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动力装置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8.37 MB
- 文档页数:11
蒸汽机工作原理标题:蒸汽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蒸汽机是一种利用蒸汽压力来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蒸汽的膨胀和压缩来驱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一、蒸汽的产生1.1 燃烧燃料:蒸汽机的运行需要燃料来产生热能,通常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
1.2 加热水: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被传递给水,使水变成蒸汽。
1.3 调节压力:通过控制燃料的燃烧速度和水的加热温度,可以调节蒸汽的压力和温度。
二、蒸汽的扩张2.1 进气阀开启:当蒸汽达到一定压力时,进气阀打开,将高压蒸汽进入活塞腔。
2.2 活塞向前运动: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向前运动,产生动力。
2.3 排气阀关闭:当活塞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排气阀关闭,防止蒸汽泄漏。
三、蒸汽的压缩3.1 进气阀关闭:当活塞运动到前进的极限位置时,进气阀关闭,阻止新的蒸汽进入活塞腔。
3.2 排气阀打开:同时,排气阀打开,将残余的蒸汽排出活塞腔。
3.3 活塞向后运动:排出蒸汽后,活塞受到外部压力的作用向后运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四、功率输出4.1 连杆机构:活塞通过连杆机构连接转动轴,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4.2 飞轮调节:飞轮的作用是调节转动轴的速度和平稳性。
4.3 输出动力:转动轴通过传动装置输出动力,驱动其他机械设备运行。
五、循环往复5.1 持续运行:蒸汽机通过不断地产生、扩张、压缩蒸汽,实现持续运行。
5.2 能量转换:蒸汽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能量转换。
5.3 应用广泛:蒸汽机曾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主要动力来源,如今仍广泛应用于发电、船舶、火车等领域。
总结: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原理和机械传动原理,通过蒸汽的产生、扩张、压缩和功率输出实现动力传递。
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至今仍在一些特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轮机概述一、轮机的含义,轮机是指保证船舶正常运作以及船员、旅客正常活动和生活所需的机电设备与系统的统称,有时即指船舶动力装置。
船舶动力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以人力和风力等自然力作为推进手段的漫长岁月,直到1807年“克莱蒙特号”这艘以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机械的船舶的建成,才开始了船舶以机械作为推进动力的新纪元。
那时,蒸汽船的推进器,是由蒸汽机带动一个桨轮推进装置,这种推进器的大部分露出水面,人们称之为“明轮”而把装有明轮的船称之为“轮船”产生蒸汽的锅炉和驱动明轮转动的蒸汽机等成套设备称为“轮机”,所以当时的“轮机”仅是推进设备的总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船舶在功能上向着多样化、专业化和完善化的方向发展,增设和完善了各种系统,如船舶电站、起货机械、冷藏和空调装置、淡水系统、压载和消防系统等,扩大了“轮机“一词所包含的范围,丰富了:轮机”的内容简言之,轮机是为了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人员的生活、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各种需要所设置的全部系统及其设备的总称。
一艘现代化船舶实际上已成了一个现代化工业技术成就的集合,是一座可以在水上移动的“现代化城市”。
这座“水上现代化城市”能够自如地在水上航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抵御各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可能产生的危险,适合人员居住和生活,能完成各种特定的作业。
而轮机正是产生机械能、热能、电能和形式的能以满足船舶这座“水上现代化城市”需要的能源中心或动力场。
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轮机是一个动力机械类性质的系统工程。
不能把轮机理解成在机舱中或甲板上机械设备的简单组合。
二、轮机组成根据组成船舶轮机的各种系统、机械和设备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主推进装置—推动船舶航行的系统。
包括主机及附属系统、传动设备、轴系和推进器。
主机发出动力,通过传动设备及轴系驱动推进器产使船舶克服阻力以某一航速航行。
2.辅助装置—产生各种能量供应船舶航行作业和生活设施的需要。
包括供全船使的船舶电站、辅锅炉、液压泵站和压缩空气系统等。
蒸汽动力原理范文首先是蒸汽的产生。
蒸汽通常是通过将水加热至其沸点以上得到的。
在工业上,常用的加热方式包括燃煤、燃油、燃气和核能等。
在蒸汽锅炉中,通过供给足够的热量使水逐渐加热,水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增加,渐渐达到沸腾的状态,形成蒸汽。
其次是蒸汽的输送和利用。
蒸汽通常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使用的地方,例如蒸汽机、蒸汽涡轮机等。
