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计划.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0.20 KB
- 文档页数:5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前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可以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等的基础支撑。
在实际施工中,对于首件的施工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进行,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首件施工注意事项1. 环境要求在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周边环境:施工现场要保持干燥,并确保没有会对钻孔造成影响的障碍物。
•地下水位:要根据地下水位确定孔口位置和挖孔深度,确保施工安全。
•大气环境:施工现场不能有明火,对环境的污染要控制。
2. 钻孔前准备在进行钻孔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桩位置标定: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标定出桩的位置和孔的中心线。
•孔口保护:在孔口处铺垫防尘布或其他材料,防止落石、土壤等物质坠入孔内。
•清洁孔口:清除孔口周边的杂物和泥土,以免影响孔壁的密实度。
•吊臂对齐:吊臂需要对准孔中心线,以保证在挖掘过程中孔眼不偏离中心线。
3. 钻孔施工钻孔施工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核心步骤,需要掌握以下要点:•挖孔深度:挖孔深度要根据桩设计要求确定,并在孔壁上进行标记。
•注意孔径:孔径需要根据钢筋直径等因素确定,孔径过大会影响桩的承载力。
•安全注意:在钻孔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钻杆的稳定性和卡钻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断杆处理:在钻孔结束后,要先尝试将钻杆升出孔口,如不能升出,则需使用断杆器将钻杆锯断并在孔内留下一定余量。
4. 灌注施工灌注施工是钻孔灌注桩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灌注方式:钻孔灌注桩的灌注方式主要包括顶灌和底灌两种。
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设计和孔壁情况确定。
•配置混凝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制。
•灌注速度:灌注速度要根据孔的深度、直径等因素来确定,保证灌注质量。
•震动处理:在灌注过程中,需要对灌注桩进行轻微震动处理,以保证混凝土充实孔内。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施工者必须认真对待,并按照以上注意事项进行施工。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报告一、基本状况:从莞高速东莞段第五合同段钻孔灌注桩施工首件桩基为常平4号桥2-4#桩基,采纳SR150-420旋挖钻和CZ-6D型冲击钻机协作成孔,设计桩径为1.5米,设计桩长为30米,设计孔深为31.144米。
2-4#桩详细开钻时间为201*年12月29日16:00,终孔时间为201*年1月2日1:40,共用81小时40分。
钻孔时泥浆指标分别为:造浆时钻进10m钻进12m钻进26m钻进28.5m终孔时清孔后泥浆比重1.321.261.271.291.391.351.04粘度(s)17161919181817含砂率(%)52.82.52.62.63.41.2地质状况粘土粘土粉质粘土中分化混合花岗岩微分化花岗岩微分化花岗岩201*年1月2日正式灌注2-4#桩砼,灌注时间共用4个小时27分钟。
有用砼方量为61.5m3,设计方量53m3,灌注状况良好。
砼坍落度分别为190mm、185mm、195mm。
二、总体桩基施工总结:通过对2-4#桩钻进及灌注状况分析,其结果是令人满足的,钻孔及灌注各项指标都符合施工及设计要求,在通过以下总结,更好地指导施工现总结如下:1、通过全过程旁站,从第一手资料的状况反映出,钻孔直径及倾斜度满意设计要求,孔深也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经检查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爱护层状况也符合规范要求。
2、因该地质地下水位较低,钻进时按易塌地层来掌握各项进尺泥浆指标。
确定了泥浆粘度18s19s,比重为1.21.4之间最相宜。
3)灌注时砼坍落度能满意实际施工和规范要求。
但依据灌注状况,我们认为坍落度取为1820cm,比较有利于质量要求。
4)护筒埋设:护筒埋设应高出地面以上30cm。
5)粘土预备:每根桩开钻前必需备足泥浆,保证钻孔泥浆性能指标满意施工规范要求。
三、技术员对今后钻孔灌注桩主要技术掌握:(一)护筒埋设:要高出地层地面30cm,并用粘土分层夯实。
钻孔灌注桩试验桩施工总结钻孔灌注桩试验桩施工总结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总结为了使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我项目部于202*年3月27日~202*年4月9日对亮岗特大桥DK860+100处进行了试桩施工,并在施工中对试验桩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将钻孔灌注桩试桩总结报告如下:一、施工机械人员的配备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混凝土采用大型拌合站集中搅拌。
试桩DK860+100处试桩实际投入的主要设备:ZL50-1装载机2台,冲击钻机ZZ-6A型1台,HZS90E型拌合楼1座,16T吊车一台,X400型电焊机1台,630KW变压器1台,空压机W-0040型1台;GPS-311S全站仪1台,DSZ2水准仪1台。
实际投入的人员有3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人,机械操作人员及驾驶人员4名,熟练工20人。
二、施工工艺准备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测量放样、钻机平台、制作和埋设护筒、制备泥浆三个项目。
①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桩号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各个桩位并打上木桩,再钉上小铁钉并作明显标志防止施工中破坏;在钻机平台搭设好后用水准仪测定钻机平台标高,算出桩底标高以便在施工中用测绳控制钻孔深度。
②钻机平台的平面尺寸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结合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位移要求,施工方法及其他机具,设施施工布置等情况确定。
