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专题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Word版含标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20.89 KB
- 文档页数:16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0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2上海,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 2O(g)CO(g)+H 2(g)-131.4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 CO(g)+H 2(g) C(s)+H 2O(l)+131.4 kJC. 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 2(g)吸收131.4 kJ 热量D. 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 热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热化学反应的理解能力及反应热的计算能力。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A 错误;选项B 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水的状态应为气态;选项D 中生成1 mol CO(g)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 。
2.(2012江苏,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判断反应放热和吸热的能力,以及通过图像判断催化剂对反应活化能影响的能力。
A 项,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 错;B 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B 错;C 项,由图像可以看出,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 项,由图像可以看出E 1>E 2,即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D 错。
3.(2012全国新课标卷,27)光气(COCl 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 与Cl 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 4)与CO 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 ,已知CH 4、H 2和CO 的燃烧热(ΔH )分别为-890.3kJ·mol -1、-285.8kJ.mol -1和-283.0kJ.mol -1,则生成1m 3(标准状况)CO 所需热量为 ;(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 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Cl 2的分解反应为COCl 2(g )=Cl 2(g )+CO (g ) ΔH =+108kJ·mol -1。
广东广大附中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课时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H2(g)+O2(g) 2H2O(g) ΔH1=-a 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 mol H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g)时放出a kJ的热量B.2 mol H2O(g)完全分解为2 mol H2(g)和1 mol O2(g)时吸收a kJ的热量C.2 mol H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a kJD.1 mol H2(g)和0.5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O(g)时放出0.5a kJ的热量2.(2016辽宁大连模拟)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B.若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H2 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3.根据下列图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B.图(2)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 CO2(g)+H2(g) ΔH=+41 kJ·mol-1C.由图可知正、逆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相同D.两个图像表示的含义不同4.已知:2CO(g)+O2(g) 2CO2(g) ΔH=-566 kJ·mol-1,N2(g)+O2(g) 2NO(g) ΔH=+180 kJ·mol-1,则2CO(g)+2NO(g) N2(g)+2CO2(g)的ΔH是( )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5.(2016浙江温州模拟)已知:2CO(g)+O2(g) 2CO2(g) ΔH=-565.2 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O(g)+O2(g) CO2(g) ΔH=-282.6 kJ·mol-1B.2 mol CO(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CO2(s)放出热量小于565.2 kJC.相同条件下,2 mol CO(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CO2(g)的总能量D.拆开2 mol CO和1 mol O2中的化学键所需总能量低于形成2 mol CO2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总能量6.(2016山东潍坊月考)已知:2C(s)+O2(g) 2CO(g) ΔH=-217 kJ·mol-1C(s)+H2O(g) CO(g)+H2(g) ΔH=b kJ·mol-1H—H、O—H和O O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462 kJ·mol-1和495 kJ·mol-1,则b为( )A.+352B.+132C.-120D.-3307. (2016福建泉州五校联考)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 x)的污染。
快练13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源领悟学考真题1.(2016·浙江10月选考,9)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氢能B.石油C.煤D.天然气2.(2016·浙江10月选考,19)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ΔH=-(b-a) kJ·mol-1B.N2(g)+3H2(g)===2NH3(g)ΔH=-(a-b) kJ·mol-1C.2NH3(l)===N2(g)+3H2(g)ΔH=2(a+b-c) kJ·mol-1D.2NH3(l)===N2(g)+3H2(g)ΔH=2(b+c-a) kJ·mol-1仿真模拟集训3.(2016·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学科知识竞赛)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保护环境4.(2016·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学科知识竞赛)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D.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5.(2016·温州中学高二10月月考)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6.(2016·浙江省建人高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清水蓝天”是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
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焚烧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C.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污染7.(2016·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统练)下列变化属于吸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A.碘的升华B.生石灰溶于水C.酸碱中和D.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8.(2016·温州中学高二10月月考)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9.(2016·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变化,所以能量变化也一定会引起化学变化B.所有化学变化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C.所有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D.化学变化一定引起物质种类的变化,所以体系内物质种类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10.(2016·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已知:2CO(g)+O2(g)===2CO2(g) ΔH=-565.2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g)+12O2(g)===CO2(g) ΔH=-282.6kJ·mol-1B.2molCO(g)与1molO2(g)反应生成2molCO2(s)放出热量小于565.2kJC.相同条件下,2molCO(g)和1molO2(g)的总能量大于2molCO2(g)的总能量D.拆开2molCO(g)和1molO2(g)化学键所需总能量低于形成2molCO2(g)化学键所放出总能量11.(2016·温州中学高二10月月考)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 ΔH=-142.9kJ·mol-1B.H2(g)+12O2(g)===H2O(l) ΔH=-285.8kJ·mol-1C.2H2+O2===2H2O ΔH=-571.6kJ·mol-1D.H2(g)+12O2(g)===H2O(g) ΔH=-285.8kJ·mol-112.(2016·温州中学高二10月月考)下图是2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选修4)Ⅰ—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2018全国卷Ⅱ-27]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C(s)+O2(g)=CO2(g) ΔH=-394 kJ·mol−1C(s)+1/2O2(g)=CO(g) ΔH=-111 kJ·mol−1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kJ·mol−1。
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标号)。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mol2·L−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
相关数据如下表:积碳反应:CH4(g)=C(s)+2H2(g)消碳反应:CO2(g)+C(s)=2CO(g) ΔH/(kJ·mol−1) 75 172活化能/ (kJ·mol−1) 催化剂X 33 91 催化剂Y 43 72 X Y。
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K积、K消均增加B.v积减小,v消增加C.K积减小,K消增加D.v消增加的倍数比v积增加的倍数大②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p(CO2)]-0.5(k为速率常数)。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已知:①CO(g)+O2(g)CO2(g)ΔH=-283.0 kJ·mol-1②H2(g)+O2(g)H2O(g)ΔH=-241.8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由①可知,1 mol CO(g)和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CO2(g),放出283.0 kJ的热量C.可用下图表示2CO2(g)2CO(g)+O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D.分解1 mol H2O(g),其反应热为-241.8 kJ2、根据如图所示的各物质能量变化关系,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金刚石)+O2(g)CO2(g)ΔH1=akJ·mol-1(a<0)B.C(s,石墨)+O2(g)CO2(g)ΔH2=bkJ·mol-1(b>0)C.C+O2CO2(g) ΔH3=ckJ·mol-1(c<0)D.C(s,金刚石)C(s,石墨)ΔH4=dkJ·mol-1(d>0)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气态水。
