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2
棉针织物阻燃整理的探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商品质量、安全性、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针织物是现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纺织品,而棉针织物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在一些需要较高安全指标的领域,如医疗、消防、电力、航空等行业,棉针织物需要具备阻燃功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因此,针对棉针织物阻燃整理的研究不仅对纺织行业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二、选题意义1.加强消防安全棉针织物常常用于衣物、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火源。
如有阻燃功能,切断了火源的扩散,极大程度上防止了火灾的发生,减小了火灾的损失。
2.拓展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于生命安全的投入,棉针织物阻燃整理解决了人们的安全担忧,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作为一种新型纺织品,市场拓展前景巨大。
3.提高纺织品价值经过阻燃整理的棉针织物具备独特的高价值标志,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美观的需求,更能让纺织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更具优势,扩大市场竞争力。
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探讨的方式,了解棉针织物的制作工艺及燃烧过程,不同整理方法的优劣,并找到最优方法。
具体方法为:首先设计实验,选择一系列棉针织物,采用不同制作工艺对其进行阻燃整理。
然后,利用萤光显微镜、红外光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阻燃效果和机理进行研究分析。
四、预期成果通过研究,找到最优的棉针织物阻燃整理方法,为实现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方法,拓展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纺织品的价值。
同时,本研究的成果还能够为纺织行业提供先进技术支持,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五、参考文献[1] 王颖. 棉针织物的阻燃性能研究[D]. 洛阳理工学院, 2017.[2]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The Flammability of Children's Sleepwear: Current Issues and Behind-the-Scenes Information. Gaithersburg: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1.[3] Johnson T. Flame-retardancy of cotton and cotton blended fabrics: a review. In: Horrocks AR, Price DLA, editors. Fire Retardant Materials. London: Woodhead, 2001. 277–321.。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2. 通过实验,掌握棉织物的阻燃处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
棉织物的阻燃性能取决于其纤维的燃烧性能,纤维的燃烧性能取决于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熔融点。
棉织物的阻燃处理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熔融点来提高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棉织物;
2. 阻燃剂;
3. 助燃剂;
4. 烘箱;
5. 热压机;
6. 热压机模具;
7. 热压机控制器;
8. 温度计;
9. 力计;
10. 分析仪;
11. 光谱仪;
12. 尺子;
13. 拉力机;
14. 胶带;
15. 低温冷冻机;
16. 水浴锅;
17. 烤箱;
18. 烟雾测试仪;
19. 火焰测试仪。
四、实验步骤
1. 将棉织物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80℃,保持10min,将棉织
物烘熟;
2. 将棉织物放入热压机中,加热至180℃,保持10min,将棉
织物热压;
3. 将阻燃剂和助燃剂混合,将混合物均匀的涂抹在棉织物表面;
4. 将棉织物放入热压机中,加热至180℃,保持10min,将棉
织物再次热压;
5. 将棉织物放入低温冷冻机中,冷冻至-10℃,保持10min,
将棉织物冷冻。
对织物阻燃整理的探讨本文简述了织物阻燃整理的发展现状,以及人们对阻燃整理的要求。
主要从织物的燃烧机理、阻燃机理、阻燃工艺等方面探讨分析织物如何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并分析了织物阻燃效果的测定评估方法。
由于每年都有很多火灾发生,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除了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外,使用具有阻燃性能的织物也可以减少火灾的危害,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