钻机场地为旱地时,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实基础,防止钻孔产生不均匀沉陷,场地为陡坡时,用枕木或木排架搭设坚固稳定的工作平台。
③制作和埋设护筒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固定桩位、锥导向、隔离地面水并保证泥浆在孔内高出地下水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保证孔壁不致坍塌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护筒埋设不规范,发生坍孔,偏位等事故,造成不必要损失,护筒看起来简单,其实它的作用万万不可轻视,因此本项目将护筒的制作和埋设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主要项目来抓。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一、实施方案1质量管理体系见表1表12、材料要求材料要求:水泥采用金宁羊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产地南京,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为31.5 cm,细集料产地南京,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采用JM9缓凝泵送外掺剂。
3、施工控制参数(1)每立米材料用量(质量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380:797:1014:190: 3.04水灰比为0.5 砂率为0.44 坍落度20cm(2)制备泥浆用塑性指数IP>10的粘性土或膨润土,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见下表泥浆性能指标要求4、施工方法(1)准备场地、测量放线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钻孔位置处平整夯实。
根据桩位坐标,用全站仪准确定出桩位。
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位置、动力供应、钢筋加工场地、施工便道做统一的安排。
(2)埋设护筒护筒因考虑多次周转,采用5m钢板制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0mm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 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实测定位,护筒高度高出地面0.3m。
(3)钻孔①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
钻进时,连续补充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避免坍塌。
②钻孔连续进行,不间断,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
在护筒刃脚处,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
钻至刃脚下1米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
粘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锥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
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③钻进时,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采用减压法钻进,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使钻头平稳回转。
④终孔检查合格后,迅速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钻头提起离地面20CM直到沉淀厚度满足要求为止。
⑤钻孔过程中,用孔规对钻孔直径进行检查。
孔规外径应不小于桩的设计直径,孔规的长度为直径的4倍。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在混凝土灌注前,对全长进行检查。
(4 )下钢筋笼钢筋笼电焊连接放入孔内。
如果混凝土不能紧接在钢筋笼放置之后灌注,则钢筋笼从孔内移去。
钻孔灌注桩施工个人总结对于这段时间以来桩基现场施工管理本人做一个小结。
本工程中采用了旋挖机和水钻搭配施工,首先对旋挖机施工进行总结。
旋挖机施工主要工艺为:确定施工桩位旋挖成孔钢筋笼下料下导管浇筑混凝土,之所以将确定施工桩位单独立为一项施工工艺,是因为在组织桩位施工顺序的时候在“隔位”打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因为铺设道路将未施工的桩位标记埋没,从而为桩位确定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施工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一个合理的桩位施工顺序。
(转到第二页)其他工艺中,旋挖成孔时间大概一到一个半小时;钢筋笼下料如若在只有一个电焊工同时又保证焊接质量的情况下,需要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如果要减少旋挖机的塌孔率,就必须在成孔后以最短的时间将钢筋笼下掉,就需要加一名电工及一台电焊机,使整个下料过程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下导管十到二十分钟;混凝土浇筑在保证导管下完后便能即刻浇筑的情况下四十到五十分钟。
也就是说在保证混凝土及时浇筑的情况下,从第一根桩成孔到浇筑完毕分别需要一个半到两小时十分钟(一名电工)、一小时二十分钟到一小时四十分钟(两名电工)。
在一台吊机的情况下必须等到第一根桩混凝土浇筑完毕才能进行第二根桩的钢筋笼下料,可以绘制以下流水施工图:一名电焊工情况下流水施工图桩数时间1小时工序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五小时六小时旋挖机成孔第一根桩完成浇筑旋挖机成孔第二根桩完成浇筑两根桩所需时间四小时至五小时五十分钟(黑色为最短时间红色为最长时间)两名电焊工情况下流水施工图桩数时间1小时工序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五小时六小时旋挖机成孔第一根桩完成浇筑旋挖机成孔第二根桩完成浇筑两根桩所需时间三小时四十分至四小时五十分钟(黑色为最短时间红色为最长时间)等步距流水施工图桩数时间1小时工序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五小时六小时旋挖机成孔第一根桩完成浇筑旋挖机成孔第二根桩完成浇筑两根桩所需时间四小时三十分钟(单步距按一个半小时计)由以上流水施工图可知:每两根桩在两名电焊工的情况下比在一名电焊工的情况下节约二十到六十分钟;与等步距流水施工相比两名电焊工情况下更接近等步距流水施工,这是其一。
钻孔灌注桩总结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京台高速廊坊段LQ5合同全长4.168Km,大中桥8座,钻孔灌注桩数量总计12090m/240根,为了确保明年京台高速公路通到廊霸线,我项目部为保质保量的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任务,经向业主、监理申请,批准进行钻孔桩首件施工。
