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揉面团能出膜
- 格式:docx
- 大小:15.96 KB
- 文档页数:2
十五分钟揉出手套膜及拉丝秘笈发表于 2016-04-14 10:27:26 收藏数:10 浏览数:92没有拉丝就不算成功的面包,怎样才能做出好吃柔软的面包呢?有个面包机就不是事了,但是没有面包机做出好面包很难吗?非也非也,听我细细道来面包超柔软,一点不输面包机做出来的。
家里人还以为是买的呢???准备材料:A高筋面粉290克A牛奶160毫升A鸡蛋1个(留点刷表面) A糖30克 A酵母3克黄油20克油适量1.将A材料混合,进行第一阶段揉面,面团刚开始是软软粘粘的,但是揉了之后就会变的光滑柔韧。
揉面时一定要用手腕的力量,手腕用力将面团向外推,然后将推出去的面团拉回来放在上面,像搓衣服一样重复以上的动作,直到面团手感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大约十分钟左右2.然后进行湿度判断1:面压在手心,倒扣不会掉落3.面团进行湿度判断2:扯掉面团手上有面糊残留,但是面团在手上转动几圈,手又回到干净的状态。
一定要进行湿度判断,湿度不够,加水或牛奶继续揉,揉好了再进行判断,只有湿度达标才能进行下面的步骤。
如果湿度没达到标准是很难揉出手套膜的4.面团湿度达标后,将面团用保鲜膜包好,放冰箱冷藏20~30分钟。
冷藏是为了改变和破坏面团组织原来的结构,使我们更容易出膜5.将冷藏好的面团从冰箱取出,压扁,把黄油铺在面团上,开始揉面,将黄油充分揉进面团里,请大力揉面五分钟,充分揉出面的韧性6. 揉完后,面团比较粘,在台上倒点油抹匀台面,把擀面杖也抹点油7.把面团拉长放在台上,用擀面杖从一端开始敲打面团,注意擀面杖放水平敲打,一个地方连续敲打二十五次左右再移往相邻的地方继续敲打二十五次,直到敲打完整条面。
一般在敲打十五分钟左右手套膜就可以成功了8. 出手套膜以后改用搓揉法再大力揉面五分钟,使面团稍松弛,让面筋结构更紧实,面筋蛋白质的网状结构分布的更均匀,这样也可以减少发酵出现大气泡的情况。
如果面团揉、摔不充分,面筋网络不能形成,面团在发酵时保存气体的能力降低,制成的面包体积小。
揉面的技巧和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揉面是烹饪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面团的质地和口感。
掌握好揉面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让面团更加均匀和富有弹性,制作出来的面食口感更加美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揉面的技巧和方法吧。
一、选择好面粉首先要选择好质量上乘的面粉,一般来说,面筋含量高的面粉适合做面食,因为面筋含量高的面粉揉出来的面团更有韧性和弹性。
大米粉中面粉揉出来的面团较为柔软,适合用来做米线、粘米胚等产品。
二、制作面团在揉面之前,首先要将面粉和水充分混合,形成一个均匀的面团。
通常情况下,将面粉倒入容器中,徐徐倒入水,并边搅拌边加水,直到面粉全部吸收水分。
不要一次将水加入面粉中,否则容易导致揉面时面团过软难以搓捏。
待面团初具形状后,取出来用手揉捏,使面团更加细腻。
三、揉面的技巧1. 使用双手在揉面时,最好使用双手,将面团尽量拉长,然后对折,反复揉搓。
这样做能够使面团中的筋膜得到充分拉伸和锻炼,使面团更加均匀和有弹性。
2. 用力均匀揉面时,要用力均匀地揉面,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应该以质地为准,要让手指用力吃力地揉面团,这样能够使面团更加劲道。
3. 揉面的次数揉面的次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揉面的次数越多,面团的筋度越好,口感也越好,但是也不能揉得过多,以免面团过于紧实。
四、面团的休面将揉好的面团放在面盆中盖上湿布,让其休息一下。
这个休面的过程可以使面团中的面筋放松,更加有弹性,有助于后续的擀面和包馅操作。
五、揉面的注意事项1. 静止时间在揉面的时候,应该把揉面的时间分散在几次揉搓中,不要一次性地揉面太久,这样会导致面团筋度过高,影响口感。
2. 加水在揉面的过程中,如果感觉面团太紧实,可以适量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揉面,但是要注意添加的水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面团的黏性。
3. 不同种类的面团不同种类的面团需要不同的揉面技巧,比如做手擀面时需要揉面得更加均匀,而要做小笼包等产品时需要揉出薄膜。
面团出膜方法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面团出膜方法!你知道吗,这面团出膜就好比是一场小小的魔法,能让普普通通的面团变得超级厉害!
