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基本法知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和自治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下称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具有一国两制的特殊地位。
根据香港的基本法,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独立的法律体系和立法权。
本文将介绍香港的法律体系和自治原则,旨在加深对香港特别地位和法律体系的理解。
一、法律体系香港的法律体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
根据基本法,香港的法律体系包括普通法、习惯法和基本法。
它的核心原则是保护人权、维护法治,以及维护自由和独立的司法体系。
1. 普通法香港的普通法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建立的,包括英国的法律制度、判例法以及有关导则与原则。
普通法确保了香港的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维护了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习惯法习惯法是香港法律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些领域,习惯法成为了香港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在商业和贸易方面。
习惯法基于长期的实践和惯例,确保了香港的商业环境和交易定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基本法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核心法律文书,也是香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确保了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并规定了香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基本法是香港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法规,对其他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约束力。
二、自治原则香港的高度自治权是一国两制的核心要素之一。
根据基本法,香港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司法以及其他事务上享有高度自主权,具有自己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
1. 行政自治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拥有自己的政府机构。
行政长官是香港的行政首长,负责领导香港政府,实施香港的行政管理。
香港的行政机构由行政长官和各个政府部门组成,负责管理和实施政府政策,保障香港的日常运行。
2. 立法自治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立法机构——立法会。
立法会由直选和间接选举产生。
立法会负责通过法律、批准政府预算以及监督政府行为。
香港的立法体系确保了民主、透明和负责任的立法过程,使得香港市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3. 司法自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体系独立运作,拥有自己的司法权力。
香港直辖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其行政地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同,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以及货币发行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使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有了新的充实。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陆续被英国占领。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中国政府根据1982年第31条关于“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了香港实行的制度,保证了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根据的规定,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即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的香港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除使用中文外,还可以使用英文。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制度符合香港地区的特点。
它不采用三权分立制度,也不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是从香港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在组织和运作方面适当保留了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香港政治制度的某些做法,根据广大香港居民的意愿而创建的。
它同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能够兼顾各个阶级、阶层的利益,有效地发挥特别行政区政权的职能和作用,保证祖国的统一和香港的稳定繁荣,促进经济的发展。
香港回归日了解特别行政区的社区发展与社会工作香港回归日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由英国主权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自此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不断发展壮大,社区发展和社会工作在香港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特别行政区的社区发展1. 特别行政区的概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利益的社会。
其社区发展旨在推动社区共建、共融和共享,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社区环境。
2. 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区发展遵循四个基本原则:社区共建、居民参与、公平平等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社区共建,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社区的规划和决策过程,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3. 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整合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和福利,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社区设有各种设施和机构,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社区中心等,为居民提供教育、医疗、文化和娱乐等服务。
4. 社区发展计划的实施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社区发展计划,包括改善社区设施、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关系和推动社区经济发展等。
这些计划的实施旨在提升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二、特别行政区的社会工作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关注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的专业工作。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工作扮演着连接政府、社区和个人的桥梁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咨询、辅导、援助和培训等服务,帮助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
2.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工作机构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包括社会福利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中心等。
这些机构为不同人群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如儿童保护、老年人关怀、家庭服务和康复辅导等。
3. 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重视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和发展,设有多所大学提供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参与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
地理香港知识点香港是一个岛屿城市,位于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东面濒临南中国海。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在它实行“一国两制”政策下,拥有高度自治权。
以下是有关香港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地理位置和面积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边境,位于广东省的东部。
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总面积约为1,10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06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42平方公里。
气候香港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潮湿。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
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一般在10至20摄氏度之间。
3月至8月为雨季,香港的台风季节从7月至10月。
地形香港的地形复杂。
大部分的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区,属于喀斯特地形。
香港的最高峰是大帽山,高达957米。
香港有大量天然海港,包括维多利亚港、葵涌港以及深圳湾等。
自然资源香港是一个由城市和郊区组成的地区,并且拥有一些自然资源。
