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49
别-禾本科小麦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其中禾本科杂草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等。
由于禾本科杂草为单子叶植物,在苗期的时候长相十分接近,要想对杂草进行精准防治,首先要对杂草从苗期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认识,以达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成本,降低安全性风险的目的。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对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识别要点做一个介绍,希望对小麦种植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u叶舌:叶舌是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膜状的突出物。
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
u叶耳:指在叶舌两旁的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长出来的略如耳状的突出物。
u叶鞘:叶的茎部或叶柄的基部扩大形成的包裹着茎杆的节间或茎节的鞘状物。
多数禾本科植物和伞形科植物,具有显著的叶鞘,它们的功能是保护茎上的幼嫩居间分生组织和幼芽,并增强茎的机械支持力。
u叶脉: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雀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雀麦幼苗茎基部淡绿色或淡紫红色。
叶片:雀麦叶片细长柔软,呈狭线形,叶片比小麦窄,常顺时针扭曲,两面和叶鞘均有白色柔毛;有13条直出平行脉。
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裂齿;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雀麦节节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丛生,基部弯曲;叶片: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片狭窄且薄;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
叶片微粗糙,腹面疏生柔毛。
种子:根上的种子是蛹状;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平滑无毛而边缘具纤毛;叶舌薄膜质。
节节麦多花黑麦草u识别要点:茎基部:多花黑麦草幼苗期叶鞘和茎基部常为紫红色。
叶片:幼苗期,叶片颜色偏淡,对折;后期叶片逐渐平展,深绿色,表面蜡质层厚,叶片两面油亮是识别多花黑麦草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其他禾本科杂草无这一特征。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一、常见杂草。
1.狗尾草:生长期长,抗逆能力强,同时还有广泛的适应性,易在小麦田间生长。
2.狗牙根:繁殖率高,且根系发达,很难被除去,对小麦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3.苦草:能扎实地生长在小麦田间,且对各种环境条件都适应。
4.蒲公英:有着广泛的生长适应性,是很多农田的“头号杂草”。
5.针茅:是一种病原植物,会让植物生长不健康或者死亡。
二、田间防治措施。
1.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投放杀草剂、除草、分时段管理等。
2.将杂草翻埋或者焚烧,确保杂草的完全死亡。
3.种植药物对杂草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处理。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其育种过程中常遇到杂草的干扰。
以下介绍小麦育种田常见的几种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1. 狗尾草:生长力强,易于扩散,对小麦产量有很大影响。
防治措施:早期喷施除草剂,或手工除草。
2. 蒺藜:常常在小麦田边生长,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但易伤人。
防治措施:手工除草或喷洒除草剂。
3. 苦草:一般在小麦幼苗期出现,生长速度较快,易与小麦混淆。
防治措施:及时手工除草或喷洒除草剂。
4. 狗脊:喜生长在小麦根部,阻碍小麦吸收营养。
防治措施:在育苗期喷施除草剂或手工除草。
总之,要想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因此,育种田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要有计划地进行施行,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 1 -。
小麦田里的主要杂草图谱播娘蒿十字花科。
株高30~70厘米。
茎多分枝。
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
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
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
株高10~50厘米。
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
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猪殃殃茜草科。
茎四棱,棱上和叶背中脉及叶缘均有倒生细刺,触之粗糙。
叶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细刺毛。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10朵;花小,花萼细小,上有沟刺毛,花瓣黄绿色,4裂,辐状,裂片长圆形。
果实球形,表面褐色,密生沟状刺毛,沟刺基部显瘤状。
一、二年生蔓状或攀援状草本。
辽宁至广东均有分布。
重度危害麦田。
阿拉伯婆婆纳玄参科。
全体被有柔毛。
茎下部伏生地面,基部多分枝。
基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卵圆形或肾状圆形,缘具钝状齿,基部圆形。
花单生于叶状苞片内,有1.5~2.5cm长的柄。
花萼4深裂,裂片狭卵形,宿存花冠深蓝色,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
一年生草本。
分布于长江沿岸及以南的西南地区。
重度危害麦田。
繁缕石竹科。
株高10~30厘米,直立或平卧,基部多分枝,茎上有一行毛。
中、下部叶有柄,柄上有毛。
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
花单生叶腋或疏散的顶生聚伞花序。
萼片5片,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背部具毛。
花瓣5片,白色,短于萼片,2深裂至近基部。
蒴果,卵形,顶端6瓣裂。
种子黑褐色,圆形,密生小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
广布全国。
中度危害麦田。
宝盖草唇形科,茎高10-30厘米,基部多分枝,常为深蓝色。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识别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稻谷、玉米),占当前中国粮食总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2%左右。
杂草是麦田最具威胁的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和稳产。
据报道,全国麦田草害面积达30%以上,每年可造成小麦近50亿kg的损失。
小麦田杂草主要分为2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下面详细介绍麦田禾本科主要杂草和阔叶类主要杂草识别特点以及常用防治除草剂:一、禾本杂草局部特征简介1、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稀丛生,柔弱,光滑,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舌薄膜质,顶端呈三角形,比菵草、日本看麦娘都要长;叶鞘通常短于节间;圆锥花序狭圆柱状,小穗密集与穗轴之上,脊上具纤毛,侧脉下部具短毛;花药橙黄色。
常用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异丙隆。