先来说说材料准备吧。
嘿,就像打仗要准备好武器一样,咱得把面粉、水、酵母啥的都准备齐全咯。
比如说你打算做个面包,那没有好的面粉怎么行呢?就像建房子没有牢固的砖头一样,那可不行!
然后就是揉面啦!这可是关键步骤哟!你得把面团当成是一个小宝贝,温柔地对待它。
揉的时候呀,别太粗暴,不然面团会“不高兴”的。
我跟你说啊,我有次揉面太用力了,结果面团硬邦邦的,哎呀,可真是失败呀!
接着重点来啦,怎么让面团出膜呢?嘿,告诉你哦,就像拔河一样,要慢慢地、持续地发力。
你可以一点一点地揉,揉一会儿再摔打几下,就这么反复地折腾面团。
这过程啊,可需要耐心呢。
你想啊,如果没有耐心,那能见到面团出膜的美妙时刻吗?肯定不能呀!
还有啊,揉面的环境也很重要哦!太干燥了话面团会很干,出膜就难咯,这就好比是花儿没有水会枯萎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做面包,我俩就特别期待面团出膜,一直盯着那面团,就盼着它能快点出膜,那紧张的心情啊,不亚于等比赛结果!最后,当看到那完美的膜出现时,我们俩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所以呀,面团出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你用心去做,有耐心,就一定能成功!相信我,当你做出完美出膜的面团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啦!。
面团揉出手套膜的技巧嘿,恁问面团咋揉出手套膜啊?这事儿咱得好好唠唠。
要想揉出那手套膜,先得选好面粉哇。
不能瞎买那种孬面粉,得选那种筋性高的面粉。
就跟挑人似的,得挑有本事的。
然后呢,加水得合适。
不能加多了,也不能加少了。
加多了面团稀了吧唧的,加少了又干得揉不动。
就跟做饭放水似的,得拿捏好那个度。
揉面的时候可不能瞎揉。
得有个章法。
一开始轻轻揉,把面和水啥的揉匀乎了。
就跟和稀泥似的,先弄个大概。
接着就得使劲揉了。
两只手使劲搓那面团,就像搓衣服似的。
可别偷懒,得用力。
这时候面团就开始有点变化了。
揉一会儿呢,还得让面团歇一歇。
就跟人干活累了要歇会儿一样。
让面团醒一醒,这时候面团就会变得更软乎。
等面团醒好了,接着揉。
这时候可以加点黄油啥的。
这黄油一加,那面团就更滑溜了。
就跟给车加了好机油似的。
揉着揉着,你就会发现面团越来越有韧性了。
这时候就得有耐心,继续揉。
不能着急,一着急就揉不好。
最后,你要是看到面团能拉出薄薄的膜,像手套一样,那就成了。
俺们村有个李大嫂,人家做面包可厉害了。
那面团揉得,每次都能揉出手套膜。
有一回我去她家看她揉面,人家那步骤可清楚了。
选的面粉好,加水也合适。
揉面的时候可有劲了,一点都不偷懒。
该让面团醒的时候就醒,一点都不马虎。
最后揉出来的面团,那叫一个好。
我看着都羡慕,回家也照着她的方法揉面,嘿,还真成功了。
咱要是想揉出手套膜呢,就得多练练。
别嫌麻烦,按照步骤来。
这样才能揉出好面团,做出好吃的面包啥的。
反正啊,揉出手套膜的技巧不难,只要用心,就能学会。
要不,瞎揉一气,啥也揉不出来,多闹心啊。
手工揉面图解—15分钟揉出光滑的面团(新手必看)要做出成功的馒头或包子,其中面团的制作(揉面)和发酵是其中两个很重要的步骤。
揉面的过程会形成面筋,而面筋的作用就是包裹住酵母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形成无数的小气孔,使之松软,体积增大。
所以,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馒头的组织是否够细腻。
面筋少,则组织粗糙,气孔大;面筋多,则组织细腻,气孔小。
同样是南瓜馒头,以下第一张图:面筋少,气孔大,第二张图:面筋多,气孔细腻。
可以比较出两个馒头撕开后内部组织的不同。
揉面手法:使用腕力重复两个动作:向前推(下图一)和折叠面团(下图二)。
一般15-20分钟左右就可以把面团揉至光滑的状态。
每次完成折叠和向前推的动作后,把面团转90度再重复这两个动作。
以下6张图是连续的动作图图1:把面团对折图2:把面团向前推图3:把面团转90度图4: 把面团对折图5:把面团向前推图6:把面团转90度以下几张图则是从把面粉拌成絮状到揉至光滑的过程。
图1:用筷子把所有材料拌匀成絮状。
(要把盆边的粉也刮下来)图2:用手把面絮拢成团(如果面团太干,盆中有很多干粉,可在此时酌情加水)。
图3:把盆子里所有的面都合拢成团。
(盆中没有多余的干粉)图4:揉面5分钟后的样子。
(合盖静置5分钟)图5:面团静置5分钟后再揉一分钟后的样子。
(因感觉面团有点干,加了少许水。
)图6:面团加水继续揉3分钟后的样子。
(根据面团的情况,我通常会再揉5-10分钟左右。
)这过程一共用了15分钟,除去醒发的5分钟,动手揉面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
如果面团比较干,或分量比较多,可以增加静置的次数和时间。
面团在静置期间松驰,并形成面筋。
静置后再接着揉面,会感觉比较容易操作,揉起来没那么费力。
面揉好了,离光滑饱满的馒头也就不远了。
