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天水经济带
- 格式:ppt
- 大小:10.84 MB
- 文档页数:32
"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成为西部经济新增长极
佚名
【期刊名称】《陕西统计与社会》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六月底,全国媒体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祖国的西部。
关中一
天水经济区的正式获批无疑是2009年经济生活领域的一件大事。
该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并列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将成为西部经济新增长极。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71
【相关文献】
1.新亚欧大陆桥又添发展增长极国家正式公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J], 仁中
2.加快推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建设把天水打造成为陇海兰新经济带新的增长极 [J],
3.关中-天水经济区:西部大开发新的增长极 [J], 范鹏
4.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大关中":10年成为新增长极 [J], 张
伟
5.努力把天水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增长极 [J], 李文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水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9年6月1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西部大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天水作为《规划》中的次核心城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2月10日,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规划》和《意见》,打造经济区西端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结合天水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体思路贯彻落实《规划》和《意见》必须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找准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抢抓机遇,联结陇东南、融入大关中, 奋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着力搞好交通对接、工业协作、旅游联合、商贸流通四个联动,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优势产业,突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谐社会三大建设,努力提高我市经济综合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
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坚持抢抓机遇,政策支持的原则;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第二节? 发展战略按照《规划》、《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1135”发展战略:即建设一圣地、一枢纽、三基地,打造五品牌。
专栏1:发展战略一圣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基地: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五品牌: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
价值工程0引言关中—天水经济区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近两年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内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旅游、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继续壮大。
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107个开发区第三位。
西安成为四家国家级软件产业和出口双基地之一,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的综合保税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在基础设施方面,关中地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网和航空设施更加完善,开通了西安至郑州的高铁,西安地铁二号线将于9月底试运行;即将建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第二条跑道,将使机场设计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100万人次,比原有能力和目前实际水平分别提高210%和72%,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和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
[1]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0.645,陕西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甘肃信息化发展指数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2]。
由此可见,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信息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的源泉,区域信息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
其次,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整体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同时,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简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现状及方向作者:马靖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优势,阐述了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经济区的发展方向。
要加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集成发展,加快构建创新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倾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开放力度。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优势;发展现状;发展方向2009年6月,国家颁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已成为继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后西部又一个重点经济区。
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商洛部分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
加快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辐射和带动陕南、陕北和陇南、陇东等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提升西部对外开放的合作水平,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而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引领大西北,成为西北地区率先发展的领头军。
面对国家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区域优势,根据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总体谋划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区发展优势关中—天水经济区战略发展优势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1、地理位置重要关天经济区域属于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多条交通运输的汇聚地,是全国信息通过和交通枢纽的重要发展区域,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
2、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在经济区域内拥有众多的国家级的示范区、开发区,是集合性能高的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聚集地。
在“一五”、“三五”、“五五”时期都是国家重点部署的军工企业三线要地,聚集了一大批国家国防军工企业。
3、科教实力雄厚经济区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 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 100多万科技人才,科教、人才资源富集,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重要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