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试题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7
活血化瘀药习题1 活血化瘀药的药味与归经多为()A 辛、甘;归心、肺经B 辛、苦;归肝、脾经C 辛、甘;归心、肝经D 辛、苦;归心、肝经E 苦、咸;归肝、脾经2 川芎的功效为()A 活血行气,利水消肿B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D 活血化瘀,祛风胜湿 C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E 活血行气,温经通络3 川芎治疗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肝郁气滞胁痛及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是取其下列何种功效()A 活血止痛B 行气止痛C 活血调经D 活血行气止痛E 行气开郁4 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的药物为()A 郁金B 姜黄C 川芎D 乳香E 没药5 治心脉瘀阻、胸痹心痛,首选()A 延胡索B 川芎C 郁金D 乳香E 没药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川芎的适应证()A 血瘀气滞痛症B 风寒头痛C 风湿痹痛D 血热崩漏E 跌打损伤7 川芎的性味归经为()A 辛、甘,平;归肝、肾经B 辛、苦,温;归心、肺经C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D 苦,微寒;归肺、肾经E 苦,温;归肝、脾经8 川芎的入药部位为()A 根B 茎C 根茎D 块根E 根皮9 活血化瘀药在应用时最常配何类药物()A 温里药B 祛风药C 清热药D 理气药E 泻下药10 能“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的药物为()A 川芎B 延胡索C 郁金D 乳香E 丹参11 延胡索善治痛证,对下列何种痛证尤为适宜()A 外感风邪头痛B 风湿痹痛C 气血瘀滞诸痛D 血虚挛急疼痛E 疮疡肿痛12 延胡索的性味为()A 辛、甘,温B 辛、苦,寒C 辛、苦,平D 苦、酸,温E 辛、苦,温13 延胡索的功效为()A 疏肝理气止痛B 温里散寒止痛C 活血化瘀止痛D 活血行气止痛E 祛风通络止痛14 治胸胁腹诸痛,下列何药为首选()A 王不留行B 延胡索C 郁金D 乳香E 姜黄15 姜黄的功效为()A 活血行气,祛风止痉B 活血行气,利胆退黄C 活血行气,凉血止血D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E 活血行气,消肿生肌16 下列除何者外,均为郁金的功效()A 活血化瘀B 行气止痛C 行气解郁D 温经散寒E 凉血清心17 郁金治气火上逆吐衄,倒经,是取其何种功效()A 活血而行气B 清心而解郁C 凉血顺气降火D 清心而凉血E 化瘀而止血18 乳香与没药的共同功效为()A 活血止痛,利胆退黄B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C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D 活血行气,消肿生肌E 活血行气,解毒消肿19 下列病证除何者外均为乳香、没药的适应证()A 跌打损伤B 疮疡痈肿C 心腹瘀痛D ? 瘕积聚E 湿热黄疸20 乳香的性味归经为()A 苦、甘,温;归心、脾经B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C 辛、苦,平;归肝、脾经D 辛、苦,微寒;归心、肝经E 苦、辛,平;归心、肺、肝经21 五灵脂的功效为()A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B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C 活血止痛,凉血止血D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E 活血止痛,解郁调经22 五灵脂的药源为()A 乔木植物的树脂B 真菌类植物的菌核C 复齿鼯鼠的粪便D 植物种子的油脂E 复齿鼯鼠的脂肪23 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A 补血药B 补阴药C 补肝肾药D 疏肝理气药E 温经散寒药24 血热而瘀滞者宜选用()A 川芎B 桃仁C 红花D 丹参E 牛膝25 现代常用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肝炎肝硬化及慢性肺心病的药物为()A 川芎B 郁金C 延胡索D 红花E 丹参26 丹参治疗宫外孕是取其()A 凉血止血之功B 活血调经之功C 活血祛瘀之功D 化瘀止血之功E 化瘀止痛之功27 丹参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之烦躁,是因为本品具有()A 凉血解毒之功B 凉血开窍之功C 凉血安神之功D 清热凉血之功E 清热解毒之功28 丹参的功效为()A 活血化瘀,清热凉血B 活血调经,凉血消痛,安神C 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安神D 活血调经,解毒消痈E 活血行气,凉血清心,安神29 丹参的性味为()A 辛,温B 甘,寒C 苦,微寒D 甘、苦,平E 辛、苦,温30 丹参用治疮疡痈肿是取下列何种功效()A 活血化瘀B 凉血解毒C 活血止痛D 凉血活血E 凉血安神31 除何证外均可选用丹参()A 血瘀经产诸证B 心腹瘀滞疼痛C 疮疡痈肿D 血虚崩漏E ? 