我国近年来也在大力开展对阻燃纺织品的研究开发,并已经取得了相当进展。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旅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外销纺织品需求,阻燃纺织品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因此加速阻燃纺织品的开发以及商品化生产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织物阻燃整理发展燃烧机理阻燃机理阻燃方法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lame-retardant finishing of fabrics, as well as people on 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 requirements. Mainly from the fabric of the mechanism of combustion, flame retardant mechanism, flame retardant technology areas such as analysis of fabrics can obtain good flame retardant effec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fabric flame retardant effect of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method. Because there are many fires, which not only brings the huge economic loss, but also seriously threaten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fe. In order to prevent fires, in addition to take necessary precautions against fire, using a flame retardant fabric can also reduce the fire hazards, play a certain role of fire.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and also in developing this flame retardant text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tourism,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the export demand for textiles, flame retardant textiles there is a huge potential market. So accelerating the flame retardant textil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production has been crunch time.Key words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 of fabrics develop theory of combustion Flame retardant principle Flame retardant method前言 (1)第一章阻燃织物的发展及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料防火阻燃处理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日常生活中,布料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防火阻燃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布料的防火阻燃处理不仅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本文将就布料防火阻燃处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建议。
一、布料防火阻燃的重要性。
布料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其防火阻燃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布料的防火阻燃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如电路故障、燃气泄漏等,火灾随时可能发生。
如果布料没有经过防火阻燃处理,一旦遭遇火灾,将会迅速燃烧,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其次,布料的防火阻燃处理也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经过防火阻燃处理的布料在遭遇火灾时能够减缓燃烧速度,减少有毒气体的释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防火阻燃处理也可以延长布料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布料防火阻燃处理的方法。
1. 化学阻燃法。
化学阻燃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阻燃处理方法。
通过在布料中添加一些阻燃剂,如氯化铵、磷酸铵等,可以有效提高布料的阻燃性能。
这些阻燃剂在遭遇火灾时能够迅速产生惰性气体,抑制火焰的蔓延,达到阻燃的效果。
化学阻燃法的优点是处理简单、成本低,但其阻燃效果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且对布料的手感和透气性会产生一定影响。
2. 物理阻燃法。
物理阻燃法是通过改变布料的结构和形态来提高其阻燃性能。
例如,采用特殊的纺织工艺,使得布料的纤维更加紧密,火焰难以穿透,达到阻燃的效果。
物理阻燃法的优点是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学物质,对布料的手感和透气性影响较小,但其阻燃效果可能会受到布料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3. 高温炭化法。
高温炭化法是通过使布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炭化,形成一层炭化层来提高其阻燃性能。
浅析纺织品阻燃整理技术的应用及开展孙文华〔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消防支队,濮阳457001〕提要:阻燃理论的研究是整个阻燃技术的根底,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已开始重视。
一方面要研究各类纤维、织物的燃烧理论,还要研究阻燃剂在纤维上的阻燃机理。