普通面粉,15分钟,就能揉出手套膜,简单快速做面包吐司主食就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也是身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北方的主食主要是小麦制品,南方地区一般主要主食是大米,加工方式常见的就是蒸,煮,焖,煎,烙,炸,最常吃的主食就是馒头,包子,面条,焖米饭,还有煎饼烙饼,和很有回忆的炸油条。
面包据说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埃及的一个做饼的奴隶,在做饼的时候睡着了,第二天怕主人知道,就把饼继续放在炉子里烤,没想到烤好的饼又松又软,无意识之中,发现了酵母。
后来,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个人觉得,做面包其实就是一个锻炼耐心的一个事情,从开始的揉面,中间的排气,整形,最后的造型,尤其是手工揉面的话,更能感受到,面团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经过双手的揉搓,看到最后的圆润饱满的面团,会有些成就感。
小时候觉得除了上学,就是吃喝玩乐,小时候食品的种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那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面包和方便面,松软香甜的面包,越嚼越香,配上奶油、果酱、豆沙,馋人的很,总是吃不够,那时候的香,是越嚼越香,和现在的甜腻不一样。
长大以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那种越嚼越香的面包了,有人说那是因为好吃的多了,吃腻了,自从自己开始做面包了以后,那种越嚼越香的面包又出现了。
从那以后,我家的早点都是自己做的。
制作美食能够让人身心愉悦,是一个成长、体验的过程,从生疏到熟练,从照搬食谱到自己调整配方,让我变得细心、耐心。
热爱让你对新事物的了解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基础,到造型可以多变,身在其中,其乐无穷。
这次用中种法做黑芝麻吐司,据说这种做法都有60多岁了,低糖少油,做日常主食也很不错的,这个方法不用厨师机,手工揉面也很容易出膜的,方法比较实用,好操作。
一起来看看具体怎么做的吧!用到的材料中种材料高筋粉:240克,酵母 3克,水: 120克主面团材料高筋粉:60克,奶粉:15克,糖:15克,盐:3克,水(或等量蛋液):40克,酵母:1克黄油:25克模具:450克吐司模具上下火170度,烤35分钟(根椐自已烤箱进行调节)做法步骤1,先做中种部分,温水中加入3克酵母融化,水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室温调节,一般水温在28-30度之间最好。
不用狂揉,面团怎么才能起筋出膜?我们习惯的揉面方式是要把面团揉到筋度完全发展,也就是“出膜”,这个方子也是这样要求的。
这样的intensive mixing(强力揉法)发起的筋度是密密麻麻很均匀那种,对组织绵密的吐司很合适,而且成品面包也很高大,但是对欧包就另当别论,欧包也需要筋度,否则发不起来,但是这个筋度不能像吐司那么规则,需要有一定空隙和弹性来容纳和包含发酵烘焙中产生的气孔。
另外揉面是个对面粉氧化的过程,而氧化是对面包的风味有破坏效果的,揉的越久,面团自身的香味就越淡,这对有比较多添加料的甜面包,软面包影响不大,因为添加料的味道可以弥补面团味道的不足,但是法棍这样的欧包吃的就是面粉自己的味道,被狂揉后,成品内部组织的颜色会偏白,而且淡而无味,很多实验都很明显地证实了这个现象。
不能狂揉,那怎么才能起筋?很简单,autolyse(浸泡)加stretch & fold(拉扯和折叠)。
Autolyse就是把除了盐和酵母以外的原料混合,放置20到60分钟(根据面粉的强度和湿度而定),在此期间,面粉完成吸水,开始产生筋度。
盐,酵母和酵头都有拉紧筋度的作用,所以要autolyse完成以后再加,但是液体酵头就要先加,以免面粉水分不够。
Stretch & fold一般是在主发酵的过程中进行,1到4次,间隔至少20分钟。
有过手揉出膜和机器揉出膜的人大概会觉得不可思议,简单的浸泡和二三次折叠就可以代替那么久,那么费力的揉面?我一开始就有抗拒心理,好容易败了 KA,也练成了手揉出膜的技术,现在都不需要了?不能接受!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浸泡后,本来KA需要10分钟以上才出膜的面团,6到8分钟就搞定。
在做这个面包时,我浸泡后揉了3分钟就停止了,面团只是有弹性,连扩展都不到,但是折叠一次,发酵30分钟,再折叠一次后就可以拉出很薄的膜。
30分钟后,我又折叠了一次,面团就很光滑了,这就是发酵和折叠对起筋的作用。
用面包机揉出手套膜的技巧
用面包机揉出手套膜的技巧
用面包机揉出优良的手套膜一般需要40-50分钟的时间
注意事项及应遵循的原则
1 少加液体多加面。
