验数据( )①△ PO ②△ PK ③ UK% ④ I O%16. 当功率的有名值为 s = P +jQ 时(功率因数角为 )取基准功率为 Sn ,则有功功率的标么值为() ① P ② P③ P④ P cos S n cos S n sin S n S n 17. 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①与电阻成正比分布 ②与电抗成正比分布③与阻抗成正比分布 ④与阻抗成反比分布18.电力系统中 PQ 节点的数量( )①全都是 ②大量的 ③少量的 ④必有且一般只设一个19.潮流计算中,要求某些节点之间电压的相位差应满足的约束条件是()①|③| i i - - j j | >|| >|i i - - j j |min ②||max④|i i - - j j |<| |<| i i - -j j|min |max20.在同一时间内,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量之比的百分值称为( )①负载率 ②网损率 ③供电率④厂用电率21.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决定于( )①有功功率的平衡②无功功率的平衡③电压质量 ④电流的大小22.关于顺调压电压调整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②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③适用于用户对电压要求不高的场合④适用于供电线路不长的场合23.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实质上( )①改变了电压损耗的数值 ②改变了负荷变化时次级电压的变化幅度 ③改变了电力网的无功功率分布 ④增加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容量 24.三相短路时,非周期分量极小值,只能是在某种情况( )①一相中出一现 ②同时在两相中出现③三相均不出现 ④只有故障相出现其它相不出现25.同步机的各种电抗间关系为 () ① x d x q x d " x d ' ② xqx d x d ' x d " ③ x d x q x d ' x d " ④ x dx d ' x q x d " 26. 若 ac 两相发生短路,则基准相选择为 () ① a 相 ② b 相 ③ c 相 ④ a 相和 c27.下网 K 点发生两相短路接地, 其复合序网为图所示( )( 其中, 1,2 ,0 分别为正序、 负序、零序阻抗 )28.越靠近电源点负序电压越( )①低②高③不变④无法确定29.作为判据dPE0 主要应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d①暂态稳定②故障计算30.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可以应用(①等耗量微增率准则②等面积定则③静态稳定)③小干扰法④调压计算④对称分量法三、简答题31.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2.简单闭式网分为哪些类网络?33.为什么说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充足时仅靠改变变压器变比分按头来调压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34.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能够提高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进的暂态稳定性?四、简算题35.某三相单回输电线路,采用LGJ- 300 型导线(计算外径25.2mm),已知三相导线正三角形布置,导线间距离 D=6m,求每公里线路的电抗值。
自测题(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一、 单项选择题(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区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2.5分,共50分)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A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B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C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D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
A 、一级负荷;B 、二级负荷;C 、三级负荷;D 、特级负荷。
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B 、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 、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D 、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
A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 、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 、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
A 、配电线路;B 、直配线路;C 、输电线路;D 、输配电线路。
6、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电压进行变化,升高电压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降低电压满足用电的需求;B 、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C 、当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D 、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一般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1倍。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