一、首件桩基概况AK1+092.981匝道桥0-3桩基桩长:50m、桩径:1.2m、钢筋笼长:43.188m施工方法:反循环成孔、水下灌注砼二、首件施工投入的机械设备1、钻机:1台(反循环)2、泥浆泵:1台(备用1台)3、混凝土拌和站:2座(60m3/h)4、砼凝土罐车:2台(10m3)5、挖掘机:1台6、吊车:2台(25T)7、发电机:2台(30KW、50KW)8、电焊机:2台(400KVA)三、施工人员施工总指挥:刘皓琨技术负责人:李建军桥梁工程师:高伟质检工程师:李继宗、薛坡测量工程师:谭国丹监理工程师:李孟君、郑云山现场管理人员:马永利试验人员:李君、王佳宝技术员:刘动、李金柱测工:2名吊车司机:2名普工:10名上述人员各负其责,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全面的工程技术工作。
质检工程师主要进行质量监督,包括工序检查、成品质量检测。
现场管理人员主要进行施工组织、工序按排。
测工主要进行测量放样、高程测量、测量复核。
试验人员进行各项试验。
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总结为了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我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进行操作,并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对桩基施工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数据为:钻孔时泥浆比重1.04,泥浆粘度18s,含砂率1%;灌注前沉淀厚度10cm;灌注混凝土时现场实测坍落度19.5cm;桩顶砼超灌80~100cm。
五、施工情况总结我项目部全面按业主和监理的要求执行,严格按照上报的开工报告施工方案施工,从人员、设备、工艺、进程各方面进行控制。
项目部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安排各部门管理人员,针对桩基施工各工艺流程进行专项控制,保证了严格按先前制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具有承载力强、抗侧力强、抗震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针对某项目的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进行总结,以期提供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钻孔灌注桩的首件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节点,对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首件施工之前,应充分准备,并确保使用的设备、材料符合规范和要求。
首先,需要合理选择钻孔灌注桩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勘测数据,确定埋设位置和数量,保证桩的分布均匀,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其次,在施工前,进行必要的现场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标识好测点位置、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等设施完备。
特别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接下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选择适当的钻孔设备进行施工。
在本次施工中,我们选择了某品牌的钻孔机进行钻孔作业。
在进行钻孔前,务必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钻孔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孔径和孔深,以保证后续灌注充实材料的效果。
在钻孔过程中,要不断检查孔径和孔深,并注重土层变化,调整钻孔参数。
钻孔结束后,需要进行孔内清理作业,将杂质清除干净,确保钻孔桩的承载能力。
清理作业可以采用吹扫、冲洗等方法进行,最后要对孔桩周围进行检查,确保孔周的安全。
当钻孔和清理工作都完成后,即可进行灌注充实材料的工作。
在进行灌注作业时,要保证充实材料的质量,并采用适当的灌注方法,以保证灌注质量。
灌注完成后,需要及时对灌注桩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的发展。
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期间要保持桩头清洁,防止污染和损坏。
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我们总结得出以下教训和经验:首先,施工前的充分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包括现场准备、设备检查、材料准备等,都要做到充分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其次,施工中要密切关注土层变化和钻孔参数的调整。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总结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承载力高、施工噪音小等优点。
下面将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场地坚实、平整,便于钻机的安装和移动。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放出桩位,并设置护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位的复核。
3、护筒埋设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制作,其内径应比桩径大 200 400mm。
护筒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为 15 20m,护筒顶部应高出地面03m 以上,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4、泥浆制备泥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护壁、排渣和冷却钻头。
泥浆的性能指标应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调整,一般要求泥浆比重在 11 13 之间,粘度在 18 22s 之间,含砂率小于 4%。
二、钻孔施工1、钻机就位将钻机安装在平整牢固的基础上,调整钻机的水平和垂直度,使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2、钻进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进速度和钻进方式。