瘕积聚32 红花的功效为()A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B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C 活血行气,通络止痛D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E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33 红花的性味归经为()A 辛、甘,温;归肝经B 辛、苦,平;归心经C 辛,温;归心、肝经D 苦,微寒;归肝、肾经E 甘,寒;归肝经34 下列除何症外,均可用红花()A 血瘀经闭B 血瘀痛经C 产后瘀滞腹痛D 血热崩漏E 少腹? 积35 桃仁的功效为()A 活血行气,润肠通便B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C 活血止痛,解毒消痈D 活血消痈,化痰平喘E 活血通经,利尿消肿36 下列除何症外均可用桃仁()A 血瘀经闭、痛经B ? 积痞块C 外伤跌打瘀肿D 肺痈、肠痈E 湿热黄疸37 益母草最宜于下列何种水肿()A 风水证B 脾虚水肿C 肾虚水肿D 水瘀互阻水肿E 寒湿水肿38 下列除何项外,均为益母草的主治证()A 血瘀经闭,痛经B 胎漏下血,胎动不安C 产后瘀滞腹痛D 水肿,小便不利E 疮痈肿毒,皮肤痒疹39 常用于治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性味苦辛微寒的药物是()A 郁金B 丹参C 延胡索D 益母草E 桃仁40 下列除何者外,均为牛膝的功效()A 活血通经B 补肝肾强筋骨C 滋阴降火D 利水通淋E 引火下行1 鸡血藤的功效为()A 行气活血,补血调经B 活血止痛,舒筋活络C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D 活血调经,祛风通络E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42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药物为()A 丹参B 鸡血藤C 益母草D 牛膝E 红花43 既能活血通经,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为()A 益母草B 红花C 桃仁D 牛膝E 桑寄生44 ? 虫的功效为()A 续筋接骨,止血生肌B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C 活血续伤,通络止痛D 续筋接骨,破血逐瘀E 续筋接骨,祛风止痛45 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为()A ? 虫B 水蛭C 地龙D 蜈蚣E 穿山甲46 自然铜的功效为()A 散瘀止痛,消肿散结B 散瘀止痛,生肌敛疮C 散瘀止痛,消肿生肌D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E 散瘀止痛,化瘀止血47 自然铜的最常用的正确用法为()A 入煎剂,打碎先煎B 打碎后,浸酒服C 多入丸散,醋淬后研末或水飞D 忌火锻,水飞后用E 不入煎剂,宜研末服48 能活血续伤,又能补肾治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的药物()A ? 虫B 自然铜C 骨碎补D 补骨脂E 桑寄生49 马钱子须炮制的主要目的为()A 提高药效B 改变药性C 减缓毒性D 便于贮藏E 利于治剂50 马钱子的药性为()A 辛,温;有毒B 苦,寒;有大毒C 辛,热;有大毒D 辛、苦,平;无毒E 苦、涩,凉;有小毒51 马钱子的药性为()A 苦,温。
中药学第十七单元活血化瘀药一、A11、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A、丹参B、郁金C、五灵脂D、红花E、桃仁2、用治血滞斑疹色暗宜选用的药物是A、红花B、丹参C、郁金D、益母草E、三七3、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物是A、红花B、丹参C、泽兰D、鸡血藤E、王不留行4、桃仁的功效是A、活血行气,润肠通便B、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D、活血祛瘀,消肿生肌E、行气活血,祛风止痛5、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A、桃仁B、苦杏仁C、柏子仁D、紫苏子E、红花6、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艾叶B、五灵脂C、郁金D、益母草E、没药7、生用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制用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A、骨碎补B、丹参C、五灵脂D、鸡血藤E、牛膝8、鸡血藤的功效是A、行气活血,补血调经C、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D、活血调经,祛风通络E、行气活血,祛风止痛9、下列不属于鸡血藤主治病证的是A、月经不调B、风湿痹痛C、肢体瘫痪D、小便不利E、血虚萎黄10、下列活血药中,哪一味不兼有行气作用A、川芎B、郁金C、延胡索D、三棱E、五灵脂11、下列哪项不属于活血化瘀药的主治范围A、癥瘕积聚B、跌扑损伤C、疮疡肿痛D、月经不调E、胸腹胀痛12、治疗筋骨折伤首选药组是A、当归、乳香、丹参B、桃仁、红花、郁金C、大黄、牡丹皮、赤芍D、土鳖虫、骨碎补、自然铜E、血竭、儿茶、麝香13、内服能活血散瘀止痛,外用可止血生肌敛疮的药物是A、水蛭B、莪术C、三棱D、马钱子E、血竭14、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宜选用的药物是A、马钱子B、车前子C、菟丝子D、决明子E、蛇床子15、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的药物是A、三棱B、土鳖虫C、苏木D、乳香E、红花16、伤科要药包括A、乳香、自然铜B、血竭、苏木C、乳香、五灵脂D、鸡血藤、自然铜E、穿山甲、川断17、苏木的功效为A、活血续伤,补肾强骨B、活血疗伤,祛瘀通经C、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