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接地短路
- 格式:pdf
- 大小:201.55 KB
- 文档页数:10
IT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从事电气工作的技术员或者工程师,经常听说,当IT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后,电压又相电压变为线电压,故障电流变为正常电容电流的3倍。
这是个结论,但是如果你进一步问,为什么?很多人是答不上来的。
今天就这个问题,我详细的讨论下,有问题欢迎更正啊。
图1 IT系统图
图1为一个IT系统的接线方式。
在没有发生故障的时候:
1. A B C三相和大地之间,只有很小的电容电流,因为此时线路和大地的容抗很大,因此电容电流很小。
正常运行电容电流
Ic=Uo*WC ,(Uo为相电压,WC为容抗)。
由于三相平衡运行,电容电流的和向量为0。
2. 当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
图2 IT系统发生接地故障
当C相发生接地故障后,地上的点位就不是0V了,而是相电压Uo,因此A,B相和大地的电压就是线电压了,向量叠加后也就是
UN=sqr(3)*Uo。
,因此IT系统带故障运行的话,电缆的绝缘选择要参考线电压设计。
当C相发生接地故障后,由于电压变为线电压sqr(3)*Uo,电容阻抗为1/WC,A,B相的电流分别为sqr(3)*Uo*WC,利用向量叠加可知:接地故障电流为Iend=cos30*2*sqr(3)*Uo*WC=3 Uo*WC。
而Uo*WC 就是正常IT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
单相短路和单相接地
单相短路和单相接地是电力系统中的两种常见故障,它们都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急剧增加。
单相短路通常是由于电路中出现了两个不应该连接在一起的导体直接接触所引起的,例如电线破损或绝缘损坏。
这种故障会导致电流急剧增加,可能会烧毁电路中的设备或引起火灾。
解决单相短路的方法是立即切断电源,检查电线并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
单相接地则是指电路中的一个导体意外接地,通常是由于设备绝缘损坏或接地线断裂所引起的。
这种故障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通过接地而回流,可能会烧毁电路中的设备或引起火灾,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解决单相接地的方法是立即切断电源,并检查设备绝缘和接地线,修复或更换受损部分。
为了减少单相短路和单相接地的发生,电力系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此外,安装适当的保护装置,例如过载保护、漏电保护和接地保护器等,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故障的风险。
- 1 -。
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及处理范本单相接地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的单相导体与大地之间发生接地故障现象,通常由于绝缘失效、设备故障或操作错误等原因引起。
单相接地故障会导致电网中的电压波动、频率偏移、设备烧毁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发现并处理接地故障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从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和处理范本两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1. 电压波动: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的电压会突然下降,而其它两相的电压则会发生暂时性波动。
这是因为故障相与大地之间的接地路径形成了一条短路,使得该相的电压下降。
2. 频率偏移:单相接地故障会引起电网中的频率偏移。
当发生故障时,由于故障相的电压下降,系统中的负荷和发电机之间的平衡失去,造成电网频率的突然变化。
3. 电流增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的电流会显著增大,而其它两相的电流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这是因为故障相与大地之间形成了一条短路,使得该相的电流增大。
4. 设备烧毁:单相接地故障会导致故障相相关的设备过载甚至烧毁,比如故障相的电缆、开关、变压器等设备可能会因为过大的电流而损坏。
二、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范本1. 发现故障: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电网中出现电压波动、频率偏移、电流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故障检查。
通过巡视、检测和故障定位等手段,确定是否存在单相接地故障,并确定故障位置。
2. 切除故障区域:确认单相接地故障后,应首先切除故障区域的电源,确保故障不会继续导致其他故障或事故。
3. 接地电流消除:接地电流消除是处理单相接地故障的关键步骤。
通过使用故障接地电阻器、接地电流检测装置等设备,将接地电流转移到可控的范围内。
同时,还需要对接地电流进行监测,及时修复和替换故障设备,消除单相接地故障。
4. 故障恢复和恢复供电:在确认故障已被消除后,需要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恢复供电时,需要进行配电自动化控制的调度操作,确保系统从故障中快速并可靠地恢复。
短路的概念和危害在供电系统中,最严峻的故障是短路。
所谓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不等电位的导体在电气上被短接。
1、短路的种类在供电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主要短路种类有四种: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
如表1所示。
表1短路的种类三相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三相导体间的短路,用K(3)表示;两相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任意两相导体间的短路,用K(2)表示;单相接地短路是指供电系统中任意一相导体经大地与中性点或中性线发生的短路,用K(1)表示;两相接地短路是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任意两相在不同地点发生单相接地而产生的短路,K(1,1)表示。