已知破坏1 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 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Q2>4Q3B.2Q1+Q2<4Q3C.Q1+Q2<Q3D.Q1+Q2=Q34、同温同压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Q值最大的是(均为放热反应)( )A.2A(l)+B(l)2C(g) ΔH=-Q1kJ·mol-1B.2A(g)+B(g)2C(g) ΔH=-Q2kJ·mol-1C.2A(g)+B(g)2C(l) ΔH=-Q3kJ·mol-1D.2A(l)+B(l)2C(l) ΔH=-Q4kJ·mol-15、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kJ·mol-1B.2C2H2(g)+5O2(g)4CO2(g)+2H2O(g) ΔH=-4bkJ·mol-1C.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4bkJ ·mol -1D.2C 2H 2(g)+5O 2(g)4CO 2(g)+2H 2O(l) ΔH =+4bkJ ·mol -16、反应()()g H g I 22+()g HI 2mol kJ H /9.14-=△。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专题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Word版含答案专题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6年高考海南卷】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 (l) 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为()A.3.8×104kJ·mol-1B.-3.8×104kJ·mol-1C.3.4×104kJ·mol-1D.-3.4×104kJ·mol-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1mol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1kg 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3.8×104kJ,则燃烧1mol 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为 3.4×104kJ,则得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3.4×104kJ·mol-1【考点定位】考查燃烧热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名师点睛】考纲明确要求: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根据考纲的这一要求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综合起来考查将成为一种热门的题型,同时注意到由于能源日益匮乏,因此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盖斯定律等问题必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热化学方程式试题大多是一些思路型题型,题目变化较多,但思路变化却较少,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此类试题比较贴近当前的教学实际,虽然形式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只要学会了基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应对策略,缜密分析、逐层递解,再经过一些变化演绎,就可以准确解答相关题型。
此外,通过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016年高考海南卷】由反应物X转化为Y 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标要求】1、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含义3、 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4、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实际意义5、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了解焓变的表示符号(△H )及其常用单位(KJ/mol ),认识(△H )的“—”“+”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对应关系。
6、 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要点】一、 反应热:1、 定义:2、 符号:△H ,单位:KJ/moL3、 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①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H 为“—”或△H <0 放热反应有:②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H 为”+”或△H >0 吸热反应有:例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氨气合成B 、酸碱中和反应C 、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B 、铝与盐酸反应 E 、C 和H 2O 制水煤气 F 、CO 2和C 反应制CO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由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 .放热反应中只有放热过程没有吸热过程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化学键能的关系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反应热:△H=_____键能总和 —_____键能总和例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 )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
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378.0 kJ/mol ,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上图所示,则上表中X = 。
三、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 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思考: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H 2O(g) ;△H= ─242KJ/moL 的书写方法。
专题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016年高考海南卷】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884)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57CO2(g)+52H2O(l) 已知燃烧1kg该化合物释放出热量3.8×104kJ。
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为()
A.3.8×104kJ·mol-1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D.-3.4×104kJ·mol-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燃烧热指的是燃烧1mol可燃物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1kg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3.8×104kJ,则燃烧1mol油酸甘油酯释放出热量为3.4×104kJ,则得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ΔH=-3.4×104kJ·mol-1
【考点定位】考查燃烧热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名师点睛】考纲明确要求: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根据考纲的这一要求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综合起来考查将成为一种热门的题型,同时注意到由于能源日益匮乏,因此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盖斯定律等问题必将成为今后命题的重点。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热化学方程式试题大多是一些思路型题型,题目变化较多,但思路变化却较少,主干知识依然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此类试题比较贴近当前的教学实际,虽然形式上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只要学会了基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应对策略,缜密分析、逐层递解,再经过一些变化演绎,就可以准确解答相关题型。
此外,通过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016年高考海南卷】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 Y
→反应的ΔH=E5−E2
B.由X Z
→反应的ΔH<0
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答案】BC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名师点睛】对于化学图像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化学反应原理挂钩。
①紧扣反应特征,搞清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反应。
①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等等。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主要结合物质反应与能量变化图,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热的理解。
对于AB两项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可以从三个角度判断:一是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高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二是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三是从常见的分类去判断。
3.【2016年高考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ΔH1=571.6kJ·mol–1
①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2O(g)===CO(g)+H2(g)ΔH2=131.3kJ·mol–1
①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①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①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kJ·mol–1
【答案】D
【解析】A、①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B、①中ΔH2=131.3kJ·mol–1>0,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①-①即可得反应CH4(g)===C(s)+2H2(g)的ΔH=206.1kJ·mol–1-131.3kJ·mol–1=74.8kJ·mol–1,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有关判断以及反应热计算等。
【名师点晴】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的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还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