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17.04 MB
- 文档页数:54
别-禾本科小麦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其中禾本科杂草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等。
由于禾本科杂草为单子叶植物,在苗期的时候长相十分接近,要想对杂草进行精准防治,首先要对杂草从苗期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认识,以达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成本,降低安全性风险的目的。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对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识别要点做一个介绍,希望对小麦种植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u叶舌:叶舌是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膜状的突出物。
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
u叶耳:指在叶舌两旁的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长出来的略如耳状的突出物。
u叶鞘:叶的茎部或叶柄的基部扩大形成的包裹着茎杆的节间或茎节的鞘状物。
多数禾本科植物和伞形科植物,具有显著的叶鞘,它们的功能是保护茎上的幼嫩居间分生组织和幼芽,并增强茎的机械支持力。
u叶脉: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雀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雀麦幼苗茎基部淡绿色或淡紫红色。
叶片:雀麦叶片细长柔软,呈狭线形,叶片比小麦窄,常顺时针扭曲,两面和叶鞘均有白色柔毛;有13条直出平行脉。
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裂齿;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雀麦节节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丛生,基部弯曲;叶片: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片狭窄且薄;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
叶片微粗糙,腹面疏生柔毛。
种子:根上的种子是蛹状;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平滑无毛而边缘具纤毛;叶舌薄膜质。
节节麦多花黑麦草u识别要点:茎基部:多花黑麦草幼苗期叶鞘和茎基部常为紫红色。
叶片:幼苗期,叶片颜色偏淡,对折;后期叶片逐渐平展,深绿色,表面蜡质层厚,叶片两面油亮是识别多花黑麦草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其他禾本科杂草无这一特征。
常见杂草默认分类2010-03-30 16:54:51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
颖果米黄色卵形。
种子繁殖。
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毛。
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麦田除阔叶杂草有讲究,杂草识别是关键,高效防治有要领!俗语说:寒露小麦,霜降菜,现在适播期已经过了,会给后期小麦田除草带来一定的难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小麦田阔叶杂草除草的问题。
一、小麦田阔叶杂草识别及解决方案1、猪殃殃又名拉拉藤、色拉秧、爬拉殃、八仙草,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
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厘米;茎有4棱角;棱上、叶缘、叶脉上均有倒生的小刺毛。
2、播娘蒿茎直立,多分枝,花淡黄色,长角审窄条形,种子卵形褐色,有细网纹。
解决方案:可选用麦喜20毫升+56%2甲四氯40克或者陶氏益农的锐超麦(氟氯吡啶酯+氯氟吡氧乙酸)5--6克;富美实的哈利(亩用40—50克)、春令(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和陶氏益农的满秋(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
3、繁缕鹅肠菜是繁缕的俗称,繁缕的草茎极为繁茂,中间有一缕主茎,所以叫繁缕。
它的形状与鹅肠十分相似,又容易滋生,故又叫滋草。
解决方案:使它隆30毫升+56%二甲四氯40克或者使它隆40毫升+麦喜10毫升。
4、野老鹳又称老虎脚印子草,高20~50cm,茎密被倒向短柔毛。
叶在茎上部互生,下部对生,表面散生短伏毛,背面沿脉有短伏毛,长大后梗子会变红,也叫红梗草。
5、婆婆纳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有短柔毛。
有蓝、白、粉三种颜色。
茎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地面。
三角状圆形或近圆形的叶子在茎下部对生,上部互生,边缘有圆齿。
6、刺儿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
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
7、大巢菜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
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
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
8、荠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无毛、有单毛或分叉毛。
茎直立,单一或从下部分枝,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
阔叶杂草可选择以下三类药剂成分:1,苯磺隆;2,唑草酮、二甲四氯、双氟磺草胺;3,氟氯吡啶酯,如陶氏益农的锐超麦(10%双氟磺草胺+10%氟氯吡啶酯)4,氯氟吡氧乙酸,代表产品:麦喜、使它隆、春杰、满秋、春令、哈利、农佳、锐超麦、奔腾、阔极、金植。
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
颖果米黄色卵形。
种子繁殖。
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毛。
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绵毛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Sibth。
杂草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 )Beauv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 C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 C, 10C以下、45 C 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 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 C,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 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学名Polygo num lapathifolium L . var. salicifolium Sibth。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白绒蓼。
分布在全国各地。
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学名Alter nan 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 ) Griseb。
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
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
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
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识别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稻谷、玉米),占当前中国粮食总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2%左右。
杂草是麦田最具威胁的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和稳产。
据报道,全国麦田草害面积达30%以上,每年可造成小麦近50亿kg的损失。