A 、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 C 、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电力系统分析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⑴ 发电机G 、变压器1T 2T 3T 4T 、三相电动机D 、单相电灯L 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 当变压器1T 在+2.5%抽头处工作,2T 在主抽头处工作,3T 在-2.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2.5%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习题1-4图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1-11 什么叫分裂导线、扩径导线?为什么要用这种导线?1-12 架空线为什么要换位?规程规定,架空线长于多少公里就应进行换位?1-13 架空线的电压在35kV 以上应该用悬式绝缘子,如采用X —4.5型绝缘子时,各种电压等级应使用多少片绝缘子?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2-1 一条110kV 、80km 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 —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 ,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 绪论1-1答: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且具有最佳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上的电压损失。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
当升压变压器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
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10%。
当变压器二次侧输电距离较短,或变压器阻抗较小(小于7%)时,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可只比同级电网的额定电压高5%。
1-2答: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电压越高,可输送的容量(输电能力)就越大,输送的距离也越远。
因为输电电压高,线路损耗少,线路压降就小,就可以带动更大容量的电气设备。
在相同电压下,要输送较远的距离,则输送的容量就小,要输送较大的容量,则输送的距离就短。
当然,输送容量和距离还要取决于其它技术条件以及是否采取了补偿措施等。
1-3答:是一个假想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1-4 解:(1)G :10.5kV ;T-1:10.5kV/242kV ;T-2:220kV/121kV ,220kV/38.5kV ;T-3:110kV/11kV ; T-4:35kV/6.6kV ;T-5:10.5kV/3.3kV ,(长线路) 10.5kV/3.15kV (短线路)(2)T-1工作于+5%抽头:实际变比为10.5/242×(1+5%)=10.5/254.1,即K T-1=254.1/10.5=24.2;T-2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 T-2(1-2)=220/121=1.818;K T-2(1-3)=220/38.5=5.714; K T-2(2-3)=121/38.5=3.143;T-3工作于-2.5%抽头:实际变比为K T-3=110×(1-2.5%)/11=9.75; T-4工作于-5%抽头:实际变比为K T-4=35×(1-5%)/6.6=5.038; T-5工作于主抽头:实际变比为K T-5=10.5/(3+3×5%)=3.333。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华北电力大学前言本书是在高等学校教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多次修改之后而编写的与之相适应的习题集。
电力系统课程是各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好这门课程非常重要,但有很大的难度。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国家重点教材的编写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出大量高质量的电力事业的建设人材,我们编写了这本《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
力求使该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使学生扎实的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为广大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从而更准确地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优质和经济。
全书内容共分十五章,第一至第六章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习题,第七至第十四章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的习题,第十五章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的师生、广大电力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报考研究生的学习资料。
由于编写的时间短,内容较多,书中难免有缺点、错误,诚恳地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二部分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八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第十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十一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十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十三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第十四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第十五章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录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和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的定义是什么?答:通常将生产、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电力线路等,使用电能的设备如电动机、电炉、电灯等,以及测量、继电保护、控制装置乃至能量管理系统所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力线路及升降变压器所组成的部分称为电力网络。
1-2 电力系统接线图分为哪两种?有什么区别?答:地理接线图: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
地理接线图不能更加详细地反映电力系统各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电气接线图: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之间的电气接线。
电气接线图并不侧重反映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
