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重要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8
社科论坛摘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战略区位重要。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本文试从经济区资源优势互补的角度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关天经济区资源装备制造对策1关天经济区资源现状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简称“关天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复通过,其范围包括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共六市一区。
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铜川、渭南、商洛、杨凌等为次核心城市。
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依托陇海铁路(欧亚大陆桥)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与关中城市群相呼应。
国家在西部布局了四大产业基地,其中的能源化工基地和优势资源深加工基地主要布局在陕甘宁经济区,与布局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互为补充、互动发展。
距离关中地区200多公里的陕甘宁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能源供应和保障的重要基地。
我省陇东南地区与陕西关中地区联系紧密、互补性强、产业关联度大。
天水市具有交通区位、制造加工、特色农业、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和人力资源等优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不仅是陇右重镇,也是陇东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辐射区的平凉、庆阳、陇南三市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历史文化深厚,产业优势明显,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将会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关天经济区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战略区位重要。
经济区处于中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科教实力雄厚。
网址: LOCAL E CO继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之后,西部地区正在谋划第三个经济区。
一个是伏羲氏的故乡、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一个是古人眼中可“王天下”的“四塞之国”,甘肃天水和陕西关中地区,现在正以前所未有的紧密度结合在一起——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大纲的初步完成,天水与关中地区有望跻身“国家级经济区”。
3月3日,陕西省发改委西部开发工作处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规划大纲目前已经完成,相关专家正在审议当中。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五市一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
“规划编制工作已纳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和陕西省、甘肃省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成立规划起草小组,并对规划的编制给出了时间表。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已把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发展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编制初步完成,标志着陕西、甘肃两省联手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工作全面启动。
“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
渭河“串起”的“开放龙头”“天水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一区中唯一的陕西省以外的城市,这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2月29日,在天水市政府召开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规划编制动员会上,天水市有关领导如是表述,同时要求农林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发展农业的大思路、具体目标和2020年近期及2040年远景规划期内全市农业工作发展目标。
据相关人士介绍,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将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陇东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主要论点摘录充分认识关中―天水经济区对甘肃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观点首先,要明确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地位:经济区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中心,丝绸之路的起点,祖国的心脏地带,西部的核心枢纽,两个西三角的连接点与过渡带。
天水市是甘肃的东大门,东翼的增长极,一核外围、一轴西点、三辐两挑。
从国家层面看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统筹科技资源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构建合作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利于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甘肃自身看也有六个“有利于”:有利于培育甘肃新的增长极;有利于加快重大联动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开放开发和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提升陇东南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有利于探索和创新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利于落实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规划》实施的关键,体制机制创新是重要保障。
一一五战略定位――一枢纽一中心:区域交通枢纽(陇东南立体交通网的核心)、区域物流中心(陇东南区域物流业的龙头),“五”是指先进制造、能源化工、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和有色冶金工业五大基地。
打造文化旅游大市,将天水纳入西安西线大旅游圈与延伸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与精品线路,彰显天水在华夏文明发源地中的特殊地位。
现场互动现场嘉宾:天水在融入大关中之后,如何带动陇东南的发展?范鹏:陇东南是一个整体,平凉、庆阳、陇南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未来西部的振兴中,都有巨大发展潜力,比如庆阳的煤炭石油基地。
天水作为陇东南核心城市,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平凉、庆阳作为石油化工基地、传统能源基地,对天水也有辐射带动作用,这个作用是互相的。
谁带谁,谁推谁,不能绝对地说。
多元互补,明确地位目标,整体推进,看到自己的长处,互相拉一把,这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区新机遇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一经济区规划总面积为7.98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划,其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经济区定位为“一高地四基地”即全国内陆型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天水是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和重要的发展极,肩负着发挥甘肃东部桥头堡作用,辐射带动陇东南及毗邻地区加快发展的重任。
全市将抢抓这一机遇,力争使天水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成为经济区西端重要的增长极,更加有力地带动和促进陇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天水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现代农业及商贸旅游等产业。
一是振兴装备制造业。
积极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子信息、医药食品、建筑建材五大集群,加快建设电子、机械、电器三大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园,加快天水经济开发区建设,建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