在钻进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泥浆的变化和孔内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处理。
3、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和泥浆,保证桩底的承载力。
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和掏渣法等。
三、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应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主筋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其尺寸、规格和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2、钢筋笼安装钢筋笼的安装一般采用吊车进行。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钢筋笼的垂直和居中,避免碰撞孔壁。
钢筋笼的下口应设置保护垫块,以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
四、混凝土灌注1、导管安装导管一般采用钢管,其内径为 250 300mm。
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水密试验,确保导管无漏水现象。
导管的安装长度应根据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确定,导管底部距孔底的距离一般为 03 05m。
钻孔灌注桩技术总结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其具有适应性强、承载能力高、施工噪声小等优点。
本文将对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原理钻孔灌注桩是通过机械钻孔或人工挖孔等方法在地基中形成桩孔,然后在桩孔内放置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桩基础。
其原理是依靠桩身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桩端的承载力来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二、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1、场地准备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清理,确保施工机械能够正常通行和作业。
同时,要设置好排水系统,防止场地积水影响施工。
2、桩位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放出桩位,并做好标记。
3、埋设护筒护筒一般采用钢板制作,其作用是固定桩位、防止孔口坍塌、隔离地表水等。
护筒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应超过杂填土埋藏深度 02m 以上。
4、钻机就位将钻机安装在预定的桩位上,调整好钻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确保钻孔的精度。
5、钻进成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进方法和钻头。
在钻进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钻进速度、泥浆比重等参数,防止出现塌孔、缩径等问题。
6、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需要进行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保证桩底的承载力。
清孔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等。
7、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笼应按照设计要求在现场制作,主筋的焊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笼安装时要保证其垂直度和位置准确,避免碰撞孔壁。
8、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再次检查孔底沉渣厚度,如超过规定值,应再次清孔。
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导管埋深应控制在 2~6m 之间。
三、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关键控制点1、桩位偏差控制桩位偏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前要认真复核桩位,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查。
2、孔深控制孔深应达到设计要求,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测量孔深,并与设计孔深进行对比。
3、孔径控制孔径不得小于设计值,否则会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可通过测量钻头直径、检查成孔后的孔径等方法进行控制。
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31、工程概况42、桩位放样43、护筒的制作和埋设44、钻机就位55、泥浆调制56、钻孔67、清孔87。
1. 钻孔深度检查87。
2。
清孔标准87。
3。
安装钢筋笼的检查88、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88。
1。
原材料进场88。
2. 钢筋笼的制作98.3. 钢筋笼安装109、灌注混凝土119。
⒈混凝土设计强度119。
⒉施工资料119。
⒊砼灌注采用导管发灌注施工11 9。
⒋砼方量计算139.⒌桩身砼抗压强度检验139。
⒍施工注意事项149.⒎钻孔桩检测1510、成品保护15摘要本文主要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面展开论述,结合林邦溪大桥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冲击钻孔灌注桩是采用机械设备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到设计孔底标高后,将预制好的钢筋笼放入井孔中,然后就地灌注混凝土成桩。
关键词:冲击钻孔灌注桩前言目前,在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公路、铁路等工程中大量采用桩基础,桩基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形式。