香港的自然资源包括红树林、珊瑚礁、鱼类和海洋生物。
此外,香港也有一些矿产资源,如煤、铁矿石、石灰石等。
森林以及野生动植物香港的多山地形和热带气候条件是生物多样性的有利环境。
香港共有逾527个野生动物物种,包括海豚、蚊子鱼、大王乌贼、红猴、鹿等等。
在香港的森林中,有良借保持3个世纪以上的红树林、碳芍林和九龙山东半岛的全球最后一个哈瓦邦沾岛附近的丛岛森林顺队等。
行政区香港行政区划由18个区组成。
其中,香港岛、九龙及新界各划为一区,其余区份从1至18编号(不吉利的数字如13避开使用)。
每个区由一名区议会主席领导。
随着香港的发展,行政区的边界一直在变化。
人口2019年底,香港的总人口超过750万,雄性与雌性人口大致均衡。
香港的人口密集,人口密度极高。
香港的居民主要由华人组成但也有少量的外籍人士。
文化香港文化是多元的。
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汉族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
香港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和遗址,如张保仔古堡和九龙寨城,以及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春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
本区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在原香港地区设置的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并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简称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香港岛。
人口668.72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07人。
全境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东侧,东、南濒南海,北隔深圳河,地居世界航道要冲。
陆地面积1095平方公里。
本区属岭南丘陵的延伸部分,地质环境与广东东南沿海地区相似。
本区是国际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贸易、金融、交通、旅游中心及亚洲会议中心。
经济结构以贸易为基础,制造业、金
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多元化发展。
香港岛及九龙岛是本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
本区的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大屿山的香港国际机场为世界最先进的机场之一;九龙为京九铁路终点,海底隧道,地下铁道连接香港岛和九龙半岛。
香港现在的行政架构
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其政治体制和行政架构均与中国大陆不同。
香港的行政架构主要包括行政长官、行政会议、政务司、政策创新与协调办公室等四个主要机构。
首先,行政长官是香港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领导和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事务。
行政长官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
行政长官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部分职能,并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其他国家、地区开展各种合作和交流活动。
其次,行政会议由行政长官主持,成员由行政长官任命。
行政会议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协助行政长官制定和执行政策,并就香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政务司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部门之一,负责协助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执行政策和管理事务。
政务司下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包括土地供应署、运输署、房屋署等。
政务司的官员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任命。
政策创新与协调办公室成立于2015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
官办公室下属机构之一。
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各政府部门、业界和社会
团体,推动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并针对香港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思路。
总的来说,香港的行政架构体系相对较为完善,其政府部门间和
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稳定和
可持续发展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香港现在的行政架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拥有自己的行政架构。
香港的行政架构由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两个层级组成。
在中央政府层面,香港的行政事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负责。
国务院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支持香港的行政工作,包括香港特首的选举和委任等重要事务。
办公室的主任是中央政府委任的,负责代表中央政府对香港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香港的地方政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总部位于香港岛中环,下设有多个部门和机构,负责各类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
行政总部的最高官员是行政长官,由选举产生。
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席行政官员,负责领导和管理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下设有多个政府部门,包括财政司、民政事务司、运输及房屋局、教育局、卫生署等。
这些部门分别负责处理和管理各个领域的行政事务,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此外,特别行政区政府还设有多个专门机构,如警务处、纪律部队等,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保障公共秩序。
特别行政区政府还设置了立法机构,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会。
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和通过法律、法案,并监督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工作。
立法会由选举产生,分为功能界别和地方界别两个类别,代表了不同领域和地区的利益。
行政长官和特首团队成员也是立法会的成员。
除了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外,香港还设有基层行政机构,如区议会和乡区委员会等。
区议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地方议会,负责处理本地区的事务和服务,如环境卫生、交通等。
乡区委员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乡村和市区设立的地方政府机构,负责处理乡区事务和基层治理。
总的来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架构是由中央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两个层级组成。
中央政府负责协调和指导香港的行政事务,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处理和管理香港的地方事务和公共服务。
各级行政机构和议会共同组成了香港的行政架构,确保了政府的有效运作和民众的参与。
“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2、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3、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4、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旅游业、信息、教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香港的回归,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香港和祖国内地是一种优势互利、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香港的自然地理概况。
2、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教学难点:
1、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2、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2、接着由香港的历史沿革开始引入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香港在清代为转运
广东东莞的“莞香”的主要港口,由此而得名“香港”.老师借用阅读材料“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让同学们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并展示1997年7 月1 1日中国政府接管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照片或录像资料,自然过渡到对香港地理位置、范围等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讲述“香港的基本地理情况”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老师可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然后说明香港是由香港岛及附近小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大屿山岛)三部分组成。
2.指导学生查看地形图,总结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狭窄,最高峰——大帽山海拔957米。
从教材P.56“香港城区”图可见香港高楼多依山而建,说明香港寸土寸金,为弥补建筑用地的不足,香港人民用大量的沙石、泥土在浅海湾地区大规模地“填海造陆”。
目前香港总面积1 092平方千米,总人口678万(2000年11月)。
结合世界地理知识,老师可提问: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已填海造陆400多年,被称为“低洼之国”?