在蒸汽机中,蒸汽通过进气阀进入气缸,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机器工作。
而在蒸汽涡轮机中,蒸汽则作用于涡轮叶片,由于蒸汽的压力和流速对涡轮的冲击力,使涡轮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或其他机械装置。
最后是蒸汽的冷凝排除。
在蒸汽机或蒸汽涡轮机使用后,产生的废气一般是剩下的蒸汽。
为了重新利用这些废气,一般都会进行冷却处理,使其沉积成液体,然后排除。
这一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有将废气冷却为水蒸汽后再排除,或者直接冷却为水后排除。
蒸汽动力原理的优势之一是废气利用率高。
由于燃煤、燃油等方式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通过蒸汽动力原理,可以将这些废气再次利用,使废气排放量大幅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较少。
此外,蒸汽动力原理具有高转化效率,可以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较高,达到更好的能源利用效果。
然而,蒸汽动力原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是能源的局限性,蒸汽的产生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如煤炭、石油等资源,而这些能源的供应有一定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其次是机械部件的维护和运转问题,蒸汽机和蒸汽涡轮机是复杂的机械装置,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人力和物力的需求较高。
总体而言,蒸汽动力原理是工业革命时期对于推动机械工业化进程做出的重要贡献,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虽然在现代工业中,蒸汽动力已逐渐被电力、液体燃料等新型能源所替代,但蒸汽动力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仍然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
发电厂热力辅助设备概论发电厂热力辅助设备是指在发电厂中用于辅助提高热力发电效率和保障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热交换器、冷凝器、除氧器、再热器等。
锅炉是发电厂中最常见的热力辅助设备之一,它用来产生蒸汽,经过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
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通过燃烧气体和水的热交换来产生蒸汽。
锅炉的性能直接影响了发电厂的热力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
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是发电厂中直接用来转换热能为机械能的设备,它们将锅炉产生的蒸汽或燃气转换为旋转动力,驱动发电机发电。
热交换器、冷凝器和除氧器则是用来提高锅炉和蒸汽轮机系统热能利用效率和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设备,它们通过热交换等方式调节热力发电系统中的温度、压力和水质等参数。
除了上述设备外,发电厂热力辅助设备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类型的设备,如给水泵、循环水泵、变频器、阀门、传感器等,它们都是发电厂正常运行和高效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来说,发电厂热力辅助设备的作用是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是发电厂运行的关键支撑。
发电厂热力辅助设备在整个热力发电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它们对于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排放、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它们也直接影响着发电厂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热交换器、冷凝器、除氧器等核心设备外,发电厂热力辅助设备还包括给水泵、循环水泵、变频器、阀门、传感器等。
其中,给水泵是用于将水供应到锅炉内部,循环水泵则是用于循环水冷却系统。
这些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厂系统的水循环效果和能耗。
而变频器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它通过调节设备的运行速度,可有效地节约能源、延长设备寿命。
而阀门则是用来调节介质流动的方向、流量和压力,保证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另外,传感器也在发电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感知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帮助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1.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如何分类?基本要求:1. 可靠性 2.经济性3.机动性4.重量和尺度5.续航力。
除了以上要求外,还要求动力装置便于维护管理,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振动轻、噪音小,同时必须能满足造国家和国际相关海事机构制定的规则和规范。