开始揉面的时候不要太稀,干燥些便于以后的步骤。
2 揉面过程中适时适量多次逐步添加液体,可以起到踹面的作用。
注意适时适量,少量多次添加。
3 最后少量多次添加油品。
一般在揉面20-30分钟的时候添加效果比较好。
依据以上步骤,一般在40-50分钟左右可以出现优良的手套膜。
具体的液体加入量依据不同的高粉吸水率略有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久之前看过一个大仙级的人物手工揉面的视频,她就是先冷藏一段时间材料,300克的粉类,30分钟就能揉出手套膜,而且不用摔打!我懒嘛,一直用面包机揉面,但是这个好方法嘛,都是相通的,试了试果然大大的缩短了揉面的时间呢!!因此,大家知道了吧,用面包机揉面能够快速出膜的方法,就是提前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冰箱冷藏室内,冷藏1小时,让粉类与液体能够充分的融合!这个方法尤其适合中种法的面包,怎么也要等的嘛!比如,这次的老式面包,粉类总共是600多克, 40分钟就出膜了~ 很有效率吧
先放液体,然后糖盐,面粉,后放酵母,先揉20分钟,然后放黄油,再继续揉10分钟,重新启动机器再揉15分钟左右,我中间有两次把面团拿出来看状态,直到手套膜出来
你选面粉筋度高一些,用高筋粉或面包专用粉。
不知你加黄油没,面团成团后,不断和入黄油或色拉油,直到揉匀。
和面要朝一个方向揉就出膜,成型时朝一个方向揉成圆,醒发半小时,就可以烤出不错的面包来。
厨房美食菜谱:超轻松纯手工揉面出薄膜的
做法
败了不少家庭电器了,不想再多花冤枉钱买什幺厨师机面包机了,(话说家里就缺这两样了)这款揉面是结合了多次失败总结出的!!!家庭版,纯手工,出膜--搜易贼~~~ 食材
主料:
高筋粉260
牛奶
白糖40克
酵母
食盐
黄油
鸡蛋两个
步骤
1.除黄油,牛奶外一切统统加入面盆中,糖盐不要和酵母放到一起,慢慢少量加入牛奶,我加了差不多30多克的样子,开始揉面,揉成干面团就把盆内倒在操作台上,前提必须擦干净哈,然后操作台上加少量牛奶,揉面,揉的差不多再加牛奶再揉,就这样揉到牛奶都吸收了
2.切记少量多次的加牛奶哦!揉好后开始搓面了
3.用这样的手法往前推(忽略我的大熊掌,看手法手法)压住手腕搓
4.前后左右你就搓吧,借助刮刀刮回来再搓
5.多搓几回分次加入黄油,接着再搓,刮刀再接着上
6.搓搓搓,刮刮刮,接着搓搓搓,刮刮刮
7.搓几分钟后用刮刀切下块面团试试没出手套就接着搓,然后再试,我觉得都没用10分钟就好了!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有手套了,搜易贼~~~
小贴士:不用摔不用打!超轻松!分次……分次……再分次!!就是少量多次的加。
⾯团揉到完全阶段拉膜成功的个⼈感悟1、⾯团的⼲湿⽐是拉膜是否成功的最最最关键的地⽅,“⽔量最⼤化”是我们揉⾯的⽬标因为上次把⽔⼀下全部放进去,最初⾯团成和稀泥了,后来点了点⾯粉才成团的,所以这次照例留了少许⽔,⼀开始揉成团的时候略微有点粘,但揉了会就好了,但总觉得⾯团⼲、硬。
因为上次揉⾯团的最初就觉得⾯团超级软,你想从⼀团烂泥加了点点⾯粉就成团了,这含⽔量能不⾼吗?这⾯团能不软吗?⽽这次的⾯团最初感觉不够软,略微硬,按压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出来我觉得⾯团的软最初要能达到,双⼿同时“搓⾐板”时基本毫不费⼒,⾯团在你⼿⾥捏时就感觉是软、软、软,最初因为⾯筋还没有形成,甚⾄还得有些“烂”地感觉随着揉了7、8分钟后,⾯筋逐步形成,这时就感觉⾯团似乎⽐刚刚要稍微不那么粘了,⽽且似乎有劲了因为觉得⾯团⽐较⼲硬,我就分次加⽔,⼀开始还有顾虑,后来想,我昨天260G⾯粉加了145G⽔是稍多了点点,就加了⼀丁点地⾯粉就⽴刻成团了,那么我今天300G的⾯粉加130G的⽔绝对不算多,我的⾯粉肯定能吸收掉的,⽽且,⼿⼯揉⾯的过程中,也会有⽔分散失掉(每次揉⾯到最后都会发现⼀开始粘在指甲盖上的⾯粉已经变硬变⼲了)所以,同样的⽅⼦,放到⾯包机⾥去时,尤其是盖盖⼦揉⾯时,⽔量应该⽐⼿⼯的要稍微少⼀点,因为是在相对密闭的容器⾥揉⾯,⽔分不易散失在加⽔的过程中,我也遭遇了⾯团加⽔后,变得软烂了,⽤⼿捏揉时,起“⽑⽑”,但我坚信我的⾯粉吸⽔能⼒没问题,所以⼜继续揉啊揉啊,果不其然,过了⼏分钟就好多了。
⾯团的⼲湿⽐是拉膜成功的⾸要因素,这个掌握不好,其他都免谈。
(当然,如果你⽤的是筋度不够的⾯粉,那就更免谈了)2、揉⾯团的⽅法与⽅式等⼒道:⽤全⾝的⼒量,腰部使劲,将全⾝的⼒量压向⾯团速度:适中部位:⼿掌跟部⽤⼒注意点:单⼿“搓⾐板”时,应⽤掌跟⽤⼒搓揉⾯团,搓揉尽量多的部位,想象⾃⼰正在给⾯团做全⾝按摩,所以,每个部位都要“按摩”到,当把⾯团⼤部分部位都按摩“烂”以后,就将其卷起来,转⼀下,再次“搓⾐板”个⼈感觉,在⾯团⼲湿⽐合适的前提下,如果⼒道⾜够,速度适中,以这种⽅式单⼿搓揉⼏⼗次必出扩展膜(搓揉时不能仅仅图快,要在保证每个部位都搓揉到的前提下,保持适当速度)揉⾯利器:⼩型铝盆⼀只,可以将⾯团放在其中,⼀只⼿揉⾯,⼀只⼿转盆,灰常滴好⽤,⽽且省⼒⽓,另外,添加⽔和黄油的时候,也可以将⾯团放在⾥⾯弄,不会弄得到处都是(当然“搓⾐板”时最好拿出来哦)3、探讨黄油的作⽤个⼈感觉黄油对于⾯筋有种保护作⽤,可以增加其延展性,让其拉膜时不易断,更有弹性4、⾯团够筋道的检验⽅式切下⼀⼩块,在⼩⼼拉扯时,可以感觉到⾯团的内部似乎有种⼒道在往内拉,就是有弹性,弹性很强,如此,基本就差不离了添加黄油前添加黄油后这⼏次做了吐司和汉堡⾯包,发现第⼀次发酵⾮常好,第⼆次却怎么也发不起来,⽽且,⾯团周围容易出现烂的样⼦,今天总算知道原因了。
