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4.1 有理数的乘法(3)
- 格式:doc
- 大小:27.48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A.符号相反
B.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
C.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D.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5.若ab=0,则( )
A. a=0
B. b=0
C. a=0或b=0
D. a=0且b=0
6. 两个有理数a,b满足下列条件,能确定a,b的正负吗( )
A. a+b>0,ab<0
B. a+b>0,ab>0
C. a+b<0,ab<0
D. a+b<0,ab>0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零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B、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1
C、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
D、原点左边的数离原点越远就越小
8.若a+b<0,ab<0,则()
A、a>0,b>0
B、a<0,b<0
C、a,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
D、a,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
9.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0﹣(﹣5)=5
B、(﹣3)﹣(﹣5)=2
C、
D、(﹣36)÷(﹣9)=﹣4
10.若有理数a,b满足a+b<0,ab<0,则()
A、a,b都是正数
B、a,b都是负数
C、a,b中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
D、a,b中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板书课题)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②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3.学习重、难点: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及应用.难点: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有理数乘法的法则.(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在探究提纲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总结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4)探究提纲:①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3×3=93×2=63×1=33×0=0a.四个算式有一个共同点:前一个乘数都是3.b.四个算式中其他两个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②要使①中得出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下面的一些积应该是什么?3×(-1)=-33×(-2)=-63×(-3)=-9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三个算式,你能说说它们的共性吗?(正数乘负数,积都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③再观察下面的算式:3×3=92×3=61×3=30×3=0a.类比上述过程,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前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后一个乘数不变,积逐次递减3.)b.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你认为下面的空格应各填什么数?(-1)×3=-3(-2)×3=-6(-3)×3=-9c.类比正数乘负数规律的归纳过程,同样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这三个算式,说说它们的共性.(负数乘正数,积都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d.综合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两种情况下的结论,你能用一句话把它们概括出来吗?(异号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负号,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④a.利用③中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3)×3=-9 (-3)×2=-6 (-3)×1=-3 (-3)×0=0观察这四个算式,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后一个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b.按照上述规律,完成下面填空:(-3)×(-1)=3 (-3)×(-2)=6 (-3)×(-3)=9观察这三个算式,说说其中有什么规律?(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⑤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自己给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吗?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自学:同学们结合探究提纲进行探究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对探究提纲中的问题的回答情况,尤其要关注第①题的b小题及第②、⑤题的解答情况.②差异指导:指导帮助那些不能顺利完成探究提纲中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2)生助生:学生通过互助交流帮助解决一些自学中的疑难问题.4.强化:有理数乘法法则.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29页倒数第四行至教材第30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4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仔细领会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步骤.(4)自学参考提纲:①有理数相乘,先看是怎样的两数相乘(同号还是异号),再确定积的符号,最后确定积的绝对值.②例1中,8×(-1)=-8,8和-8互为相反数,由此启示: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1.③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数a(a≠0)的倒数是1a;0没有倒数.④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13,-13,5,-5,23,-231,-1,3,-3, 15,-15,32,-32⑤你能说说互为倒数与互为相反数有哪些区别吗?和为0,互为相反数;积为1,互为倒数.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的步骤是否掌握,了解学生对互为倒数的理解及能否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②差异指导:指导在法则运用中计算不当或不正确的学生.(2)生助生: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相互帮助解决一些自学疑难问题.4.强化:(1)总结交流.①如何正确运用法则计算.②互为倒数与互为相反数的区别.(2)练习:①计算:②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售出60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解:-5×60=-300,销售额下降300元.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学习目标):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的积极表现及不到之处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数的乘法及刚接受有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有理数除法的铺垫,所以,教学时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本质;另外,要求学生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归纳和总结,形成良好的数学心理品质.1.(20分)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B )A.(-7)×(-6)B.(-4)+(-6)C.0×(-2)D.(-7)-(-10)2.(20分)计算题.(1)(-8)×(-7) (2)12×(-5) (3)2.9×(-0.4)(4)-30.5×0.2(5)100×(-0.001)(6)-4.8×(-1.25) (7)14×-89(8)(-56)×(-310)(9)-3415×25(10)(-0.3)×(-107)解:(1)56;(2)-60;(3)-1.16;(4)-6.1;(5)-0.1;(6)6;(7)-2 9;(8)14;(9)-1703;(10)37.3.