分类:蒸汽动力装置,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特种动力装置2.通过画图说明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各有什么特点?四冲程: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两圈,一个做功冲程(180°)特点: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各过程各自单独进行,因此工作可靠效率高,稳定性好。
低速至高速的转速范围大(500~1000rpm以上)。
不存在二冲程发动机那样的窜气回流损失,燃油消耗率低。
低速运转平稳,依靠润滑系统润滑,不易过热。
进气过程、压缩过程时间长,容积效率、平均有效压力高。
热负荷比二冲程发动机小。
不用担心变形、烧蚀问题。
排量大,可设计成大功率二冲程:换气+压缩,燃烧+膨胀,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一个做功冲程(90°)特点:每转一转爆发1次,因此旋转平稳。
不需要气门,零部件少,所以保养方便价廉。
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小。
振动小、噪音低。
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转速相同时功率大。
与四冲程相比,有倍的爆发力。
因此在相同的容积下,假如平均有效压力相同,则功率为2倍(实际为1.7)。
3.何为柴油机的增压?为什么二冲程柴油机一般都需要增压?所谓增压,就是提高柴油机气缸进气空气的压力,使空气密度增加,从而增加进入气缸的空气量。
进气量的增加就可以相应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也就使得在气缸结构尺寸、转速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柴油机功率。
4.柴油机的操纵包括哪些内容?操纵系统都有哪些类型?主机备车都包括那些内容?柴油机的启动/换向/调速装置,操纵系统按操纵部位和操纵方式分类:机旁手动操纵,机舱集控室控制,驾驶室控制按使用能源工质分类:电动式/气动式/液力式/混合式主机遥控系统,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备车:1供电准备2冷却水系统准备3润滑油系统准备4燃油系统准备5压缩空气系统准备6准车7冲车8试车5.船舶推进装置的作用是什么?每种传动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作用:把船舶推进动力装置的动力转变为推进力,并把推进力传递给船体,推动船舶前进1直接传动主机动力直接通过轴系传递给螺旋浆2间接传动传递过程中有特设中间环节(离合器减速器)3Z型传动螺旋浆可绕垂直轴作360度回转4电力传动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发送到配电板,再由直接或经过变流器或变频器供给推进电动机驱动螺旋浆6.船舶制冷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对制冷剂的要求有哪些?船舶制冷装置主要组成部分:(1)压缩机(2)油分离器(3)冷凝器(4)贮液器(5)干燥过滤器(6)蒸发器制冷剂要求:(1)用环境温度下的水或空气冷却时,冷凝压力不太高。
蒸汽机工作原理蒸汽机是一种将蒸汽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装置。
它是工业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一、蒸汽机的基本构造蒸汽机主要由锅炉、汽缸、活塞、曲柄连杆机构和调速装置等组成。
锅炉负责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缸中,推动活塞来回运动,活塞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柄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设备工作。
二、蒸汽机的工作过程1. 进气过程:锅炉中的水被加热,产生蒸汽。
蒸汽通过进气阀门进入汽缸,充满汽缸内部。
2. 压缩过程:进气阀门关闭后,活塞向上运动,压缩蒸汽。
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加,温度升高。
3. 燃烧过程:当蒸汽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喷油器向燃烧室中喷入燃油,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释放的热能使蒸汽的温度和压力进一步升高。
4. 推动过程: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活塞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柄的旋转运动。
5. 排气过程:当活塞运动到底死点时,排气阀门打开,将已经放大的蒸汽排出汽缸,同时进气阀门打开,准备进行下一次工作循环。
三、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
当蒸汽进入汽缸时,由于蒸汽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所以蒸汽会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活塞的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曲柄的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设备工作。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来描述:1. 蒸汽进入汽缸:蒸汽通过进气阀门进入汽缸,充满汽缸内部。
2. 压缩蒸汽:进气阀门关闭后,活塞向上运动,压缩蒸汽。
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加,温度升高。