古人简单快速发面方法导言面食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古人发面的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材料和工具。
本文将介绍古人快速发面的方法,希望能够给现代人取经,将这些传统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
材料准备古人发面的材料通常很简单,主要包括面粉和水。
面粉的选择是关键,古人常常用优质的小麦面粉,因为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粉质纯正,有利于发酵。
另外,加入一些适量的盐和糖也能提高面团的质量。
方法步骤1. 搅拌面粉与水首先,将面粉和适量的水放入一个容器中,开始搅拌,直到形成一个柔软的面团。
这一步的关键是水的添加要适量,不能太多,否则面团会过于粘湿。
2. 加入盐和糖接下来,加入适量的盐和糖,继续搅拌均匀。
盐的加入有助于增强面团的韧性,而糖的添加则能提供酵母发酵所需要的营养。
3. 发酵将搅拌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古人常常选择夏天或者炎热的天气进行发酵,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来加快发酵的进程。
一般情况下,面团需要发酵约3-4个小时,直到其体积明显增大。
4. 揉面当面团发酵完成后,将其取出,放在桌面上揉面。
揉面过程中,面团需要持续受力,直到面团变得柔软顺滑,并且能够拉出较薄的薄膜。
5. 分割和二次发酵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小块,每个小块的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
然后,将小块的面团放在案板上,覆盖上湿布,进行二次发酵。
这一次的发酵时间相对短一些,大约需要1-2个小时。
6. 制作面食经过二次发酵后,面团体积再次增大,松软有弹性。
此时,可以使用各种方式将面团制作成喜欢的面食,比如包饺子、做馒头或者制作面条。
结语古人发面的方法简单而快捷,他们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来加快发酵的速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传统的发面方法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的需求,也可以成为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简单和自然的方式。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并促使大家忆起和传承这些古人留下的智慧。
根据面包的配方不同,所用的材料会有所差别,但基本上一般的面包揉面过程,都可以参照以下步骤:1、用配方分量内的一半温水溶解酵母(如配方使用120克水,则用60克水溶解酵母)。
2、称量好面粉、糖、盐、奶粉等干性材料的重量,并拌匀。
然后加入溶解酵母的水、另一半水、打散的鸡蛋等除黄油以外的配料。
3、用力揉成面团,并把面团放在案板上。
这个时候的面团会很粘手,表面也很不光滑。
但是要坚持揉下去,不要轻易添加面粉。
4、如果面团粘在案板上,可以用塑料刮板把粘在案板上的零碎面团铲起来,重新揉到大面团里去。
TIPS 1:如果采用新鲜酵母制作面包,则必须先用温水将酵母溶解,才能使酵母活化。
如果采用快速干酵母来制作,原则上可以省略这一步骤,把干酵母直接添加到面粉里,因为快速干酵母可以不经过活化过程而直接使用。
但为了保险,也为了让酵母充分发挥活性,建议还是把快速干酵母也先用温水溶解再使用。
TIPS 2: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所以不建议把配方里的水分一次性加入,而根据面团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这也是为什么不用全部的水来溶解酵母的原因。
TIPS 3:刚开始的面团会很粘,塑料刮板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把粘在案板上的面团铲下来。
TIPS 4:建议使用塑料或金属案板,一是它们和木案板比起来更不易粘,二是木案板的材质很容易滋生细菌,在上面反复揉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卫生。
