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3
汉语最长名词短语的自动识别*周强孙茂松黄昌宁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摘要:本文通过对包含5573个汉语句子的语料文本中的最长名词短语的分布特点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两种有效的汉语最长名词短语自动识别算法:基于边界分布概率的识别算法(算法1)和基于内部结构组合的识别算法(算法2)。
实验结果显示,算法2的识别正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85.4%和82.3%,取得了较好的自动识别效果。
关键词:最长名词短语,边界识别,句法分析。
1 引言在自然语言句子的理解过程中,能否准确地识别其中的名词短语(np)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按照认知科学的观点,人类必须首先识别、学习和理解文本中的实体(entity)或者概念(具体的或抽象的),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语言文本,而这些实体和概念大都是由文本句子中的名词短语所描述的。
因此,如果我们掌握了文本中的名词短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握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从组成结构上看,句子中的名词短语可分为以下三类:1) 最短名词短语(mNP):即不包含其他任何名词短语的名词短语;2) 最长名词短语(MNP):即不被其他任何名词短语所包含的名词短语;3) 一般名词短语(GNP):所有不是mNP和MNP的名词短语。
从mNP到GNP再到MNP,自动识别的难度是在不断增加的。
而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MNP的自动识别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我们一旦很好地识别出了句子中所有的MNP,就可以很方便地把握句子的整体结构框架,从而很快构建出句子的完整句法树(森林)。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在MNP的自动识别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别方法。
在英语方面的工作主要有:1) Church的简单名词短语抽取器[1],利用概率矩阵信息来确定句子中np的起始和终止位置。
2) Bourigault的术语抽取器LEXTER[2],通过构造两个阶段的自动分析器发现文本中的术语(即部分MNP)3) Voutilainen的MNP获取工具:NPTool[3],利用两种有限状态分析机制(NP_否定机制和NP_肯定机制)来发现文本中可能的MNP。
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汉语是一种以词语为基本单位构成短语的语言。
下面通过详细分析几种语法手段来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特点。
1. 名词短语:名词短语由一个或多个名词组成,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等。
例如:“漂亮的花”、“高大的建筑”、“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
2. 动词短语:动词短语由一个动词和它的修饰语(如副词、介词短语等)组成。
例如:“快速地跑”、“认真学习”、“在公园里散步”等。
3. 形容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由一个形容词和它的修饰语组成,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特征。
例如:“聪明的学生”、“幸福的家庭”、“充满活力的表演”等。
4. 状语短语:状语短语由一个副词或介词短语构成,用来修饰谓语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
例如:“慢慢地走”、“在房间里等待”、“因此,我决定离开”等。
5. 定语短语:定语短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常常放在名词前面。
例如:“一本有趣的书”、“那个高个子男孩”、“这些红色的花朵”等。
6. 状语补语:状语补语通常由“得”、“不”、“过”等结构和形容词、副词或动词构成,表示一种评价或补充情况。
例如:“演得很好”、“跑得很快”、“吃不下去”等。
7. 介词短语:介词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用来表达时间、地点、原因等关系。
例如:“在学校学习”、“与朋友聚会”、“因为下雨,所以没出去”等。
8. 主谓短语:主谓短语由一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加上一个动词构成。
例如:“小明吃饭”、“她去旅行”、“我们学习”等。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这些手段使得汉语表达准确、灵活,能够满足各种语境下的交流需求。
现代汉语的词汇与短语解析现代汉语是中国大陆的国家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它的词汇和短语构成了人们日常交流和思考的基础,掌握并准确使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短语对于提高汉语水平和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解析。
一、词汇解析1. 多音字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字具有多个发音,这些字称为多音字。
多音字的不同发音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重”字可以读作“zhòng”表示“重量”,读作“chóng”表示“重复”,读作“zhòng”表示“重要”。
正确理解和使用多音字对于准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2.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新词,它们的组合具有新的意义。
例如,“电话”就是由“电”和“话”两个词组成的,表示可以通过电讯方式进行语音交流的工具。
合成词的意义主要取决于组成它们的词的意义和它们的搭配。
3. 简化词简化词是常常出现在口语和网络语言中的简化形式。
