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0
混凝土调整配合比方案(一)明确目标1.混凝土硬化前的目标混凝土在硬化前要保证入模时的混凝土工作性良好、不离析、不泌水,工作性与施工工艺相匹配、施工过程顺利,入模后不泌水、少浮浆。
2.混凝土硬化后的目标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结构无严重缺陷。
(二)弄清原因1.材料因素材料对混凝土硬化前性能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需水量变化材料的需水量增加时,不做出调整就会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
例如:骨料含泥量、粉尘含量增加、粉煤灰烧失量增加、使用热水泥、减水剂有效成份降低等因素都会使混凝土需水量增加(不局限于以上因素),与之相反的情况则会使混凝土需水量降低,不做出调整混凝土可能会出现离析、泌水等问题。
(2)含气量变化粉煤灰烧失量增加、砂含泥量增加会导致混凝土含气量降低,如果含气量降低过多,就会使混凝土粘度增加或浆体不饱满、离析等情况,有时粉煤灰等材料的变化会使混凝土含气量大幅度增加,可能有损混凝土强度。
(3)骨料级配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变化主要是因为粗、细骨料颗粒的变化。
例如:粗骨料中较小的颗粒增加、细骨料变粗可能使混凝土的包裹性变差,细骨料太细可能会使混凝土更加粘稠。
2.环境因素(1)温度气温变化对混凝土硬化前性能表现在:一是混凝土流动性损失的速度变化;二是引气混凝土中对含气量影响较大。
(2)混凝土运输时间一个拌合站往往会向多个工点供应混凝土,而不同工点所需要的运输时间必然不同,有时差距还很大。
如果都是按照同一个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而不经过调整的话,混凝土在到达各个工点时的流动性可能会差距很大。
3.影响硬化后性能的因素(1)配合比不能实现预期效果上文中所叙述的影响混凝土硬化前的因素,都有可能使配合比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混凝土入模前的工作性不好就难以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那么硬化后的性能就无法保证。
如果施工现场向混凝土中加水,就会使水胶比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降低。
(2)混凝土实体不能均匀密实混凝土不能够均匀、密实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管理原因,没能按要求布料、振捣;二是由于混凝土本身不是均匀的,这与配合比不能实现和施工现场的操作关系很大。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稳定性,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控制规定。
本文将从配合比的制定、调整与管理的要点、配合比试验及结果分析、配合比的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内容。
一、配合比的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是指根据工程要求,通过试验、计算和经验等方法,确定适宜的水泥用量、骨料用量、矿粉用量和掺合料用量的比例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制定配合比应考虑以下因素:1. 工程要求: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级及抗渗性要求等。
2. 施工条件:考虑施工工艺、施工期限、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材料品质: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实际情况,确定水泥、骨料、矿粉、掺合料的选用和使用量。
4. 施工工艺:考虑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制定配合比中材料用量的控制范围。
举例:例如,在某个混凝土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C30的混凝土等级,要求达到抗渗等级为P20。
施工条件为夏季高温,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裂性和防止过早脱模。
根据已有经验和试验结果,在水泥使用量、骨料配合比、矿粉掺量和掺合料使用比例上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终得到了适合该工程施工的配合比。
二、配合比的调整与管理要点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稳定。
以下是配合比调整与管理的要点:1. 配合比调整:在初次制定配合比之后,根据实际试验结果和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发展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微调和优化,以适应工程实际需求。
2. 配合比管理:建立配合比调整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配合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包括材料的验收与管理、配合比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配合比的修订与审查等。
3. 配合比调整记录与每次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时,要及时记录原配合比和调整后的结果,并编写调整报告,留存备查。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一、概述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是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的检验和评估,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内容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配合比: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的用量,以及比例关系。
2、原材料检验: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水泥、砂、石、外加剂等,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泌水率等指标,以评估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稳定性。
4、混凝土强度: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5、耐久性指标: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指标,以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
6、其他指标:如混凝土收缩率、碳化深度等,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性能。