5、揉着揉着,面团会渐渐变得有弹性,表面也变得光滑起来,而且,随着面筋的形成,面团也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粘手了。
TIPS:家庭手工揉面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揉,可以摔,可以扯,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快速不断搅拌面团,让面筋不断生成。
可以选择的方法如:一、选择一张和腰差不多高的桌子,把案板放在桌子上,侧着身子用手快速按揉面团,并把身体的力量压在手上,利用腰部和身体的力量来揉面。
二、摔面团。
并不是对所有面团管用,有些比较硬或者特别稀得面团不适合这种方法。
6、揉到一定程度以后,尝试着抻开面团。
面包揉面方法详细步骤根据面包的配方不同,所用的材料会有所差别,但基本上一般的面包揉面过程,都可以参照以下步骤:1、用配方分量内的一半温水溶解酵母(如配方使用120克水,则用60克水溶解酵母)。
2、称量好面粉、糖、盐、奶粉等干性材料的重量,并拌匀。
然后加入溶解酵母的水、另一半水、打散的鸡蛋等除黄油以外的配料。
3、用力揉成面团,并把面团放在案板上。
这个时候的面团会很粘手,表面也很不光滑。
但是要坚持揉下去,不要轻易添加面粉。
4、如果面团粘在案板上,可以用塑料刮板把粘在案板上的零碎面团铲起来,重新揉到大面团里去。
TIPS 1:如果采用新鲜酵母制作面包,则必须先用温水将酵母溶解,才能使酵母活化。
如果采用快速干酵母来制作,原则上可以省略这一步骤,把干酵母直接添加到面粉里,因为快速干酵母可以不经过活化过程而直接使用。
但为了保险,也为了让酵母充分发挥活性,建议还是把快速干酵母也先用温水溶解再使用。
TIPS 2: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所以不建议把配方里的水分一次性加入,而根据面团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这也是为什么不用全部的水来溶解酵母的原因。
TIPS 3:刚开始的面团会很粘,塑料刮板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把粘在案板上的面团铲下来。
TIPS 4:建议使用塑料或金属案板,一是它们和木案板比起来更不易粘,二是木案板的材质很容易滋生细菌,在上面反复揉面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卫生。
5、揉着揉着,面团会渐渐变得有弹性,表面也变得光滑起来,而且,随着面筋的形成,面团也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粘手了。
TIPS:家庭手工揉面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揉,可以摔,可以扯,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快速不断搅拌面团,让面筋不断生成。
可以选择的方法如:一、选择一张和腰差不多高的桌子,把案板放在桌子上,侧着身子用手快速按揉面团,并把身体的力量压在手上,利用腰部和身体的力量来揉面。
二、摔面团。
并不是对所有面团管用,有些比较硬或者特别稀得面团不适合这种方法。
揉面的总结1. 引言面条作为中国传统食品之一,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揉面作为制作面条的关键工序之一,也是面食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揉面的目的是通过操控面团的质地和结构,使面条口感更加筋道有嚼劲。
本文将对揉面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分享。
2. 揉面的基本步骤揉面是将面粉和水混合均匀,并通过揉搓的手法使面团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下面是揉面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将面粉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配好。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水的数量,一般来说,一斤面粉约需要500-600毫升的水。
2.搅拌面粉:将面粉倒入大碗或案板中,慢慢加入适量的水,用筷子搅拌面粉和水。
搅拌的目的是将水和面粉充分混合,形成初始的面团。
3.揉搓面团:将搅拌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控制握住面团,然后向前推,过程中稍微用力。
然后将面团反转180度,继续向前推,反复多次。