3. 燃烧产生动力:当蒸汽的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喷油器向燃烧室中喷入燃油,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能量转化:活塞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柄的旋转运动。
曲柄的旋转运动可以驱动机械设备工作。
5. 排放废气:当活塞运动到底死点时,排气阀门打开,将已经放大的蒸汽排出汽缸,同时进气阀门打开,准备进行下一次工作循环。
蒸汽机工作原理蒸汽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是工业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和热动力学原理,通过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转化为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压力和流动来产生机械运动。
一、蒸汽机的基本组成部份蒸汽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1. 锅炉:负责将水加热并转化为蒸汽。
2. 进气阀:控制蒸汽进入蒸汽机的流量。
3. 活塞:位于蒸汽机的内部,通过与缸体的配合实现机械运动。
4. 缸体:容纳活塞和蒸汽,将蒸汽的压力转化为机械运动。
5. 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6. 出气阀:控制废气的排放。
二、蒸汽机的工作过程蒸汽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气、膨胀、排气和压缩。
1. 进气:在这个阶段,进气阀打开,蒸汽进入缸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2. 膨胀:在进气阀关闭后,活塞继续向下运动,蒸汽被压缩,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曲柄连杆机构旋转。
3. 排气:当活塞到达底部时,出气阀打开,废气被排出缸体。
4. 压缩:活塞开始向上运动,排气阀关闭,蒸汽被压缩,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三、蒸汽机的效率和应用蒸汽机的效率可以通过工作输出功与燃料输入热量的比值来衡量。
蒸汽机的效率通常在20%到40%之间,取决于设计和运行条件。
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发电等领域。
它的浮现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动力装置之一。
四、蒸汽机的优缺点蒸汽机的优点包括:1. 高功率输出:蒸汽机能够提供大量的机械动力,适合于各种工业和交通运输需求。
2. 燃料灵便性:蒸汽机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3. 长期运行:蒸汽机可以连续运行很长期,适合于需要持续动力的场合。
蒸汽机的缺点包括:1. 能源浪费:蒸汽机的效率相对较低,部份热能会以废热的形式散失。
2. 大型体积:蒸汽机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
3. 污染排放:蒸汽机的燃烧会产生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蒸汽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蒸汽机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压力产生动力的机械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蒸汽的产生、蒸汽的传导、蒸汽的扩张、蒸汽的排出和蒸汽机的运转。
一、蒸汽的产生1.1 燃料燃烧: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燃料燃烧产生热能。
燃料可以是煤、油、天然气等。
燃料在燃烧室中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
1.2 热能传导:燃烧气体的高温通过传导方式传递给锅炉内的水。
水在锅炉内受热,温度升高,逐渐转化为蒸汽。
1.3 蒸汽产生: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子变得活跃,逐渐蒸发成蒸汽。
蒸汽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
二、蒸汽的传导2.1 管道系统:蒸汽在锅炉内产生后,需要通过管道系统传导到蒸汽机。
管道系统通常由高温高压的金属材料构成,以确保蒸汽的安全传导。
2.2 管道绝热:为了减少能量损失,管道系统通常会进行绝热处理,以减少蒸汽在传导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2.3 蒸汽调节:蒸汽的传导过程中,需要通过阀门进行调节,以确保蒸汽的流量和压力符合蒸汽机的要求。
三、蒸汽的扩张3.1 蒸汽进入汽缸:蒸汽通过传导后进入蒸汽机的汽缸。
汽缸是蒸汽机的关键部件,负责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2 活塞运动:蒸汽的进入使得汽缸内的活塞受到推力,从而产生运动。
活塞在汽缸内来回运动,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3 连杆传动:活塞的运动通过连杆传动到曲轴,进一步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和曲轴的设计使得蒸汽机能够产生连续的旋转动力。
四、蒸汽的排出4.1 排气阀:在活塞运动的过程中,蒸汽会被排气阀控制排出。
排气阀的开启和关闭时机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蒸汽的排放顺序和时间。
4.2 冷却系统:排出的蒸汽需要通过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以转化为液态水再次进入锅炉,循环使用。
4.3 废气排放:在排出蒸汽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气,需要通过排气管道排放。