小麦田杂草主要分为2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下面详细介绍麦田禾本科主要杂草和阔叶类主要杂草识别特点以及常用防治除草剂:一、禾本杂草局部特征简介1、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稀丛生,柔弱,光滑,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舌薄膜质,顶端呈三角形,比菵草、日本看麦娘都要长;叶鞘通常短于节间;圆锥花序狭圆柱状,小穗密集与穗轴之上,脊上具纤毛,侧脉下部具短毛;花药橙黄色。
常用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异丙隆。
2、日本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丛生,光滑,直立或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鞘松弛;叶舌薄膜质,呈锯齿状;圆锥花序圆柱状,小穗长圆状卵形,脊上有纤毛,芒自外稃基部伸长,花药灰白色。
常用除草剂:异丙隆>唑啉草脂>啶磺草胺>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3、菵草(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叶脉直出平行,平行脉较深;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薄膜质,边缘平缓;种子倒卵圆形,淡黄色,两侧压扁,2列排列在穗轴一侧。
常用除草剂: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4、雀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或略倾斜;叶片长条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叶鞘闭合,被绒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圆锥花序开展,每节有3-7个分枝,每枝上有1-4个小穗;小穗扁平,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长椭圆形,先端具齿,齿下生芒。
常用除草剂: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5、节节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斜上或近直立,有时附地;叶片上面微粗糙,边缘具有长睫毛;叶鞘紧抱茎,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小穗圆柱形,紧贴穗轴的节间,逐节脱落。
80种高清杂草图谱,一次全认识了!杂草是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一般是非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对人类无碍用的植物。
······································································································广义的杂草定义则是指生长在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全球经定名的植物有三十余万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约八千余种;在我国书刊中可查出的植物名称有36000多种,认定为杂草的植物有119科1200多种。
··································································································除可按植物学方法分类外还可按其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水生、沼生、湿生和旱生,按化学防除的需要分为禾草、莎草和阔叶草,此外还可根据杂草的营养类型、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等进行分类。
小麦田常见杂草识别小麦田杂草情况编者导语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在2500万公顷左右,其中90%以上为冬小麦。
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增产增收关乎国计民生。
根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报道,我国麦田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占28%,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
小麦田杂草共计127种,其中冬小麦田危害严重的主要有30种左右,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20种左右;涉及禾本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玄参科,紫草科,大戟科,旋花科,菊科,藜科,唇形科等;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我国常见的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节节麦、早熟禾、多花黑麦草、硬草、菵草、棒头草等1、野燕麦禾本科。
秆高30~150厘米。
叶舌透明膜质,叶片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
圆锥花序开展,长10~25厘米。
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小穗柄弯曲下垂,小穗轴被毛,具关节,易断落。
颖基本上等长,9脉,外稃质地硬。
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基盘密生短髭毛,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下部扭转,芒柱棕色。
第二外稃和第一外稃约相等。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
一年生草本。
遍布全国。
以西北地区及华北北部麦田危害严重。
2、雀麦禾本科。
秆直立、丛生,高30~100厘米。
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齿裂;叶片长5-30cm,宽2-8mm,两面均被白色柔毛,有时被面脱落无毛。
圆锥花序开展,向下弯曲,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7-14多小花;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顶端具2微小裂齿;内稃较狭,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
颖果,背腹压扁,呈线状,暗红色,顶端圆形有毛茸,基部尖,胚细小。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
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各地。
中度危害部分麦田。
较难防除。
3、看麦娘禾本科。
秆高15~40厘米。
叶片长5~10厘米,宽2~6毫米,叶舌薄膜质,长2~5毫米。
小麦田里的主要杂草图谱播娘蒿十字花科。
株高30~70厘米。
茎多分枝。
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
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
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
株高10~50厘米。
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
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猪殃殃茜草科。
茎四棱,棱上和叶背中脉及叶缘均有倒生细刺,触之粗糙。
叶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细刺毛。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10朵;花小,花萼细小,上有沟刺毛,花瓣黄绿色,4裂,辐状,裂片长圆形。
果实球形,表面褐色,密生沟状刺毛,沟刺基部显瘤状。
一、二年生蔓状或攀援状草本。
辽宁至广东均有分布。
重度危害麦田。
阿拉伯婆婆纳玄参科。
全体被有柔毛。
茎下部伏生地面,基部多分枝。
基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卵圆形或肾状圆形,缘具钝状齿,基部圆形。
花单生于叶状苞片内,有1.5~2.5cm长的柄。
花萼4深裂,裂片狭卵形,宿存花冠深蓝色,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
一年生草本。
分布于长江沿岸及以南的西南地区。
重度危害麦田。
繁缕石竹科。
株高10~30厘米,直立或平卧,基部多分枝,茎上有一行毛。
中、下部叶有柄,柄上有毛。
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
花单生叶腋或疏散的顶生聚伞花序。
萼片5片,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背部具毛。
花瓣5片,白色,短于萼片,2深裂至近基部。
蒴果,卵形,顶端6瓣裂。
种子黑褐色,圆形,密生小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
广布全国。
中度危害麦田。
宝盖草唇形科,茎高10-30厘米,基部多分枝,常为深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