4.手势技巧:揉面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手势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揉面效果。
通常有四种手势:用掌心推、用掌心揉、擀行揉和窝搓。
5.观察面团:揉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面团的硬度和湿度。
如果面团太硬,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水;如果面团太湿,可以加面粉进行调整。
6.敲打面团:揉面的最后一步是敲打面团,将其变得均匀光滑。
可以用手掌或工具轻轻敲打面团的表面,使面团放松下来。
3. 揉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揉面的过程中,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揉出好吃的面条:•水的掌握:面粉和水的比例对揉面效果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面团的含水量应该在50-60%之间。
水的掌握要适量,太多会导致面团黏手,太少则面团难以成型。
可以根据经验和个人口感进行调整。
•揉面的时间:揉面的时间也是影响面团质地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面团揉搓10-15分钟即可。
揉面的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面团过度发筋,口感会变得粗糙。
•手势的灵活运用:揉面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手势技巧。
掌握这些手势技巧,并根据面团的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帮助面团更好地发展出弹性和韧性。
面团怎么揉出膜面团是人们制作面包、包子等食物时都会用到的主要原料。
人们在生活中要是制作一些面食的时候,我们都是要先做面团的。
要想做好面团的话,我们首先要揉面团的。
要想把面团揉好的话,我们没有自己好的手法是不行的。
不过怎么才能把面团揉出膜呢?今天我就把具体的操作方法跟大家讲一下吧,一起来看看下面。
如何把面包面团揉出膜?面团液体量大的容易出膜,我通常做餐包都是高低粉混合一样很容易出指纹膜,只是韧度没有全高粉好。
材料混合好先放冰箱冷藏15分钟左右,让面粉吸水,取出后前期是搓,跟搓衣服似的。
没经验的手揉面者最好把酵母和一点点温水混合好放一边等你把面团搓出厚膜了再一点点加入酵母水,这样就不会在还没出手膜时就发酵了。
加完酵母基本就能出薄膜了,这时加黄油继续搓,揉匀后改成摔打,摔个几分钟再搓,交替进行。
习惯了以后基本半小时之内绝对能出超级薄的指纹膜首先,发酵不再是那种室温或者加热的发酵,而是才用冷藏发酵,把称好的面粉、水、酵母和在一起,揉成面团即可不用达到某种程度,盖好保鲜膜或者湿布放进冰箱,冷藏17个小时。
然后,取出来放十分钟,就撕成小块,加入糖、盐、蛋等所需要做面包的材料(除了黄油),会很沾手,但没关系就是揉,揉到基本不沾手最后!关键来了!继续揉!采用搓衣服的手法揉!搓的越长越好,那种撕拉式的搓!搓远一点儿,拉长一点儿!!就是搓搓搓!像以前在搓衣板搓衣服那样!很快就出膜了!方法:1.严格按照配方称量材料2.酵母、油等材料会影响出筋,所以基本采用的是后油法(就是先把面揉到一定程度再加油再继续揉)。
3.还可以尝试冷藏静置的方法,使面粉充分吸收水分,让面团出膜。
比如和好的面团(除黄油外)在冰箱冷藏20分钟,再拿出来揉5分钟再冷藏20分钟,再拿出来揉……揉到出膜了再加入黄油继续揉。
4.头天夜里把面粉和水放一起,稍微搅拌一下,其他原料不要放。
让面粉和水充分接触,第二天再放其他原料。
这其实是面粉自发酵的过程,也是充吸收水分出筋的过程。
手工揉面快速出膜又不累的方法!关键在这几个揉面技巧上...手工揉面要想快速地完美出膜,就必须掌握揉面的技巧,今天详细解说一下手工揉面快速出膜技巧,看看手工揉面怎么做才能容易出膜而且又不累。
手揉面团,怎样做才能快速出膜?手工揉面快速出膜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面团的和法,二是揉面时要交替着揉。
按下面的方法和技巧揉面,最多10分钟就可以达到加黄油的程序,把黄油揉入面团中之后,再经18分钟左右就可以揉出做面包的薄膜了,如果要揉成完美的手套膜,大约需要20到30分钟的样子。
①和面的水一定要用冷水才行,因为温热的水会促使酵母快速发酵,面团越是发酵的厉害,就越会影响出膜的效果。
②黄油要提前放到冷冻室里冷冻成硬块,因为冷的黄油加到面团中能起到降温作用,防止面团在揉面的过程再次发酵。
③黄油要一点一点地揉入面团中,等黄油完全融入面团中的时候,薄膜基本上就已经出来了,省事!④揉面可以变换多种方法交替进行,时而使劲揉,时而狠狠摔,时而用力在桌上碾,时而让面团静置,如此交替揉面的出膜效果最佳,面筋生成的速度快多了,而且不累。