它们通常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通过省略和缩写词汇而形成。
例如,“明天”可以简化为“明儿”,“对不起”可以简化为“抱歉”。
简化词的使用能够提高交流的效率,但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要谨慎使用。
二、短语解析1. 成语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它们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一定的含义。
成语的使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理解,有的成语拥有多种解释。
例如,“亡羊补牢”意味着在事情发生之后采取补救措施,预防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掌握成语的使用有助于增加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准确性。
2. 俗语俗语是流传在民间的简练而有智慧的短语,代表了人们的智慧和经验。
它们通常采用比喻和联想的方式表达某种观念或道理。
例如,“守望相助”意味着相互帮助和支持。
掌握俗语的使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力。
3. 惯用语惯用语是在特定语境下常常使用的固定词组。
它们往往具有固定的搭配,理解和正确使用惯用语有助于提高汉语的表达水平和语感。
例如,“以身作则”表示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示范他人,具有模范作用。
混合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它是语言理解以及自然语言计算句法分析的基础。
一段自然语言句子中有许多基本名词短语,例如“人民的经济”,“调研报告”等。
由于中文基本名词短语的结构特点和形式复杂性,它们的识别和识别技术一直是来自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研究者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主要包括基于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方法。
将这两种技术进行结合的耦合方法也被提出,但是它只是将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整合在一起,并没有构建出一个真正的混合模型。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混合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方法逐渐得到重视。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方法在汉语分析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文信息检索、机器翻译以及语音识别等领域。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模型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结合传统分析技术,基于关系结构特征,采用深度结构和深度模型进行综合识别。
首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提取混合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特征,以支持识别。
其次,利用一个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利用混合特征进行关系模型的构建,分析基本名词短语的内部结构,构建出混合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模型。
最后,将模型利用于基本名词短语识别任务中进行训练和测试,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识别结果。
目前,混合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方法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综合考虑语义特征、结构特征以及语义相似性等。
此外,模型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质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收集、预处理和开发方法来改进。
总之,混合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复杂过程。
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它不仅要求对中文基本名词短语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求特征准确性和模型普遍有效性。
只有通过大量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混合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理论和应用。
本文通过介绍混合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方法,介绍了一种混合技术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模型,并介绍了利用该技术识别汉语基本名词短语的方法。
汉语中主谓宾定状补是怎样化分的1、主语主语定义: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是“什么”3、符号:双行线==。
2、谓语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3、宾语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4、定语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3、符号:小括号()5、状语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6、补语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混词辨析知识点总结一、介绍混词辨析是指一对或多对词汇在形式、发音、意义上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在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很难正确辨认。