D、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E、散结消肿,通络止痛18、入汤剂宜包煎的药物是A、自然铜B、苏木C、血竭D、虎杖E、五灵脂19、治疗头痛的要药是A、川芎B、延胡索C、防风D、藁本E、郁金20、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的药物是A、郁金B、姜黄C、川芎D、延胡索E、乳香21、延胡索主治的病证是A、风寒头痛B、风湿痹痛C、气滞腹痛D、疮痈肿痛E、气滞血瘀诸痛22、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功效的药物是A、丹参B、川芎C、郁金D、益母草E、玄参23、同为姜科,均能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组是A、桃仁、红花B、乳香、没药C、延胡索、降香D、郁金、姜黄E、三棱、姜黄24、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最佳配伍是A、川芎、白芷B、苏木、自然铜C、五灵脂、蒲黄D、乳香、没药E、延胡索、降香25、功效活血行气,善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A、羌活B、姜黄C、延胡索D、秦艽E、桂枝26、三棱与莪术的共同作用是A、破血行气,利水消肿B、活血消痈,通络止痛C、破血行气,消积止痛D、活血调经,凉血安神E、活血祛瘀,生肌敛疮27、斑蝥在治疗顽癣,瘰疬时用量为A、0.03~0.06gB、0.5~0.8gC、3~10gD、0.3~0.6gE、2~5g28、穿山甲的功效为A、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B、破血通经,逐瘀消癥C、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D、破血行气,消积止痛E、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29、既为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又为治疗疮疡肿痛要药的药物是A、通草B、路路通C、斑蝥D、穿山甲E、三棱二、B1、A.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B.既能活血调经,又能引血下行C.既能活血调经,又能下乳消痈排脓D.既能行血补血,又能舒筋活络E.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接骨疗伤<1>、牛膝的功效是A B C D E<2>、自然铜的功效是A B C D E2、A.川芎、延胡索B.桃仁、红花C.益母草、牛膝D.莪术、三棱E.乳香、没药<1>、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组是A B C D E<2>、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药组是A B C D E3、A.肠燥便秘B.食积胀痛C.血虚经闭D.乳汁不下E.热病神昏<1>、三棱能治疗的病证是A B C D E<2>、穿山甲能治疗的病证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中药学第十五单元活血化瘀药一、A11、关于益母草与泽兰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可以利水消肿,祛瘀消痈B、益母草应用更广泛C、泽兰对于血虚者应慎用D、益母草孕妇忌服E、泽兰为产科之要药2、可以治疗赤白痢疾、食积腹痛的药物是A、大腹皮B、刘寄奴C、木香D、土鳖虫E、马钱子3、为治疗瘀滞疼痛之要药的药物是A、川芎B、五灵脂C、桃仁D、红花E、益母草4、以下病证不是牛膝慎用的是A、中气下陷B、脾虚泄泻C、下元不固D、血滞经闭E、多梦遗精5、以下关于活血化瘀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药味多辛、苦、温B、主入心、肝经C、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D、孕妇一般是慎用与忌用的E、本类药物一般分为3大类6、既能活血调经,又能除烦安神,治疗心悸失眠的药物是A、川芎B、延胡索C、丹参D、红花E、郁金7、以下药物不属于妇科常用药的是A、香附B、川芎C、丹参D、桃仁E、益母草8、既可以治疗气滞血瘀,又可以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是A、姜黄B、羌活C、乳香D、郁金E、川芎9、以下药组具有疏肝解郁,可以治疗肝郁气滞证的是A、血竭、儿茶B、五灵脂、续断C、香附、郁金D、乳香、没药E、红花、桃仁10、活血止痛药中具有破血作用的药物是A、延胡索B、郁金C、五灵脂D、川芎E、姜黄11、不可以与五灵脂同用的药物是A、香附B、川芎C、雄黄D、桃仁E、人参12、下列哪项不是水蛭的主治病证A、血瘀经闭B、癥瘕积聚C、心腹疼痛D、食积停滞E、跌打损伤13、三棱与莪术的共同作用是A、破血行气,利水消肿B、活血消痈,通络止痛C、破血行气,消积止痛D、活血调经,凉血安神E、活血祛瘀,生肌敛疮14、既能破血祛瘀,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A、丹参B、土鳖虫C、延胡索D、三棱E、牛膝15、下列药物,不具有行气功效的是A、延胡索B、三棱C、五灵脂D、川芎E、姜黄16、以下各组,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的是A、血竭、儿茶B、五灵脂、续断C、自然铜、骨碎补D、乳香、没药E、红花、桃仁17、能活血行气的药物是A、川芎B、五灵脂C、桃仁D、红花E、益母草18、有“血中之气药”之称者是A、香附B、川芎C、丹参D、桃仁E、红花19、治疗疮疡溃破、久不愈合,宜选用A、川芎B、桃仁C、红花D、丹参E、没药20、马钱子的剂量是A、0.15~0.3gB、0.05~0.1gC、0.03~0.06gD、0.3~0.6