随着测试技术手段的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已成为可能。
燃烧及阻燃理论研究可为寻找新型阻燃剂、确定阻燃方法、提高阻燃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阻燃机理阻燃整理技术开展近年来,世界各国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不竭增加。
我国这十几年来,平均每年发生的火灾次数为3—4万起,死亡人数2—3千人,火灾损掉折款2—3亿人民币。
1985年,哈尔滨天鹅饭店大火死亡十人,受伤七人,直接经济损掉24.9万元;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死伤300多人,都是因纺织品燃烧引起的。
阻燃纤维的研究开发——我国阻燃纤维的研究开倡议步于70年代;80年代至今,上海、吉林、山东、广东、天津、四川、北京、江苏等省市的一些科研单元、院校及工厂相继对阻燃纤维进行了小试研究,涤纶和丙纶已形成批量出产能力,但总体说来,阻燃纤维产物仍处在研究和试阶段。
一、织物阻燃剂目前所用的阻燃剂大多是磷、卤素的有机物或有机物加无机物,个此外用高分子物,如环状芳香族磷酸酯、羟乙基四溴双酚A(涤纶);氯化聚两烯、六溴环癸烷、乙二酸(五溴苯)酯、磷酸三溴苯酯-氯化白腊、六氯环戊二烯的二聚物等(丙纶);含增效剂的卤化物体系、有机磷化物(锦纶);氯乙烯、偏二氯乙烯、溴乙烯、五氧化二锑等(腈纶)及苯氧基磷腈、噻嗡磷酸酯(粘胶)等。
1、阻燃机理:阻燃剂与燃烧有着密切的关系。
最新的不雅点认为燃烧应有四要素――燃料、热源、氧、链反响。
而通常织物燃烧又分为三个阶段,即热分解、热引燃〔自燃〕、热点燃〔燃烧传布〕,对不同的燃烧阶段的四要素彩相应的阻燃剂加以抵当,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阻燃机理及中断相阻燃机理。
对于不同的阻燃机理就发生出不同类型的阻燃剂。
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介绍
随着近年来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建筑、交通、电子、家居等行业的产品和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
而纯棉织物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然而
由于其易燃特性,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因此,阻燃整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纯棉织物的防火性能上的应用,成为纺织行业的
研究重点之一。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纯棉织物阻燃整理方案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实验和比较不同阻燃剂的作用和效果,寻找最佳的纯棉阻燃整理方案,进一步提高纯棉织物的防火性能,保
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研究内容
1.纯棉织物的阻燃原理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2.不同阻燃剂在纯棉织物上的防火效果研究;
3.不同阻燃剂对纯棉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
4.最佳阻燃整理方案的确定;
5.纯棉织物防火性能的检测。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于纯棉织物的阻燃机理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
2.实验方法:采用模拟真实火灾环境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不同阻燃剂对纯棉织物的防火作用及对其物理性能的影响;
3.数据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寻找最佳的阻燃整理方案。
五、预期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比对不同阻燃剂在纯棉织物上的防火效果,找到最佳的阻燃整理方案。
同时,还将通过检测纯棉织物的防火性能,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纯棉织物的防火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纯棉织物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
同时,为纺织行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第26卷第4期2007年12月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Vol.26No.4Dec.2007文章编号:1005 4014(2007)04 0378 03棉织物的绿色阻燃整理工艺的研究李 红, 郑来久(大连工业大学纺织轻工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摘要:采用适合于棉织物的绿色阻燃剂A 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运用数理统计中的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棉织物绿色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参数:阻燃剂质量浓度250g/L ,交联剂质量浓度90g /L ,柔软剂质量浓度9g/L ,温度160 ,时间3min.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织物的甲醛含量较低.