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作态度培训 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标杆员工案例标杆员工是指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成绩优秀、备受公司和同事们认可的员工。
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展现出了独特的职业素养和领导能力。
以下是关于标杆员工的十个案例,用以展示他们的优秀特质和值得他人学习的行为模式。
1. 张明,销售部门的标杆员工。
他善于沟通,擅长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他的销售额始终保持在部门的前列。
他总是能够准确地洞察客户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这使得他成为了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2. 李娜,技术部门的标杆员工。
她在项目开发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思维。
她总是能够快速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她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非常积极,经常参加行业会议和培训,保持自己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3. 王建,生产部门的标杆员工。
他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他善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他始终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
4. 张磊,客服部门的标杆员工。
他具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和耐心,能够有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抱怨。
他总是能够准确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及时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他对客户的关心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让客户感到宾至如归,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5. 李红,财务部门的标杆员工。
她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确的数据处理能力。
她能够准确地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为公司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她对财务规范和政策的了解和遵守,使公司的财务状况保持良好。
6. 王芳,市场部门的标杆员工。
她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市场推广思路。
她能够准确地分析市场动态,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她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执行力也非常出色,能够带领团队取得出色的市场业绩。
7. 张亮,人力资源部门的标杆员工。
他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态度对工作的影响案例
在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中,有两名员工,他们的工作岗位相同,但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第一位员工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地完成每项任务。
他时常主动帮助同事,寻找优化工作流程的方法,对工作充满热情。
另一位员工则是一名抱怨者,他总是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负担。
他对领导的指示缺乏积极性,总是抱怨工作的繁琐和无聊。
在某次重要项目中,这两名员工都参与了其中。
第一位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并成功地实施了。
而另一位员工却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并且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终,第一位员工的工作状态被领导赞扬,他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而另一位员工则因为工作表现不佳而被开除了。
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人的态度对工作的影响之大。
态度积极的员工更有可能发现、解决问题,更容易获得成功。
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导致失误和错误,甚至可能失去工作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这将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中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 1 -。
人力资源个培训案例故事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高效的状态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而对于员工来说,能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也是工作上的一大课题。
因此,企业为自己的员工提供各种培训的计划,以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并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
下面就讲述一则人力资源个培训案例故事,以及里面的一些启发。
那是一天的三月,一家物流公司,叫做“达达物流”,收到了他们的合作伙伴李先生的信息,里面提供了一个员工培训的项目,他们不仅雇佣了合格的培训师傅来帮助他们员工提升技能,而且还愿意全额支付各类费用。
公司负责人普林和他的同事们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夸赞李先生的慷慨和人性化。
普林找来了他们的人力资源主管弗兰克,想和他商讨下具体的人员安排和培训方向。
和讯一下,双方都认同企业的招聘员工是一个相对较困难的任务,而通过提供培训使得员工更专业更加有竞争力才是企业获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经过磋商,弗兰克制定了一个培训计划,让每一个员工都能从中得到实惠。
