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8.49 KB
- 文档页数:1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8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的资料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第一篇职业卫生培训记录层次:□公司(厂、处)、□分公司(车间)一、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 射线,γ射线,细菌接触粉尘,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
二、职业危害因素来源1、粉尘:采掘、运输及提升等各生产过程中均能产生粉尘。
根据不同性质的矿山,粉尘性质不一样。
2、噪声:采掘、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破碎等生产过程中均可能存在。
3、振动:产生振动的常用工具有凿岩机、气锤等、砂轮机、抛光机、电锯等、风钻、手摇钻、钻孔机等。
4、高温、高湿:潮湿的深矿井内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达85%以上,通风又不畅,就形在成湿热环境。
5、化学毒物:井下存在的硫化氢和放炮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根据矿山的性质存在的化学毒物如铅、锌、锰及其化合物等。
6、生物因素: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各种细菌、霉菌和真菌,人体寄生虫等。
三、职业危害后果可导致的法定职业病,如矽肺、手臂振动病、噪声聋、硫化氢中毒、氮氧化合物中毒、二硫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四、防护方法1、工程防护:1)防尘通风防尘、湿式作业、喷雾洒水、水封爆破、除尘设备等。
2)防毒通风防毒、洒水防毒3)防噪选用低噪设备,设减振垫、隔声装置等。
4)防振控制振动源、减少作业时间.2、个体防护按照行业标准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根据具体情况配备特殊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耳塞、自救器、防振手套等。
培训主题 培训时间培训对象 食堂卫生管理培训地点 主讲人 记录人培训人员 签到一、从业人员卫生要求1 、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
不得吸烟。
2 、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
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应消毒。
3、操作直接入口食品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况时应洗手:开始工作前;处理食物前;上厕所后;处理生 食物后; 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咳嗽、 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处理动物或废物后; 触摸耳朵、 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从事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4. 个人卫生“四勤”、“四不”分别是 勤洗手剪指甲、 勤洗澡理发、 勤洗衣服被褥、 勤换工作服; 不留长指甲、 不涂指甲油、 不戴戒指、 不吸烟 。
二、环境卫生要求1 、每天营业结束后应及时打扫地面、台面,不留死角。
有条件的做到专人打扫。
2、在产生蒸气的房间,要有良好的排风装置并正常使用,防止墙壁、屋顶发霉、脱落、滴水造成食 品污染。
3、垃圾处理4、厨房内产生的废料、废弃物或餐具中残留的食品等各种垃圾应存放在带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 理运走。
5 、废水池、明沟内的食物残渣等要重点清理。
6、防蝇防鼠(1)消除室内外各种滋生条件,妥善存放、及时清运垃圾,特别要注意打扫卫生死角。
(2)防蝇防尘设施要确保完好无损。
各种食品存放在封闭的容器内。
(3)使用杀虫剂时必须特别注意防止污染食品,应把食品移走,放入冰箱或其他隐蔽的地方。
已 被杀死的昆虫要及时清扫 ,防止混入食品中。
培训效果评价:培训记录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培训对象培训人员签到食品加工及卫生要求培训地点主讲人记录人餐厅一、粗加工及切配卫生要求1、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迹象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2、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水产品宜在专用水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3、易腐食品应尽量缩短在常温下的存放时间,加工后应及时使用或冷藏。
企业人员卫生及车间卫生培训记录一、培训时间根据《职业卫生安全法》规定,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定期对企业人员进行卫生培训。
根据公司安排,本次培训时间为2022年3月15日,持续时间为4个小时。
二、培训内容1. 人员卫生方面的培训内容:1.1 公共卫生知识,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卫生;1.2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包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3 职业病防护知识,包括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理因素对身体的影响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车间卫生方面的培训内容:2.1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要求,包括车间卫生清洁标准和责任分工;2.2 车间卫生安全设施使用和维护,包括卫生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隐患的排查。
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公司所有员工,共计100人。
四、培训方式培训采取专业培训机构授课的形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五、培训效果经过培训,员工对个人卫生和车间卫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员工的卫生意识得到提高,对公司卫生管理制度的遵守和执行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六、培训记录为了监督和记录培训的效果,培训结束后,公司要求每位员工填写培训反馈表,对培训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评价,并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整理和归档。
七、培训跟踪公司还将建立培训档案,进行培训跟踪,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复习培训,确保培训效果的持久性和连续性。
结语通过此次培训,公司员工对卫生和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员工卫生及车间卫生的管理和培训,为员工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八、进一步措施在培训的基础上,公司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卫生及车间卫生的管理和监督。
具体措施如下:1. 每月定期开展卫生培训公司将制定每月定期开展卫生培训的计划,并邀请专业机构或卫生专家进行授课。
通过持续的培训,不断强化员工对卫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设立卫生管理责任人在每个车间或部门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卫生设施的维护及卫生情况的监督检查。
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培训计划及培训成绩记录1.培训目的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确保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和相关法规的合规要求有清晰的理解。
2.培训内容2.1 食品卫生基础知识食品安全意识培养食品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食品污染防控措施卫生设备和清洁消毒方法2.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国家食品安全法规概述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要求从业人员在食品安全中的职责和义务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2.3 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个人卫生要求食品加工和操作区域的规范食品储存和保鲜技巧食品安全记录的维护和管理3.培训形式本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内容。