在所有桩基类型中,灌注桩应用较为普遍,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施工简略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不是很大,目前,在各类建筑及公路、铁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1、工程概况该工程地处福建省龙岩市,工程名称为林邦溪大桥,桥区左侧林邦发电站.本桥平面在GTSDK0+203~GTSDK0+499位于右,为缓和曲线.偏圆曲线(R=4000m)段,纵面位于直线段(坡度为0.013%);上部构造采用现浇混泥土,全桥6联。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五柱墩、桩基础;全桥桩基共792m/36根,桩径均为1.0m,桩长11~25m,钢筋50T,C30桩基混凝土720m3本桥桥位区处于地质较种类较复杂,冲击成因,局部残坡积,主要为第四系亚粘土、亚砂土、细砂、有机质土局部分布,各土层分布不均,粘性土多呈软~流塑状态。
基岩埋藏深,为厚层钙质砂质泥岩,顶部强风化带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似层状,厚度0。
钻孔灌注桩试桩总结钻孔灌注桩试桩总结一、引言在工程建设中,钻孔灌注桩试桩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序。
本文将对钻孔灌注桩试桩的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和详细的说明。
二、试桩前准备工作1. 确定试桩位置和数量2. 建立试桩方案和设计要求3. 准备试桩设备和工具4. 确定试桩的施工时间和计划三、试桩操作步骤1. 确定试桩钻孔点位和孔径1.1 测量和标记试桩孔位1.2 确定试桩孔径和长度2. 钻孔2.1 准备钻机和钻孔工具2.2 开始钻孔2.3 钻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4 到达设计要求的孔深后停止钻孔3. 清孔3.1 准备清孔工具和设备3.2 开始清孔3.3 清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4 清孔完成后进行检查和测量4. 灌注4.1 准备灌浆材料和设备4.2 开始灌注4.3 灌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4 灌注完成后进行检查和测量5. 桩头处理5.1 准备桩头处理材料和设备5.2 进行桩头处理5.3 桩头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试桩结果分析与总结1. 桩基质量的评价1.1 桩身强度检测1.2 超声波检测1.3 静载试验1.4 动态触探试验2. 试桩结果分析2.1 桩的承载力评估2.2 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分析2.3 工程实际情况与设计要求的比较3. 结果总结与改进措施3.1 试桩成果的总结3.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3 改进措施和建议五、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2. 桩孔位置标志图3. 试桩报告和数据记录表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施工工序:指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步骤。
2. 设计要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的设计要求。
3. 孔深:指试桩钻孔的深度。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在砂性土中打桩的控制要点一、障碍物处理在桩机全面开打前,必须对浅层障碍物进行全面清理,并需做好深层障碍物的处理设备,如筒钻、岩芯钻、冲锤等。
二、机型选择1.就单桩而言,无论是工程桩还是围护桩,10型、15型、18型、25型桩机均能承担施工任务,具体视地质情况而定。
2.在地质状况较好的情况下,10型桩机即可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如若遇较多地下障碍物,则建议选用25型。
因10型桩机动力不足,而15型、18型的转速较慢,无法形成涡流,将沉渣带出孔外,而25型桩机动力充足,转速适度。
3.在围护桩施工过程中,若因地质问题而使成桩存在扩径现象,且桩顶存在扩大头,混凝土难以磨除,同样建议选用25型桩机,主要原因如第2点所述。
三、泥浆与泥浆池1.砂性土中打桩不能通过成孔过程自制或补充泥浆(除非地层中存在粘土层),因此,需采用高品质泥浆开孔,并不断进行泥浆补充;2.泥浆的比重、砂率、粘度等参数必须符合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进行泥浆的循环,则需确保入孔泥浆的质量,绝不允许泥浆的不间断地反复循环,即入孔泥浆与出孔泥浆利用同一泥浆池循环;有条件的情况下,须严格区分泥浆池、沉淀池与废浆池,即沉淀池保存出孔泥浆,经沉淀后的好浆抽入泥浆池保存,而沉淀的废浆抽至废浆池运出场外;若场地不允许,则可酌情减少池子,微调泥浆循环方案,但不可牺牲泥浆品质。
3.所有的池子的容量均须具备一定的容量,满足施工要求,并及时清理。
四、桩垂直度控制1、若桩两侧土层存在软硬分区现象,如围护桩外侧进行了三轴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则桩机开孔须“轻压慢转”,待形成固定台级后方可加速,在具体施工时可确定一个数值,如自开钻标高以下5米;另外,此种情形可考虑采用双腰带钻头或扶正环,并在钻头腰带位置设置块状合金,又保证成孔时的刻取度,确保钻头垂直度;2.桩机压在土体基础上,该基础经一段时间的泡水后变软,同时桩机施工时振动明显,无法确保桩基的水平,因此,在开钻一段时间后,桩机须进行“二次调平”,一般可控制在开钻至开钻标高以下10米左右;3.若砂性土层中存在淤泥质土夹层时,在不同土层交界面位置,须“快钻慢放”,即控制进尺速度,以消除应力,防止缩径;4.做好护筒埋设工作,护筒四周土体须用素土夯实,避免孔口坍塌,障碍物落入孔内等事故的发生,正式开钻前先冲浓浆,再慢慢钻入。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总结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在桥梁、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后续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我们进行了首件工程的施工,并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一、工程概况本次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位于_____项目的_____部位,桩号为_____,设计桩径为_____m,桩长为_____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_____。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详细的会审,编制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2、材料准备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机械设备准备配备了性能良好的钻孔桩机、泥浆搅拌机、电焊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并在施工前进行了调试和保养。