首先是员工的管理技能,因为达达物流公司后勤队伍庞大,所以许多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比较单一,需要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和指导。
因此,培训课程中将会有一部分是象征性管理和管理模拟,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然后是工程师的技能和场地维护的技巧,目的是普及技术并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清洁。
另外,还有一些专业的课程,如政治研究,管理财务等。
当弗兰克和人力资源专家斯科特计划完这个培训计划后,他们带着这个计划去和达达物流的员工进行沟通,询问员工有没有对于这个培训计划的疑虑和建议。
经过一些调整和细化后,达达物流公司的培训计划被正式推出。
这个计划,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还让员工更深入地解读企业的方向,加速了企业的成长。
不久之后,达达物流公司创始人王兴先生接到了客户李先生的回复,他向王兴表达了他对于公司员工职业素质和企业培训计划的认可和钦佩。
王兴笑了笑,深信不疑:它是一个效率最高的公司,也是许多优秀员工的家园。
第一单元《学会敬业》案例1:有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姑娘到城市打工,由于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于是选择了餐馆服务员这个职业。
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能的职业,只要招待好客人就可以了,许多人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多年了,但很少有人会认真投入这个工作,因为这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需要投入的。
这个小姑娘恰恰相反,她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并且彻底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段时间以后,她不但能熟悉常来的客人,而且掌握了他们的口味,只要客人光顾,她总是千方百计地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不但赢得顾客的交口称赞,也为饭店增加了收益——她总是能够使顾客多点一至二道菜,并且在别的服务员只照顾一桌客人的时候,她却能够独自招待几桌的客人。
就在老板逐渐认识到其才能,准备提拔她做店内主管的时候,她却婉言谢绝了这个任命。
原来,一位投资餐饮业的顾客看中了她的才干,准备投资与她合作,资金完全由对方投入,她负责管理和员工培训,并且郑重承诺:她将获得新店25%的股份。
现在,这个小姑娘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餐饮企业的老板。
问题讨论:根据案例你能分析“做”与“会做”的不同吗?案例2:在希尔顿大酒店长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个年轻大学毕业生杰克和汤姆应聘到希尔顿,起初他们对终于有了光明的前途而感到非常兴奋,但是很快两人发现酒店并不是很重视他们,因为他们被安排去打扫楼道卫生。
上班第一天,杰克和汤姆都很踊跃,积极工作,尽量表现自己。
然而就这样一过就是两个月,杰克和汤姆继续在打扫卫生。
在这期间,杰克一直在不断地埋怨酒店和经理,也懒得勤快干活了,整日总是踩着点来上班,到下班时间,他赶紧冲出酒店回家休息。
汤姆却仍然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也很少发牢骚,他把这些当成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
每天他吹着口哨,很早地就来到了希尔顿酒店,准备好一天的工作;晚上下班时,他比谁走得都晚。
他想作为一个新员工,应该多做一些,把工作做到位再休息。
终于第三个月过去了,杰克忍不住了,就辞职了事。
员工培训方案案例精选7篇员工培训方案案例精选7篇员工培训方案案例(篇1)一、培训目的帮助新入职员工迅速溶入酒店的企业文化,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和行文模式,了解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和职业素质,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训要求受训者:1、掌握相应的工作技能和服务利益,职业道德。
2、学到新的知识,多获得经验,从而有机会提升。
3、减少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4、增强自身对胜任工作的信心。
5、增强工作能力,有利于未来发展。
二、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为一个月,共分为以下三个专题。
1、关于公司(1)了解公司的历史和文化,让新员工对公司增加了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认同。
(2)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领导和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让新员工明白公司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新员工尽快的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会成倍地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效率。
3、讲师讲授由讲师来向员工讲课。
4、案例分析给几个案例,让其自己讨论,并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5、情景演练模拟一个场景,让其深置其中。
A、试想:酒店新员工为何要进行培训?酒店新员工培训,又称岗前培训、职前教育、入厂教育,是一个企业所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从一个团体的成员融入到另一个团体的过程,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
B、企业管理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管理酒店新员工1、对酒店新员工实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主要是企业状况、发展前景、产品介绍、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使酒店新员工对企业有一个全面、概括性的了解。
主要是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工作状态(如正在做的工作、工作困难、未来工作重点)等内容,通过培训可以使酒店新员工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并进入角色。
2、让老员工对酒店新员工进行“传帮带”老员工入职时间长,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场资历,酒店新员工上岗后,可以让老员工带酒店新员工一段时间,等酒店新员工熟悉了工作流程,再放手。
