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版x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7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讲义社会统计学讲义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和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2、选择统计分析方法的原则是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本身的特点选择。
3、统计分析的作用:(1)可对资料进行简化和描述;(2)可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深入地分析(统计分析通过事后解释使得探讨变量间复杂的因果联系成为可能);(3)可通过样本资料推断总体(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将样本推论到总体并指出这种推论的误差及做出这种推论的把握有多大)。
4、社会统计的基本程序(1)制定计划;(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报告。
5、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又称母体,是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
3个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和变异性。
(2)标志与变量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可变的品质标志无法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项;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3)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在社会统计中,如要全面把握对象总体情况,就不能单凭一个指标,而要靠一组相互联系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完整地反映对象总体。
指标体系就是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的集合体。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社会学研究之阶段与步骤(1)确定课题:来源与社会学理论、当前社会现实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为国家现代化服务;(2)了解情况:查阅文献和向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了解,运用个案调查、典型调查进行探索性研究;(3)提出一定的想法和建立假设:差异式、函数式;(4)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采用适当的术语和概念;操作化定义;概念的表现形式往往具有多值性;(5)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事实、态度与看法、行为趋向、理由;方式有固定答题式和自由答题式;(6)试填问卷:发现不周或遗漏之处在试填阶段予以纠正;(7)调查实施(抽样调查):从局部推论到全体(8)校核与登录(9)统计分析与命题的检验:检验最初研究阶段的命题或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部分证实,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和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案。
《社会统计学》PPT课件(110页)一、引言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件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和描述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社会数据,了解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2. 实验研究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
3.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社会现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4. 案例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
5. 统计模型法:运用统计模型,对社会现象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社会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社会统计学数据来源1. 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社会经济数据。
2. 学术研究机构:发布学术研究报告,提供社会现象的定量分析结果。
3. 社会调查机构: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社会数据,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4. 新闻媒体:报道社会现象,提供社会数据的实时更新。
5. 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历史文献,为研究社会现象提供数据支持。
五、社会统计学在社会领域的应用1. 社会经济领域:分析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经济现象,为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3. 社会问题领域:分析社会问题,如贫困、犯罪、环境污染等,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4. 社会发展领域: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5. 社会管理领域:分析社会管理现状,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掌握社会统计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其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依据,推动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