在供电系统中,消失单相短路故障的机率最大,但由于三相短路所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大,危害最严峻,因而短路电流计算的重点是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2、短路的缘由产生短路故障的主要缘由是电气设备的载流部分绝缘损坏所致。
绝缘损坏是由于绝缘老化、过电压或机械损伤等缘由造成的。
其它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者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送电等误操作而引起的短路。
此外,鸟兽在暴露的导体上跨越以及风雪等自然现象也能引起短路。
3、短路的危害发生短路时,因短路回路的总阻抗特别小,故短路电流可能达到很大的数值。
强大的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热和电动力效应会使电气设备受到破坏;短路点的电弧可能烧毁电气设备;短路点四周的电压显著降低,使供电受到严峻影响或被迫中断;若在发电厂四周发生短路,还可能使全电力系统运行解列,引起严峻后果。
此外,接地短路故障所造成的零序电流,会在邻近的通讯线路内产生感应电势,干扰通讯,亦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平安。
4、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短路产生的后果极为严峻,为了限制短路的危害和缩小故障影响的范围,在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必需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以解决下列技术问题:① 选择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必需用短路电流校验其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② 设置和整定继电爱护装置,使之能正确地切除短路故障;③ 确定限流措施,当短路电流过大造成设备选择困难或不够经济时,可实行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④ 确定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和主要运行方式等。
电力系统接地短路故障种类及接地保护方式直观分析电力系统按接地方式分类,有中性点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其中,两种接地系统按接地故障的方式分类,又有单相接地、两相接地、三相接地3种短路故障。
单相接地是最常见的线路故障,两相接地、三相接地出现几率小,但有明显的相间短路特征。
★中性点接地系统1.单相接地故障2.两相接地故障3.三相接地故障★中性点不接地系统1.单相接地故障2.单相接地故障3.三相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特点:1.一相电流增大,一相电压降低;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同一相别。
3.零序电流相位与故障相电流同向,零序电压与故障相电压反向。
4.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约80度左右(短路阻抗角,又叫线路阻抗角);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约110度左右。
☆两相短路故障特点:1.两相电流增大,两相电压降低;没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相同两个相别。
3.两个故障相电流基本反向。
4.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约80度左右。
☆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特点:1.两相电流增大,两相电压降低;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相同两个相别。
3.零序电流向量为位于故障两相电流间。
4.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约80度左右;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约110度左右。
☆三相短路故障特点:1.三相电流增大,三相电压降低;没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约80度左右;故障相间电压超前故障相间电流同样约80度左右。
★电力系统工作接地(接地保护)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分为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包括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类,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不超过4?为合格。
☆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大接地电流系统(110kV及以上)1.直接接地,又称为有效接地2.经低电阻接地大接地电流系统(35kV及以下)1.不接地,又称为中性点绝缘2.经消弧线圈接地3.经高阻接地煤矿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井下3300、1140、660V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2.6、10kV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35kV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4.110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举例: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保护系统的型式文字代号☆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附录一贵州省东风水电厂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计算批准: 罗飞审查: 李景禄娄向阳校核: 刘渝根孙二文编写: 谢炎林廖梦君杨鑫贵州南源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计算一.概况:东风水电厂位于贵州220kV南北电网的联结点上,现装四台发电机,分别通过四台主变向电网送电,该厂220kV出口母线分为三段,每段接一回出线,其中220kV Ⅰ母接“东站”线与贵州南网相联,220kVⅡ母、Ⅲ母分别接“东干Ⅰ、Ⅱ回”线与贵州北网相联,其系统主接线如下图(1-1)所示:图(1-1)东风电厂电气主接线图该厂最大运行方式为四台发电机同时运行,一台200MVA主变高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母联210、220开关同时闭合(即贵州220kV南北电网合网运行方式),以下计算均以该运行方式为计算基础。
