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46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介绍: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
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因而在课堂上对字词的处理已不作为重点,只是对于本课中个别难读难写的字老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虽然没有亲手饲养过小虾,但小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许多孩子在市场上见过小虾,很多孩子也吃过虾。
一些学生自己在课前去观察了小虾,对小虾有了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仔细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虾的样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及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小虾吃东西的有序和有趣教学准备:小虾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生:小虾2、看小虾,齐读课题3、生:我观察到的小虾很生:4、进入文章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由读课文2、自我评价3、先小声练读,然后小老师教读。
15*小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缸、末、搏斗”等9个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3.借助关键语句,能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4.通过反复朗读,积累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并能运用到片段习作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6.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能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观察法、仿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希沃课件、电子白板、泥鳅缸教学过程:一、谜语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微课导入谜语: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
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
2.教师引导:有位大画家也特别喜欢画虾,他画的虾也是出奇地逼真。
你看:课件出示图片3.板中板书写课题:15小虾过渡:虾,同学们肯定很熟悉,但是你们仔细观察过它吗?这篇文章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检测预习过渡: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1.课件添加课堂活动,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抽学生(调动全员参与)找读音字形正确的选项:一口缸空隙、掀开、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2.齐读生字词(二)初读感知过渡:这些词语都这么有意思,那本文的主角肯定更有趣,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读课文了,还等什么呢?1.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小虾写了哪些内容?小贴士(设置蒙层,边说边展示方法):边默读边在书上圈画关键语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2.学生默读课文,按照小贴士在书上圈点勾画。
(利用希沃助手展示自学优秀的作品,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
)3.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点拨。
预设:思维导图:1.样子(第2自然段)关键句: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想玻璃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添加超链接图片)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普通话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责任感,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讲解《小虾》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小虾的成长过程和遭遇。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
3. 背景知识:介绍虾的生态习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用普通话复述故事。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如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虾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虾的成长过程和遭遇。
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小虾的感受和对自然环境的看法。
板书设计1. 《小虾》2. 包括课文主要内容、生字词、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书写生字词。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复述《小虾》的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故事,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了对小虾的喜爱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重点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对于《小虾》这一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通过观察生活细节来描绘小虾的方法,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生活细节的方法。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关爱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一:观察图片,说出小虾的特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思考小虾的特点。
过程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记生字词。
过程二:学生分享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过程三:学生思考小虾的特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3. 课堂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过程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过程一:讲解生字词,分析字形、字义。
过程二:讲解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表达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一: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过程二:教师讲解答案,学生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小虾、观察、敏捷、触角、吐泡泡等。
2. 课文结构:总分总。
3. 作者观察方法: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描述你喜欢的小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生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小虾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生活环境、食物、外形等。
2. 观察小虾的图片,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观察小虾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小虾的特点。
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出示小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虾的特征。
(2)教师讲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生活环境、食物、外形等。
3. 实践操作
(1)让学生分组了解不同种类的小虾,记录它们的特点。
(2)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他们了解到的小虾。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虾的了解,以及他们对水生生物的感受。
5.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水生生物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小虾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和家人一起到水边观察小虾。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小虾的认识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他们对小虾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生生物的关注程度。
《小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作者养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表达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这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本课是前面两篇精读课文后对这种方法的巩固和运用。
本课的另个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本课设计关注单元统整,注重“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迁移”,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借助图片、视频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用词准确、观察细致;在课内摘抄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认读“缸”“隙”“掀”等9个生字。