⑤摔面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面团在面板上摔两下,摔长后再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⑥说成摔面其实也不够确切,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甩面,先把面团拉成长条,像单手甩绳一样,抓紧面团的一端用力甩长,让面团在空中甩一圈,再甩回面板上,让面团尽量拉伸成长条。
如果只是把面团往面板上用力砸下去,用力再大也是无用功。
⑦采用交替法揉面6到7分钟,基本上就可以出膜了,只是此时的膜还很容易破掉。
这时就可以一点点加入冷冻好的黄油了。
⑧从加入黄油开始算起,再经过5到6钟左右的交替揉面,就可以拉出薄膜了,此时的薄膜就算破了,断面也是很光滑的,用来做面包完全足够了。
⑨如果你打算做土司,那就再继续交替揉面吧,最多再揉上半小时就能拉出完美的手套膜了。
⑩揉面的过程中,如果觉得面团有点干,不好拉伸,就加点水进去,每次加10ml左右,加到觉得比较好拉伸为止。
那些关于揉面的为什么揉面是做好面包最基本的保证,很多朋友,尤其是新手受揉面问题的困扰,不知道液体加多少合适,感觉累得够呛还是揉不好,使用机器又不知道如何控制,不知道如何判断面团的状态,追求“手套膜”却总是遇见成功它妈……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关于揉面的问题。
在了解该怎么揉面之前,先来看看为什么要揉面?揉面是为了让面团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能包裹住发酵时产生的气体,形成蓬松的组织。
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面团形成所做的面包需要的网状结构。
关于手工揉面和厨师机揉面的方法之前已经分享过了,今天专写揉面,所以集中在这里,侧重点就是网友问到的那些为什么。
一、手工揉面:步骤做法注意事项将干性原料放在一起混匀后,加入湿性原料。
⒈酵母不需要事先溶于水中(中种、液种面团除外),揉面过程中酵母自然会化开。
⒉避免酵母与盐直接接触,接触上也不要紧,尽快将干性原料混匀即可,盐要为酵母脱水也没有那么快。
将干性原料和湿性原料混合均匀。
刚混匀的面团很粗糙,可以看到未化的酵母。
⒈不同季节、不同品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如果对所使用的面粉不够了解,可先加大部分水,留少量做调整,以免因液体过多造成面团过于湿黏。
但也不能过于谨慎,放太少的水,容易造成面团中有揉不开的小疙瘩。
⒉刚混匀的面团很粘手,等面团出筋后就不象开始那样粘手了,如果刚开始面团不粘手,揉一会儿会发现面团比较干,弹性很强。
⒊不同的面团对于液体量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起酥面团相对软面包液体量要少一点,贝果、普雷结需要的液体量则更少,不能因为揉面不容易就增加液体量。
不断搓揉面团。
其实不需要很大力气。
经过反复搓揉,面团逐渐产生筋度,仍然比较粗糙。
虽然面团仍然比较粗糙,但没有开始时的颗粒感,酵母、糖、盐已完全融于面团中。
一只手提起面团在案板上摔打。
摔打的过程中,面团被反复拉伸,有助于面团的延展。
另一只手伸到面团侧面,折叠面团,摔打面团的那只手顺势换到侧面提起面团,将面团转90°继续摔打。
怎样揉面团能出膜
说到揉面团揉出膜很多人或许都会比较茫然,其实这是揉面团的一种形式,当揉好的面团通过轻轻的拉扯可以看出像口香糖一样的一层膜,就被我们称为揉出面团,在有的地方也专门被叫做手套膜。
将面团揉出膜是根据制作食品的需要来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口感有正面效果,下面是怎样揉面团出膜的方法步骤。
1.先在打蛋盆中称出盐3克,糖35克,加入水120克,鸡蛋40克,每添加一种材料记得把电子秤归零哦
2.接着加入高筋面粉250克,酵母3克,添加食材的顺序不一定要按这个来,但是一定要注意把盐和酵母分开放置,以防止盐把酵母杀死,失去活性
3.用手划圈儿,把面粉和液体混合均匀
4.把混合好的面团用刮板移到揉面垫上准备开始揉面
5.揉面注意用一个手的根部向前推压,另一个手轻扶
6.反复揉搓大约5分钟,这时候面筋初步形成
7.这时候面团按扁,加入软化了的25克黄油
8.像之前一样,用手掌根部反复揉搓
9.等到面团不是特别沾粘的时候,开始在揉面垫上摔打面团,刚刚加入黄油面团会比较粘手,请耐心揉搓,大约5分钟之后就会变得不那么粘手
10.反复摔打,折叠大约150次左右,面团会变的光滑,这时候就差不多了,然后用刮板滚圆面团
11.滚圆后切一小块下来检查是否揉面完成
12.用手轻轻的抻拉开,切记用力拉扯,可以看到像口香糖一样的薄膜就完成揉面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手套膜”
13.把面团揉到一起,再次滚圆放入盆子,盖上保鲜膜,这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