(30分)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5(2)-59(3)-0.25(4)0.17(5)414(6)-525解:(1)-115;(2)-95;(3)-4;(5)10017;(6)417;(6)-527.二、综合应用(20分)4.(10分)若a、b互为相反数,若x、y互为倒数,则a-xy+b=-1.5.(10分)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1;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三、拓展延伸(10分)6.(10分)计算:2×1,2×12,2×(-1),2×(-12)联系这类具体的数的乘法,你认为一个非0有理数一定小于它的2倍吗?为什么?解:2×1=2,2×12=1,2×(-1)=-2,2×-12=-1不一定,一个负数大于它的2倍.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七年级(上)数学 导学案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习重点: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学习难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学法指导: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小结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独力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 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
1、如何借助数轴研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3、倒数的定义是什么?0的倒数是多少?1、计算:(1)5×(-4)=________; (2)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________; (3)(-7)×(-1)= ________;(4)(+5)×(+2)=________; (5)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________;(6)(-6)×4=________;(7)(-3)×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_______; (8) (-5)×0 =________.2、填空:(1)-7的倒数是_______,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它的绝对值是_______;(2)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的倒数是_______,-2.5的倒数是_______;(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
二一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三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中如何确定积的符号和绝对值?(一) 基础知识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式子:(+2)×(+3)=+6 ; (-2)×(-3)=+6 ; (+2)×(-3)=-6 ; (-2)×(+3)=-60 ×(-100) = 0;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2)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经历研究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规;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经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观察、解析和概括的能力;【学习要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有理数乘法法规:二、自主研究1 、观察:以下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 ×4×(- 5),2×3 ×( -4 )×(- 5),2 ×( -3 )×(-4) ×(- 5 ),(- 2) ×(- 3) × (-4)×(-5);思虑:几个不是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谈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1、例题 3,( P31页)请你思虑,多个不是0 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以下式子的结果吗?若是能,原由7.8 × (-8.1) × O× (- 19.6)师生小结:【课堂练习】计算:(课本 P32 练习)(1 )、— 5 × 8 ×(— 7 )×(— 0.25 );5812(2)、( )152( ) ;123(3)( 1) (5)83(2)0(1);41523【要点概括】:1. 几个不是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 几个数相乘 ,若是其中有一个因数为 0 ,积等于 0 ;【拓展训练】:一、选择1. 若干个不等于 0 的有理数相乘 , 积的符号 ( )A. 由因数的个数决定B. 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C. 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D. 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2. 以下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 7) ×(-6)B.(-6)+(-4)C. 0 ×(-2)(-3)D.(-7)-(-15)3. 以下运算错误的选项是 ( )A.(- 2) ×(-3)=6B.1 (6)32C.(- 5) ×(-2) ×(-4)=-40D.(- 3) ×(-2) ×(-4)=-24二、计算:1、111111111111;23 4 5 6 72 、 11 1 1 1 1 11 11311;22344【总结反思 】:。
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学习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学习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学法指导: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小结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独力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在小学里学过正有理数乘法有哪些运算律?3、小学学习过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律,对所以的有理数都还适用吗?三1、(-85)×(-25)×(-4);2、(-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15×(-1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3、(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30;4、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7).5、-9×(-11)+12×(-9)6、(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12课中探究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是什么?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优点?怎样选择运算律更简便?(一)基础知识探究探究点:有理数乘法运算律问题1: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问题2:怎样用字母表示三种乘法运算律?(二)综合应用探究探究点(一):运算律的应用例1、计算下列各题:(1)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2)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一36);方法提炼:探究点(二):运算律的逆用例2、简便计算:(-98)×(-0.125)+(-98)×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98×(-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方法提炼:拓展提升:计算: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科目数学课题有理数的乘法(一)授课时间2013-9-4 主备人程瑞丽课型新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有理数乘法法则。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从中体验参与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喜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品质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学法指导启发引导一.