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基础第二版共19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73 MB
- 文档页数:196
电子商务基础教程修订版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电子商务是21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行业之一,成为信息技术、互联网、商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体现。
本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系统地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技术基础、商业模式、法律法规和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市场情况等基础知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电商领域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提供基础和参考。
二、课程目标1.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技术基础等基础知识;2.了解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熟悉电子商务的安全与法律法规;4.掌握电子商务在国内外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和趋势;5.培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体系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1.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分类;2.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3.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1.网络基础知识;2.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3.电子商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第三章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1.C2C、B2C、B2B、O2O等电子商务模式的介绍和比较;2.共享经济与电子商务模式的关系;3.新兴电商模式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1.电子商务领域的国内外法律法规概述;2.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要素和实践案例。
第五章电子商务市场的状况与趋势1.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市场现状和趋势;2.电子商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机遇;3.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战略规划。
第六章电商创新与实践1.电子商务的创新方法和实践案例;2.电商创业项目的策划和管理;3.电商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中,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模拟,体验电子商务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考察、小组研究、实践项目和期末考试等多个环节,其中平时考察所占比重较大,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规划教材中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用书电子商务基础学习指导与练习教学建议及参考答主编韩林副主编黄璐参编唐秋妹周艳红吴媚媚宋一炜戴凤弟(内封)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教学建议】1 本章第一学习目标,通过网上购书的电子商务体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玩”中开始本课程的学习,用“掌握…”来表述,是指学生要学会的操作技能。
2 采用“熟悉…”来表述,是指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目标”;用“了解…”来表述,,的“知识目标”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大意即可,不必死记硬背。
3 采用“能列举…”来表述,只要求学生能区别相关条目,不要求解释它们。
4 本章最后一个学习目标是“情感目标”。
这一目标是通过电子商务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热爱专业的目的。
目的:通过电子商务零距离接触,加强体验式学习,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操作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内容:自己在网上购买一见心仪的、廉价的商品,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
要求:把你网上购物的操作过程填入表1-1,并按表1-2的要求,对操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网上购物体验报告表1-1选定网上商城的地址(网址)学习目标:1 通过网上购书的体验,掌握网上现金购物的操作程序和方法。
2 熟悉电子商务的含义和特点。
3 了解电子商务基本组成要素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4 能列举电子商务的2大源动力和5大推动力;11大事件;8项基本功能。
5 通过网上购书的电子商务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
一 拓展体验网上购物体验活动评价表表1-2【教学建议】:教材中的网上购物体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真实的网购一本书,对购物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操作,并填写表1-1 。
如果不具备上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光盘中的“演示文稿”教学。
对“体验拓展”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或课外,独立或分小组合作完成。
复习大纲及要点第一部分:概述1、电子商务的产生的原因。
电子商务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商务应用驱动的必然结果。
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IT业技术发展的结果2、电子商务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的的表现。
◆距离越远,网上进行信息传递的成本相对于信件、电话、传真而言就越低。
◆买卖双方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活动,无须中介者参与,减少了交易的有关环节。
◆卖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介绍宣传,节约了在传统方式下做广告、发印刷品等大量费用。
◆电子商务实行“无纸交易”,节省大量文件处理费用。
◆互联网使买卖双方即时沟通供需信息,使无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成为可能。
3、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商务模式的优势。
◆降低经营生产交易成本◆增加商机,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4、电子商务概念模型的各个基本组成要素。
1.电子商务交易主体2.电子市场3.交易事务4.物流5.资金流6.信息流第二部分:电子商务应用1、我国电子商务网购领域的现状。
1.近年来,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人均网购消费额预计将会超过7000元。