gE、1~3g21、下列除何药外均有活血利尿的功效A、牛膝B、益母草C、王不留行D、蒲黄E、乳香22、不属于牛膝功效的是A、强健筋骨B、接骨疗伤C、利水通淋D、补益肝肾E、活血通经23、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A、大黄B、虎杖C、郁李仁D、桃仁E、苦杏仁24、既能活血祛瘀,又兼能止咳平喘的药是A、川芎B、姜黄C、延胡索D、桃仁E、丹参25、下列被称为治血瘀阻滞诸证之要药的是A、益母草B、桃仁C、红花D、没药E、三棱26、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药物是A、丹参B、川芎C、泽兰D、牛膝E、益母草27、治疗热郁血滞斑疹色暗的是A、丹参B、桃仁C、红花D、郁金E、益母草28、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是A、红花B、丹参C、泽兰D、鸡血藤E、月季花29、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功效的中药是A、桃仁B、丹参C、川芎D、苏木E、牛膝30、没药除活血止痛外,还具有的功效是A、消肿生肌B、痛经止痛C、化瘀止血D、清心凉血E、利胆退黄31、活血疗伤药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化瘀B、消肿止痛C、续筋接骨D、消癥散积E、止血生肌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没药功用主治与乳香相似,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B、没药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症多用C、没药偏于散血行淤,治疗血瘀气滞之胃痛多用D、可外用E、胃弱者慎用,孕妇忌用33、马钱子入丸散剂的剂量是A、0.15~0.3gB、0.05~0.1gC、0.03~0.06gD、0.3~0.6gE、1~3g。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活血化瘀药)-试卷2-1(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下列病证中,不宜选用川芎的为(分数:2.00)A.头痛B.血热吐血√C.风湿痹证D.胁肋胀痛解析:解析: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具有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
能够上行头目,治疗头痛,还能治疗各种风湿痹痛。
不具有治疗血热吐血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应选B。
2.既能活血行气,止痛力又强的药物是(分数:2.00)A.川芎B.延胡索√C.姜黄D.郁金解析:解析:延胡索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3.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分数:2.00)A.川芎B.延胡索C.郁金√D.姜黄解析:解析:郁金的功效是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其他药物均具有活血行气之功,但没有利胆退黄的功效,故正确答案应选C。
4.既能活血行气,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是(分数:2.00)A.川芎B.延胡索C.郁金D.没药√解析:解析:没药的功效为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具有此功效的药物还有乳香。
故正确答案应选D。
5.下列功效中,郁金不具有的是(分数:2.00)A.活血行气B.解郁清心C.利胆退黄D.祛风止痛√解析:解析:郁金的功效是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没有祛风止痛的功效,故正确答案应选D。
6.醋制延胡索的目的是(分数:2.00)A.增强活血作用B.增强止痛之力√C.增强行气作用D.缓和药性解析:解析:延胡索功效是活血行气止痛,醋制后能增强其止痛之力,故正确答案应选B。
7.不具有活血行气作用的药物是(分数:2.00)A.五灵脂√B.延胡索C.郁金D.没药解析:解析:延胡索、郁金、没药均具有活血行气的作用。
五灵脂的功效是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没有行气的作用。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学-活血化瘀药[单选题]1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引火(血)下行功效的中药是A.桃仁B.丹参C.川苜D.苏木E.牛膝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江南博哥)牛膝的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2.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是A.红花B.丹参C.泽兰D.鸡血藤E.月季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红花的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被称为治血瘀阻滞诸证之要药的是A.益母草B.桃仁C.红花D.没药E.三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桃仁应用:1)瘀血阻滞诸证。
2)肺痈,肠痈。
3)肠燥便秘。