4、场地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平整和清理,设置了泥浆池、沉淀池等设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过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并设置了护桩,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位的复核。
2、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内径比桩径大 200 400mm,护筒顶高出地面300mm 左右。
护筒埋设时,通过定位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中心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内,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
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护筒竖直。
3、泥浆制备根据地质情况,选用了优质的膨润土制备泥浆。
泥浆的性能指标控制在比重 11 13,粘度 18 22s,含砂率小于 4%。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泥浆的性能指标。
4、钻孔采用正循环钻进的方法进行钻孔。
钻孔时,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入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钻进过程中,根据土层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和钻进压力。
在钻进过程中,定期对钻孔的垂直度、孔径、孔深等进行检测,确保钻孔质量符合要求。
2024年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监理总结范本____年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监理总结1. 前言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式,在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对____年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进行了监理,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整改措施提出。
2. 施工概况____年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项目位于XX地区,为一座多层建筑的基础工程。
施工过程中,共设置了10个钻孔位置,每个位置需要灌注1根桩。
整个施工过程从XX年XX月开始,历时XX天完成。
3. 监理工作内容3.1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施工方案、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的检查和评估。
应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3.2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监控阶段,监理工作主要包括对钻孔施工、钢筋安装、混凝土灌注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应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符合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避免质量问题发生。
3.3 施工质量评定在施工质量评定阶段,监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和验收。
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4. 工作总结4.1 工作亮点在本次监理工作中,施工方充分考虑了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同时,监理人员与施工方紧密配合,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2 问题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施工方在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未对土质进行充分分析,导致桩基承载力不足。
其次,施工设备使用不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后,施工材料的质量监控不严格,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4.3 整改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施工方在后续施工中加强土质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桩基设计,确保桩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同时,提醒施工方合理使用施工设备,控制噪音和粉尘污染,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桩基首件工程施工总结(27#)一、工程概况本桥调整后的桥梁中心桩号为K3+182.6,桥梁跨径为3*10m,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空心板梁结构,总宽38m,与河道正交。
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灌注桩直径1.0m,桩长49m。
全桥共计36根。
钻孔桩按摩擦桩设计。
二、人员及机械配备情况1、人员组织机构(1)施工人员:现场负责人1人,技术人员2人(昼夜倒班);测量人员2人,主要进行中桩放样;试验人员1人。
(2)钻机配备人员 8 人,其中机手 2 人,辅助工人 6 人。
主要是进行钻孔、灌注等工作。
(3)钢筋笼焊接 2 人,主要进行钢筋笼焊接。
2四、试桩过程的时间安排1、施工准备:2012年2月29日—3月1日,进行了场地平整、挖泥浆池、制备泥浆、测量放样、埋设护筒、钻机就位。
2、钻孔:2012年3月3日8点00分开始钻孔,2011年3月4日7点终孔,共计23小时。
3、安装钢筋笼:2012年3月4日12 时40 分—15 时30 分,共计2小时50分钟。
.4、二次清孔:2012年3月4日15 时45 分—18 时00分,共计2小时15分钟,泥浆指标为:1.13。
5、灌注:2014年3月4日18时30分开始灌注,20 时30 分灌注完毕,共计40m3。
现场进行塌落度检测,试块留3组。
五、施工过程1、施工工艺流程图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2、施工准备(1)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桩基正式施工之前,向监理工程师报送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测量仪器已经标定完毕,测量成果已经批复;试验的各种原材料已经检验合格,试验配合比已经批复。