混词辨析是语言汉字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例如一些同音字、近形字、相似字等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需要对这些混词进行正确的辨析。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混词进行总结和系统地分析,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避免混淆使用。
二、常见混词辨析1. 以/已:以,表示动作的开始或启动;已,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过去。
例如:他以为我已经走了。
2. 报/告:报,表示向上级或外界汇报某一情况或经过;告,告知,通报。
例如:他向领导报告了工作情况。
3. 安详/安详:安详,形容人安静、舒适;安详,形容生活平和、没有烦恼。
例如:他在宁静的乡村度过了一生,生活非常安详。
4. 颜色/颜色:颜色,指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波,造成人对此物体的视觉感受;颜色,指人的肤色。
例如:这个房间的颜色很温馨。
5. 马上/马上:马上,是一个副词,表示立刻、立即;马上,是一个动词,表示给马上上马。
例如:他答应马上回来。
6. 误/误:误,表示失去;误,表示错误。
例如:他误以为我不会来。
7. 卖/卖:卖,是动词,表示出售;卖,是名词,表示销售行为。
例如:这件东西没有卖完。
8. 验/验:验,表示考察、检验;验,表示对某种假观念进行证实。
例如:我需要对这份文件进行验收。
9. 胜/胜:胜,是动词,小鸟大声,引人注目;胜,是名词,指获得胜利。
例如:他大胜于敌。
10. 成/成:成,是动词,表示事物变化到某一阶段;成,是名词,指已经完备、熟练。
例如:他成了一名大学生。
11. 增/增:增,是动词,指增加、扩大;增,是名词,表示增加的数目。
例如:这款产品的销量在不断增长。
12. 达/达:达,是动词,表示达到,例如:目标达成了。
13. 徒/徒:徒,是名词,指丧失收益的资本;徒,指无所有者。
例如:他的努力是徒然的。
14. 破/破:破,是动词,指破裂、破坏;破,指坏掉。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构词方式辨析
随着语言对社会发展的不断影响,社会中使用的汉语也在不断演变。
其中,汉语中大量使
用了复合词,从而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汉语复合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复合、拆分、抽象。
一是汉语复合方式。
汉语中的复合词指由两个或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新的词汇,通常可以
看出其中的相同或不同的构成部分,其中又以两个词语的组合形式最为常见。
例如,“医药”,“肉馅”等都是复合词,它们是由“医”、“药”、“肉”和“馅”4个词构成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单独表达意思,但能更全面更直观地表达意思当组合在一起时。
二是汉语拆分方式。
拆分法是从一个现有的复合词中把原词拆分成多个语义部分,依次组
合起来层层叠叠构成具有更确切、更完整的意思。
例如“人民币”,他可以拆分为“人民”和“币”两个语义部分,这样组合起来就可以更准确、更清晰地表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
货币形式。
三是汉语抽象方式。
抽象方式是把抽象概念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复合词,最典型的就是把
两个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及物动词的构成方式,例如“沉静”,他把“沉”和“静”两种抽象概念组合起来,表达出了“静下来”的意思,而且比用一个词“静”表达的意思更为地道、具体。
以上三种汉语中复合词的构词方式都是汉语中复合词构成的主要方式,虽然复合词结构复杂、变化多端,但只要学习者能用恰当的构词方式来准确理解复合词,就能获得汉语里信息量最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
【本讲教育信息】语法知识——汉语组合、短语。
1. 了解汉语组合的特点,以帮助理解短语的组合。
2. 掌握短语的概念及类型,能熟练区分短语类型。
【知识总结归纳】短语知识是语法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今后将要学到的句子知识的重要铺垫。
在以往的中考当中,对短语知识也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短语是词与词的组合,所以,我们在讲短语之前先学习一下汉语组合的知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短语。
1. 汉语组合的概念:汉语组合,就是采用一定的方式,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语言单位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
2. 汉语组合的特点:(1)汉语组合是以语序和虚词为组合手段的。
也就是说,汉语是依靠一定的语序或虚词由小到大,层层组合而成的。
语序,作为一种组合手段,它具有区别语意的作用,不同的排列组合顺序,会表达不同的意思。
虚词,是汉语组合的另一手段,汉语的组合可以依靠在语言单位间加入一定的虚词进行组合,使用的虚词不同,也会表达不同的意思。
(2)汉语的组合是很容易的,没有数、格的形态变化和约束。
(3)汉语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基本一致。
以上便是汉语组合的知识,掌握了它,会帮助我们理解短语及句子的语法知识。
3. 短语短语是词与词组合起来的,短语也叫词组。
4. 短语成分词和词组成短语后,这些词就成了短语的成分,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一般有以下符号表示,“”“”“”“< >”“()”“[ ]”中心语一般不标示。
5. 短语类型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以及一些结构特殊的短语。
(1)主谓短语由两个表示被陈述和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