五、蒸汽机的运转5.1 控制系统:蒸汽机的运转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节。
动力工程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动力工程的基础概念1. 动力工程的定义动力工程是利用热能和机械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一门工程学科,它主要研究能量的转换、传递和利用,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动力工程的分类按能源形式的不同,动力工程可以分为热动力工程和机械动力工程两大类;按照能量转换的原理和方法不同,又可以分为内燃机动力工程、蒸汽动力工程和气体涡轮动力工程等若干小类。
3. 动力工程的发展历史动力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利用木材、煤炭和水力等能源进行能量转换,使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帮助劳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力工程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二、能量转换原理1. 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它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守恒。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规定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即在封闭系统中,各种能量的转换总量等于系统内热和功的变化量之和。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了能量转换的方向性,即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这表明了热能不能完全转化为功的能力限制。
三、动力机械1. 蒸汽机蒸汽机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来产生蒸汽,通过蒸汽的压力来推动活塞或转动轮子,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通过内燃燃烧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常见的内燃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等。
3. 涡轮机涡轮机是利用流体动能来推动叶片转动,将流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包括涡轮蒸汽机、涡轮气体机等。
四、热力系统1. 锅炉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它可以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或生物质燃料来产生热量,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2. 冷凝器冷凝器是用于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装置,它可以将蒸汽释放的潜热回收,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 蒸汽轮机蒸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的动能来转动叶轮,产生功的设备,它通常用于电力、工业和船舶等领域。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蒸汽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热能转换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交通领域。
它通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设备的运转。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一、蒸汽机的基本组成部分1.1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蒸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加热水来产生蒸汽。
在蒸汽发生器中,水被加热至其沸点以上,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
常见的蒸汽发生器有锅炉和热交换器等。
1.2 蒸汽机组件蒸汽机主要由汽缸、活塞、连杆和曲轴等组件构成。
其中,汽缸是蒸汽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容纳蒸汽和驱动活塞运动。
活塞与连杆相连接,将蒸汽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则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
1.3 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控制蒸汽机的运行状态,包括调节蒸汽的流量和压力,以及控制机械设备的负荷。
常见的调节装置有调速器、调压器和调负荷装置等。
这些装置能够根据工作需求对蒸汽机的输出进行调节,保证其稳定运行。
二、蒸汽机的工作原理2.1 蒸汽进入汽缸当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后,蒸汽通过阀门进入汽缸。
阀门的开闭控制着蒸汽的进出,确保蒸汽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进入汽缸。
2.2 蒸汽驱动活塞运动蒸汽进入汽缸后,蒸汽的压力推动活塞向前运动。
活塞与连杆相连,使连杆随之旋转。