关键词:棉织物;绿色阻燃;炭长;极差分析中图分类号:T S195.5+92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the flame retardant finish of cotton fabricLI H ong, ZH ENG Lai jiu(School of T extile Engi neering &Light Industry,Dali 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Dal ian 116034,C hi na )Abstract:Green flame retar dant suitable for cellulo se fibers w as used to finish the cotton fabrics.Theoptimal pro cess for the finishing w as set up using the o rthog onal ex periment analysis.T he finishing condition w as flam e retardant concentr ation 250g/L,resin concentratio n 50g /L,softener co ncentra tion 9g/L,tem perature 160 and tim e 3min.T he cotton fabrics show ed g ood fir e pro ofing and w ashing resisting and low content o f for maldehyde.Key words:co tton fabr ic;green flam e retardant;char length;range analysis收稿日期:2007 10 15.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6B012).作者简介:李红(1971 ),女,讲师,在读博士.0 引 言纺织品的使用是构成火灾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采用阻燃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阻燃整理,是降低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措施.目前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发展很快,国内技术比较成熟,阻燃剂基本可以自给并工业化生产.纯棉耐久性阻燃整理大体有两种方法[1 2]:(1)Pro ban/氨熏工艺,(2)Pyro v atexCP 整理工艺.随着加工设备的改进以及研究力量的日益增强,人们对阻燃剂的各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阻燃剂不但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在整理和织物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出大量甲醛[3 5].为此,使整理后织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要绿色环保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淀粉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纺织、食品、造纸等工业[6].通过对淀粉进行膦酸酯化改性,可赋予其阻燃性能;同时又符合纺织品绿色整理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棉织物的绿色阻燃整理进行探讨,并确定其绿色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1 实 验1.1 材料和仪器1.1.1 织物29 29s 经煮炼漂白的纯棉细布.1.1.2 药品阻燃剂A,自制;交联剂聚氨酯,柔软剂CGF,均为工业级,上海助剂厂提供.1.1.3 仪器设备YG815垂直法织物燃烧性能测试仪(宁波纺织仪器厂),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无锡纺织仪器厂),DK 5E 烘干机(无锡纺织仪器厂).1.2 阻燃整理工艺工艺:织物!二浸二轧(轧液率75%~80%)!烘干(100 ,2min)!烘焙(160 ,3min)!皂洗(皂粉3g/L,60 ,3m in)!烘干.1.3 测 试1.3.1 阻燃效果对所有经过阻燃整理后的织物根据GB 5455∀97规定,采用垂直燃烧试验法测织物炭长(被烧焦的最大长度),在垂直燃烧试验仪上测量.1.3.2 强力根据GB/T3923∀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条件∃进行测试.1.3.3 耐水性测试将试样加入在40 、纯碱2g/L、浴比1%10的条件下洗涤若干次,然后清水洗,烘干.1.3.4 甲醛含量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检测按照GB18401∀2003标准测试.1.4 阻燃剂A的制备将等量的磷酸氢钠和水溶性淀粉加入到三颈烧瓶中,然后加水至两者完全溶解,开搅拌器,并逐渐升温到80 左右,反应5h左右,烧瓶中的混合物即为产品.本实验是通过对水溶性淀粉进行膦酸酯化改性,然后通过交联剂聚氨酯在一定的条件下,使阻燃剂和纤维素互相交联形成网状的结构,从而赋予织物阻燃的性能[7].2 结果及讨论2.1 正交试验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分析方法,采用L9(44)正交表,实验因素水平、实验安排及结果如表1、2所示.极差分析如表3.表1 因素水平表T ab.1 Facto rs and levels of ortho go nal experiment序号因素(阻燃剂)/(g&L-1)A(交联剂)/(g&L-1)B(柔软剂)/(g&L-1)C温度时间/( min)D 1200703160322508061702330090918014350100121900.5表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T ab.2 Results and calculations of o rthog onal ex periment序号 (阻燃剂)/(g&L-1)(交联剂)/(g&L-1)(柔软剂)/(g&L-1)温度时间/( min)炭长/m m强损/%135090617029322.1 22507061900.512427.7 3300709170211331.5 42009091900.59338.5 535080121900.511222.8 625010012170210329.5 730010031900.510129 820080317029239.5 9350100916039620.7 1025080918019024.8 1130080616039334.1 12200100618019738 1335070318019825.5 14250903160312029.5 15300901218019436.1 16200701216038848.6表3 极差分析T ab.3 V ariance analysis炭长极差分析K1K2K3K4R强损级差分析K1K2K3K4RA4373994013706791.1117.1118.0123.534.4 B497400387423110111.5126.2121.2133.321.8 C41140739239729123.5121.8115.5137.021.5 D37942141039741118.0124.3122.6132.914.9极差是判断各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主次关系的依据.