员工案例分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员工的表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业绩和发展。
因此,对员工的案例分析成为了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一个员工案例,分析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某公司的员工小张,是公司销售部门的一名销售代表。
小张在公司工作已经有三年时间,一直以来表现都非常出色。
他对客户的服务态度非常好,能够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及时给予专业的建议。
在销售过程中,小张总是能够保持耐心和细心,不断提高自己的销售技巧,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同时,小张在团队中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成员,经常帮助其他同事解决问题,为团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小张的表现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好处。
首先,他的出色表现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业绩,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
其次,小张的积极工作态度也带动了整个团队的士气,使团队的合作更加融洽,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小张的良好表现也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
然而,小张的表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他的业绩一直很好,因此他的上级领导对他的管理较少,导致了小张在工作中有些骄狂自大,对一些工作细节不够重视,有时候也会忽视对团队其他成员的帮助。
这些问题虽然不会影响到小张的业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氛围和效率。
综上所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对企业的发展和形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表现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提高团队的士气,树立企业形象;而不良的表现则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员工案例分析时,应当充分肯定员工的优点,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的问题,以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良好形象。
品管部员工培训教材——工作态度(服从、执行力、主动帮助他人)在要求检验员具备良好的态度之前,我们首先要求品管部的各级干部具备良好的态度,以身作则。
一、部门(各级干部)对人对事的基本理念:1、对人充分尊重,不因任何事情而羞辱人;2、对事严格要求,不因任何人而降低要求。
比喻:过滤器。
不能过滤掉杂质的过滤器是无用的。
二、品管的价值:不体现在发现了多少问题,而在于反过来有多少问题没有发现。
就像人的安全不体现在有多少次过马路注意了,而体现在有几次没有小心?个人要确保零安全事故,工作要做到零缺陷。
三、我们的责任心:仅仅在完成任务,还是对结果负责?是否能对自己检验过的产品100%放心?只有能承担完全的责任时,才叫有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人不会讲“我检过的这些产品应该没问题”,他会说“我检过的这些产品绝对没问题,尽管放心”。
1讨论抽问:检验员应有怎样的态度?2工作态度——做人的态度2.1实事求是不捏造、夸大或缩小检验发现的事实。
故事——狼来了。
2.2服从管理2.2.1服从是对工作态度的表现形式如果不服从,能否保证任务的完成?答案是不能。
只有具有服从品质的人,才会在接受命令之后,会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即使完成不了也能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找各种借口来推脱责任。
这是一种积极地工作态度。
就像有的人家里进门要求脱鞋,有的人却无此要求一样;就像美国有美国的法律,中国有中国的法律一样,各个工厂有各个工厂自己的一些制度和安排。
如果我们接受这份工作,就要接受其全部。
就像你不可能把一个人劈成两半,只接受他的优点,不接受他的缺点一样。
2.2.2服从保证了公平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公平的待遇,但是公平的环境是需要大家一起去营造和维持的。
人拥有也应该尊重自己选择道路的权利,但是每个人也必须为某一种环境制度而顺从或改变。
不能说希望自己可以睡懒觉,就不遵守公司的作息条例。
服从除了对人的服从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对规范和制度的服从。
如果我不服从制度,他也不服从制度,那么这个工厂还有公平可言吗?这样的工作环境会是你想要的吗?因此,为了获得工厂公平、有序的工作环境,自己首先要服从。
如何培训员工的工作态度?(2)
下面与您分享一个案例
知名的沃尔玛商场要招考一名收银员,几经筛选,最后只剩三位小姐有幸参加复试。
复试由老板亲自主持,第一位小姐刚走进老板办公室,老板便丢了一张百元钞票给她,并命令她到楼下买包香烟。
这位女孩心想,自己还未被正式录用,老板就颐指气使地命令她做事,因而感到相当不满,更认为老板故意伤害她的自尊心。
因此,老板丢出来的钱,她连看都不看,便怒气冲冲地掉头离开。
她一边走,一边还气呼呼地咒骂:“哼,他凭什么支使我,这份工作不要也罢!”
第二位女孩一进来,也遇到相同的情况,只见她笑眯眯地接了钱,但是她也没有用它去买烟,因为钞票是假的。
由于她失业许久,急需一份工作,只好无奈地掏出自己的一百元真钞,为老板买了一包烟,还把找回来的钱,全交给了老板。
不过,如此尽职卖力的第二位面试者,却没有被老板录用。
因为,老板录用了第三位面试的小姐。
原来,第三位女孩一接到钱时,就发现钱是假的,她微笑着把假钞还给老板,并请老板重新换一张。
老板开心地接过假钞,并立即与她签定合约,放心地将收银工作交给她。
三位面试者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第一个面试者的心态,是多数老板最害怕的类型,毕竟,只会用情绪来处理事情的人,任谁也不敢将工作托付给他。
第二位面试者的处理方式,则是最不专业的表现,虽然委曲求全的人比较有敬业精神,但万一真的遇到重大问题,老板需要的不是员工委屈与退缩,而是冷静与理性的处理能力。
于是,第三位面试者成功了,因为在这件小事上,她充分表现出责任心和专业能力。
笔者认为,员工的责任心和敬业度,就是企业的。
其实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的责任心缺失有关;员工的责任心缺失,又与企业经营员工责任心的能力不强有关。
责任、敬业,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大陆首富刘永好有一次在韩国考察,看见了一家厂,不过300名员工却创造了在国内工厂3000人才能达到的产量。
刘永好很感慨地说,为什么同样的系统工艺和设备,同样的时间,产量一样但是创造效益的人数却不一样?