1-3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电能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1)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运行的经济性。
另外,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火力发电厂生产的各种污染物质,包括氧化硫、氧化氮、飞灰等排放量将受到严格限制,也将成为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电能生产的特点是:(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国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
(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3)电力系统中的暂态过程十分迅速(4)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
1-4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元件的额定电压是多少?什么叫电力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答: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的确定,首先应从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经济性上考虑。
因为电力线路的三相输送功率S 和线电压U 、线电流I 之间的关系为S =sqrt(3UI,当输送功率S 一定时,输电电压U 越高,则电流I 越小,因此选用的导线截面积可相应减小,投资也就越小。
3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3.1 思考题、习题1)电力线路阻抗中的功率损耗表达式是什么?电力线路始、末端的电容功率表达式是什么?2)电力线路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的表达式是什么?3)什么叫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电压调整及输电效率?5)对简单开式网络、变电所较多的开式网络和环形网络潮流计算的内容及步骤是什么?6)变压器在额定状况下,其功率损耗的简单表达式是什么?9)为什么要对电力网络的潮流进行调整控制?调整控制潮流的手段主要有哪些?10)欲改变电力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布,分别需要调整网络的什么参数?16)110kV 双回架空线路,长度为150kM ,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 。
已知电力线路末端负荷为30+j15MVA ,末端电压为106kV ,求始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17)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200kM ,导线型号为LGJ-300,导线计算外径为24.2mm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7.5m 。
已知电力线路始端输入功率为120+j50MVA ,始端电压为240kV ,求末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18)11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80kM ,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计算外径为13.7mm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 。
已知电力线路末端负荷为15+j10MVA ,始端电压为116kV ,求末端电压和始端功率。
19)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220kM ,电力线路每公里的参数分别为:kM S b kM x kM r /1066.2,/42.0,/108.06111-⨯=Ω=Ω=、线路空载运行,当线路末端电压为205kV ,求线路始端的电压。
20)有一台三绕组变压器,其归算至高压侧的等值电路如图3-1所示,其中,68~,45~,8.3747.2,5.147.2,6547.232321MVA j S MVA j S j Z j Z j Z T T T +=+=Ω+=Ω-=Ω+=当变压器变比为110/38.5(1+5%)/6.6kV ,U 3=6kV 时,试计算高压、中压侧的实际电压。
图3- 1 图3-221)某电力线路导线为LGJ-185,长度为100kM ,导线计算外径为19mm ,线路末端负荷为90+j20MVA 。
该电力线路由110kV 升至220kV 运行,假设升压前后导线截面和负荷大小保持不变,而且不考虑电晕损失的增加,导线水平排列,升压前后导线间距由4m 增加到5.5m 。
试问升压前后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减少了多少?电压损耗的百分数减少了多少?22)对图3-2所示的环行等值网络进行潮流计算。
图中各线路的阻抗参数分别为:;3.1710,3.4325,6.3420,3.17104321j Z j Z j Z j Z l l l l +=+=+=+=各点的运算负荷分别为:;1540~,3050~,4090~432MVA j S MVA j S MVA j S +=+=+=而且U1=235kV 。
23) 某35kV 变电所有二台变压器并联运行,其参数分别为:T 1:,58,8MW P MVA S k N ==5.7%=k U ;T 2:,24,2MW P MVA S k N ==5.6%=k U 。
两台变压器均忽略励磁支路。
变压器低压侧通过的总功率为MVA j S 3.55.8~+=。
试求:①当变压器变比为kV K K T T 11/3511==时,每台变压器通过的功率为多少?②当kV K T 11/125.341=,kV K T 11/352=时,每台变压器通过的功率为多少? 3.2 习题解答16) 始端电压为:U 1=114.92 kV ,δ=3.5°始端功率为:S 1=31.7689+j7.9884 MVA电压相量图如图3-5所示。
17) 末端电压为:U 2=209.715 kV ,δ=9.93°始端功率为:S 1=113.1793+j50.3043 MVA电压相量图如图3-6所示。