三、方法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采用以下方法:1、抽样检测: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试验检测: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验检测,包括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泌水率等指标。
3、强度检测: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
可以采用回弹法、钻芯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4、耐久性检测:对混凝土进行耐久性检测,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腐蚀性等指标。
可以采用相关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5、其他指标检测:如混凝土收缩率、碳化深度等指标可以采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
四、注意事项在混凝土开盘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情况。
3、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处理,保证工程质量。
混凝土开盘鉴定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材料。
它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活动,旨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唐山迁安市东西区第三通道工程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坍落度设计要求为120~160mm。
水泥采用唐山冀东水泥厂生产的强度等级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迁安山江生产的最大粒径为31.5mm的碎石,混凝土用砂采用中砂,外加剂采用唐山丰南区荣飞建材厂生产的RF-7萘系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5%减水率为25%。
一、初步计算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
k=30MPa,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取δ=5.0则:f cu。
0=f CU。
k+1.645δ=30+1.645Χ5=38.2MPa2、水胶比W/Ba、计算水胶比W/B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r)1、fce=r c f CU。
g =32.5Х1.12=36.4粉煤灰影响系数r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rf b= r f r c fce=1*1*36.4=36.4b 、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式中αа,α b — 回归系数,查下表:αа,αb 回 归 系 数 表查表回归系数为a a =0.53 a b =0.2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易按下式计算: W/B=(a a 。
f b )/(f cu 。
0+a a 。
a b 。
f b )=0.53Х36.4/(38.2+0.53Х0.20Х36.4)=0.46C 、为了保证混凝土必要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满足施工时拌和物的和易性,采用水灰比W/C=0.431、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 和外加剂用量m wo=m /wo (1-β) D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干硬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塑性混凝土用水量(Kg/m3)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一、任务背景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的记录内容和要求。
二、记录内容1. 生产基本信息记录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需要记录以下基本信息:- 日期和时间:记录混凝土生产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施工单位:记录进行混凝土生产的施工单位名称;- 施工地点:记录混凝土生产的具体施工地点;- 生产人员:记录参预混凝土生产的人员姓名和职务。
2. 原材料检验记录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记录以下内容:- 水泥检验:记录水泥的品牌、批号、生产日期、试验结果等信息;- 骨料检验:记录骨料的种类、来源、试验结果等信息;- 混凝土掺合料检验:记录掺合料的种类、来源、试验结果等信息;- 水检验:记录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水源、水质检验结果等信息。
3. 配合比记录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
记录以下内容:- 配合比设计:记录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案;- 配合比调整:记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配合比调整情况;- 配合比试验:记录进行的配合比试验结果。
4. 搅拌过程记录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
记录以下内容:- 搅拌设备:记录使用的搅拌设备型号、编号等信息;- 搅拌时间:记录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搅拌速度:记录混凝土的搅拌速度;- 搅拌温度:记录混凝土的搅拌温度;- 搅拌均匀性检验:记录进行的混凝土均匀性检验结果。
5. 浇注过程记录混凝土的浇注过程对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有重要影响。
记录以下内容:- 浇注方式:记录混凝土的浇注方式;- 浇注时间:记录混凝土的浇注开始和结束时间;- 浇注温度:记录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浇注工艺:记录混凝土的浇注工艺和注意事项;- 浇注质量检验:记录进行的混凝土浇注质量检验结果。
混凝土配合比表(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混凝土配合比表(2)
中国混凝土网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9-8-7]
混凝土配合比表(3)
水泥砂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石灰砂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混合砂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
混合砂浆配合比续表单位:立方
其它灰浆浆比表单位:立方米