理论培训可通过面授、在线课程或培训资料进行;实践培训将依托于实际工作场所,通过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进行。
4.培训评估和成绩记录4.1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将进行以下评估形式以评估从业人员的培训效果:知识测试:对从业人员在培训内容方面的理解程度进行测试。
实践操作:对从业人员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4.2 培训成绩记录针对每位参训从业人员,将建立培训成绩记录,记录以下信息:姓名培训日期培训内容知识测试成绩实践操作评估成绩总成绩及评级5.培训效果跟踪和持续改进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以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为《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培训计划及培训成绩记录》的摘要,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进一步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随时联系我们。
谢谢!。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记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记录培训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时间:2021年5月12日参加人员:公司所有员工培训内容:1、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
2、哪些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不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如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必须遵守,监督机构以及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也必须遵守。
此外,其职业病防治活动也应遵守,参照该法执行有关规定。
3、哪些劳动者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4、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让其了解各有害因素对人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5、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天拿水”、“胶水”、“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
6、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具体权利如下:1)享有教育培训权,依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享有健康服务权,依法活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享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危害后果、防护措施以及相关待遇等。
实验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一、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1、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
2、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
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应消毒。
3、操作直接入口食品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况时应洗手:开始工作前;上厕所大小便后;处理生食物后;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擤鼻子后;处理动物或废物后;从事其他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4. 个人卫生“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四不”: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不吸烟。
二、环境卫生要求1、每天供餐结束后应及时打扫地面、台面,不留死角。
有条件的做到专人打扫。
2、在产生蒸汽的房间,要有良好的排风装置并正常使用,防止墙壁、屋顶发霉、脱落、滴水造成食品污染。
3、厨房内产生的废料、废弃物或餐具中残留的食品等各种垃圾应存放在带盖的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
三、采购要求1、食堂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到大型农贸市场等规范场所进行采购。
2、要进行索证:索取供货商及生产厂家食品卫生许可证、散装食品检验合格证明、肉类产品兽医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豆制品送货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等有关证明。
3、采购食品原料时尽量索取购货凭证,做好采购记录,以备一旦发生食源性疾患调查和索赔之需。
购货凭证包括发票、收据或者其它凭证。
4、采购时进行相应的感官检验:定型包装查看标识是否完整;蔬菜、肉类等是否腐败变质等。
采购时还要做到定量采购:遵循用多少,采购多少的原则,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四、食品储存要求食品原料储存场地应由专人管理,食品贮存场所要清洁,不得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不得与个人生活用品同场所存放。
存放食品的场所要通风防潮,食品分类离墙离地存放,同一场所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食品在入库以前必须严格验收,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不得入库,验收后认真作好登记。
登记的内容包括品名、供货单位、数量、进货日期、感官形状和标签检查情况;食品出库时必须查验其感官形状和保质期;日常性查验应重点检查食品变质(包括霉变、腐败)等情况,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应及时进行处理。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记录时间5月17日 8:00-12:00 14:00-18:00 地点联建楼二楼会议室出席人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持人张洪君(高级培训师)记录人王鹏程培训内容第一单元职业卫生概述第一部分职业病的基本概念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性疾病,这是一种需要赔偿的疾病,因此有的国家称之为需要赔偿的疾病。
职业病具有法定性,即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
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病人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
有些疾病虽然与职业有关,但职业有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而是致该病发生的诸多因素之一,例如:搬运工的腰酸背痛,精细作业工人的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
这些疾病称为职业性多发病,又称为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但不属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
2002年国家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了10大类115种职业,我市常见的有:正乙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中毒性肝病、矽肺、电光性眼炎等。
第二部分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1.哪些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不但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如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监督机构以及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也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此外,其职业病防治活动也应遵守,参照该法执行有关规定。
2.哪些劳动者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培训内容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3. 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让其了解各有害因素对人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