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淆杂草图谱识别
- 格式:pptx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36
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一)
佚名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76(0)4
【摘要】1.连钱草与积雪草连钱草 Glechoma longituba(Nakai)Kupr.是唇形科植物。
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 是伞形科植物。
它们都是匍匐草本,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
2.蒲公英与苦苣菜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和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都是菊科植物。
但它们的叶均为羽状分裂,折断后有乳汁流出,采收时容易把苦苣菜误认为蒲公英。
3.白花蛇舌草与漆姑草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iffusa Willd.是茜草科植物。
漆姑草 Sagina
japortica(S.W.)Ohwi 是石竹科植物。
但它们都是细弱的草本,叶对生。
【总页数】2页(P38-39)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药材性状;漆姑草;连钱草;中草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易被混淆的几种常用中草药 [J], 张丽芝
2.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二) [J],
3.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 [J],
4.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五) [J],
5.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各种常见的杂草图谱及学名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
颖果米黄色卵形。
种子繁殖。
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毛。
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绵毛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Sibth。
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四)
佚名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76(0)7
【摘要】10.萹蓄与鸡眼草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是蓼科植物。
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Thunb.)Schindl.是豆科植物。
它们都是草本,常平卧,采收时易把鸡眼草误认为萹蓄。
11.四片瓦与银线草四片瓦(重楼排草)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是报春花科植物。
银线草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是金粟兰科植物。
它们都是多年生草本,外形相似,容易发生混淆。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十大功劳;四片瓦;鸡眼草;药材性状;植物形态;银线草;中草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易被混淆的几种常用中草药 [J], 张丽芝
2.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二) [J],
3.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一) [J],
4.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五) [J],
5.几种容易混淆的中草药识别(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看图识杂草,简单又明了!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播种面积约占世界粮食的1/3,也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占当前中国粮食总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2%左右。
杂草是麦田最具威胁的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和稳产。
据报道,全国麦田草害面积达30%以上,每年可造成小麦近50亿kg的损失。
小麦田杂草主要分为2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下面详细介绍麦田禾本科主要杂草识别特点:一、禾本杂草局部特征简介1、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稀丛生,柔弱,光滑,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舌薄膜质,顶端呈三角形,比菵草、日本看麦娘都要长;叶鞘通常短于节间;圆锥花序狭圆柱状,小穗密集与穗轴之上,脊上具纤毛,侧脉下部具短毛;花药橙黄色。
2、日本看麦娘成株秆丛生,光滑,直立或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鞘松弛;叶舌薄膜质,呈锯齿状;圆锥花序圆柱状,小穗长圆状卵形,脊上有纤毛,芒自外稃基部伸长,花药灰白色。
3、菵草(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叶脉直出平行,平行脉较深;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薄膜质,边缘平缓;种子倒卵圆形,淡黄色,两侧压扁,2列排列在穗轴一侧。
4、雀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或略倾斜;叶片长条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叶鞘闭合,被绒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圆锥花序开展,每节有3-7个分枝,每枝上有1-4个小穗;小穗扁平,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长椭圆形,先端具齿,齿下生芒。
5、节节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斜上或近直立,有时附地;叶片上面微粗糙,边缘具有长睫毛;叶鞘紧抱茎,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小穗圆柱形,紧贴穗轴的节间,逐节脱落。
6、野燕麦(禾本科)秆丛生或单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叶缘有倒生锐毛;叶鞘松弛;叶舌膜质,不规则齿裂;圆锥花序塔形,疏生小穗,小穗弯曲下垂;外稃质地坚硬,下部散生粗毛,稃体有长芒。
7、多花黑麦草(禾本科)成株茎秆比小麦细,幼苗叶鞘紫红色,后期叶片深绿色,表面蜡质层厚,油亮;叶鞘较疏松,叶舌较小或不明显;穗状花序,小穗单生无柄,狭长形,互生于穗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