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络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9
1-1概述1.现代通信网的结构水平视图(根据用户接入网络的实际物理连接来划分)▪用户驻地网、接入网、核心网垂直视图(根据功能划分)▪应用层、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CPN是用户自有网络,指用户终端至用户驻地业务集中点之间所包含的传输及线路等相关设施。
小至电话机,大至局域网。
▪实现用户和业务的集中,信息的变换与适配、复用与交换、寻址与选路等功能。
▪Core Network▪核心网是电信网的骨干,由现有的和未来的宽带、高速骨干传输网和大型中心交换节点构成。
▪发展:统一的IP核心网▪所有的业务,从传统电话、移动通信漫游、新一代综合业务VoIP,到电子商务、综合应用服务,乃至交互式电视业务全部都由统一的核心IP网来完成,差别仅仅在于接入网。
▪统一的IP核心网用统一的设备代替了原来各系统的独立设备,可以大大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
应用层:▪业务▪模拟与数字视音频业务:电话/IN/IP Phone etc.▪数据通信业务:电子商务/email▪多媒体通信业务:分配型/交互型▪终端技术▪音频通信终端:电话/数字电话/手机▪图形图像通信终端:传真机▪视频通信终端:显示器/视频监视器▪数据通信终端:MODEM/可视电话业务网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如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rnet等。
▪智能网技术▪移动通信网技术传送网技术:▪传输媒介▪电缆、微波、通信卫星、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设备•光端机、微波收发信机、卫星地面站收发信机等▪传输复用设备•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支撑网技术:▪信令网▪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技术。
实现网络节点间信令的传输和转接▪同步网▪实现数字交换局之间、数字交换局和传输设备间信号的时钟同步▪电信管理网▪监视网络的运行,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电路交换方式:▪需经历建立连接、通话、拆除连接三个阶段▪网络中两用户建立连接及通话过程中,两用户间的物理链路始终被占用。
现代通信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现代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网络的分类、结构和关键技术。
2. 学生能掌握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3. 学生能了解我国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通信网络问题,具备初步的故障排查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通信网络拓扑图,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通信网络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网络,培养对我国通信事业的热爱,增强国家自豪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尊重。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学生特点: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通信网络有初步了解,好奇心强,善于探究。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热爱通信事业,为我国通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信网络概述- 了解通信网络的定义、分类和结构。
- 掌握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如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
2. 有线通信技术- 学习有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 了解有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3. 无线通信技术- 掌握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如无线电波、微波、卫星通信等。
- 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4. 我国通信网络发展历程- 学习我国通信网络的发展阶段和重要成果。
- 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现代通信网络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现代通信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对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互联网的普及,通信网络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探讨现代通信网络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通信网络市场的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兴起5G技术的出现引领了通信网络市场的新一轮发展。
5G网络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能够支持更多的终端设备和应用程序。
这使得大规模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得以实现,推动了通信网络市场的创新和升级。
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对通信网络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这促使通信网络市场不断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以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移动互联网连接的需求。
3.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也对通信网络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云计算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存储和计算资源,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
大数据技术则利用通信网络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为企业和决策者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和洞察力。
这些新技术的兴起驱动了通信网络市场的需求增长,并促进了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通信网络市场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通信网络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速、可靠的通信网络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它加速了商务活动的进行,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
同时,通信网络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 推动社会进步通信网络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更便捷的交流方式。
通过通信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参与社交媒体、进行在线学习和享受各种数字内容。
这无疑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交流和文化多样性。
3. 改善生活质量通信网络的发展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现代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管理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是保证网络顺畅运行和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究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相关问题。
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连接各种计算机和设备的网络系统。
而网络管理则是指对这些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安全性、网络带宽、网络流量等方面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监控,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性能优化,以及网络故障处理等。
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体系,确保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二、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网络管理可以对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
