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梦教育梦--一个年轻乡村教师的梦想

中国梦教育梦--一个年轻乡村教师的梦想

中国梦教育梦--一个年轻乡村教师的梦想

宝小张永静

“中国梦”是XX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因为它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梦是清醒的、清晰的、清醇的,因为它涵盖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丰富内涵;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个人的,因为它必须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既是伟大祖国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在中国梦的主旋律之下,作为一个年轻乡村教师的我也有一个梦想。

XX年“最美乡村教师”这个名字响彻我的母校——白城师范学院,因为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出了一位名人——杨富生。今年26岁的杨富生是贾塘乡黄湾村人,去年毕业后,放弃了去浙江省杭州市一家私立学校任教的机会,回海原县考取了特岗教师。他是马营小学建校近40年来个本科学历的教师、个英语教师、个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个办个人图书馆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一周要教27节课,包

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他寓教于乐,善于让学生们怀着兴趣学习。他特别重视晨读,他任班主任的四年级学生,都能轻松背诵毛泽东的60多首诗词。今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栏目播出新闻《杨富生:把外面的世界带回家》,此时杨富生从教仅8个月。9月10日教师节,教龄仅一年的杨富生接任海原县贾塘学区马营小学校长,成为海原县最年轻的小学校长。

作为他的小师妹,我自然是无比自豪的,但是除了自豪更多的应该是反思与感慨,大学四年也跟着他学了不少东西,可是一踏进学校大门,似乎应试教育的模式一下子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东西找不到用武之地。刚刚入职一个月的我,就被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所磨垮,被教学事务的琐碎所拖累,想起我学生时代的豪情壮志,面对每天简单而又重复的生活格调,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顿觉得心灰意冷、茫然无从......

然而有一天,我又重新拥有了那份热情,这份热情和勇气是五年级的孩子们给的。记得中秋节之前,我给学生们写了关于中秋节诗歌朗诵的活动计划,选择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撰写了主持稿,想给他们办一场诗歌朗诵会,可是学校那几天忙着检查,只能把朗诵的计划往后拖。中秋节放假回来,日期都过了,我本来都打算放弃了,可是孩子们的热情

很高,总是问我什么时候办活动,不想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也不想做个说话不算数的老师,我便利用早自习的时间领着孩子们办起了诗歌朗诵会。尽管孩子们准备的不是很充分,尽管孩子们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尽管孩子们的感情不是很到位。但是,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我找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知道了在我的身后还有这样一群孩子在等着我,我需要教给他们的不只是英语知识,还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我找到了答案……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相信对于这个颁奖词,大家都再熟悉不过。是的,这是写给张丽莉教师的颁奖词。如果说张丽莉的事迹在XX年被人们所关注,那么XX年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乡村教师。在看XX年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的时候,我忍不住落泪了,眼睛被视频上的画面刺痛着,心被那一个个动人的事迹牵动着。

有这样一位教师,1995年他利用假期去煤矿打工,想用赚来的钱给学生买书本和教具,可是突然断裂的绞车撞到了他,钢丝绳将他的大腿动脉全部割断,永远失去了左腿。所有人都在发愁孩子们下学期的课怎么办,可是谁也没有想

到,开学那天竟然是他拄着拐杖走进了课堂。如果说失去左腿,是孩子们给了他好好活下去的理由和希望,那么这次遭受脑於血的重创,没人会相信右手失去知觉,已经失语的他能够再次回到三尺讲台上。他就是重庆市巫溪县新田村小学的老师刘坤贤。我不知道他有多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亦不知道他和孩子们结下了怎样的情。我知道的是他对教师职业的坚守与隐忍,我还知道他的精神已经深入到我的内心,将成为我在教师岗位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习近平主席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共青团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成为真正的追梦人,领着学生们一起圆梦。

我梦想能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改变应试教育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挣脱课程和教材的束缚,领着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我梦想能有那么一天,所有传道、授业、解惑者,都能心中有爱,独具慧眼,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并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孩子不断自主探索;能崇尚“亲其师,信其道”的真谛,愿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一个安静的后院,这个后院就是她的教育。在这里,没有传统观念的禁锢,没有功利主义的纷争,

真正体现教育规律,对教育充满宗教般的信仰,真正关注学生未来的命运,锤炼其意志品质,展露其聪明才智,让其感受到时代所能给予的一切。这就是我——一个年轻乡村老师的教育梦想!

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我坚信: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大力崇尚赏识教育,始终坚守滴水穿石、磨杵成针的毅力和永不满足、攀登不止的追求,立足三尺讲坛、躬耕半亩方塘,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崇高职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教学,只顾耕耘、莫问收获,回报我们的将是满天下的桃李,教育不是梦,中国梦不再是一句空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