二.系统元件参数:三.等值阻抗计算:1. 正(负)序等值阻抗系统正(负)序阻抗如下图(1-2)所示;等值计算如下:图 (1-2) 系统正(负)序阻抗图由图(1-4)得220kV 母线正(负)序等值阻抗为:∑X 1=∑X 2= 0.01397 (Ω). (1-1)式中 ∑X 1————故障点正序等值阻抗,Ω; ∑X 2————故障点负序等值阻抗,Ω;2. 零序等值阻抗系统零序阻抗如下图(1-5)所示;X 11 = X 1//X 2 = 0.02142X 12 = (X 3+X 4)// (X 5+X 6) // (X 7+X 8) // (X 9+X 10) = 0.04015图 (1-3) 正(负)序阻抗等值图一X 13 = X 11//X 12 = 0.01397图 (1-4) 正(负)序阻抗等值图二等值计算如下:由图(1-7)得220kV 母线零序等值阻抗为:∑X 0 = 0.02352 (Ω). (1-2)式中:∑X 0 ———— 故障点零序等值阻抗,Ω;X 18 = X 16//X 17 = 0.02352图 (1-7) 零序阻抗等值图二X 17 = X 14//X 15 = 0.03685图 (1-6) 零序阻抗等值图一图 (1-5) 零序阻抗图220kV 母线1.零序电流分配系数计算C 0C = X 18/ X 17 = 0.63826 (1-3) C 0T = X 18/ X 16 = 0.36185 (1-4)式中: C 0C ————系统侧零序电流分配系数; C 0T ————电站侧零序电流分配系数; 2. K 1点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计算由《电力系统分析》可知,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的各序电流分量为: I a1 = I a2 = I a0 =jj U S X X X 31021⨯++∑∑∑ (1-5) 式中 ∑X 1、∑X 2、∑X 0 同式(1-1)(1-2)中相同;S j ———— 基准容量,MVA ; U j ———— 基准电压,kV ;将上面各序阻抗等值计算结果代入式(1-5)得: I a1 = I a2 = I a0 =jj U S X X 3211813⨯+ =230310002352.00.0139721⨯⨯+⨯= 4.87814 (kA)总接地短路电流:I k1=3I ao =3×4.87814 = 14.63442(kA )中性点返回电流1. 东风水电厂主变中性点返回总电流: I ZT = 3C 0T ×I ao = 5.29546 (kA )2. 系统中性点返回电流:I ZC = 3C 0C ×I ao = 9.34056 (kA )。
浅析配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摘要:本文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故障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危害。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日常工作中如何快速准确的排查故障线路,隔离故障设备,降低供电风险和损失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表述。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消弧线圈;零序电压;零序电流一、引言我国10~35KV电网中,大多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由这两种接地方式所组成的供电系统被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按照规范:当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35kV电网流过故障点的零序电流超过10A,10KV电网超过20A,3~6KV电网大于30A时,电源中性点均应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一般规定继续运行不超过2小时,但必须尽快寻找故障线路并予以隔离消除,以免因为非故障相电压的升高和故障电流引发两点或多点短路扩大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设备的损坏和停电停产损失。
因此,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示意图如图1所示。
小电流接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在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三相电压基本处于平衡状态,AO +BO+CO=0,IAO+BO+CO=0,UNO=0,ID=0。
其中,AO、UBO、UCO分别为系统A、B、C三相对地电压,IAO 、IBO、ICO分别为系统A、B、C三相对地电容电流,UNO为系统中性点对地电压,ID为故障相对地电流。
图1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示意图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假设A相接地短路:1)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AO =0,IAO=0,UNO=UNA,UBO=UBA,UCO=UCA,其中,NA为相电压,UBA、CA为线电压。
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零序网络无法通过中性点形成回路,因此,接地点故障电流中没有零序电流。
D =BO+CO=ωC(BA+CA),ID=3ωCUph(1)其中,C为系统相对地电容,Uph为系统相电压。