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这一短语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主语,是被陈述者,“横渡长江”是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主谓短语中,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合而成的短语。
掌握普通话考试中常见的复合词和词组的构成和使用在普通话考试中,掌握常见的复合词和词组的构成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复合词和词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复合词和词组,并分析它们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一、名词复合型名词复合型是由两个或多个名词组合构成的。
在普通话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类名词复合型。
1. 形容词+名词:如“高品质”,“新闻报道”等。
这类复合词通常用来描述物品的特性、质量等。
2. 名词+名词:如“农业现代化”,“环境保护”等。
这类复合词通常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特定领域的名词概念。
3. 动词+名词:如“学习方法”,“购物中心”等。
这类复合词通常用来表示某种动作或行为所涉及的名词。
4. 名词+动词:如“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
这类复合词通常用来表示某种状态或行为的名词。
二、动词词组动词词组是由一个或多个动词组成的短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词词组及其用法。
1. 做作业:表示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2. 上班:表示去工作或上学。
3. 吃早饭/午饭/晚饭:表示进食的时间。
4. 看电影/电视:表示观看影片或电视节目。
5. 开会:表示参加会议或讨论。
三、形容词词组形容词词组是由一个或多个形容词组成的短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形容词词组及其用法。
1. 急需:表示迫切需要。
2. 高兴:表示开心或愉快的心情。
3. 热情:表示积极向上的态度。
4. 悲伤:表示不开心或失落的情绪。
四、副词词组副词词组由一个或多个副词组成的短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词词组及其用法。
1. 很快:表示速度快,动作迅速。
2. 非常:表示强烈或程度较高。
3. 经常:表示频繁或定期发生。
4. 可能:表示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五、介词短语介词短语是由一个或多个介词加上一个名词词组组成的短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介词短语及其用法。
1. 在...里:表示某个地点或范围内。
2. 通过...:表示通过某个途径或手段。
汉语句法中名词短语的结构与功能汉语是一种以汉字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语言,在汉语中,名词短语是最为常见的句子成分之一。
名词短语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名词构成的短语,其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等语法成分,发挥不同的语义作用。
本文将从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其在汉语句法中的重要性。
一、名词短语的结构名词短语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种,即单一名词短语和复合名词短语。
1. 单一名词短语单一名词短语由一个单一的名词构成,例如:“书”、“猫”等。
在汉语中,单一名词短语通常不会单独出现在句子中,而是需要加上一些修饰语才能发挥完整的语义作用。
这些修饰语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如:“红色的书”、“抓老鼠的猫”等。
2. 复合名词短语复合名词短语由两个或以上的名词组合而成,如:“汽车工厂”、“音乐会场”等。
在汉语中,复合名词短语的组成方式比较灵活,并不像其他语言那样只有固定的构词规则。
例如,“汽车工厂”可以是“汽车”+“工厂”,也可以是“汽车工”+“厂”,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语义含义也可能不同。
二、名词短语的功能名词短语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1. 名词短语作主语在句子中,名词短语可以充当主语,如:“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这个句子中,“狗”就是主语。
主语通常出现在句子的主要位置,即在谓语动词前面,其作用是说明主题是谁或是做什么的人或事物。
2. 名词短语作宾语在句子中,名词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如:“我喜欢听音乐。
”在这个句子中,“音乐”就是宾语。
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其通常出现在谓语动词后面,说明谓语动词的行为对象。
3. 名词短语作定语在句子中,名词短语还可以充当定语,修饰其他名词短语或是动词。
例如:“我家的狗”中,“家”修饰了“狗”,说明这只狗是属于“我”这个家庭的。
又如,“看电影的人”中,“看电影”修饰了“人”,说明这些人正在进行某项活动。
4. 名词短语作补语在句子中,名词短语还可以充当补语,如:“我感到很高兴。
古汉语语法易混现象的辨析方法【原文出处】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原刊期号】199603【原刊页号】64-69【分类号】H1【分类名】语言文字学【作者】薛儒章【复印期号】199611【标题】古汉语语法易混现象的辨析方法【正文】我们在搞语法分析时,常遇到一些两种表面形式相同或相近而实质不同的语言现象,很难分辨。
这种情况一般表现在对同形异构的区分和对同形虚词词性的确定上。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语法结构,分析起来也很费推敲。
当前有些语法著作,对于上述具体语言现象,说法很不一致。
有的结论完全相反,使读者无所适从。
