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及主机选型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36
临时用电线路负荷计算及导线选型1 临时供电设备总负荷计算:
计算公式:S= ∑P/ COS?
P=∑P1/COS?1+∑P2+∑P3
其中: S——变压器额定视载功率(KVA) COS?——取系数
P——用电设备总计算容量(KW)每处现场用电计算容量如下:
P
js1=58KW P
js2
= P
js3
=(其中Pjs1=58KW=∑Pe×,∑Pe=所在区域
所有设备功率*相应的暂载率之和)
由此:S=(P
js1+ P
js2
+ P
js3
)/=(58++)/≈(KVA)
导线的选择
按允许电压降选择导线截面,计算公式为:
S=K
X
∑(PL)/C?U(mm2)
其中:S——导线截面积
∑(PL)——负荷力矩的总和
C——计算系数,在三相五线制供电时,铜线取C
U
=77
K
X
——取系数,临时施工用电取
?U——电压降,站内及区间取6%(办公用电取5%)。
每站施工用电计算容量如下:
其中站内:P
js2= ,P
js3
= L按200米计算
则: S=*(+)*200)/(77*6)≈
由此:自变压器引至站内总配电柜选用VV
22
3*95+2*50,站内架空动力选用BVV95,照明选用BVV10。
地面:P=58KW L按150米计算
则:S=*58*150)/(77*5)≈
由此:自变压器引至地面临电总配电柜选用VV
22
3*25+2*16
经核算上述选型电缆、电线电流量及发热条件,满足施工需要。
机房总热负荷的计算及空调配置选型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环境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进行测算。
1、已知UPS容量,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100KVA,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1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8(带载率)×0.8(热转换)=51.2KW主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主机房总热负荷Q=Q1+Q2=51.2+8 = 59.2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主机房制冷需求。
2、已知负载功率,计算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负载功率为60KW,机房面积80m2,则机房设备热负荷Q1为:60KW(负载功率)×0.8(热转换)=48KW机房其他热负荷Q2为:80(面积)×0.1=8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48+8 = 5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EX系列PEX60的机房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机房制冷需求。
3、UPS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例:UPS容量为400KVA,UPS室面积60m2,则UPS室设备热负荷Q1为:400kva(UPS容量)×0.8(功率因数)×0.08(热损耗)=25.6KWUPS室其他热负荷Q2为:60(面积)×0.1=6KW则机房总热负荷Q=Q1+Q2=25.6+6 = 31.6KW因此,我们推荐2台艾默生品牌PWX系列的PEX35机房精密空调,形成1主1备冗余工作,可满足UPS室制冷需求。
4、电池室机房精密空调配置: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一般来说其寿命为3~5年,但是电池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对电池的日常维护保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或缩短。
空调知识学堂冷负荷计算和主机选型本文中,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冷负荷计算和主机选型常识:
空调冷负荷包括: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人体散热、灯光照明发热、电热设备散热、新风带入热量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冷负荷增加。
各部分的冷负荷可通过有关公式计算出来,但是在实际中,有时没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冷负荷的获得也可根据常见场所单位面积冷负荷指标估算得到。
计算公式:
Q总= Q人体热+ Q传入热+ Q灯光热+ Q设备热+ Q新风热+ Q
其他
水管选型:
冷冻水管的设计。
根据冷冻水流量G、水流速v可计算出水管的管径。
计算公式:水管内直径D=2(G/π×v)1/2
v:冷冻水流速,推荐流速1-2.4m/s
冷凝水管大小可根据冷量确定
Q≤7KW时,DN=20mm
Q=7.1-17.6KW时,DN=25mm
Q=17.7-100KW时,DN=32mm
Q=101-176KW时,DN=40mm
其中:DN——表水管直径
主机选型:
主机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噪音、承重及放置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未端总冷量再加上总冷量的15%冷量损失,即总冷量Q主机=(1+0.15)Q未端。
主机选27KW总冷量,但住宅还要考虑使用率,不在同一时刻使用等。
比方说白天主要用于餐厅,起居室、书房,而晚上用于书房、卧室及主卧室,经核算白天的总热负荷相对较大,选主机能满足白天全负荷的冷量就必能满足晚上的冷量,即总冷量为
17KW,选用LSQ17HD一台。
冷负荷计算和主机选型知识就为您讲解到这里,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您对中央空调安装、施工方面的内容感到陌生,并有兴趣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
室内冷负荷计算及内机选型方法Q=mc(t-t0)Q:温度从t到t0,室内空气吸收(放出)的总热量。
(KJ或KCAL)1卡=4.2焦耳;1KW的制冷量,相当于1KJ/s,相当于每小时吸热857大卡。
1冷吨(USRT)=3.517KW;1kw=860kcal/h1KCAL/S=4.2KW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BTU=0.293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千卡=大卡*1英制冷冻吨(1RT)=144Btu/Lb*2000/24Hr=12000Btu/hr=3024KCAL/H=3517W公制冷冻吨定义:*制热量单位为Kcal,使1公斤的水,升高摄氏1度C所需的热量为1Kcal。
