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船舶适航性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7.71 MB
- 文档页数:72
关于船舶适航的若干问题阳江海事局, 王文兵摘要:船舶的适航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承运人“最低法定义务”之一。
船舶适航就如同一条线,以各种形式贯穿整个海商和海事法。
船舶适航的新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船舶安全营运的要求,并通过对适航标准的分析,从实际的各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证。
因此,了解和研究适航的内容和要求,不仅是承运人履行“最低法定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海上安全,提高航运能力的需要。
本文以此出发,探讨了船舶适航的内涵与外延,并且结合公约的规定,预示其未来的变化。
关键词:船舶适航;实际适航;安全营运ABSTRACT:The seaworthiness of the ship is an ancient concept, the carrier is "the minimum legal obligations" one. Seaworthiness of the ship likes a line, in various forms throughout the maritime and maritime law. Shipping airworthiness of the new standards to further raise the safety of ships operating requirements, and through the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of analysis, from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conduct feasibility studies.Therefore, understand and study the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airworthiness, not only to the carrier is "the minimum legal obligations" of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ensuring safety at sea and improve the shipping capacity needs. In this paper, this departure, the ship seaworthy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vention indicates its future changes.Key words:Ships;Seaworthy ; Seaworthiness of ships;Actual seaworthiness1. 绪论船舶适航在海商法上是一个很重要却又较为模糊复杂的概念,至今尚未有清楚、完整的定义。
船舶适航标准
船舶适航是指船舶各个方面能够满足航行、作业中一般的安全要求,能够克服可预见的风险而安全航行。
适航包括三方面内容:
1. 适船:船舶的船体、结构能够抵抗航行、作业中能够预见到的风险。
按照“适船”的要求,承运人应当在开航前和开航时妥善装备船舶,使雷达、罗经等助航仪器、锚、缆绳等系泊设备以及海图、航路指南等航行资料齐全可靠。
2. 适员:船员配备能够满足正常航行及作业需要。
3. 适货:船舶适于载运和保管货物。
以上是船舶适航标准,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船舶行业标准或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更多信息。
论船舶适航的条件(一)【内容提要】船舶的适航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承运人“最低法定义务”之一。
适航就如同一条线,以各种形式贯穿整个海商和海事法。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1974年国际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等对船舶和港口都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保安规定,这同时也为船舶的适航提出了新的标准。
因此,了解和研究适航的内容和要求,不仅是承运人履行“最低法定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海上安全,提高航运能力的需要。
本文以此出发,探讨了船舶适航的条件,并且结合公约的规定,说明了船舶在适航方面的新趋势。
【关键词】适航责任期间Abstract]SeaworthyisthebasicprincipleofMaritimeLaw.AccordingtoChineseMaritimeLawandHague -VisbyRules,tomaketheshipseaworthyisthegeneraldutyofthecarrier’s.NowSOLAS74,ISPSRulesandI SMrulesdefinenewstandsfortheship’sseaworthy.Learningtheconditionsofseaworth yisnotonlyimpo rtantintheory,buthasgreatvalueinpractice.Thisarticleintroducesthedifferentconditionsofship’sseaw orthy,andindicatesthenewdevelopmentaccordingtotheinternationaltreaties.Keywords]Seaworthythetimeofliability一、引言船舶的适航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承运人“最低法定义务”之一。
适航就如同一条线,以各种形式贯穿整个海商和海事法。
比如,在《海牙规则》和《维斯比规则》的规定以及在航次租船合同中,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就是一项承运人应尽的义务。
第一章船舶适航性控制第一节船舶的发展与分类一、船舶发展概况船舶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和造船技术取得的几次重大进步,船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下面几个不同阶段。
首先是在造船材料方面的发展。
船舶经历了木船时代、铁船时代和钢船时代。
19世纪以前,船舶几乎都是木材建造的。
19世纪50年代开始进人铁船全盛时期,时间较短,仅二三十年时间。
19世纪80年代开始,绝大部分船舶均采用钢材建造。
其次是在造船技术的发展方面。
20世纪40年代以前都采用铆接结构,以后部分船舶采用焊接结构,50年代以后基本上都采用焊接结构。