极差大,说明该因素是活泼的,它在实验中的作用较大,它的变化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级差小,说明该因素是保守的,它在实验中的作用较379第4期李 红等:棉织物的绿色阻燃整理工艺的研究小,它的变化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从表3的级差值R可见,影响阻燃效果的因素从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交联剂质量浓度>阻燃剂质量浓度>温度时间>柔软剂质量浓度.影响断强损失率的因素从大到小的次序为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浓度>柔软剂质量浓度>温度时间.所以,在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中,交联剂浓度对阻燃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而阻燃剂浓度对织物断裂强度的损失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因为在通常的条件下,阻燃剂A很难与纤维素直接发生反应,只有通过交联剂聚氨酯才能使阻燃剂交联在织物上,故交联剂浓度是决定织物上N、P两种元素多少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织物的阻燃效果.从表3可知,随着交联剂浓度的增加,炭长越来越短,当交联剂质量浓度为90g/L时,织物的阻燃效果最好,继续增加交联剂的质量浓度,阻燃性下降.这是因为纤维素大分子上能发生交联反应的羟基数目一定,当交联剂浓度过大时,过多的交联剂堆积在织物表面,影响交联反应的进行,导致织物的阻燃性下降.而断裂强力的损失却随着交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呈扩大趋势.因此,为了保证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足够的强力,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交联剂的质量浓度选择90g/L.阻燃剂质量浓度增加,炭长越短,阻燃效果越好,但阻燃剂质量浓度增加使织物的断裂强力下降,因此,在保证织物阻燃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阻燃剂的浓度,优选阻燃剂质量浓度为250g/L.柔软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当柔软剂质量浓度为9g/L时,既可以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又可以保证织物的服用强力,故优选柔软剂质量浓度为9g/L.从表3可知,当烘焙温度在160 ,时间为3min 时,织物的阻燃性和强力均可满足服用要求,所以选择温度160 ,时间3min.因此最佳的工艺条件:阻燃剂质量浓度250g/L,交联剂质量浓度90g/L,柔软剂质量浓度9g/L,温度160 ,时间3min.2.2 最佳工艺整理后棉织物的阻燃性能在最佳工艺条件(阻燃剂质量浓度250g/L,交联剂质量浓度90g/L,柔软剂质量浓度9g/L,温度160 ,时间3m in)下,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后测得织物炭长为82m m,断裂强力损失为29%.和表2结果相比,此工艺条件下棉织物的阻燃效果和断裂强度损失都是比较理想的.2.3 最佳工艺整理后织物的耐水性和甲醛含量采用最佳的工艺条件对试样整理后,分别将试样洗5、10、15、20、25次,其阻燃性能和织物上的甲醛含量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织物经洗涤后,阻燃性能有所下降,洗涤25次之后,织物仍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说明该阻燃剂处理的织物耐洗性较好.按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采用萃取法测试甲醛含量,结果为46mg/kg,此结果大大低于标准中直接接触皮肤类纺织产品的甲醛含量限定值(75mg/kg).表4 阻燃织物的耐洗性T ab.4 W ash fastness o f flame r etardant co tton fabrics次数0510152025炭长/mm8284869398102w(甲醛)/(m g&kg-1)4641393635343 结 论(1)棉织物绿色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阻燃剂质量浓度250g/L,交联剂质量浓度90g/L,柔软剂质量浓度9g/L,温度160 ,时间3min.(2)水系聚氨酯作为交联剂不像其他交联剂那样产生大量的游离甲醛;同时又可引入氮元素,利用P、N的协同效应提高织物的阻燃性.(3)由于该阻燃剂是通过淀粉的改性得到,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生物降解,符合纺织品功能整理清洁化要求.参考文献:[1]朱平,隋淑英,安平林,等.纯棉阻燃织物中磷氮协同效应初探[J].青岛大学学报,1997,9(12):18 23. [2]李红,郑来久.亚麻织物阻燃整理的技术探讨[J].印染助剂,2004,21(1):50 51.[3]纪俊玲,仇振华,蒋菲.超低甲醛阻燃整理工艺探讨[J].印染,2006,22(1):32 37.[4]欧育湘.国外阻燃剂发展动态及对发展我国阻燃剂工业之浅见[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3(2):3 5. [5]BAN K S M,EBODO N J R.F lame retar dant f inish forpolyester fabrics[J].P olymer,1993,34(21):4541 4556.[6]冀玲芳,么敬霞.可生物降解材料[J].塑料科技,2002,5(5):52 54.[7]周向东.可生物降解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J].印染,2006,16(5):23 26.380大 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第26卷。
棉织物阻燃技术进展摘要:棉织物阻燃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新型的阻燃技术也不断发展。