2. 提高网络性能网络的性能对于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网络管理可以对网络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网络的响应速度和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
3. 管理网络流量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流量不断增加,对网络带宽和资源造成了一定压力。
网络管理可以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优化网络流量分配,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故障诊断和处理网络故障是网络管理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网络管理可以通过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控,快速发现网络故障并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给网络带来的影响。
以上这些方面都说明了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对保障网络安全、提高网络性能、管理网络流量以及故障处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现代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管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例子现代无线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系统,广泛应用于手机、无线局域网、卫星通信等领域。
以下是10个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例子:1. 手机通信系统:手机通信系统是最常见的无线通信系统,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语音和数据传输。
手机通过基站与网络连接,实现与其他手机或固定电话的通信。
2. Wi-Fi无线局域网:Wi-Fi是一种局域网技术,使用无线电波使设备之间互相连接,实现无线上网和数据传输。
Wi-Fi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方。
3. 蓝牙通信系统: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蓝牙通常用于连接手机、耳机、音箱等设备。
4. GPS导航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和导航。
GPS广泛应用于汽车导航、户外定位等领域。
5. 无线电广播系统:无线电广播系统利用无线电波将音频信号传输到广播接收器,实现广播节目的传播。
无线电广播系统包括AM广播和FM广播。
6. 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RFID):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跟踪。
RFID广泛应用于物流、库存管理、门禁系统等领域。
7.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利用人造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广泛应用于电话、电视、互联网等领域。
8. 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包括NFC(近场通信)、ZigBee等技术,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9. 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并进行传输和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能农业等领域。
10. 远程遥控系统:远程遥控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远程遥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军事等领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
以上是10个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例子,它们在不同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一章1. 通信网络三要素: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用户终端设备。
2. 电路交换的特点:(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
(3)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
(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
(5)信息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3. 分组交换方式:虚电路方式、数据报方式。
4. 虚电路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5. 数据报采用无连接工作方式。
6. 面向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1)不管是面向物理的连接还是面向逻辑的连接,其通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传送信息、连接拆除。
(2)—旦建立连接,该通信的所有信息均沿着这个连接路径传送,且保证信息的有序性(发送信息顺序与接受信息顺序一致)。
(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无连接工作方式的时延小。
—(4)一旦建立的连接出现故障,信息传送就要中断,必须重新建立连接,因此对故障敏感。
7. 无连接工作方式的特点:(1)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一边选录、一边传送信息。
(2)属于同一个通信的信息沿不同路径到达目的地,该路径事先无法预知,无法保证信息的有序性。
(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面向连接工作方式的时延大。
—(4)对网络故障不敏感。
8. 分组交换具有以下6个特点:(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2)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3)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
(5)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
9. 帧中继,其协议进一步简化,不仅没有三层协议功能,还只保留了二层数据链路层的核心功能交揍晏型練中堆ib *a tt1 蹲建051 甜议》(IS] IF\ .n勞离if离10. ATM交换的3个特点:(1)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
(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
(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11.IP交换一一IP与ATM融合的技术,主要有叠加模型和集成模型两大类。
12. (了解)软交换的特点:(1)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网络完全分开,以利于快速方便地引进新业务。
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的创新不断涌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地改变。
其中一项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最初的短信和电话通信,到如今的WiFi、4G、5G等高速网络,网络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论述。
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增长,网络通信技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从早期互联网的出现,到如今的超高速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技术的历程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网络通信技术的各个领域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提高了网络通信技术的速度和可靠性,同时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开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更为高效的信息通道。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在美国的大学间发展。
初期,它的功能并不强大,用户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和新闻组来交换信息,需要使用慢速的拨号技术上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开始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到来是在1991年,这一年,万维网的诞生标志着互联网的初具规模。