2.网购的平台越来越多3.网购的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4.网上购物应用模式业越来越多样化(团购、比购、返利、抢购、秒杀、拍卖、社区商务模式等相继出现)2、新兴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原因,如团购、返利等现状:网上购物应用模式业越来越多样化(团购、比购、返利、抢购、秒杀、拍卖、社区商务模式等相继出现)原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3、零售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问题:1)经营模式尚未定型,商业模式正处于创新和竞争验证阶段,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都位于高风险期2)产业链配套体系发展不成熟,迫使网络零售经营企业自建基础设施,拖累产业化发展步伐。
3)市场监督管理粗放,缺乏逐步规范的思路和规划,电子商务市场仍未步入规范发展方向。
4)行政管理和服务落后,新形态的经营主体遇到行政规制障碍,导致企业行政沟通成本增加。
第1章电子商务概述1.1 电子商务的概念学习目标1)知晓不同角度.2)理解电子商务中常用的分类方法.3)了解电子商务常用框架.20世纪末,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地创造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天地。
就在人们对互联网刚刚有所认识的时候,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概念又以难以估计的速度兴起,进而改变跟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模式,取代非电子化的客户交互和产品/服务交付等活动。
因此,政府企业科研等单位必须跟随电子商务的技术和实际应用的进展,在投资策略和管理等方面做长远的规划。
本章将对电子商务进行定义,学习电子商务框架,了解电子商务的作用1)从各种角度审视电子商务到目前为止,对于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或Electronic Business),不同的学者强调不同的侧面。
从通信的角度看,电子商务是在Internrt上传递信息产品/服务或进行支付。
从服务的角度看,电子商务是一个工具,它能满足企业消费者管理者的愿望,即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快产品/服务交付速度的通知降低服务的成本。
从企业经营的微观角度看,电子商务提供了通过Inrernet支持企业的交易活动,即产品或服务的买卖。
从企业经营的宏观角度看,电子商务是基于Internrt,支持企业经营的产供销人事财务等全部活动的自动化。
以上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电子商务而已。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强调创造新的商机,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创造商业价值。
2)IBM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在互联网上开专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电子商务IMB公司给电子商务赋予了他们自己的理解,并将电子商务的全套解决方案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
他们在全世界范围打出了E-Business的招牌。
他们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如下: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在互联网上开展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基础教程修订版第二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教程的目标是为初学者提供关于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理解,以及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机制。
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核心理论,并了解最流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本教程的内容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题: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的类型和分类
•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电子商务系统的构成和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的介绍与比较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和维护
三、教学策略
本教程采用的教学策略包括:
1.前期的预备知识和反馈:学生将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如教科书或在
线文章)以及在线课前测验,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电子商务知识,并为其提供反馈和建议。
2.积极学习和互动讨论:本课程将采用积极的教学模式,即便是在线学
习场景中仍能倡导学生激发兴趣、互动讨论并主动探究知识。
为鼓励学生的互动和反思,我们将设定研讨会和小组报告等一系列课堂活动,并在每个章节后设置相关练习和作业。
1。
电子商务基础教案【课题1.1】电子商务基本概念【教材版本】尚建成,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用书——电子商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积极性,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熟悉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明确电子商务的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电子商务的优势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使用第1章第一节配套教学课件综合采用讲授法、图示法、举例法、讨论法、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通过举例、讲授电子商务的含义、优势,并使用配套教学课件通过演示、图示电子商务的运行环境,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90分钟【教学建议】本节课内容是讲授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认识电子商务的内容较多,学生可能在学习中感觉到抽象,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熟悉的传统商务活动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案例。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对于熟悉传统商务运作和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的中职学生而言,在复习商务、商务活动、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对比分析法和案例法进行学习,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电子商务的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回答:1.什么是商务、商务活动及电子2.分别从卖方和卖方角度思考各自的商业活动过程,归纳传统商务活动的基本过程,明确传统商务活动下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资流动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引入新课:生活中见过电子商务吗?你认为什么是电子商务?它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较,其商务活动的基本过程如何?有什么优势?它是怎样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电子商务与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着什么差距?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二、新课讲授(70分钟)1.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1.1.1电子商务的含义教师提问学生讨论:电子商务就是网上卖东西吗?引出概念:电子商务一词源于ElectronicBusiness(也简称E-Business),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