近年来,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摸索了一些方法和标准。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即先找出两种语言现象的不同特点——本质差别,然后以本质差别作标准,将两种语言现象区分开来。
一从语法关系上进行分析1.从语法功能上分析语法功能,一般认为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词在句中担负职务的能力,一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①从词担负职务能力上看词的担负职务的能力,即作何种句子成分,一般用来区分实词与虚词、实词与实词的词性。
而当前对实词与虚词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有人根据能否作句子成分来划分实词和虚词,也有人结合意义标准来划分实词和虚词,更有人是遵照古汉语传统说法将代词、副词划入虚词的。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某些词词性的区分。
因为有的词能作句子成分,有的词不能作句子成分,有的词能作此种成分,而另一种词只能作另一种成分,据此可以将某些词区分开。
比如“愚”,《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出版,高教自学教材第312页,下径称《古代汉语》者,即指此书)将它归入表敬副词,这样归对不对呢?我们根据副词只能作状语(有时作补语),而不作主语、宾语、定语这些语法特点,可断定“愚”不能归入副词。
例:a.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苏轼《贾谊论》)b.愿陛下矜愍愚诚。
(李密《陈情表》)a例“愚”作主语,b例作定语。
a例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
初二语文语法知识——汉语组合、短语通用版【本讲主要内容】语法知识——汉语组合、短语。
1. 了解汉语组合的特点,以帮助理解短语的组合。
2. 掌握短语的概念及类型,能熟练区分短语类型。
【知识总结归纳】短语知识是语法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今后将要学到的句子知识的重要铺垫。
在以往的中考当中,对短语知识也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短语是词与词的组合,所以,我们在讲短语之前先学习一下汉语组合的知识,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短语。
1. 汉语组合的概念:汉语组合,就是采用一定的方式,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的语言单位组织起来构成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
2. 汉语组合的特点:(1)汉语组合是以语序和虚词为组合手段的。
也就是说,汉语是依靠一定的语序或虚词由小到大,层层组合而成的。
语序,作为一种组合手段,它具有区别语意的作用,不同的排列组合顺序,会表达不同的意思。
虚词,是汉语组合的另一手段,汉语的组合可以依靠在语言单位间加入一定的虚词进行组合,使用的虚词不同,也会表达不同的意思。
(2)汉语的组合是很容易的,没有数、格的形态变化和约束。
(3)汉语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基本一致。
以上便是汉语组合的知识,掌握了它,会帮助我们理解短语及句子的语法知识。
3. 短语短语是词与词组合起来的,短语也叫词组。
4. 短语成分词和词组成短语后,这些词就成了短语的成分,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一般有以下符号表示,“”“”“”“< >”“()”“[ ]”中心语一般不标示。
5. 短语类型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以及一些结构特殊的短语。
(1)主谓短语由两个表示被陈述和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
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这一短语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主语,是被陈述者,“横渡长江”是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主谓短语中,主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合而成的短语。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名词短语识别技术研究一、引言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是一门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在信息检索、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名词短语识别是NLP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在信息提取、语义分析、文本分类等应用场景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名词短语的定义名词短语是一个语言单位,指一个名词及其周围的修饰成分组成的“短语”。
一个名词短语通常由一个中心名词和与它相关的修饰成分组成,如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例如,“红色苹果”就是一个名词短语,其中“苹果”是中心名词,“红色”则是其形容词修饰部分。
三、名词短语识别技术名词短语识别技术是一种将给定的自然语言文本中的名词短语标注出来的技术。
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的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混合方法。
1.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是一种使用手动编写的规则来识别名词短语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针对具体语言的语法规则来进行开发,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
在此方法中,常用的规则包括分块规则、语法规则和语义规则等。
分块规则主要是指通过找到一定的分块模式来对名词短语进行划分,如NP(名词短语)-VP(动词短语)-NP。
语法规则则是通过语言的语法规则来识别名词短语,如使用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CFG)描述名词短语。