*公制冷冻吨(1RT)是将1000公斤(1吨)0度C的水(冰的融解热为79.63Kcal),在24小时内变为0度C的冰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1公制冷冻吨(1RT)=79.63kcal/Kg*1000/24Hr=3318Kcal/hr=3859W一般根据使用场所来计算,如办公是每平方在160W-180W,卧室每平方在120W-140W,客厅140W160W,饭店在220W-260W,商场在320W以上等.可大也可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冷量配比越大成本越高,一般2500w为一匹,匹为日本的标准单位叫法传入中国的,1匹等于0.735kw电功率,而0.735kw的电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kw)是没有准的,每个厂家,每个牌子也不一样,他是由空调的能效比等来决定的,一般是0.735kw的电功率制冷量为2500kw,所以1匹约等于2500kw制冷量,你说的是办公场所但有30多台电脑是热源,人也多,所以,每平方应达到220W以上,最少再加二台制冷量是7000W的,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瓦(w)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
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在确定了每根导线上的计算电流后,选择导线和低压断路器。
导线按照发热条件进行选择,在选定后要进行机械强度的校验。
在选择断路器时,其额定电压不低于保护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它所安装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下面以第四层为例进行负荷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导线和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上图为某层配电箱系统图,共十七个回路,其中有两个备用回路,各回路功率如系统图中所示。
每个回路的导线都选择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的导线,即BV型的导线。
一、楼层配电箱各出线回路中所用的导线,断路器选择。
两者的确定主要由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确定。
先将断路器的各出线回路分为照明、插座、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四类,每类分别进行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取每类中功率最大的一条回路去计算它的电流,如果所选的导线和断路器适合这条回路,那么也必将适合比它功率小的回路。
1、取照明回路中功率最大的一条回路,其功率是1.23kW (计算荧光灯回路功率时,注意每个荧光灯的功率+镇流器的功率损耗为其原来的10%才是每个荧光灯具的总功率),cos ϕ=0.9,计算其电流:30I =ϕUCos P 30=9.022*******.1⨯⨯=A 2.6 ① 导线的选取: 按允许载流量条件去选择导线的截面,既al I >30I式中 al I :导线或电缆长期允许的工作电流,A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P507)30I :线路的计算电流,A 。
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与环境的温度有关,本设计选取温度为30C o 时的载流量,根据计算电流初选BV 型的导线,为聚氯乙烯绝缘。
导线截面为2.5mm 2,在30C o 时其载流量为 A ,al I >30I ,满足要求。
敷设方式选择为穿硬聚氯乙烯管敷设,并暗敷在墙内,沿屋面或顶板敷设。
校验机械强度:按室内照明用灯头引下线来考虑,铜芯线的芯线最小截面积为1.0mm 2,因此以上所选的导线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变压器负荷计算及选型
一、变压器负荷计算
1、基于标准的变压器负荷计算
根据变压器功率、电压、频率等参数,给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为15KVA,负荷电流是:
变压器容量的确定根据其输入输出电压、输入输出电流、保护等等,
变压器的负荷电流一般不超过额定容量的80%,所以最大负荷电流计算
结果是:
62.56A×80%=50.04A
2、基于实际用电情况的变压器负荷计算
实际用电情况的变压器负荷计算,应根据实际来确定具体的负荷电流,如20KVA变压器,负荷电流是:
负荷电流=20KVA÷(380V×1.732)=50.35A
负荷电流不宜超过额定负荷的80%,应将最大负荷电流控制在
50.35A的80%以下
最大负荷=50.35A×80%=40.28A
二、变压器的选型
变压器的选型,是根据所计算出来的最大负荷电流,合理确定变压器
容量的大小,一般可根据变压器功率、电压、频率等参数,变压器的容量
确定为负荷电流的1.25倍。
比如本案例中,要求最大负荷电流为40.28A,那么算出变压器容量可为:
变压器容量=40.28A×1.25=50.35KVA(最佳变压器容量60KVA)
变压器选型完成。
电力负荷的计算及电缆选型1.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电力负荷计算是设计电力系统的基础,其目的是确定电力系统所需供电能力的大小。
电力负荷计算的步骤如下:(1)收集数据:包括设备名称、设备数量、设备功率、使用时间、同时使用率等信息。
(2)计算设备负荷:通过设备数量乘以设备功率得到设备负荷,并根据使用时间和同时使用率计算得到最大可能负荷。
(3)计算总负荷:将各个设备负荷相加得到总负荷。
(4)考虑增补负荷:根据未来的扩容计划以及备用容量和容错能力的要求,计算增补负荷。
(5)考虑负荷特性:根据不同负荷特性(如瞬时负荷、谐波负荷等),进行适当的修正。
2.电缆选型原则电缆选型是电力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选用合适的电缆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电缆选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流容量:电缆的导体截面积决定了其承载电流的能力。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电缆的导体材料、截面积等参数,选取能够承载所需电流的电缆。
(2)电压等级: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选取相应的电缆电压等级。
电缆的电压等级应与系统的电压等级匹配,以确保电缆能够正常运行。
(3)绝缘特性:电缆的绝缘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运行。
根据系统的绝缘要求,选取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电缆。
(4)环境适应性:电缆的环境适应性是选型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电缆的敷设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选取能够适应环境的电缆。
(5)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选取经济性最佳的电缆。
经济性主要考虑电缆的价格、使用寿命以及维护成本等因素。
以上是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及电缆选型原则的简要介绍,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磁兼容性、防火性能等。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仔细分析各种因素,选取合适的电缆,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