随着万维网的兴起,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被不断扩大,从简单的文本页面到图片、音频甚至视频等高网络消耗的内容都可以被用户快速地获取。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崛起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人们通过手机和其他手持设备进行的通信活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开始出现。
最初的移动通信技术是1G技术,其最大特点是语音通信效率低。
在21世纪初期,出现了2G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发送和接收短信,并且也可以进行语音通话。
又经过多年累积,3G、4G技术的问世,移动通信领域开始发展起来。
目前,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在眼前,网络带宽大大提升,人们可以更快更可靠的进行视频通话和视频流媒体播放等。
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I. 介绍现代通信网络是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本文将探讨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II. 通信网络的发展史通信网络是指各种信息传输渠道与设备的有机组合,其中包括电信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
通信网络的发展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 电报时期:公共电报网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2. 电话时期:电话拨号机的出现,人们可以直接进行双向通话;3. 互联网时期: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跨越国境、地域等等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4. 移动互联网时期: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信息。
III. 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1. 软件定义网络(SDN)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它将传统网络中的控制层、转发层和管理层解耦,通过集中控制实现网络流量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SDN能够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可编程性和灵活性,使得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
2. 5G网络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比起现有的4G网络速度更快、延迟更低、连接数更多。
5G网络将成为连接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物联网物联网是将传统的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其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的技术。
物联网将会带来全新的生产、消费和服务模式,其应用领域将涉及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方面。
4.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它能够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将会应用于众多领域,如数字货币、电子合同、政务公示、溯源追踪等。
IV. 通信网络的应用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通过各种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家庭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智能家居应用的核心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和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家庭管理和生活方式。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1)第1章通信网络概述1.1 通信网基本概念学习要点:1.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系统基本模型3.了解通信网模型一.基本概念1.通信: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
2.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对接收者而言事先不知道的内容。
3.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或表现形式。
如语音、图像、文字等。
4.通信系统:完成信息传递所需的通信设备和线路的集合体。
二.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六个部分。
123.信道:信号传输媒介。
一般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如短波、微波、卫星等通信方式);有线信道: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如电缆、光缆等)。
4.反变换器: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5.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噪声源: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客观存在。
三.通信网基本概念网络:由一系列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组成的组织或系统。
通信网: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送和交换的网络。
节点:在通信网中指的是交换点,完成接续和信息交换任务。
传输链路:连接终端与交换点或交换节点之间的线路……信道。
用户终端……信源和信宿,对电话机而言还包括了变换器和反变换器;最简单的电话通信网如下:学习要点:1.熟悉通信网的基本结构2.掌握通信网的构成一.通信网的基本结构1.按用户间的互连方式分:①直接互连网(完全互连网)所有用户之间都有链路直接连接,任何两个用户都可以直接通信;②转接互连网(不完全互连网)设有一个转接中心,所有用户只与转接中心直接连通。
2.按照拓扑结构分有六种基本结构形式:①网型网——网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均有线路相连。
如果有N个节点,则需要N(N-1)/2条传输链路。
优点:冗余度较大,稳定性较好;缺点:传输链路多,线路利用率低,经济性较差。
②星型网——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点与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
具有N个节点的星型网至少需要N-1条传输链路。
网上大部分都是卖书的,加上我也不懂,只能找到这么多了,希望能帮上点忙。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概念:所谓通信,最简单的理解,也是最基本的理解,就是人与人沟通的方法。
无论是现在的电话,还是网络,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实际还是人与人的沟通。
现代通信技术,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来不断优化通信的各种方式,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有效。
这是一门系统的学科,目前炙手可热的3G就是其中的重要课题。
概述:手机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
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信就是互通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已存在。
人之间的对话是通信,用手势表达情绪也可算是通信。
以后用烽火传递战事情况是通信,快马与驿站传送文件当然也可是通信。
现代的通信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纵观同新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
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
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
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
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
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
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
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
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
程控交换最初是由电话交换技术发展而来,由当初电话交换的人工转接,自动转接和电子转接发展到现在的程控转接技术,到后来,由于通信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交换的技术已经不仅仅用于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