自主先学(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4页“议一议”上方的内容,然后解决“议一议”中的问题:(-3)×4= ,(-3)×3= ,(-3)×2= ,(-3)×1= ,(-3)×0= ,质疑:一个因数减数1时,积怎样变化?猜一猜(-3)×(-1)= ,(-3)×(-2)= ,(-3)×(-3)= ,(-3)×(-4)= ,通过以上你发现了什么?两数相乘,同号得,异号得,并把这两个数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 .出示例题1:(1)(-4)×5;(2)(-5)×(-7);(3)(-1/4)×(-4);从例1(3)中你能得到什么?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有什么关系?二、课堂探究(只当观众的人永远领不到金牌。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5页“例2,并回答76页解决“议一议”中的问题: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检测1.计算:(1)(-8)×5; (2)(-3)×(-4);(3)(-36)×(-1) (4) 13×(-11);2.计算:(1)2.9 ×(-0.4); (2)-30.5×0.2(3)0.72 ×(-1.25);(4)100×(-0.001)拓展: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1.如,3△4=3×4-3-4+1 (1)计算-5△6=;三.课堂检测(拾级而上,一定可以到达顶峰)课本p32练习1,2题四、课堂小结(给我点时间我一定行)你还需要老师为你解决那些问题?————————————————————————你对同学有那些温馨的提示?五、学后反思。
有理数的乘法(1)【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有理数加法法则内容是什么?2.计算(1)2+2+2= (2)(-2)+(-2)+(-2)=3.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二、自主探究1、自学课本28-29页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 .(2)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3)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4)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由上可知:(1)2×3 = ;(2)(-2)×3 = ;(3)(+2)×(-3)= ;(4)(-2)×(-3)= ;(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0时,结果为0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异号,并把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2、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1)5×(—3);2)(—4)×6 ;3)(—7)×(—9);4)0.9×8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例1 计算:(1)(-3)×9; (2)(-21)×(-2);归纳: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2【课堂练习】课本30页练习1.2.3(直接做在课本上)【要点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拓展训练】1.如果ab >0,a+b >0,确定a 、b 的正负。
2.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a*b=2a-b,计算(-2)*3+1【总结反思】: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导学指导】一、温故知新1、有理数乘法法则:二、自主探究1、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4×(-5),2×3×(-4)×(-5),2×(-3)×(-4)×(-5),(-2) ×(-3) ×(-4) ×(-5);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第一章 有理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进行熟练地运算.2.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多个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一、知识链接1.计算:(1)777++= ;(2)1212121212++++= .2.将以上两个加法运算用乘法运算表示出来:3.计算:(1)3×2;(2)3×112;(3)3126⨯;(4)320.4⨯二、新知预习 1.计算:(1)222++=(-)(-)(-) ; (2)99999++++=(-)(-)(-)(-)(-) . 2.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3.怎样计算?(1)6×(-5);(2)(-4)×(-5);(3)0×(-5).【自主归纳】 有理数的乘法: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结果是 . 三、自学自测1.计算 (1)53⨯-() (2)46⨯(-) (3)79-⨯-()() (4)0.98⨯2.填空(1)-3的倒数是___________;34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 (2)______的倒数是6;___________的倒数23-.四、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教学备注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1.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 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在l 上的点O.填一填:(1)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2cm 记为+2cm ,那么向左爬行 2cm 应记为________;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以前应记为___________.想一想:(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结果:3分钟后蜗牛在l 上点O_________ cm 处.可以表示为: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结果:3分钟后蜗牛在l 上点O_________ cm 处.可以表示为: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结果:3分钟前蜗牛在l 上点O_________ cm 处.可以表示为: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结果:3分钟前蜗牛在l 上点O___________ cm 处.可以表示为: .(5)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结果:仍在原处,即结果都是___________,可以表示为: .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1.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____数;(同号得正)2.负数乘正数积为______数;正数乘负数积为______数;(异号得负)3.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_____.4.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结果是______.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讨论:(1)若a <0,b >0,则ab 0 ; (2)若a <0,b <0,则ab 0 ;(3)若ab >0,则a 、b 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ab <0,则a 、b 应满足什么条件?例1 计算:(1)3×(-4); (2)(-3)×(-4).归纳: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课堂探究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4-16)例2 计算: (1)(-3)×65×(-59)×(-41);(2)(-5)×6×(-54)×41归纳:(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_决定.(2)当负因数有_____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_____个时,积为正. (3)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_________探究点2:倒数 例3 计算: (1)21×2; (2)(-21)×(-2)要点归纳: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a(a ≠0)的倒数是什么?探究点3:有理数的乘法的应用 例4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例5 一种水笔,甲商店每支售价2元,乙商店搞促销,每支只售1.8元.小明在甲商店买这种水笔10支,小华在乙商店也买这种水笔10支.两人所付的钱数哪个少?少多少?针对训练1.计算:(1)566⨯-(-)(); (2)8×(-1.25). 2.