一起单相接地造成两相短路的事故案例分析摘要:针对2017年8月2日我站发生的一起单相接地造成两相短路的事故进行分析,阐述了10kV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工作异常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值班运行、供配电综自监控后台、避雷器选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单相接地氧化锌避雷器自动跟踪补偿综自监控1、事故经过2017年8月2日23:30我单位二总降值班人员报告:二总降10kVⅠ段母线C相电压为零,A、B相电压升高为10kV,Ⅰ段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声音异常且进行了自动换挡。
车间技术人员5分钟后赶到高压室查看PT柜三相电压,Ⅰ段PT柜三相相电压表显示C相电压为零,A、B相电压升高至10kV,判断系统发生接地现象,随即向分公司调度进行了汇报,并提醒各二级站对系统电压、各馈线柜电流、小电流选线装置进行监视,排查接地线路。
11:40车间接调度反馈,二总降下辖熔炼配107#柜/3#精矿仓变环网柜避雷器A相避雷器爆炸。
车间随后对系统电压进行了观察,发现接地现象消失,但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仍然隔5分钟左右换一次档位,且在9档至14档之间徘徊。
在对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了外观检查无异常后,车间又持续观察了2个小时,发现仍在自动换挡,判断装置内部某个元器件在接地补偿时受损导致反馈回的电流信号不稳定,从而致使补偿装置无法稳定在合理的补偿范围。
8月3日凌晨2:00车间向调度申请对Ⅰ段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进行停电检查。
停电并采取安全措施后,车间组织技术人员对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接地变压器、电抗器线圈、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阻尼电阻等进行外观检查和阻值测试,没有发现明显故障点,随后向调度申请恢复了送电。
送电后,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仍旧在自动换挡。
车间决定上班后向厂家申请技术支持。
早晨8:00,车间向该自动跟踪补偿装置厂家(上海思源电气)技术人员汇报了相关动作情况及动作信息,厂家技术人员判断补偿装置应该没有故障,自动换挡的原因应该是系统参数发生了变化。
变电站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及典型案例分析[摘要]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在电力系统故障中占有很大比例.本文通过对某地区工典型故障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处理方法,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阐述,为现场运行人员正确判断和分析事故原因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大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判断;分析我国电压等级在110kV 及其以上的系统均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在电力系统故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造成单相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如雷击、瓷瓶闪落、导线断线引起接地、导线对树枝放电、山火等。
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分为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两种,对于架空线路一般配有重合闸,正常情况下如果是瞬时性故障,则重合闸会启动重合成功;如果是永久性故障将会出现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再次跳闸而不再重合。
为帮助运行人员正确判断和分析大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本案例选取了某地区一典型的220kV线路单相瞬时接地故障,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说明,此案例分析以FHS变电站为主。
本案例分析的知识点:(1)大电流接地系统及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
(2)单相瞬时性接地故障的判断及分析。
(3)单相瞬时性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
(4)保护动作信号分析。
(5)单相重合闸分析。
(6)单相重合闸动作时限选择分析。
(7)录波图信息分析。
(8)微机打印报告信息分析。
一、大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概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3)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10kV及以上电网的中性点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包括经小阻抗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相短路、接地故障的灵敏度校验计算。
单相短路和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其灵敏度校验是确保电力系统故障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并切除故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单相短路和接地故障的灵敏度校验进行详细分析和计算,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单相短路故障的灵敏度校验。
单相短路故障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两相或三相电源相间发生短路的故障形式。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一般会设置过流保护装置来检测和切除短路故障。
过流保护装置的触发电流和延时时间是保护装置的两个重要参数,需要根据系统的特点进行灵敏度校验。
单相短路故障的灵敏度校验通常可以通过计算配电系统的等值电路参数和负载电流来完成。