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
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过中继站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为信号可以"再生";便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连接;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保密性好;数字微波系统占用频带较宽等的优点,因此,虽然数字微波通信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却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三大传输手段。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
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无关;工作频带宽,通信容量大,适用于多种业务的传输;通信线路稳定可靠;通信质量高等优点。
早期的通信形式属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随着人类社会党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频繁,移动通信正是因为具有信息交流灵活,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移动通信,就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通信。
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移动的时候进行通信,方便,灵活。
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多分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对于通信网,主要分为电话网,支撑网和智能网。
电话网是进行交互型话音通信,开放电话业务的电信网;一个完整的电信网除了有以传递信息为主的业务网外,还需要有若干个用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络功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支撑网络,这就是支撑网,支撑网主要包括No。
7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而智能网是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为快速,方便,经济,灵活的生成和实现各种电信新业务而建立的附加网络结构。
在通信领域,信息一般可以分为话音,数据和图像三大类型。
数据是具有某种含义的数字信号的组合,如字母,数字和符号等,传输时这些字母,数字和符号用离散的数字信号逐一表达出来,数据通信就是将这样的数据信号夹道数据传输信道上传输,到达接收地点后再正确地恢复出原始发送的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人—机或机—机通信,计算机直接参与通信是数据通信的重要特征;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传输速率高;通信持续时间差异大等。
而数据通信网是一个由分布在各地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所构成的网络,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完成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数据交换。
数据网是计算机技术与近代通信技术发汗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信息采集,传送,存储及处理融为一体,并朝着更高级的综合体发展。
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人工转接到后来的电路转接,以及到现在的程控交换和分组交换,还有可以作为未来分组化核心网用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由当初只是单一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卫星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等等,以及由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即将上市,以及以后的第四代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
现代通信网络的种类有哪些本文针对交通应急行业的特点论述了VSAT卫星通信技术在交通应急系统上应用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制定最佳的实施方案,使之具有科技含量高、性能高、成本低的特点。
1 交通应急通信的需求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人员流动性很大。
这就对水陆交通的安全性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交通安全性影响甚大,并且交通重大、特大事故和交通道路塌方等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些突发的灾难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重大交通事故也不仅仅发生在陆上城市人口密集区。
在远洋、内陆江河以及一些偏远地区,塌方、洪水、地震或沉船等事故发生频率也不断增加。
在这些远离人群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地面线路(PSTN、GSM等)没有办法进行覆盖或是在重大事故发生的同时已经完全被破坏掉了。
现场到指挥中心的全部通信都要依赖于应急通信。
应急响应,速度是关键。
在交通应急中采用交通应急通信车、安全搜救船和单兵的应急通信设备,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应急通信设备带入突发事件的发生地点,从而将交通现场的灾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以语音甚至动态图像的方式汇报指挥中心,迅速确定灾难级别,有效的调动救援物资及医疗救援力量,在最短时间内挽救伤者生命、挽回经济损失、恢复交通畅通。
2 VSAT概述卫星通信自60年代开始商用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现代通信手段之一。
80年代,随着卫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领域出现了VSAT卫星系统。
VSAT直译为“甚小口径终端”,指天线直径小于2.4m,G/T值低于19.7DB/K,是由大量地面站构成的卫星传输系统。
由于VSAT系统可以直接安装到客户端,使用户、家庭和个人可以直接利用卫星通讯;同时,系统能提供高品质的数据、语音、图像,较能满足现代通讯发展的需要,是传统卫星通讯方式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VSAT系统已成为现代卫星通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1世纪初卫星通讯三大重要发展方向(包括VSAT、行动卫星通讯、直播卫星)之一。
VSAT通信方式主要有点对点:指VSAT站与站(2个站)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多点到多点:指VSAT站(2个以上)之间的双向交互式通信;广播方式:指主站到远端小站的卫星广播方式。
VSAT通信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利用VSAT组网的便利性。
VSAT卫星通信网的主要优点如下。
(1)VSAT是真正的全球通信,覆盖面广、容量巨大、通信不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2)地面站设备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安装与操作简单。
VSAT小站可直接安装在用户所在的楼顶、轮船或汽车上等,可直接与用户终端接口;(3)组网灵活方便。
由于网络部件模块化,便于调整网络结构,易于适应用户业务量的变化;(4)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
链路环节少,故障率低,通信畅通率高,适于多种业务和数据率;(5)直接面向用户,特别适用于用户分散、稀路由和业务量小的专用通信网。
由于上述种种技术优点,因此VSAT是构建交通应急通信网络的最佳方案。
3VSAT构建交通应急通信网络方案根据VSAT系统传输业务种类,其网络结构可分为星状网、网状网和混合型网。
网状网不需要主站,各小站之间可以任意建立通信链路,但该网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技术复杂,系统成本较高。
交通安全应急通信是在原有通信系统遭破坏或发生紧急情况下,保证通信畅通,主要以移动的车载站和船载站为主,小站硬件设备不可能过于复杂。
因此,选择点到多点双向通信的星形网作为交通安全应急通信系统中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目前,VSAT卫星通信网使用的频段主要有C波段和Ku波段。
根据交通安全应急通信系统应用的需要,VSAT卫星通信网工作频段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与地面其它通信系统间的干扰;(2)卫星转发器资源和现有通信技术和设备;(3)通信业务需求;(4)天线接收系统噪声;(5)电波传输损耗;(6)天线口径和高功放的使用等。
C波段电波传输条件好,降雨影响小,路径可靠性较高,但它与地面微波通信频率相同,存在干扰,使其功率通量密度不能太小,造成天线尺寸较大。
Ku波段不存在微波干扰,天线尺寸小,数据传输速率高,但降雨对它传播损耗影响大。
VSAT卫星通信工作频段首选是通信质量较好且天线尺寸小的Ku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