填空:-0.5的倒数是 ,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则这个数是 .3.已知a 与b 互为倒数,c 与d 互为相反数,m 的绝对值是4,求m ×(c +d )+a ×b -3×m 的值.4.气象观测统计资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km,气温下降6℃.已知甲地现在地面气温为21℃,求甲地上空9km 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2.探究点1新知讲授(见幻灯片4-16)3.探究点2新知讲授 (见幻灯片17-18)4.探究点3新知讲授 (见幻灯片19-20)二、课堂小结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不是零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数,偶数时积为正数. 3.几个数相乘若有因数为零则积为零.4.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填表: 被乘数 乘数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结果 -5 7 - 35 -35 15 6 -30 -6 4 -252.计算:(1)221×(-4); (2)(-107)×(-215);(3)(-10.8)×(-275); (4)(-321)×0.3.计算:(1)(-125)×2×(-8)(2)(-32)×(-57)×(-146)×(-23) (3)78×(-32)×(-3.4)×04.气象观测统计资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km,气温下降6℃.已知甲地现在地面气温为21℃,求甲地上空9km 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当堂检测教学备注 配套PPT 讲授5.课堂小结6.当堂检测 (见幻灯片21-24)。
一、自主预习1、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运算结果 (1)(-1)×(-2)= (2)3×5= (3)3×(-4)=(4)(161-)×0= (5)(113-)×=2、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 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3、计算:(1)=-⨯⨯⨯)5(432 (2)=-⨯-⨯⨯)5()4(32 (3)=-⨯-⨯-⨯)5()4()3(2 (4)=-⨯-⨯-⨯-)5()4()3()2(二、合作探究1、观察学前准备中第3题的各算式及其结果,填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_时,积是负数。
2、换几组数验证一下你所发现的规律,试解释其中的道理。
3、填空:()()()()()()积的符号是5-4 3-2-11⨯+⨯⨯⨯+ ;()()()积的符号是1-432-2⨯⨯⨯ ; ()()()()04-32-5-3⨯⨯⨯⨯= .归纳: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_______。
三、展示交流 计算:三、随堂检测科目 数学班级: 学生姓名课题 1.4.1有理数的乘法(3) 课 型 新授课时第二节 主备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理解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时的符号法则2、能够熟练进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学习重点 熟练进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 学习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先确定 ,再算 。
()⎪⎭⎫ ⎝⎛-⨯⨯⨯⎪⎭⎫ ⎝⎛-32211581252⎪⎭⎫ ⎝⎛⨯⎪⎭⎫ ⎝⎛⨯⨯41-59-653-1)、(2111、看谁算的又快又准:(1)(-2)×3×4×(-1)= (2)(-5)×(-3)×4×(-2)= (3)(-2)×(-2)×(-2)×(-2)= (4)(-3)×(-3)×(-3)×(-3)= 2、()()积的符号是7-5-6-⨯⨯ .3、除0外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积是 .4、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若其中3个是负数,则它们的积为( ) A 、负数 B 、零 C 、正数 D 、无法确定5、有100个有理数相乘,如果积为0,那么这100个数中( ) A 、至多有一个为0 B 、只有一个为0 C 、至少有一个为0 D 、有两个数互为倒数6、计算:()()()1-032-2315845-1-3⨯⨯⎪⎭⎫⎝⎛⨯⨯⨯⎪⎭⎫⎝⎛⨯选做题:1、在数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积中最大的是__ __,最小的是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导学案《有理数的乘法》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导学案《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一,预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简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预习重点: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预习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二,自主学习.1.计算(1)2+2+2+2=(2)(-2)+(-2)+(-2)(-2)+(-2)=2、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2)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3)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4)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cm,那么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还是低?高(或低)多少?我们规定水位上升为正,水位下降为负;几天后为正,几天前为负;你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上述问题吗?你算的结果与经验一致吗?3、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积的绝对值怎样确定?猜想后,总结、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正数乘正数积为_____数:负数乘正数积为_____数;正数乘负数积为___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___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_____。
【法则归纳】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__,异号得_______,并把________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______.4、直接写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1)5×(—3);2)(—4)×6;3)(—7)×(—9);4)0.9×8;5、计算:(1)(-3)×9;(2)(-三,谈谈这一讲的收获? 1)×(-2);(3)(-4)×5;2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导学案《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一,预习目标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除非运算。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我能运用乘法运算律,使运算简化。
学习流程
一、自学导学
(一)、知识链接(温故我知新)
1、请计算下面各题,并比较它们的结果:
(1)(-6)×5= 5×(-6)=
(2)[3×(-4)]×(-5)= 3×[(-4)×(-5)]=
(二)、新知自学(概念我能懂)
阅读课本第32页内容,我会边学习边探索,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
即:ab= .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
即:(ab)c=.
(三)新知应用(问题我解决)
1、课本第33页练习(1)、(2)。
2、观察体会例题4的两种计算方法。
3、试用两种方法求解课本第33页练习(3)。
解法一:解法二:
二、交流协作(交流我参与)
1、对学:我主动向对子请教上述问题中的疑惑,或我帮对子解决问题。
2、群学:小组内交流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三、展示激励(展示我精彩)
1、我们小组要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我们小组主动质疑或解疑。
四、深化引领(点拨我提升)
本节课我学会的数学概念、方法是:
1、
2、
3、
五、巩固拓展(巩固我进步)
1、课本第39页习题1.4第7题(3).
2、计算:
(1)(-7)×(-4
3
)×
5
14
;(2)9
11
18
×18;
(3)-9×(-11)+12×(-9);(4)
7537
36 96418
⎛⎫
-+-⨯ ⎪
⎝⎭
答案:
1、课本第39页习题1.4第7题(3)
2、计算:
(1)(2)173(3)-9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