4)咳嗽气喘。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6.既能活血祛瘀,又兼能止咳平喘的药是A.川苜B.姜黄C.延胡索D.桃仁E.丹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桃仁的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掌握“活血调经2g”知Ip⅛°f单选题17不属于牛膝功效的是A.强健筋骨B.接骨疗伤C.利水通淋D.补益肝肾E.活血通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牛膝功效: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8.以下药物不属于妇科常用药的是A.香附B.川苜C.丹参D.桃仁E.益母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一般桃仁不作为常用的妇科疾病要药。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9.既能活血调经,又能除烦安神,治疗心悸失眠的药物是A.川苜B.延胡索C.丹参D.红花E.郁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应用:1)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
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
2)血瘀心痛,月完腹疼痛,^痼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
3)疮痈肿毒。
4)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10.以下病证不是牛膝慎用的是A.中气下陷B.脾虚泄泻C.下元不固D.血滞经闭E.多梦遗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牛膝使用注意: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月经过多者忌服。
一、单项选择题1.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药物是:()A.木香B.川芎C.田七D.丹参E.蒲黄2. 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的药物是:()A.川芎B.延胡索C.牛膝D.红花E.丹参3. 既可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又能“上行头目”而善治各种头痛的药物是:()A.独活B.延胡索C.川芎D.姜黄E.白芷4. 川芎的功效是:()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活血调经C.活血行气,止血D.活血通经,祛瘀止痛E.活血行气,消积止痛5.“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A.川芎B.延胡索C.柴胡D.丹参E.五灵脂6.既能活血化瘀,行气解郁,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A.郁金B.桃仁C.丹参D.虎杖E.姜黄7. 既可用于热病神昏,癫痫痰闭证,又可用治肝胆湿热黄疸证的药物是:()A.姜黄B.茵陈蒿C.郁金D.丹参E.虎杖8. 性味辛苦温,能活血行气,又善治风湿肩臂痛的药物是:()A.羌活B.姜黄C.延胡索D.秦艽E.桂枝9. 活血化瘀药治疗癥瘕痞块,哪组配伍最宜:()A.配温里祛寒药B.配清热凉血药C.配燥湿化痰药D.配化痰软坚散结药E.配行气和营药10. 活血行气俱佳,止痛应用最广,应首推:()A.川芎B.延胡索C.郁金D.木香E.五灵脂11. 气滞血瘀,心腹及肢体疼痛,何药最宜:()A.香附B.延胡索C.青皮D.乳香E.木香12. 醋制延胡索是为了()A.增强活血作用B.增强行气作用C.加强止痛之功D.减低苦味E.降低毒性13. 用治痹痛、头痛的最佳药物是()A.木香B.乳香C.檀香D.香附E.川芎14. 被称为“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药物是:()A.桔梗B.柴胡C.川芎D.牛膝E.红花15. 兼有消肿生肌之效的活血祛瘀药有:()A.乳香、没药B.三棱、莪术C.煅石膏、牡丹皮D.白芷、丹参E.血竭、儿茶16.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三棱入汤剂应先煎B.五灵脂入汤剂宜包煎C.鸡血藤膏入汤剂宜烊化D.自然铜煅研细末入散剂E.虻虫应研末吞服17. 用治血热瘀滞痛经,或产后腹痛等证,以下何药最宜?()A.川芎B.五灵脂C.丹参D.姜黄E.乳香18. 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等作用的药物是:()A.大蓟B.川芎C.丹参D.远志E.磁石19. 下列除()外,均为兼行气作用的活血化瘀药。
活血祛瘀药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物是( )A.鸡血藤B.丹参C.红花D.月季花E.泽兰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2.功效活血行气,善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 )A.延胡索B.秦艽C.羌活D.桂枝E.姜黄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活血行气止痛作用强,研末服即有效的药物是( )A.郁金B.延胡索C.自然铜D.三七E.虎杖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4.患者,男,60岁。
10年前患肝炎,近2周右胁时痛,腹诊可触及肝下缘质地较硬。
