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一章 热力学
- 格式:ppt
- 大小:8.98 MB
- 文档页数:126
1.1 热力学第一定律1.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1.热力学:研究能量相互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的科学2.化学热力学: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化学现象以及和化学有关的物理现象的科学3.研究的内容: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4.热力学方法:研究对象是由大量质点(原子、分子、离子等)构成的宏观物质体系,所得结论是大量质点集体的平均行为,具有统计意义。
5.局限性:只能告诉我们在某种条件下,变化能否自动发生,发生后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能告诉我们变化所需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机理———可能性1.1.2 基本概念1.1.2.1 体系与环境1.体系: 所研究的对象。
(物系或系统)2.环境:体系以外并与体系密切相关的部分。
3. 体系分类:敞开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孤立体系: 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 ()1.1.2.2 状态与状态函数1. 状态: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状态函数:描述体系状态的性质注:(1)体系与环境的划分不绝对 (2)体系与环境的界面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2. 状态函数的特点:A.状态一定,值一定;反之亦然B.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C.状态函数的微小变化是全微分,并且可积分D.状态函数代数运算的结果仍然是状态函数,如ρ=m/VE.状态函数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如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P、V、T之间存在下列关系PV=nRT说明:①定量纯物质均相体系或组成不变的多组分均相体系:只需两个独立改变的状态函数就能确定体系的状态②组成可变的多组分均相体系:除两个独立改变的状态函数之外,还需各组分的物质的量3. 状态函数的分类:根据状态函数与体系物质的量的关系,状态函数可以分为两类:广度性质:其数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整个体系的该广度性质的数值,是组成体系的各部分该性质数值的总和强度性质:其数值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无关,没有加和性。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内容提要1、热力学热力学(thermodynamics)是研究热、功、能相互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效应、方向和限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在热现象领域内所具有的特殊形式,阐明了内能、热、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定量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关于低温现象的定律。
2、体系与环境体系(system)是指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余的物质之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环境(surroundings)是指体系之外与体系密切相关的部分。
根据体系与环境之间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不同,体系可以分为三种:(1)隔离体系是指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传递,又称孤立体系。
(2)敞开体系是指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又称开放体系。
(3)封闭体系是指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但有能量的传递。
3、体系的性质体系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两类。
广度性质是指数值的大小与体系中所含物质的量成正比的体系性质,如体积、质量、热容、内能、吉布斯能、熵等。
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
强度性质是指仅取决于体系的特征而与体系所含物质的量无关的体系性质,如温度、压力、密度、粘度等。
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
体系的某一广度性质除以另一广度性质得一强度性质,体系的某一广度性质乘以另一强度性质得一广度性质。
4、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平衡态同时存在下列平衡:(1)热平衡:体系中温度处处相等。
(2)力学平衡:体系各部分之间及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不平衡的力存在。
(3)相平衡:体系中各相的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而变。
(4)化学平衡: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达到平衡,体系的组成不随时间而变。
5、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 )状态函数是指由体系的状态所确定的体系的各种热力学性质。
它具有下列特性:(1)状态函数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与体系到达此状态前的历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