2、日本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丛生,光滑,直立或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鞘松弛;叶舌薄膜质,呈锯齿状;圆锥花序圆柱状,小穗长圆状卵形,脊上有纤毛,芒自外稃基部伸长,花药灰白色。
常用除草剂:异丙隆>唑啉草脂>啶磺草胺>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3、菵草(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叶脉直出平行,平行脉较深;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薄膜质,边缘平缓;种子倒卵圆形,淡黄色,两侧压扁,2列排列在穗轴一侧。
常用除草剂: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4、雀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或略倾斜;叶片长条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叶鞘闭合,被绒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圆锥花序开展,每节有3-7个分枝,每枝上有1-4个小穗;小穗扁平,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长椭圆形,先端具齿,齿下生芒。
常用除草剂: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5、节节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斜上或近直立,有时附地;叶片上面微粗糙,边缘具有长睫毛;叶鞘紧抱茎,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小穗圆柱形,紧贴穗轴的节间,逐节脱落。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播娘蒿十字花科。
株高30~70厘米。
茎多分枝。
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
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
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
株高25~60厘米。
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
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
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
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
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
株高10~50厘米。
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
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
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
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
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
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
株高60~120厘米。
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
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
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
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
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
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分布及发生规律小麦田杂草分布及发生规律根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报道,我国麦田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占28%,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
冬小麦主要杂草有30种左右,淮河以南主要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早熟禾、硬草、棒头草、芒草等。
阔叶杂草主要有猪殃殃、牛繁缕、婆婆纳、碎米齐、酸模叶蓼、雀舌草、大巢菜等。
黄淮流域麦田杂草种类多,群落复杂。
稻麦轮作麦田的杂草种类与南方相似,看麦娘和日本看麦娘为多,部分麦田硬草、棒头草、野燕麦、芒草和雀麦等危害严重。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主要以猪殃殃、野油菜、播娘蒿、大巢菜、麦家公、荠菜、泽漆、婆婆纳、田旋花、刺儿菜、米瓦罐、藜、小藜、扁蓄和宝盖草为主。
在晋、陕黄土高原冬小麦,以刺儿菜、藜、鹤风、独行菜和离子草等发生较重。
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杂草有20余种,主要有藜、卷茎蓼、模叶蓼、香薷、鸭跖草、狼把草、扁蓄、天蓝苜蓿、野燕麦、野荞麦、绿狗尾草、稗草、荒芜等。
青藏、川云贵海拔高寒春麦区主要杂草有野燕麦、猪殃殃、田旋花、藜、密穗香薷、靳冥、卷茎蓼、野荞麦、大刺儿菜、薄蒴草等。
新、甘、宁、蒙春麦区主要杂草有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扁蓄、藜、大刺儿菜等。
麦田杂草萌发规律及施药时间黄淮海冬麦区,90%以上的杂草为种子繁殖,少数为根茎繁殖;种子出苗深度一般为0-3cm,个别杂草出苗深度为5-10cm;杂草多以冬前出苗,4-5月份开花结实,其生育周期与小麦相似,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发生面积最广、抗性最严重的杂草主要有以下六大类,堪称麦田阔叶杂草中的六大金刚,造成90%的危害。
另外发生面积不大、但局部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六类,堪称麦田阔叶杂草中的六大天王,造成10%的危害。
有效防除以上杂草基本上就解决了麦田阔叶草的99%的问题。
小麦田化学除草“对草下药”明白表。
防除对象施用方式土壤处理剂茎叶处理剂只除禾草野麦畏精噁唑禾草灵(含安全剂)、噁唑禾草灵、禾草灵、燕麦灵、野燕枯、炔草酸只除莎草//只除阔草苄嘧磺隆、环丙嘧磺隆溴苯腈、辛酰溴苯腈、二氯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唑草酮、苯磺隆、酰嘧磺隆、噻吩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麦草畏、吡草醚、哒草特兼除禾草、阔草乙草胺、吡氟酰草胺、R-左旋敌草胺、扑草净、绿麦隆、异丙隆、氯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乙羧氟草醚、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兼除莎草、阔草/24-滴钠盐、24-滴丁酯、24-滴异辛酯、24-滴二甲胺盐、2 甲4 氯钠盐、2甲4氯胺盐、2 甲4 氯乙硫酯、灭草松兼除禾草、莎草、阔草百草枯、敌草快、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钾盐、草甘膦异丙胺盐小麦田杂草防除分类详表杂草可选药剂(“>”表示防效有顺序)特效药剂禾本科看麦娘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异丙隆、唑啉草脂、啶磺草胺以上药剂防效均在90%以上。
小麦田杂草:区分硬草和看麦娘,看叶鞘!(多图)
网友月平2月8日发微信:请问这是什么草?
月平发的图片
水清:像是看麦娘,叶舌较长。
月平:像是硬草。
水清:硬草的叶舌较短,叶尖略上卷,叶鞘上有稀疏茸毛。
图片不太清楚。
吃不准的话,麦田可以用爱秀唑啉草酯除这种草,对看麦娘、硬草防效较稳定。
区分看麦娘和硬草,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征最好掌握,那就是,硬草的叶鞘自叶鞘口以下愈合生长成桶状,叶鞘口像毛衣的鸡心领,与早熟禾一样;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的叶鞘,不愈合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