(3)施工机械已经就位。
(4)施工用水已经就绪、用电已经到位(5)技术交底工程施工前,现场技术员向分部负责人、带班人员、班组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方法、技术数据、质量与安全措施和应急于预案等,要求规范、详实、具有可操作性。
(6)埋设护筒,保证孔口不坍、不漏,钻孔时不坍孔、不翻砂。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报告【经典】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领域。
它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
本文将对某工程项目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_____,位于_____。
钻孔灌注桩共计_____根,桩径分别为_____,桩长为_____。
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土层包括_____等。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选用优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进行检验和试验。
准备足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资料。
3、设备准备配备性能良好的钻孔桩机、泥浆泵、电焊机等施工设备。
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场地准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临时道路和排水设施。
合理布置泥浆池和沉淀池。
三、施工工艺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桩位,并设置护桩。
2、埋设护筒护筒采用钢板制作,内径比桩径大_____,埋深_____。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_____,护筒垂直偏差不大于_____。
3、泥浆制备根据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泥浆配方。
泥浆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如比重、黏度、含砂率等。
4、钻孔钻机就位后,调整钻杆垂直度和桩位中心。
采用正循环或反循环钻进工艺,控制钻进速度和泥浆压力。
及时记录钻进过程中的地质情况,如土层变化、孔内水位等。
5、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第一次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
下放钢筋笼和导管后,进行第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笼在加工场分段制作,主筋采用焊接连接,箍筋与主筋采用绑扎或点焊。
钢筋笼运输到现场后,采用吊车分段吊装,焊接连接。
钢筋笼安装时,应保证其垂直度和保护层厚度。
7、导管安装导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内径为_____。
导管安装前应进行水密试验,确保导管密封良好。
钻孔灌注桩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优质, 避免盲目施工, 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组织, 确保我合同段内的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我标段选定乐运5号大桥左幅7号墩4#桩基为我标段钻孔灌注桩首件开工工程。
一、首件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三干河桥横跨三干河, 桥梁起终点桩号分别为 BK6+904.706、BK6+952.240全长47.48米, 三干河桥平面位于直线上。
全桥采用(13+16+13)m跨径的空心板跨越现状河道, 下部结构1#~2#桥墩采用五柱式桥墩, 桩基为钻孔灌注桩直径为ф1.2m, 立柱直径为ф1.1m, 桩长20m, 共10棵。
0#、3#为桩柱式台, 桩基为直径ф1.2m钻孔灌注桩基础, 桩长17m, 共12棵。
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25。
2.地质情况拟建场地岩土层可分为如下几种:杂填土、粉质粘土、含卵砾中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五大类, 其中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13.93Mpa, 平均值frk=17.64Mpa, 属较软岩。
二、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 工程优良率达到100%。
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分项工程质量评分不低于90分。
2.安全目标杜绝职工因工死亡、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 无等级火灾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爆炸事故。
3.环保目标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 少扰动、多防护, 少污染、多防治”, 生态不破坏, 河水无污染, 农田无危害, 噪声不扰民, 地方零投诉。
4、首件工程目的。
通过钻孔桩首件工程的施工, 取得相关技术参数, 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为后续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为施工全面展开做好“样板引路”。
三、施工准备及安排1.水电及现场布置(1)熟悉本桥设计施工图纸, 仔细进行现场核对工作, 通过走访村民和在施工范围内进行现场调查, 确定地下没有预埋管线等。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一、实施方案
1、质量管理体系见表1
表 1
项目经理:张玉涛项目总工:郭海峰指挥层
生产经理:冯永春倪金洲
合同经理:苏云长材料经理:刘敬涛
施工队长:王清波质检科长:贾绪军执行层
测量班长:贾占生设备科长:林宝清
操作层工长:陈会霞
测量员:曲建伟
试验员:朱守成肖丹
安全员:于淼
质检员:张力
操作手:张东王强等
2、材料要求
材料要求:水泥采用金宁羊42.5R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产地南京,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为31.5 cm,细集料产地南京,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采用JM9缓凝泵送外掺剂。