有一个传言是这样说的,据说,一家中国公司,请了一个丰田专家到公司,帮助公司实施丰田式精益管理。
这位专家到这家公司呆了几天,了解了员工的工资情况与工作情况之后,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看你们的工资这么低,觉得真不值得为这样的公司与老板工作。
第二句话是:看了你们这样工作,觉得你们真不应当有饭吃。
想想也真是平时我们某些国有企业的员工、公务员、甚至管理人员不也是这样吗?看他们的工资的确很低,但看其劳动的态度与贡献,觉得不拿钱都是在浪费资源。
国内企业要想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都充分体现出来,必须首先让员工学会遵守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标准工作,不违反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监管。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员工进行、。
何为培?就是培土、培养,在树苗四周堆上土叫培,目的有二:一是保护树苗不被风刮倒;二是保养,为树苗添加养料。
何为训?就是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
训导,就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训练,就是反复做,把应该做的事情按正确的方法反复演练。
与一些专家的角度不同,笔者认为,国内一些领导的带头作用起主导原因带头不遵循规则,工作效率自然就提不高,员工更是纷纷效仿行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自己曾说,每天他都工作至深夜。
正因为他对工作的狂热,才缔造了今天庞大的微软帝国。
建议企业通过教育,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反复做正确的事情,对待工作的态度呢,从“要我做好”到“我要做好”把演练和实战相结合,对业务流程熟悉、对业务标准形成条件反射,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和企业氛围,才能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和敬业度,构建企业的防火墙
先与您分享一个故事从前,在一座大湖中央,人们修建了一座庙,庙中供奉着传说中菩萨戴过的佛珠链子,一位老住持带着几位年纪较轻的和尚在庙里面修行。
有一天,老住持召集他们说:“菩萨链子不见了!”年轻的和尚们听完这句话,几乎个个瞠目结舌,他们都不敢相信,佛珠链子怎么可能不见呢?因为庙中只有一个门,24小时都由这几位和尚轮流看守,外人根本进不来。
老住持以平静的口吻说:“给你们七天静思,只要拿的人能够承认犯错,然后好好珍惜这串佛珠链子,我愿意将链子送给喜欢的人。
”
第一天没有人承认,第二天也没有,只是原来互敬共处的和尚们,多了猜疑与猜忌,甚至彼此之间也不再交谈,这样的气氛到第七天,还是没有人站出来。
看到这种情况,老住持说话了:“各位,你们都认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们的定力已够,佛珠链子不曾诱惑得了你们,明天早上你们就可以离开这里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
第二天早上,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们一大早就背着行囊,只剩一个双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萨面前念经,众和尚心中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承认拿了佛珠链子,这下子让冤情真相大白。
老住持分别向这些无辜的和尚道别后,转身询问瞎和尚:“你为什么不离开?佛珠链子是你拿的吗?”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还在,我为修养佛心而来!”
“既然没拿,为何留下来承担所有的怀疑,让别人误会是你拿的?”老住持问道。
瞎和尚回答:“过去七天中,怀疑很伤人心,自己的心,还有别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担才能化解怀疑。
”
于是,老住持从袈裟中拿出传说中的佛珠链子,戴在瞎和尚的颈子上:“链子还在,只有你学会了承担!你将是这座庙的新住持!”
可见,一个人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他的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
也是每位职员工做人做事的最基本准则之一,是衡量每个打工者有否良好心态、主人翁意识的判断标准之一,是每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每个人能否做好工作、获得上司认可和在公司存在价值的前提条件,更是一个人能力得到良好提升和未来职业规划最佳成长的综合素质之全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