二是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做大做强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水、电、路、气、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天水至定西、天水至十堰、天水至平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和天水至平凉、天水至阳平关铁路,抓好天水机场建设,建立和完善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天水建设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
四是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
依托伏羲庙、大地湾、麦积山和西秦岭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寻根祭祖文化和古丝绸之路文化为纽带,开发建设寻根祭祖、休闲度假、佛教石窟艺术、现代农业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做大做强旅游业。
2009年6月25日,在西部大开发推行10周年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等一起,成为国家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一提法开始为人们所熟知。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三个重点区域之一(其他两个为北部湾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和优势。
关中地区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西部地区科技教育资源和高科技产业密集分布的区域。
同时,关中地区又具有承东启西、连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价值。
选择在这一地区进行率先开发,对于发挥该地区的优势和引领作用、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深入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基本区情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所涵盖的地域范围和历史渊源关中—天水经济区在地理范围上包括陕西省的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区域面积约7.98万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约为2842万人。
经济区直接辐射区包括陕西省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对于西部地区探索跨行政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天水自古属于陇右,距离宝鸡市200公里,西安市350公里,与关中地区山水相依、风俗相近、文化相融。
无论是在自然还是人文上都非常相似,并有着紧密联系,因而被学术界称为关陇文化区和经济区。
两地在历史上渊源深厚。
天水古称秦州,是先秦时期秦人的发祥地,后来秦人东迁进入关中(历史上的所谓“秦人九迁”),其大致路径为天水、凤翔、西安、咸阳。
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两地历经行政区划上分分合合,但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联系紧密。
从自然角度看,关中和天水同属渭河流域,在交通区位条件上,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城市与天水市同属于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依托陇海铁路、宝天高速(宝鸡至天水高速公路,属于连云港—霍尔果斯国家高速公路)紧密相连。
2011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统计及分析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面对着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我省经济做到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起步之年稳健开局。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跨陕、甘两省的重要经济区,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将对关中——天水经济区2011年各地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能对该经济区以后经济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各地市经济发展总状况:国民生产总值(GDP)及三大产业分布及增幅(表1:数据信息来源陕西省、甘肃省统计局网站)1、总体分析: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与其他六个地级市的各项经济指标总额不能进行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同的。
西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明显比除铜川外的其他五个城市的少,仅为4.5%。
第二产业所占的国民生产总值情况中,西安与商洛、天水两市接近,铜川市和宝鸡市第二产业较发达,而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远远好于其他几个城市。
这也说明,发展较缓慢和不全面的城镇大多是开始以发展农林畜牧业为主,并逐渐向第二产业的工业和地产产业的服务业等结构转化。
以下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2、国民生产总值(GDP)情况分析:(1)西安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1.6%超GDP半数由表1可知,西安市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饮食业、交通运输业等)同比增长的幅度为12.1%,较其他几个城市的情况相当,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增加51.6%,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城市的情况,可以推断2011年西安的第三产业发展中有特殊机会的存在。
经过分析可知,2011年西安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也许这是推到第三产业发展的特殊动力所在。
天水以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突出等优势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天水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悠久,天水市具有8000年的文明史,具有3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具有2700年的建城史。
另一方面,天水市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工业基础也非常雄厚。
在中国的版图中,如果我们画一个圆,天水接近是几何中心。
它自古以来是甘肃陇东南地区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
陇海铁路和两条国道横贯东西,另外它本身有五条省道辐射南北,在交通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工业上它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特别是我们国家五大电器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有200多个工业产品被国家和部委评为优质产品,产品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水的自然生态非常优美,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常年平均气温在11度左右,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非常适宜人居。
著名的伏羲文化、麦积山石窟等都享誉国内外,由于这些优势,它在经济区中必将发挥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西安作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独具辐射作用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出把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示范基地放在西安。
这对西安来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
同时我们认为这又是恰到好处的。
西安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它所拥有的科技力量应该说除北京、上海之外,在全国来讲,相对同类城市来说是排在前列的。
第一,它拥有丰厚的科技资源。
它在每1万人当中拥有的大学生的比例和北京市是相媲美的。
第二,西安的科技力量有自身的特点,国防科技多,中央的科研院所多,中央的高等院校多,这样必然就造成了军民之间的脱节,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脱节,还有高等院校和地方经济的脱节,就有一个如何推动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问题。
有一个军民结合、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结合的问题。