3、施工控制参数
(1)每立米材料用量(质量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380:797: 1014:190:3.04
水灰比为 0.5砂率为0.44坍落度20cm
(2)制备泥浆用塑性指数 IP>10的粘性土或膨润土 , 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见下表
泥浆性能指标要求
钻孔地层相对粘度含砂率胶体失水率酸碱度方法情况密度( ps.s )(%)率(%)(ml/30min)PH 正循一般地 1.05—16— 228— 4≥96≤ 258— 10环层 1.20
易坍地 1.20—19— 288— 4≥96≤ 158— 10
层 1.45
4、施工方法
(1)准备场地、测量放线
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钻孔位置处平整夯实。
根据桩位坐标,用全站仪准确定出桩位。
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
位置、动力供应、钢筋加工场地、施工便道做统一的安排。
(2)埋设护筒
护筒因考虑多次周转,采用 5mm钢板制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0mm;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 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 1%,实测定位,护筒高度高出地面 0.3m。
(3)钻孔
①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 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
钻进
时,连续补充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避免坍塌。
②钻孔连续进行,不间断,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
在护筒刃脚处,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
钻
至刃脚下 1米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
粘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锥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
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
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③钻进时,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采用减压法钻进,使
钻杆维持垂直状态,使钻头平稳回转。
④终孔检查合格后,迅速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钻头
提起离地面 20CM,直到沉淀厚度满足要求为止。
⑤钻孔过程中,用孔规对钻孔直径进行检查。
孔规外径应不
小于桩的设计直径,孔规的长度为直径的 4倍。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在混凝土灌注前,对全长进行检查。
( 4) 下钢筋笼
钢筋笼电焊连接放入孔内。
如果混凝土不能紧接在钢筋笼放
置之后灌注,则钢筋笼从孔内移去。
在钢筋笼重放前,对成孔的
完整性,包括孔底松散物的出现,进行检查。
灌注混凝土时,钢
筋笼在顶面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
笼上升或掉入孔中。
固定系统对准中线防止钢筋笼倾斜和移动。
钢筋笼上事先安设控制钢筋与孔壁间净距的混凝土垫块,这些垫
块可靠地以等距离绑在钢筋笼周径上,钢筋笼底面高程容许偏差
为± 50mm。
混凝土浇注导管和护筒拨出时,注意防止钢筋笼上升。
( 5) 灌注混凝土
①灌注混凝土前,探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设计规范
要求,要再次清孔。
②混凝土拌合物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
如不符合水下灌注桩要求,要进行第二次拌合,二次拌合仍达不
到要求,不得使用。
③孔身底面得到认可和钢筋笼安放后,立即开始连续灌注混凝土,不得中断。
④混凝土采用导管灌注。
导管由管径288 mm管子组成,用装有垫圈的法兰盘连接的管节制成。
导管上端设置储料斗和漏斗。
在灌注混凝土前,导管居中插入钻孔,导管底端离孔底(非沉淀层顶面)留有 250—400mm,灌注混凝土时在漏斗底口处设置可靠的隔水设施(塞球)。
在储料斗中存备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后,缓慢下降塞球。
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以保证钻孔内水不能重新流入导管。
在灌注
过程中,随时测量灌注的混凝土顶面高度,及时提升和拆除导管。
使导管在混凝土保持埋置深度 2—4m。
灌注末期漏斗底口高出水面或桩顶 4—6m。
要始终预以严密监视,导管要在无空气和水进入的状态下浇注砼。
⑤混凝土连续灌注,直到灌注的混凝土顶面,高出理论截切面不小于 1.0m,以保证截面切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具有满意的质量。
⑥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支防止污
染环境和河流。
⑦桩顶质量不好的混凝土预凿除,其凿除长度应达到工程师
认可条件。
⑧每根导管的水下砼浇筑工作,要在该导管首批砼初凝前完成。
为保证质量,要留比桩顶标高高出0.6-1.0m 的桩头,处于该
处的桩头,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清除。
⑨技术人员要对钻孔灌注桩各项原始记录及时进行整理签
认。
⑩对于经检验出的缺陷桩,要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修复、移去或废弃。
五、质量检验
(1)、钻孔灌注桩以钻取芯样或超声波法等无破损检测法对桩的匀质性进行检测,检测根数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2)、对质量有怀疑的桩及因灌注过程处理过的桩,均应进行检测。
(3)、灌注桩水下砼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无断层或平层。
③、钻孔桩的桩底不高于设计标高,桩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
计规定。
④、桩头凿除预留部分无残留松散层和薄弱砼层。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泥浆比重,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严格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3、浇注砼时,连续不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