20世纪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最早模块造船的思想,取代了传统的造船方法。
传统的造船方式是指船舶从一开始建造就在船坞中直至整艘船下水、二直在露天进行。
后来造船业发展了模块造船的新技术。
模块的概念可以被定义为具有独立功能并可以被安装到其他船上的单元。
模块造船的最初阶段实际上是分段造船。
把船舶分成了很多段,同时在车间或其他场所制造,最后在船坞组装,当然在分段时也可能把同一个货舱再分成上下两段。
传统造船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整个建造过程都在船坞中进行,这样的结果就是造船周期过长。
特别是在造船和修船很兴旺的时候就会造成船坞紧张、影响效益。
另外一直在露天作业,工作环境不是很好,对吸引一流人才的加盟有一定的影响云而采用模块建造的方法后,可以对不同的模块在不同的区间同时建造,在船坞仅仅是组合而已公其具体的优点是船舶设计可以和安装并行,船舶设备可以并行制造和安装,对船壳律造的扰动较少,较少的船台时间,在船体内的安装更快且更舒适,有利于减少在分承包方面的花费,采用标准模块后可以减少组装时间,并减少造价。
最后是在推进装置方面的发展。
最早使用的推进工具是木制的桨、槽,或竹制的篙。
远在公元前4 000年就出现了帆船,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为帆船的鼎盛时期,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被蒸汽机船所取代。
《船舶管理(轮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轮机工程技术总学时:72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船舶管理(轮机)》是海洋船舶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考试课程之一,是从事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航运部门机务管理必备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掌握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公约)关于船舶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船舶结构、营运、适航性、防污染、人员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船舶营运中的业务分析能力和事件、事故解决能力;满足国家海事局对海船三管轮适任标准的要求和航运企业对操作级轮机员的技能要求。
2、具体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1)船舶结构及其适航性的基本知识。
(2)船舶防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及防污染设施。
(3)船舶营运安全管理及其相关的国际公约与国内法规。
(4)船舶营运经济性管理知识。
(5)船舶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理的知识。
(6)船舶人员管理及其相关的国内、外法规。
(7)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知识。
(8)机舱资源管理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1)具备保持船舶适航性的能力。
(2)具备正确执行ISM规则和IMo法规的能力。
(3)具备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能力。
(5)具备机舱资源管理的能力。
3)素质培养目标(1)具有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研究船舶管理发展趋势和新的技术。
(3)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环保;执行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技术安全和劳动保护。
(4)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具有懂得沟通、讲究协作和善于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置依据:依据STCW78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国家海事局高级船员最新考纲和现代船舶轮机管理的工作需求设置“船舶管理”课程,对应操作级船员”船舶作业与船员管理功能”岗位功能模块;同时考虑到“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适岗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航海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满足远洋船舶轮机人才需求、船舶轮机岗位群能力的需求和对于高级船员的适任要求。
船舶适航的概念船舶适航是指船舶符合特定条件和标准,可以安全地进行航行的状态。
船舶适航是船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船舶适航的概念涉及船舶设计、建造、维护和操作等方面,对船舶的结构、设备、航行能力、水运设施等进行综合要求和评定,确保船舶在航行中不会因为结构破损、设备故障或引发导航事故,同时也可以确保船舶在海洋环境中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船舶适航要求船舶的结构和设备能够适应船舶所在区域的气候和水文条件。
例如,在极寒地区航行的船舶需要具有防冻设备,以应对低温环境对船舶设备和结构的影响;而在热带地区航行的船舶则需要配备防晒、防潮设备,以应对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此外,船舶在不同水域中航行时需要适应的水文条件和潮汐要求也会不同,船舶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获得适航证书。
其次,船舶适航也要求船舶必须具备一定的航行能力和安全性能。
船舶在设计、建造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际及相关国家的适航标准和法规要求,确保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船舶的动力系统、导航设备、通信设备、防火、防污染设备等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认证,以保证其在航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船舶适航还要求船舶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和应急设施,以提高船员和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存几率,减少航行风险。
另外,船舶适航还涉及到航行员的资质和培训。