开展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试点,既解决了目前普通存在的军民、学校科研院所和地方经济之间的脱节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够探索新的路径,对全国来讲,也具有示范性意义。
价值工程0引言关中—天水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近两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继续壮大。
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107个开发区第三位。
西安成为四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出口双基地之一,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在基础设施方面,关中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网和航空设施更加完善,开通了西安至郑州的高铁,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9月底试运行;即将建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将使机场设计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比原有能力和目前实际水平分别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和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
[1]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645,陕西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甘肃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2]。
由此可见,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的源泉,区域信息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
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杨炜(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学教育系)【摘要】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区域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对于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构筑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形成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概述了天水旅游业发展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从多方面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对天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经济区天水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天水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1.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及天水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1.1 关中—天水经济区概况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关天区)范围包括陕西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 宝鸡,杨凌,商洛6 市1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 6.96 万平方公里.规划编制时间表近期到2020 年,远期规划为2040 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农业方面,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果业, 畜牧业基地,建成全国农业示范基地和航天育种基地.经济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0元. 以西安为中心,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大力发展历史人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 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1].1.2 天水旅游业发展概况分析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 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天水古称成纪,因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市历史悠久,历代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 几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拜祖的场所; 大家熟知的"马谡失街亭", 姜维三战小陇山的历史故事就在天水. 武山水帘洞,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一应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山上有安详,宁静的大象山大佛;与麦积山毗邻的仙人崖,群峰对峙,是一处儒, 释,道三教合一的游览胜地还有与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险峻的洞窟著称于世. 天水是甘肃少有的山青水绿的地方,由麦积山石窟和小陇山植物园,仙人崖,石门与曲溪等景点组成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区内重峦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叠翠,山环水绕,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关天区对天水旅游业的影响分析2. 关天区对天水旅游业的影响分析2.1 有利影响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确立,在明确传递出国家宏观政策在寻求西部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同时,也为天水市旅游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明确了方向,为天水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2 不利影响经济区的建设为天水旅游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天水旅游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天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天水旅游景点多是各种人文建筑,例如南郭寺, 玉泉观,麦积山等,这些古建筑经过多年的开发已不堪重负,出现了很多损坏.而经济区的建设又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生,因此天水旅游业势必会得到迅猛发展,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古建筑的损坏速度加快,这对如何有效保护这些人文遗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3 利弊分析经济区的开发对天水旅游业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是经济区的开发会使得天水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也会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经济增长可以使政府有力的支持旅游业发展,可以使各个景点可以得到更多资金上的支持,这有利于景点开发和景区的保护建设.因此,经济区对天水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是利大于弊的. 天水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3. 天水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3.1 天水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惠民产业.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天水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资源挖掘,产品定位,市场开发,科学发展的理念提升,到宣传资源,打造产品,营销品牌的大力推介,旅游业异军突起,迅速改变着天水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陕西宝鸡,西接定西,南通巴蜀,北倚陇东,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天水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和西安,兰州两大城市中心,还是陇东南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天水市现有被列为国家, 省, 县重点文物景点169 处,文物保护单位11 个,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最后天水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2]. 