18) 末端电压为:U 2=109.611 kV ,δ=1.28°始端功率为:S 1=15.6599+j9.5734 MVA19) 始端电压为:U 1=199.46 kV ,δ=0.41°20) 高压侧实际电压为:U 1=109.69 kV中压侧实际电压为:U 1=37.648 kV21) 110kV 运行,功率损耗△S 1=101.8704+j45.2263MVA电压损耗△U 1%=22.1220kV 运行,功率损耗△S 2=92.9146+j14.2263MVA电压损耗△U2%=4.64功率损耗减少△S=8.9558+j30.6905MVA电压损耗减少△U%=17.4622)由节点1流入线路l1的功率为112.4934+j57.9522MVA由线路l1流入节点2的功率为109.4453+j52.6729MVA由节点2流入线路l2的功率为19.4453+j12.6729MVA由线路l2流入节点3的功率为19.23+j12.3MVA由节点4流入线路l3的功率为31.4209+j18.8273MVA由线路l3流入节点3的功率为30.77+j17.7MVA由节点1流入线路l4的功率为72.7112+j36.0622MVA由线路l4流入节点4的功率为71.4209+j33.8273MVA节点2的电压为226.017 kV节点3的电压为222.36 kV节点4的电压为229.5 kV23)变压器变比相等时,S T1=6.539+j4.253MVA,S T2=1.961+j1.047MVA变压器变比不等时,S T1=6.6349+j4.8342MVA,S T2=1.5941+j0.4628MVA4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4.1 思考题、习题1)电力网络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哪几种?2)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阻抗矩阵中各元素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节点导纳矩阵有什么特点?4)节点导纳矩阵如何形成和修改?其阶数与电力系统的节点数有什么关系?5)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变量和节点是如何分类的?6)电力系统功率方程中的变量个数与节点数有什么关系?有哪些变量可以先确定下来?7)电力系统中变量的约束条件是什么?为什么?8)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的迭代式是什么?迭代步骤如何?对PV节点是如何考虑的?9)牛顿-拉夫逊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式是什么?用直角坐标形式表示的与用极坐标形式表示的不平衡方程式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10)PQ 分解法是如何简化而来的?它的修正方程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11)电力系统如图4-1所示。
各元件阻抗标幺值分别为:34,302010j Z j Z -=-=,30.0,50.012.0,40.010.0,40.008.0,293413231230j Z j Z j Z j Z j Z =+=+=+=-=。
假设节点1为平衡节点,节点4为PV 节点,节点2、3为PQ 节点。
若给定:13.055.0~,05.121j S U +==,10.1,5.0,18.03.0~443==+=U P j S 。
试求:①节点导纳矩阵;②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第一次迭代结束时,各节点的电压。
12)电力网络图如图4-2所示,网络中的参数均以电抗标幺值给出,试求该电力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13)系统等值电路如图4-3所示,电路参数均以电抗标幺值给出:点1为平衡节点,︒∠=00.11U &;节点2为PV 节点,U 2=1.0,P 2=1.0;节点3为PQ 节点,P 3=2.0,Q 3=1.0。
试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
4. 2 习题解答11) ①节点导纳矩阵②假设U 2(0)=U 3(0)=1.0,δ1(0)=δ2(0)=δ3(0)=δ4(0)=0°,则高斯-塞德尔第一次迭代结束时的各节点电压为:12) 节点导纳矩阵13) ⑴节点电压和注入功率 U 1=1.0,δ1=0°,P 1=3.000,Q 1=0.8496U 2=1.0,δ2=-7.823°,P 2=-1.0,Q 2=0.7115U 3=0.939,δ3=-10.041°,P 3=-2.0,Q 3=-1.0⎥⎥⎥⎥⎦⎤⎢⎢⎢⎢⎣⎡-++-+-+-++--+-++-+--=3333.37037.30.00.00.00.07037.33247.80421.13529.25882.08911.14539.00.00.03529.25882.07273.40690.14038.24808.00.00.08911.14539.04038.24808.02616.49347.0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B Y ()()()()()︒∠=︒∠=︒-∠=︒-∠=︒∠=25.31.125.30721.10.49572.03.78881.0005.11414131211U U U U U &&&&&修正为⎥⎥⎥⎦⎤⎢⎢⎢⎣⎡---=75.425.225.755.255.7j j j j j j j j j B Y⑵线路通过功率5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5. 1 思考题、习题1) 电力系统频率偏高或偏低有哪些危害?2)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与电力系统频率的一、二、三次调整有何关系?5) 什么是备用容量?如何考虑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备用容量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备用容量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用途是什么?6)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最优分配问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各类发电厂的特点是什么?排列各类发电厂承担负荷最优顺序的原则是什么?在洪水季节和枯水季节,各类机组承担负荷的最优顺序是什么?8)什么是机组的耗量特性、比耗量和耗量微增率?比耗量和耗量微增率的单位相同,但其物理意义有何不同?9)什么是等耗量微增率准则?等耗量微增率准则成立的条件是什么?10)什么是水煤换算系数?其影响的因素有哪些?11)什么是网损修正系数?什么是网损微增率?计及网损时有功功率最优分配负荷的协调方程是什么?12)何为电力系统负荷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何为有功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13)何为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频率静态特性?何为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14)什么是调差系数?它与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的标幺值有何关系?15)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一次调频)的原理是什么?何为电力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为什么它不能过大?16)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二次调频)的原理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频率的无差调节?17)互联电力系统怎样调频才算合理?为什么?18)电力系统是如何调频的?调频厂是如何选择的?19)A 、B 两系统由联络线相连如图5-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