(二)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借助图片、视频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作者的准确用词和细致观察;抄写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四)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重点: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发现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分部位描写、展开想象等方法,把小虾的有趣写得细致生动的秘诀。
难点:尝试运用细致观察、分部位描写、展开想象的方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小动物。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小虾的视频资料,《语文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初识小虾1.揭示课题,齐读。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你看到过小虾吗?你看到的小虾是怎样的呢?3.过渡:那作家笔下的小虾和你看到的小虾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梳理内容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思考:课文中的小虾是怎样的?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字词检查。
(1)指名领读,正音。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隙、末、钳、搏、缸”,指名小老师领读,其余同学跟读,随机正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小虾》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写空隙、掀开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及有趣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过程与方法梳理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懂得要爱护小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小虾的顺序和方法,概括段落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小虾的喜爱之情的,激发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新课导入。
(猜谜)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
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猜一种动物。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对,就是虾。
你对小虾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发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小虾》,去深入地了解一下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正确领读一口缸青苔钳子腹部等词语。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多音字。
翘qio:翘着qio:翘首(2)形近字。
末m:末梢本末倒置未wi:未知未必副f:副作用名副其实幅f:一幅画幅度搏b:搏斗脉搏博b:博物馆学识渊博较jio:比较较量校xio:学校校友(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工-缸(水缸)-江(长江)-杠(单杠)-红(红色)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简要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明确:第1自然段:我想用大半缸雨水来养小虾。
第2 自然段:我捉了些小虾来养,并观察小虾的样子。
第3自然段:小虾们很有趣。
第4自然段:我采了一些金鱼草和石块放在缸里。
第5、6自然段:小虾产卵了,我有了越来越多的小小的虾。
2.作者是怎样对小虾进行观察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小虾的哪些方面?明确:①作者先是认真观察了自己捉来的这些小虾的外貌,对小虾和老虾的不同外形做了区分;接下来作者对小虾的行为也进行了观察,注意到了小虾们有趣的性格特点;而后作者根据小虾的生活习性(小溪里的虾是挺喜欢钻到石块下面休息的)为其布置了更快乐、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为观察到小虾的繁殖做了准备。
15《小虾》说课稿3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说课稿3篇15.《小虾》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
我的说课将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说目标,四说教学理念,五是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我所执教的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一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性的文章。
通过“我”观察小虾生气、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研究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对小虾很熟悉,有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通过研究写作办法能够把文章写得语句通顺。
3.通过研究了解小虾的生活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1XXX。
4.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4、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2.教学中能加强朗诵指点,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阅读教学中,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4.在教学中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5、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看教师给你们带来了甚么?出示实物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篇关于小虾的文章。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一)初步感受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认识生字。
1.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第54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划出拿不准的生字,带生词的语句多读几遍。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小虾的样子,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具体描写的学习小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如何将事物写具体的.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看看谁最聪明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师:回答的很好,看(课件),谁能将小虾的样子描述一下.(了解学生观察事物的顺序)生:胡须长长的,身子黑黑的.生:钳子一张一张的.师:不错,课文中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小虾的样子的呢谁能在课文中找一找,并展示给大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样子:通体透明,稍带点灰黑色.师:这个问题回答的很好,那么小虾还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1,该段一共几句话.2,中心句是哪一句 3,作者从几个方面具体写的,是怎样写的师小结:围绕小虾真有趣,从两个方面具体的描写,一是写小虾吃食很小心,如:动作描写:碰,后退,再碰,再后腿;抓先后顺序进行描写:如:先,然后,接着,再,直到,才等;(随机板书小心,自在)二朗读体会,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读出小虾吃食时的小心翼翼以及吃饱后的自由自在.想象说话: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通过学习,咱们一起总结第三自然段的学习方法.1,读一读,该段共有几句.找一找,该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的进行描写的生: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和好词好句来写达的.师:掌握了以上的学习方法,咱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好生:围绕小虾的脾气不好来写的.生:我读懂了作者通过一张一张 ,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神态描写来体现小虾的凶猛的 (板书: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生:我还知道小虾搏斗很凶猛,是从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看出来的.(用一----一----练习说话)师:很好,怎们一起总结三四自然段小作者是怎样观察小虾的,好吗生: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通过好词好句来写的.师:大家总结的很好,那么我们要学习小作者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做一个处处留心的有心人.师:作者喜欢小虾吗,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指明学生读第五自然段.师:后来,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全体朗读第六自然段)师: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没有生:我学会了怎样将事物写具体.师:学完了这一课,老师带大家到作业超市逛逛怎么样(出示作业)板书设计:样子:通体透明稍带点灰黑色小虾真有趣:小心自在脾气不好: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小虾》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缸、隙”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虾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3.练习概括段落内容,掌握中心句的寻找方法。