3.2 天水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天水旅游业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精品少,景点规模小.在天水的旅游资源中麦积山之外的其他景点范围都很小,对游客吸引力不大.其次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依然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天水通往宝鸡,定西,陇南和四川的道路是有路不畅,过境全市的316 国道路面狭窄不平.再有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品种少,结构单一,组织销售形式过于陈旧, 产品质量低下. 四是旅游接待服务落后, 食宿娱乐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4.关天区对天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关天区对天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从天水的实际情况看,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但目前发展水平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市场开拓工作力度小, 没有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化为市场优势. 要实现"旅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游富市"的战略目标,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市场开拓,创新经营方式.而关天区的规划实施,为天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契机,在它的带动下,天水的旅游业将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发展的目标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4.1,交通建设制约天水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交通,天水通往宝鸡,定西,陇南和四川的道路是有路不畅,过境全市的316 国道在甘谷和武山段路面窄而不平.这就导致游客无法到达或不能舒服的到天水旅游,致使旅游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在关天区规划中,交通建设天水段主要有:平凉—天水,天水—武都公路,平凉—天水铁路, 西安,宝鸡,天水铁路枢纽工程,迁建天水机场.以上交通建设项目可以有效的使天水的旅游景点得到有效开发,同时天水将成为一个通往陇南,平凉等地的交通枢纽.4.2 , 规划精品旅游线以西(安)咸(阳)为中心,打造国际旅游都市.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培育世界级旅游精品,增强旅游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是关天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规划当中的提出了精品旅游走廊和精品旅游区,在天水的有:华山—翠华山—太白山,天水—陇南—九寨沟,天竺山—柞水溶洞—牛背梁自然生态旅游走廊,西安大慈恩寺—宝鸡法门寺—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宗教旅游走廊,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天水人文自然旅游精品区, 伏羲庙,麦积山等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天水关,街亭古战场等三国古迹旅游景区景点.通过精品线路的建成,将使天水的旅游景点得到更加充分的宣传,提高天水的国内,国际知名度.4.3 , 开拓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领域天水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有一条是旅游产品开发品种少,结构单一,组织销售形式陈旧,产品质量低下.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而旅游业就属于现代服务业, 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质量是提高天水旅游业知名度的方法之一.天水街子温泉,武山温泉以及清水温泉,借此可以开通度假旅游,利用天然的温泉水,达到其健身疗养的目的.其次是田园风光游,在麦积山周围的农村,开设乡村旅游,游客可以和村名到田地体验劳动生活等,这些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4.4 ,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天水市是一个农业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欠发达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干旱,缺水,自然灾害频繁,许多旅游景点森林覆盖率不高,直接影响景点的可观赏性.因此,加强景点的退耕还林,提高景区的绿化率将是重点,同时应当加强景区的环境监测力度,由于经济的关系,天水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到位.而关天区规划中,明确的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力解决流域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从而使天水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将使天水成为绿色,环保的新兴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旅游城市.5.结论与展望5.1 结论关天区的建设是天水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天水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综上所述,天水旅游业在经济区的定位应该是:突出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和特色,率先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以西安为依托,把天水打造成经济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努力创建成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保障措施是: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和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促进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以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丝绸之路线为主线,突出区域资源特色,精心打造一批旅游精品产品和线路,融入和对接以西安为中心的经济区旅游圈;以西安旅游客源集散地和周边游客源市场为重点,进行全方位立体营销,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发挥旅游市场规模效应,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5.2 展望天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很多的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因此天水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的前景和希望,限于本人水平,无法对天水旅游业发展做出更详尽的分析.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郭红菊.天水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 甘肃科技纵横,2005(5):100. [3]天水市旅游局.天水旅游业在经济区的定位及发展研究[M].甘肃经济日报,2009 [4]天水市旅游局.天水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 年) [5] 林双成.天水市旅游交通开发构想[J].天水师范学院报,2005(3) Guanzhong - Tianshui Economic Zone on the impact of Tianshui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related - Tianshui economic zone, is the State Council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further promote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itiatives. This is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mmunit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building heights, form a national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pol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advantages of Tianshui and theproblem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 - Tianshui Tianshui Economic Zone on the impact of tourism has ma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Economic Zone Tianshui City 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