除哪味药外均可使用( )A.牡蛎B.丹参C.郁金D.鳖甲E.枳实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5.用治血滞斑疹色暗宜选用的药物是( )A.丹参B.郁金C.三七D.益母草E.红花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6.临床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瘕痞块,最宜配伍哪种药物( ) A.益气补血药B.温里祛寒药C.行气软坚药D.燥湿化瘀药E.清热凉血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7.具有活血凉血作用的药组是( )A.郁金、姜黄B.生地黄、玄参C.邵金、丹爹D.川芎、赤芍E.益母草、泽兰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8.为”血中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调经水”的药物是( ) A.姜黄B.川芎C.延胡索D.郁金E.莪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9.既能破血祛瘀,又能行气消积,治食积腹胀的药物是( ) A.益母草、泽兰B.三棱、莪术C.郁金、川芎D.虎杖、苏木E.乳香、没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10.活血祛瘀药的共同作用是( )A.活血通经B.活血行气C.活血疗伤D.活血消痈E.活血祛瘀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风湿痹痛B.湿热黄疸C.血虚失眠D.肾虚腰痛E.肠燥便秘11.川芎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12.郁金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五灵脂B.益母草C.土鳖虫D.斑蝥E.三七13.善于活血止痛,治疗胸腹血滞诸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14.善于活血疗伤,续筋接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川芎、延胡索B.没药、红花C.益母草、牛膝D.水蛭、虻虫E.血竭、儿茶15.皆能活血行气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16.皆能活血调经,利水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温里散寒药B.清热凉血药C.软坚散结药D.活血药E.清热药17.寒凝血滞宜配伍(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18.?瘕积聚宜配伍(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川芎、延胡索B.桃仁、红花C.益母草、牛膝D.水蛭、虻虫E.乳香、没药19.皆能活血行气的药组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20.皆能活血通经,利水的药组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温里散寒药B.清热凉血药C.软坚散结药D.活血药E.清热药21.风湿痹痛宜配伍(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22.热壅血滞宜配伍(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B.既能活血调经,又能引血下行C.既能活血调经,又能下乳消痈排脓D.既能行血补血,又能舒筋活络E.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接骨疗伤23.牛膝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24.自然铜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郁金B.苏木C.降香D.牛膝E.穿山甲25.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齿痛、V1疮,常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26.治疗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常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三七B.鼹鳘C.五灵脂D.益母草E.莪术27.善于活血止痛,治疗胸腹血滞诸痛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28.善于利水消肿,治疗水肿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肠燥便秘B.食积胀痛C.血虚经闭D.产后浮肿E.热病神昏29.桃仁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0.郁金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C.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D.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E.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31.丹参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2.乳香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3.桃仁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川芎、延胡索B.