教学重点:1.认识“缸、隙”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虾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练习概括段落内容,掌握中心句的寻找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图片虾,学生自.由赏析。
2.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
身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及外部甲壳。
种类很多,包括河虾、草虾、对虾、龙虾等。
我国海域宽广,江河湖泊众多,盛产海虾和淡水虾。
3.走进课文《小虾》。
二、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找出问题和答案。
1.借助拼音朋友,快速默读课文,掌握多音字读音。
2.把你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
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1.同桌指读生字,检查注音。
2.大家看,这是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吗?生读生字,注意正音。
缸隙掀末副钳搏较腹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识字的记忆方法。
(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4.你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给每个汉字组词。
学生读词语。
5.学习多音字:翘6.谜语识字:一手自欣赏——掀一辆车守交规——较月复一月——腹四、感知内容(一)课文导入:在清清的小溪里我看到了通体透亮的小虾,于是带回了家,所以有了下面的故事……思考:课文围绕着“小虾”描写了几方面内容?预设:第一部分(1—2):写“我”家院子里有一口缸,“我”捉回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4):写我们对小虾的精心照料和小虾在缸里自自在在的生活。
第三部分(5—6):写“我”发现缸里的小虾变多了。
(二)课文解读:1.出示句子: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缸闲着。
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1)思考:“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15*小虾【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有趣,感受自然界的奇妙,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
思维能力: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审美创造:感受本文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很具有画面感的语言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运用已学过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是对于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落实和巩固。
关注语言:本文的语言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很具有画面感。
不管是描写阳光从葡萄架空隙照射下来的情形;还是描写不同年龄的虾的体貌特征;不管是描写小虾自在、悠闲的生活状态,还是描写小虾受到惊扰后的样子,所用到的这些词语,读起来使人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目标】1.认识“隙、掀”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稍”。
2.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3.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重点】1.能运用已学的方法说出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2.能摘抄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课件3)1.猜谜语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谜语:脑袋尖尖像利剑,身体弯弯如镰刀,平时爱穿铁青衣,碰见热汤换红袍。
预设:小虾2.教师引导: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的这位新朋友。
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小虾,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小虾都写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4)(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5)出示词语:空隙掀开稍等追逐末端搏斗较大腹部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出示课件6)学习多音字“稍”的不同读音及组词。
(3)识字游戏。
(出示课件7)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虾回家吗?预设:空隙追逐腹部搏斗末端3.教师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虾都写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8)预设: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想养虾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小虾》教案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认识与学习。
4. 课后练习的完成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认识与学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应用。
(2)课文主题的理解与把握。
(3)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小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感受其表达效果。
4. 课后练习:教师布置课后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虾2. 生字词:虾、钳、须、游泳、嬉戏、觅食、悠闲、珊瑚、礁石、清澈、透明、阳光、沙滩3. 课文主题:小虾的生活习性4.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抄写3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小虾的生活习性。
3. 选取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自己编写一段话。
八、课后反思本教案共2000字,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说课稿第【1】篇〗《小虾》说课稿一、说教材《小虾》是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3.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4.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爱护小动物。
三、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虾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四、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五、教学准备1、熟读文章,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法1.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视组织好学生的自学。
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首先让学生自学,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关注的问题安排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激励语言等。
2.要重视合作学习。
渗透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尽可能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予以解决。
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说学法本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使用抓住重点句段的方法理解课文,自主朗读,自主感悟,以读悟情。
八、说教学流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1.导入新课。
15*小虾院教学目标1. 会认“缸、隙”等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己学的方法说出第3自然段的大意。
3. 能摘抄文中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
A教学重难点学习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品味文中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策略1 .抓词抓句,理解感悟“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为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学中围绕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
如在表现小虾“脾气不好”时,作者使用“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突出小虾的可爱,表达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2. 借关键句,概括段意“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可以先让学生默读,思考第3自然段中哪句话能概括本段的大意,作者围绕这句话写了些什么。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关键语句的认识。
>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 准备资料:查阅小虾相关知识。
A教学课时1课时A教学过程板块一初读课文,略知大意1. 谜语导入新课:驼背老公公,胡须翘松松,爬到锅台中,全身红彤彤。
(猜一动物的名字)2. 学生猜谜底。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3. 在作家菁莽的眼里,小虾是一种可爱有趣的小动物。