校验的目标是保证过流保护装置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启动,并确保启动时间不超过规定的延时时间。
校验的方法主要有基于阻抗、时间常数和时间特征等三种。
基于阻抗的灵敏度校验方法是根据系统的等值电路参数和故障阻抗的特性来计算过流保护装置的触发电流。
校验步骤如下:1.确定故障类型和位置,包括短路故障和跳闸位置。
2.在故障位置上构建配电系统的等值电路,包括电源、负载和干线等元件。
3.根据等值电路计算单相短路故障时的阻抗值,一般需要考虑电源电压、故障电流和系统特性等参数。
4.根据过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曲线,选择合适的触发电流值。
5.比较计算得到的故障阻抗值与过流保护装置的触发电流,确保保护装置能够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启动。
基于时间常数的灵敏度校验方法是根据过流保护装置的时间特性来计算触发时间。
校验步骤如下:1.确定故障类型和位置,包括短路故障和跳闸位置。
2.在故障位置上构建配电系统的等值电路,包括电源、负载和干线等元件。
3.根据等值电路计算单相短路故障时的时间常数,一般需要考虑电源电压、故障电流和系统特性等参数。
4.根据过流保护装置的时间特性曲线,选择合适的延时时间值。
5.比较计算得到的时间常数与过流保护装置的延时时间,确保保护装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启动。
为什么接地电网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的危险性大
因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就是短路!单相触电是承受相电压。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电网单相接地不构成回路,只要电容电流流过,所以触电危害小得多。
针对低压电力系统单相触电对人体的伤害而言,当然是直接接地的危害大,因为直接接地的电网短路电流很大,相电压经过人体直接进入大地,由于人体电阻很小,很快就会让人窒息死亡。
而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虽然是线电压通过人体,但人体是和接地相与另外两相的电容串联的,只通过很小的电容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较小。
拓展资料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某一相导体时,一相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回到中性点,这种触电形式称为单相触电,如右图所示。
这是一种危险的触电形式,在生活中较常见。
单相触电是个通俗的说法。
在国内,单相触电是指由单相220V交流电(民用电)引起的触电。
大部分触电事故是单相触电事故。
IT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IT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从事电⽓⼯作的技术员或者⼯程师,经常听说,当IT系统单相接地短路后,电压⼜相电压变为线电压,故障电流变为正常电容电流的3倍。
这是个结论,但是如果你进⼀步问,为什么?很多⼈是答不上来的。
今天就这个问题,我详细的讨论下,有问题欢迎更正啊。
图1 IT系统图
图1为⼀个IT系统的接线⽅式。
在没有发⽣故障的时候:
1. A B C三相和⼤地之间,只有很⼩的电容电流,因为此时线路和⼤地的容抗很⼤,因此电容电流很⼩。
正常运⾏电容电流Ic=Uo*WC ,(Uo为相电压,WC为容抗)。
由于三相平衡运⾏,电容电流的和向量为0。
2. 当⼀相发⽣接地故障时。
浅析配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摘要:针对当前配电线路运行下时有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总结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和故障危害,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故障排查解决措施,充分保障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本文对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与处理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处理1 单相接地故障的危害1.1对变配电设备的危害农网配电线一旦遇到单相接地故障,就会使变电站配电线路的母线上电压互感检测到的电流位零序电流,并在开口的三角形上边形成零序电压,使磁力电流值提高,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比如运行时间过长引发的电压互感器烧毁现象、设备损坏以及大面积停电事故等。
此外,单相接地故障,还可能使相电压的谐振过电压高于正常的几倍,从而危及变电设备的边缘,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发变电设备的绝缘击穿现象,从而引发重大事故。
与此同时,过电压的出现还会使线路的绝缘子击穿,引发短路现象,同时还可能使部分变压器被烧毁。
线路上的熔断器和避雷器也很容易被烧毁或者击穿,从而引发电气火灾。
1.2对区域电网的危害一旦发生严重的单相接地故障,就可能会对区域的电网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2 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2.1雷害事故一二期农网工程和村村通电工程的实施后,配变增多,系统覆盖而大,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增多,不仅直击雷造成危害,而且由于防雷设惋不够完善,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较低,地闪、云闪形成的感应过电压也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
2.2污闪故障系统中因绝缘子污秽闪络放电,烧伤绝缘子,造成接地故障。
2.3铁磁谐振过电压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网络对地电容越来越大,在该网络中的电磁式电压瓦感器和空载变电器的非线性电感相对较大,感抗比容抗大得多,受霄击、倒闸操作等的激发,往往能形成铁磁潴振产生过电压,击穿绝缘薄弱环节造成接地故障。
2.4线路的质量不高及其他原因(1)线路的安装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