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有关棉织物阻燃技术的文献资料, 对目前的阻燃方法及阻燃剂的选择进行了简要的总结;通过研读最近的硕博士论文,重点介绍了两种新型的阻燃剂:微胶囊化阻燃剂与膨胀性阻燃剂,详细介绍了三种较新的阻燃方法:自阻燃纤维接枝法、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法、电子束辐照接枝法,不仅概括了棉织物阻燃技术,也跟进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棉织物;燃烧;阻燃剂;阻燃方法;新型1. 前言火灾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美国雅宝公司 Harry Patient 先生说,全球每年约有 16.5万人因火灾而丧生。
火灾事故调查表明:50%左右的火灾由纺织品及室内装饰品引起 [1]。
在所有的纺织品中,棉织物因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性、良好的染色性和生态相关性而被广泛使用。
但是棉纤维属于易燃纤维,而且燃烧速度快,具有很大的助燃性由棉织物引发的火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如何提高棉织物的阻燃能力,减少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研究纺织阻燃技术,就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2]。
棉织物的燃烧实质是纤维素的燃烧,所谓的燃烧通常是指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并引起发光的现象, 它是一个封闭的链式循环过程。
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受热时不熔融,遇火后燃烧较快,热烈解部分产物又会再次燃烧,进一步促进燃烧过程 [3]。
我国在 20世纪 50年代开始了纺织品阻燃技术的研究,其中以棉织物作为起步,经过 60余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多种阻燃技术,棉织物阻燃整理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4]。
通过研读大量关于棉织物阻燃的文献,本文对棉织物阻燃技术的概况与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对阻燃剂的种类与发展进行简要总结,并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微胶囊阻燃剂与膨胀阻燃剂, 然后对阻燃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并详细介绍了自阻燃纤维接结法、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法、电子束辐照接枝法三种较新的阻燃方法。
纯棉织物CP阻燃整理工艺优化刘俊雄;单小红;郑丽娜;朱德胜【摘要】采用低游离甲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交联剂对纯棉织物进行CP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阻燃整理工艺为CP阻燃剂用量350g/L,交联剂用量70g /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min经优化工艺阻燃整理后的纯棉织物经50次洗涤后,损毁长度为7.5cm,续燃时间为1.5s,阴燃时间为0S,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Effects of flame retardant dosage, cross-linking agent dosag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flame-retardant results after using a low-free methanal melamine resin in CP 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 were discussed. The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flame-retardant finishing process was CP flame retardant dosage of 350 g/L, cross-linking agent dosage of 70 g/L and curing conditions of 160 ℃× 2 min. The ftame-retardant finished cotton fabric featured well flame-retardant property and durability after 50 times washing as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fterflame time of 1.5 s, afterglow time of os and damaged length of 7. 5 cm.【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52-54,62)【关键词】纯棉织物;CP阻燃剂;阻燃整理;正交实验【作者】刘俊雄;单小红;郑丽娜;朱德胜【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浙江航民科尔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5近年来,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新型阻燃剂如硅系、硼系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应用到规模化生产中,完全推广尚存在一定的难度。