课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长句子多读几遍。
4. 检查生字词。
(词语)大缸漏下空隙洒落甚至青苔竹荫钳子立即一副搏斗激烈虾卵5. 辨析形近字:“末”和“未”,“副”和“幅”。
比较字形,理解字义,借助多种识记方法记住这些字。
(1)末:从木(树的象形),上面的长横表示树梢长,与“本”(树根)形成反义,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引申义指物体的尖端。
(2)未:象形,上部分像树木枝叶重叠,上横短,下横长,本义指枝叶繁茂。
(3)副:剖分,破开。
(4)幅:布帛的宽度。
6. 学习提示,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提示:•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圈画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词句。
《小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3.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依案自学,互动交流1.谈话导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小动物介绍一下呢?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聚焦重点,品读提升1.自读课文,完成检查单内容。
读一读: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一口缸认一认: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说一说: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段的意思。
2.学生交流汇报。
3.默读第三自然段,作者是怎么写出小虾的自在的呢?把表现小虾自在的句子用“”画出来。
①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②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作者通过描写观察到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将小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
4.再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细致生动的句子,读这个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1)小组交流画的句子,交流时用上这样的句式,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2)汇报交流。
①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下漏下的阳光,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②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③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15*小虾
教学目标:
1. 会认10个字,正确读“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3. 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4.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前文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一篇写鸟的文章《翠鸟》,它的作者是
菁(jīng)莽(mǎng)。
2.作者简介:
菁莽,本名陈益清笔名菁莽,男,1936年生,广东揭西人。
文学创作有儿童文学、散文、诗词等多篇入选发表。
散文《我看见了鲤鱼跳龙门》、《翠鸟》等先后入编小学教材。
3. 菁莽写的翠鸟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
(板书课题:小虾)
2.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这就是本课对我们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
(1)朗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有了目标,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用我们充满智慧的大脑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作家笔下的小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想要读好课文,得先扫除拦路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
出示:一口缸、空隙、掀开、背上、末端、一副、钳子、搏斗、较大、腹部
(1)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生读: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应该注意哪个字的读音?(3)齐读
2.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你还认识它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
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我们先来看其中的第三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看看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一:
生1:这是你对这一段的理解。
生2:你在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段的意思,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我们在学习《花种》一课时学习了关键句,这一段有吗?)
预设二:
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你是怎么找的这么快呢?(能够学以致用,你真棒!)
“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
”
3.作者是怎么写出小虾的自在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段,把表现小虾自在的句子用“”画出来。
4.“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确实很自在。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这样的小虾吗?下面就让我们也到水中自在地游一游吧!(出示海底图片并配冒泡泡的声音)不过去水里可有个规矩,就是老师说什么动作你就做什么,说停你就停,不然水里会有危险的,好吗?)
5. 多么悠闲,多么自在的小虾啊,这时要是有人用小竹枝去动你你会怎么样?
(蹦、生气、)
你生气时是什么样子?
“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
样子还挺可怕的,可我从你的语气中没听出生气了啊!你的脾气不大。
再找个脾气更大的小虾。
预设一:你也挺温柔,小虾的脾气都是这么温柔吗?他们搏斗起来会怎么样?
(蹦出水面,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这么厉害的小虾生气了,谁再来读它的样子。
预设二:看样子是真生气了,听出了你的愤怒。
如果这时碰见闲游的同伴说不定要打起来。
6.我这只虾也生气了,可我生气的样子和你们有点不同,你来听一听哪不同?
师:脚末端那副钳子张着,胡须也翘着,连眼珠子也突着。
7.指生答,原文是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师板书)
除了文字不同,这两种生气的样子还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一:生能答出来,动的和静的。
(师板书:动)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预设二:生答不上来。
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体会两种样子的不同。
指生答(师板书:动)
请同学们看黑板,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是写什么的?(板书:钳子、胡须、眼珠子)这些都是小虾的细节。
作者通过描写观察到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将小虾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
三、默读课文重点品悟
1. 其实文章中这样细致生动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认为作者描写细致生动的句子,读这个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记录在句子旁边。
2.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画的句子,交流时用上这样的句式
我画的句子是,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3.汇报交流
(1)“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下漏下的阳光,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这样的画面美吗?/多美的画面啊/美美地再读一遍。
(2)“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
生:我画的句子是 ,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小虾是什么样子的?你也是一个细致观察的孩子。
你喜欢这样的小
虾吗?来读。
谁还想说说你看到的小虾?
生:我画的句子是 ,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3)“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
生:我画的句子是 ,读这个句子我仿佛看到了。
你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我们通过品味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看到了那一只只可爱的小虾,作者之所以能观察得这么细致根本原因是什么?(喜爱)师总结:是啊,这是由于这份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才使得作者能如此细致生动地描写小虾,才能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篇好文章。
喜欢虾的不止作者一个,我国还有一位老人不但喜欢虾,而且以画虾闻名,他就是齐白石老人。
老人一生画虾无数,但每幅都不同。
为什么能画出虾的这么多样子,还画的惟妙惟肖呢?(细心观察)所以,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我们也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成就。
五、作业布置
1、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在笔记本上。
2、观察熟悉的小动物,并进行细致生动地描写。
板书设计:
15小虾
钳子:一张一张
自在胡须:一翘一翘细致生动
眼珠:一突一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