语义规则则是通过语言的语义规则来对名词短语进行判断,如基于WordNet词库的语义规则。
2.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是一种基于给定数据集进行训练的方法,通过学习数据集中的模式来进行名词短语识别。
机器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在统计学习方法中,通常采用基于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和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ME)等算法。
在神经网络模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短语辨析的技巧短语辨析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上下文理解:根据句子的语境和逻辑关系来推测短语的含义。
2. 词义联想:通过将短语中的词与其他相关的词进行联系,来推测短语的含义。
3. 词汇对比:将相似或相反的短语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它们的区别。
4. 常见搭配:熟悉一些常见的搭配,可以通过搭配的固定性来判断短语的含义。
5. 词性转换:有时候,将短语中的某个词进行不同词性的转换,可以理解短语的含义。
6. 根据词根词缀:分析短语中的词根和词缀,猜测短语的含义。
7. 直观感觉:根据自己对语言的直观感受来猜测短语的含义。
8. 查阅词典:当无法通过上述技巧猜测出短语的含义时,可以查阅词典来获取准确的解释。
9. 比较选项:如果在选择题中需要辨析短语的含义,可以将选项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正确答案。
10. 学习常用搭配:积累常用的短语和搭配,提高对短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11. 视频、音频学习:通过观看、听取说话者的表达方式,来理解短语的含义。
12. 上下位关系:通过分析短语和它所在上下文的关系,来推测短语的含义。
13. 句式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特点,来理解短语的含义。
14. 综合分析:结合多种技巧和方法,综合分析短语的含义。
15. 学习实用短语:学习一些常用的实用短语,以便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16. 上下文连接:将短语与其前后的内容相连,推测短语含义。
17. 观察短语构成:观察短语的构成方式,猜测短语的意思。
18. 辨析近义短语:辨析近义义短语时,注意它们在语法、用法上的细微差异。
19. 练习:多做词汇辨析练习题,提高对短语含义的理解和准确性。
20. 刻意复习:对短语的辨析技巧进行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短语辨析的技巧短语辨析的技巧包括:1. 理解上下文:通过理解句子或文章的上下文,找出短语所表示的具体意思和使用方式。
2. 分析词义:对短语中的每个词进行具体解析,以确定短语的意思。
3. 比较相似短语:将相似的短语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区别,以便正确使用。
4. 查找例句:通过查找例句,了解短语的正确用法和语境。
5. 同义词和反义词:查找与短语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以帮助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6. 注意固定搭配:某些短语与特定的词汇搭配在一起使用,要注意这些习惯用法。
7. 核对词性:注意短语中所含词的词性,以确定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8. 注重修饰:注意短语前后修饰词的差异,以找出正确的搭配方式。
9. 字面意思:考虑短语的字面意思,然后与上下文进行匹配。
10. 注意时态和语态:根据上下文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选择合适的短语。
11. 上下义与多义:注意短语的上下文义和多义,以确保使用的准确性。
12. 注意隐喻意义:某些短语有可能具有隐喻意义,需要注意非字面的解读。
13. 词源记忆:了解短语的词源和起源背景,有助于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14. 轻重缓急:根据上下文中的表达需求,选择合适的短语,以表达轻重缓急的程度。
15. 注意语气:考虑短语的语气和情感色彩,以正确传达说话者的意思。
16. 注意思想逻辑:将短语与句子或段落的思想逻辑联系起来,以保持语义连贯性。
17. 注意形式相似:对于形式相似但含义不同的短语,要注意区分其用法。
18. 查阅词典和语法书籍:词典和语法书籍是辨析短语的重要工具,可以查找短语的定义和用法。
19. 多读多练:通过多读多练,积累经验,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短语的用法和辨析技巧。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United Phrase StructureCandidate YangPoSupervisor ZhouJingyeCollege Literature and News collegeProgram Computer LinguisticsSpecialization LinguisticsDegree Master of Arts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Date May,2011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摘要联合短语是汉语基本短语中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部构成成分非常复杂。
汉语中不少相同词性的词语都可以无标记联合在一起构成联合式,不同词性的词也可以借助连接词构成联合短语,是汉语句法灵活性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正因为如此,联合短语结构的识别分析是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攻克的碉堡。
在联合短语内部构成中,词语可以无标记组合形成联合短语,也可以有标记形成更复杂多变的联合式。
本文对这两种类型的研究都有涉及,文章依次考虑了N+N,A+A,V+V这三种主要的联合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