船舶适航的概念也包括了船舶的操作和管理,船上的船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船舶设备,熟悉航行规则和海上应急处理程序,确保船舶在航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能够妥善应对。
船舶适航还要求船舶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对船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适航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最后,船舶适航也涉及航道和港口的安全管理。
船舶适航的概念也包括了确保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安全进出各个港口和航道,包括航道标志、水深、水文气象信息、交通管制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出港口和航道时,船舶必须遵守当地的航行规则和管理要求,确保船舶的安全及港口和水域的安全。
1、船舶适航性控制1.1 船舶的发展与分类1.1.1 船舶发展的概况(882)1.目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核动力化,自动化、大型化 B.快速化、自动化、大型化C.专业化、自动化、大型化 D.小型化、专业化、自动化答案:C2.下列哪项不是目前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A.高效率化 B.自动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答案:A3.下列关于船舶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螺旋桨推动器是目前船用推动器发展的重要型式B.散货船是最早的专业化船舶C.船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专业化、大型化、自动化D.最大船型的惊人发展,是战后油船发展的最大特点答案:B4.五十年代后,钢船建造的发展是,均采用:A.铆接法 B.焊接法 C.铸造法 D.锻造法答案:B5.目前海船上最广泛使用的积极力装置是:A.汽轮机 B.柴油机 C.燃气轮机 D.汽油机答案:B6.目前海船上广泛使用球鼻首,关于球鼻首作用的对的论述是:A.增长船首强度 B.减少兴波阻力 C.便于靠离码头 D.建造方便答案:B7.目前海船上广泛使用球鼻首,不属于球鼻型船首优点的是:A.减少兴波阻力 B.减小形状阻力 C.制造工艺简朴 D.B+C答案:C8.侧推器的使用是海船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之一,侧推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新题)A.可减少主机起动次数 B.可减少主机换向次数C.延长主机寿命 D.提高动力装置的经济性答案:D9.现代运送海船船首形状多采用:A.前倾型,球鼻型 B.直立型,球鼻型 C.前倾型,直立型 D.飞剪型,破冰型答案:A10.船舶采用球鼻型船首的设计是为了:A.方便船舶的操作 B.提高船舶的速度 C.适合冰区航行 D.A+B答案:B11.现代运送海船的船尾形状多采用:A.巡洋舰型 B.方型 C.椭圆型 D.流线型答案:A12.在排水量相同的条件下,船舶采用巡洋舰尾的优点是:A.保护桨和舵 B.提高稳性 C.提高推动效率 D.改善快速性答案:C1.1.2 船舶的分类(882)13.____是属于按推动动力分类的船舶:A.螺旋桨船 B.平旋推动器船 C.喷水推动船 D.电力推动船答案:D14.船舶按航区分类有:A.远洋船,沿海船 B.军用船,民用船 C.极区船,内河船 D.A和C答案:D15.____是属于按航行状态分类的船舶:A.帆船 B.水翼船 C.渡船 D.载驳船答案:B16.按各类运送船舶的用途分类不属于特种货船的是:A.冷藏船 B.煤船 C.运木船 D.汽车运送船答案:B17.常用的船舶分类方法是按:A.用途分 B.航区分 C.大小分 D.造船材料分答案:A18.____是属于按用途分类的船舶。
国际船舶适航注意事项国际船舶适航是指船舶在各种不同的水域环境下安全航行的能力。
然而,由于不同水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航行规则的不同,使得不同水域下的船舶适航要求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国际船舶适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船舶的结构和设备要符合国际航行标准。
在国际航行中,船舶必须按照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国际公约要求进行设计和建造。
这包括船舶的尺寸、排水量以及各种必备设备和航行系统的配置等。
船舶的结构和设备必须足够强大和可靠,能够应对不同水域中的各种复杂环境和恶劣气候条件,确保船舶的安全和航行的稳定性。
其次,船舶的操纵和驾驶要符合国际航行规则。
在不同水域中航行时,船舶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航行规则和海洋法律法规。
这包括保持航向、避让其他船舶、遵守标志和航行标线、遵守航速限制等。
船舶的操纵和驾驶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和持有相应证书的船员来负责,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能够与其他船舶安全地交通并避免碰撞等危险。
第三,船舶必须备有适当的航行安全措施。
在国际船舶适航过程中,船舶必须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和救生设备,以确保发生事故时船员和乘客的安全。
这包括航行中必备的航行信号设备、导航设备和通信设备;以及应急情况下必备的救生艇、救生衣、救生圈、急救设备等。
船舶的适航性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状态。
最后,船舶在适航过程中必须遵守国际环保要求。
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保公约和规则,旨在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船舶在适航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应的环保标准,包括船舶排放物的控制、油污染应急响应、垃圾管理、船舶回收等。
船舶必须配备相应的环保设备和系统,确保船舶的运营和使用对环境的最小化影响。
综上所述,国际船舶适航需要注意船舶的结构和设备、操纵和驾驶技术、航行安全措施以及环保要求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符合国际标准和规定,船舶才能在不同水域中安全航行。
因此,船舶运营者和船员必须牢记这些注意事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适航能力,确保航行安全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