3.香港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可通过分析教材P.56“香港气温降水逐月分配”图得出,老师可设计一组分析思考题:
(1)、香港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大致气温为多少?
(2)、香港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大致气温为多少?
(3)、香港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年平均降水量大致为多少?
(4)、分析香港气候特征并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
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教材P.56阅读材料中的3道思考题。
讲述“香港经济特征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指导学生阅读“香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图”,并与家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做一个对比。
2.老师用投影片展示一组香港的资料:
香港——全球贸易中心之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八。
香港——全球航运中心之一,维多利亚港与旧金山、里约热内卢同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葵涌货柜码头是世界上最繁忙、设备最完善、效率最高、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全世界100家最大银行,有85家在香港开业。
香港——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苏黎士齐名。
香港——全球证券交易中心之一,有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
可见香港经济以对外贸易为主导,有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结构,竞争实力雄厚,经济水平高。
.
3.讨论:香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由一个香料集散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你认为香港具备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条件?
( 香港地理位置极其优越。
背靠祖国内地,南通东南亚地区,是东西方和东亚、东南亚地的区海、空交通运输枢纽,是中国南方的门户。
香港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知名度高,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经济政策和良好的配套管理措施。
)
4.分析香港经济发展结构示意图,学习“香港产业升级”的有关内容。
5.通过让学生完成活动题,讲述香港地区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深圳经济成功发展与香港的密切关系,并讨论——香港怎样才能化解自身矛盾,争取发展的空间?可引导学生从香港的地理位置、与祖国内地的贸易联系等方面拓展思维,得出结论: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
如将自身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强大的资金投入到离香港最近的经济特区——深圳,同时与珠江三角洲实行分工,共同发展经济。
6.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的讲述可从“香港主城区”图进入,让同学们在图上找出维多利亚港的位置、主城区内的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京九铁路,然后完成有关香港交通的表格。
7.老师可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占迹的照片给学生欣赏,并有所侧重地介绍其中的一部分景点:(1)太平山位于香港岛西部,自古以来是香港的标志,站在山顶可俯瞰香港全貌,是欣赏香港夜景的最佳处。
(2)天坛大佛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像,1993年12月29日举行开光大典,大佛高达26.4米,连基座共高33.9米,其佛面有42平方米,佛头上的发髻有325个,耳朵就有4米长,佛手的手心上可站19个人,佛像重250千克,由200多块青铜板组成。
大佛坐落在大屿山的木鱼峰之巅,已成为香港最湃人的一处旅游胜地和香港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东有无锡灵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北有山西大同云冈大佛,中有河南洛阳龙门大佛、中华大地,五佛拱照,中华五方五佛格局完美形成。
8.说明因香港实行大部分商品免征进口税,使其成为各国商品竞销的市场,被誉为“世界商品橱窗”、“购物天堂”,“万国市场”,每年吸引数百万游人来港购物、观光。
9.阐述今日的香港,是分秒必争的商业城市。
香港信息网络联通世界各地,拥有世界第一套完全数码化的电话系统和最全面的光纤网络等先进设备,使香港成为世界重要的信息中心。
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
香港的教育比较发达。
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课堂总结:
一、香港的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组成
2、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
3、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香港的经济
1、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2、发达的交通运输
3、旅游、信息和教育
课后活动:
1.搜集香港旅游业的有关资料和照片。
2.咨询身边去过香港的亲朋好友,了解香港主要的旅游购物品种都有哪些?
3.上网查询:香港有哪些著名的新闻媒体机构和大学院校?
教后记:
本节内容较多,介绍较全面,但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香港国际贸易的特征”这一教材重点和难点。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这部分,教材首先介绍了香港经济贸易发达的优越条件,以及香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等,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一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