纯棉织物Proban阻燃整理工艺的改进李超;王宁【摘要】为减少用四羟甲基氯化磷-尿素初缩体(THPC-UPC)作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时氨气和甲醛的释放,将常规Proban工艺的间歇式氨熏工序改为连续式氨熏工序.测试了经新型工艺制备的阻燃棉织物的阻燃性及其耐水洗性、力学性能、甲醛释放量和织物pH值.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工艺制备的阻燃棉织物具有更好的阻燃性和耐水洗性,织物的强力保留率较常规工艺制备的高15%~30%,新型工艺制备的阻燃棉织物的甲醛释放量低于100 mg/kg,织物pH呈近中性,更环保.【期刊名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5页(P57-60,12)【关键词】棉织物;阻燃整理;普鲁本法;四羟甲基氯化磷脲缩体;甲醛释放【作者】李超;王宁【作者单位】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11;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5棉织物因吸湿透气性好、亲肤性好、穿着舒适而备受人们青睐[1-2]。
但由于棉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仅为17%~19%,属易燃纤维,且具有较大的助燃性[3-4],限制了棉织物的应用范围[5];由含棉衣物燃烧引发的火灾也频繁发生。
为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显得极为必要[6]。
目前棉织物常用的阻燃剂以卤素类、含氮类和有机磷系化合物为主,但卤素类阻燃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已被欧盟全面禁用[3];磷系阻燃剂因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低烟、低毒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6]。
对棉织物而言,应用较为成熟的磷系阻燃整理仍以瑞士Ciba-Geigy公司的Pyrovatex CP(N-羟甲基-3-二甲氧磷酰基丙酰胺)工艺和英国Albright & Wilson公司的Proban/氨熏法为主[7]。
Pyrovatex CP整理的阻燃棉织物耐洗性好、手感柔软,但织物的强力损失高、耐磨性差、加工和服用过程中游离甲醛释放量高[3,8-9]。
纯棉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探讨
原载:《染整技术》/2003/6;32-33
摘要: 对棉织物耐久阻燃工艺流程、工艺条件、阻燃效果等进行了介绍,选择FRC-2阻燃剂进行处理,该产品对棉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不损伤织物的强力和手感。
关键宇:阻燃剂;阻燃整理;阻燃性能
中图分类号:TS195.592 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3)06-0032-02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1·1 织物; 110cm全棉纱卡
1lOcm全棉府绸
1,1·2 试剂;阻燃剂FRC-2
树脂(6MD)
柔软剂(有机硅)
H3PO4均为工业品
1·2 测试方法
本实验采用垂直燃烧法。
取经阻燃剂整理的织物经纬各三块,每块1.5cm×24.5cm,于防火试验仪上固定试样,使试样下端离灯口l9mm,并调节火焰高度38mm,接触试样12s,移开火焰,同时按下秒表直至布样上火星全部熄灭再停表,记录续燃、阴燃时间。
炭长测量;阻燃试验结束后,取下试样,对折,在试样下端一侧压上与试样单位面积相称的重锤,用手缓缓提起试样下端另一侧,让重锤翻转,测定断开长度。
1·3 纯棉织物阻燃整理
1·3·1 阻燃剂的选择
使用阻燃剂要达到如下要求:
a.不能影响织物手感
b.对色泽影响要小
c.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d.具有良好阻燃要求,没有余燃。
针对以上要求,我们使用了汽巴公司阻燃剂CP、明成阻燃剂、南通工学院阻燃剂进行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和对比,最终选用了常州化工研究所开发的阻燃剂FRC-2,该阻燃剂阻燃性能好,不挥发,不析出,发烟小,不产生有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并且经30-50次水洗,阻燃效果仍能满足要求,织物经整理后,能符合美国DOC-FF3-11的规定。
1·3·2 阻燃剂工作液配方
阻燃剂FRC-2 350-400g/L
6DM(树脂) 40g/L
柔软剂(有机硅) 40g/L
H3PO4 24g/L
1·3·3 阻燃工艺
将棉布在工作液内二浸二轧 (轧液率保持在65%-70%)→100℃烘干→165-170℃下焙烘(3-4min) →碱洗→水洗→烘干。
2 结果与讨论
2·1 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将纯棉纱卡浸轧在350g/L的阻燃剂中,烘干后,在不同的焙烘温度和时间下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综合各种条件,取165℃焙烘3min 为宜。
2·2 pH值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我们将阻燃剂工作液调节不同pH值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合各种因素,取pH值为4-5为宜。
2·3 阻燃剂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将棉织物浸轧在不同浓度的阻燃剂中(轧液率相同)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
本增加,综合各种因素,取阻燃剂浓度为350-400g/L为宜。
2·4 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效果
我们将不同阻燃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1/4,所谓价廉物美。
3 结论
3·1 阻燃剂用量对阻燃剂性能有影响,阻燃浓度最好为350-400g/L。
3·2 阻燃剂的pH值对阻燃性能有影响,最好的pH范围为4-5。
3·3 阻燃剂的焙烘温度对阻燃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最好的温度为165℃。
3·4 FRC-2阻燃剂效果与进口阻燃剂相近,但价格低廉,易推广,
3·5 若加上良好的柔软剂,会使织物获得较好的阻燃性,良好的手感和耐洗性。
4 参考文献
[1]染整工艺原埋(M),1984,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2]阻燃化学及其应用(M),1988,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收稿日期 200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