其它灰浆浆比续表单位:立方米
水泥石碴(豆石)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
豆石砼及灰土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水泥蛭石(珍珠岩)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水泥焦渣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砌筑砂浆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陶粒砼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普通砼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普通砼配合比续表单位:立方米
特种砂浆、砼配合比表单位:立方米
特种砂浆、砼配合比续表 1 单位:立方米
特种砂浆、砼配合比续表 2 单位:立方米
特种砂浆、砼配合比续表 3 单位:立方米
特种砂浆、砼配合比续表 4 单位:立方米
摘自北京市建设工程概算定额建筑工程第一册土建(下册)。
混凝土开盘鉴定报告与混凝土配合比(原创版)目录1.混凝土配合比概述2.混凝土开盘鉴定报告概述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4.混凝土开盘鉴定的流程和内容5.混凝土施工记录、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通知单以及混凝土开盘鉴定的区别和填写顺序6.总结正文一、混凝土配合比概述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水泥、水、砂和石子等。
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四个阶段。
二、混凝土开盘鉴定报告概述混凝土开盘鉴定报告是由搅拌站提供的,用于验证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站的计量是否准确以及搅拌的混凝土的工作性是否符合要求。
开盘鉴定报告需要经过监理审核才能开盘,除此之外,还需要附上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和混凝土施工记录等。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初步配合比计算: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原材料性能等参数,通过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对初步配合比进行调整,使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确定基准配合比。
3.实验配合比确定: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和实验,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强度等性能进行测试和调整,确定实验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在实验配合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原材料波动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确定施工配合比。
四、混凝土开盘鉴定的流程和内容混凝土开盘鉴定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配合比申请:施工单位向搅拌站提交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等要求。
2.配合比审核:搅拌站对施工单位提交的配合比申请单进行审核,确认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3.配合比调整: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等性能满足要求。
4.开盘鉴定:搅拌站进行开盘鉴定,查看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准确性、工作性等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强度曲线修正一、通过试验获得以下材料参数及碎石掺配比例水泥(拟定比例胶凝材料掺配)28d实测强度,水泥(及粉煤灰等外掺料)的密度,砂石饱和面干比重,水和减水剂密度,砂石松散堆积密度。
根据集料筛分数据,算出细度模数,确定粗集料掺配比例,使之符合级配要求。
据胶凝材料种类和限制范围,确定各种胶凝材料的种类。
二、配置强度的计算(JGJ55-2011)fcu,o≥fcu,k+1.645σ(1)标准差σ取值:按照表1取值。
三、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水胶比计算遵循水胶比和强度成反比的原则,简化水胶比计算公式,强度和胶水比近似成线性关系,更加直观。
此公式可直接计算指定水胶比情况下的强度值,便于日常混凝土的控制与优化。
2.用水量W采取固定用水量法,普通混凝土的用水量一般在155~200kg/m3。
混凝土强度越高,选择的用水量越低。
配比设计之初,暂不考虑减水剂中的水。
3.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胶材总量等于用水量W乘以胶水比B/W:B=W×B/W(4)每种胶材的数量应符合不同规范对胶材的限值,比如:胶材最小不得少于280kg/m 3;水泥用量不得超过500kg/m 3。
4.砂率SP的计算确定用配合比全计算法计算确定,再据砂细度模数进行修正。
混凝土是多相聚集体,混凝土的普适体积模型如下图:5.假定混凝土含气量为1.5%~2%,根据用水量、水灰比、各胶材比例、砂率、碎石比例等参数,采用体积法,计算各原材用量(减水剂除外)。
6.对砂率及碎石比例进行修正(1)采用多种级配碎石或连续级配时,每方混凝土中骨料筛分通过率曲线和标准富勒曲线对比,对砂率和碎石比例进行微调,使实际曲线在标准曲线附近,线型基本平顺,无明显折线。
1907年富勒及汤姆森提出:固体粒料粒径分布定义的理论方程式及其分布曲线。
方程式为:式中:h—系数(0.3~0.5);P—某粒径颗粒的过筛百分比;d—某颗粒的粒径(mm);D—该级配组的最大颗粒的粒径(mm)。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一)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二)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三)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四)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五)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
校核: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六)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
校核:主检:
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检测报告
批准:校核:主检:
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鲁JC/JL-01.0403 共页第页
校核:主检: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