这样,蒸汽的线性运动被转化为连杆的旋转运动。
2.3 旋转运动输出连杆的旋转运动通过曲轴传递到输出轴,从而驱动机械设备的运转。
曲轴的旋转运动可以通过齿轮、皮带等传动装置进一步传递到其他机械设备,实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三、蒸汽机的优势3.1 高效能转换蒸汽机能够将热能高效地转化为机械能,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这使得蒸汽机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多种燃料适用蒸汽机可以利用多种燃料进行热能转换,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种灵活性使蒸汽机适用于各种能源资源的利用和转化。
3.3 能量可调节蒸汽机的输出能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适应不同负荷要求。
第一章轮机(Marine enginerring):是为了满足船舶航行、各种作业、人员的生活、人员和财产安全等各种需要所设置的全部系统及其设备的总称。
轮机在工程上被称之为船舶动力装置(Marine power plant)。
(★★★)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1.可靠性2.经济性3.机动性4.重量和尺度5.续航力便于维护管理,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振动轻、噪音小,同时必须能满足造国家和国际相关海事机构制定的规则和规范。
轮机的组成:(★★★)1.主推进装置—推动船舶航行的系统。
主机及附属系统、传动设备、轴系和推进器。
2.辅助装置—产生各种能量供应船舶航行、作业和生活设施的需要。
船舶电站、辅锅炉、液压泵站和压缩空气系统。
3.确保船舶生命力和安全的设备,以保证船舶的抗沉性和安全性。
舱底水系统、监视及灭火系统。
4.确保船舶工作能力的设备,包括锚机、舵机、装卸货设备以及满足船舶各种专用功能的设备。
5.保证船上人员正常生活的设备,包括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生活水系统等。
6.能够有效环保地处理船舶产生的各种垃圾的系统,包括油水分离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焚烧炉等。
轮机人员的职责与分工:1.轮机长(Chief engineer, C/E)全船机械、动力、电气设备的技术总负责人,同时也是船舶的主要领导。
指导相关轮机员或自己填写油类记录簿。
2.大管轮(Second engineer, 2/E)轮机长不在时代理轮机长的职务。
负责管理主机、轴系及为主机直接服务的辅机,并负责管理舵机、冷藏设备3.二管轮(Third engineer, 3/E)负责管理发电原动机及为它服务的机械设备、机舱内部分辅机和轮机长指定由他负责的其他设备。
负责加装燃油(驳油),进行燃油的测量、统计和记录工作(外派船一般由三管轮负责)。
4.三管轮(Fourth engineer, 4/E)负责管理甲板机械及泵、救生艇、应急救火泵、油水分离器、焚烧炉、空调机、辅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和轮机长指定的其它辅机和设备。
火车的蒸汽原理图一. 蒸汽机构蒸汽机构是火车蒸汽原理的核心部分,它将燃烧室的高温高压蒸汽转化为动力能源。
蒸汽机构包括锅炉、汽缸、曲轴和连杆等。
1. 锅炉锅炉是蒸汽机构中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锅炉分为水管锅炉和火管锅炉两种类型。
2. 汽缸汽缸是蒸汽机构中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部件。
它将高压蒸汽进入汽缸内,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
3. 曲轴曲轴是蒸汽机构中的关键部件,它将往复运动的活塞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火车前进。
曲轴通常与连杆紧密结合。
4. 连杆连杆是蒸汽机构中活塞与曲轴之间的连接部件,它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二. 蒸汽循环蒸汽循环是蒸汽机构中的重要环节,它保证了蒸汽的连续供应和循环利用。
1. 进水口进水口是蒸汽循环的起点,它将水引入锅炉,被加热转化为蒸汽。
2. 主汽阀主汽阀是控制蒸汽流入机构的关键部件,它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调节蒸汽流量。
3. 排汽阀排汽阀是蒸汽循环中的出口,它用于排出使用过的蒸汽和冷却后的凝汽水。
4. 泵泵是蒸汽循环中用于水循环的设备,它将冷凝水抽回锅炉进行二次加热再转化为蒸汽。
三. 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在火车蒸汽原理中起到补充和提高效能的作用,包括给水装置、空气压缩机和润滑系统等。
1. 给水装置给水装置负责向锅炉提供水源补给,确保持续的蒸汽产生。
2. 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将大气中的空气进行压缩,用于蒸汽制动和各种操作装置的动力。
3.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为蒸汽机构的各个部件提供润滑,减少磨擦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四. 蒸汽排放和余热利用蒸汽机构产生的烟气和废热需要得到合理处理和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1. 烟囱烟囱用于排放烟气,防止污染环境。
同时,烟囱的高度和形状也会影响燃烧效率和锅炉的工作效果。
2.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对烟气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冷凝水回收装置冷凝水回收装置用于回收锅炉排出的冷凝水,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