桃仁、红花C.益母草、牛膝D.水蛭、虻虫E.乳香、没药34.既能活血疗伤,又能止血生肌的药组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5.具有破血消瘢作用的药组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郁金、石菖蒲B.乳香、没药C.穿山甲、王不留行D.益母草、泽兰E.水蛭、虻虫36.外科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宜用(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7.湿温病湿浊闭窍神志不清宜用(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川芎、延胡索B.乳香、没药C.益母草、牛膝D.水蛭、虻虫E.血竭、儿茶38.具有破血逐瘀作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39.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作用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C.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D.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E.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40.郁金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41.川芎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功偏活血通经B.功偏补肝肾强筋骨C.功偏补阴D.功偏养血安神E.功偏补血舒筋活络42.鸡血藤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43.丹参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功偏活血通经B.功偏补肝肾强筋骨C.功偏补阴D.功偏补气E.功偏补血舒筋活络44.川牛膝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45.怀牛膝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活血行气,通经止痛C.活血止痛,消肿生肌D.活血止痛,化瘀止血E.活血通经,祛瘀止痛46.川芎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47.姜黄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活血化瘀B.解毒消肿C.行气解郁D.利尿通淋E.凉血安神48.广郁金偏于(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49.川郁金偏于(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A.肠燥便秘B.食积胀痛C.血虚经闭D.产后浮肿E.热病神昏50.三棱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51.泽兰兼能治疗的病证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活血祛瘀药。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1、被誉为“血中之气药”的中药是A、川芎B、没药C、青皮D、当归E、郁金【答案】A【解析】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上行头巅,下走血海。
治血瘀气滞诸痛,有寒者用之,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
2、川牛膝与怀牛膝均有的功效是A、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强筋骨B、活血祛瘀,利湿退黄,凉血清心C、活血通经,下乳消肿D、活血通经,润肠通便,止咳平喘E、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答案】E3、川芎不宜治()A、风寒头痛B、瘀血头痛C、风湿头痛D、风热头痛E、肝火头痛【答案】D【解析】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上行头巅,下走血海。
治血瘀气滞诸痛,有寒者用之,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
前人也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
4、川芎的功效是A.活血行气,祛风止痛B.活血行气,凉血清心C.活血祛瘀,止咳平喘D.破血行气,通经止痛E.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答案】A5、川芎善治A.血瘀与食积重症B.风邪及血瘀头痛C.风湿肢臂痛D.肠痈肺痈E.水瘀互结水肿【答案】B【解析】本组题考查活血化瘀药的主治特点。
注意以功效推测主治,并抓住各药兼有功效及特点。
川芎除活血行气外,兼有祛风止痛功效,故善治风邪及血瘀头痛,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故5题选B。
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其有横走肢臂特点,善治风湿肢臂痛,故6题选C。
益母草既活血祛瘀、又利尿消肿,善治水瘀互结之水肿,故7题选E。
莪术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故可治疗血瘀与食积重症。
故选A。
6、穿山甲的功效是A.破血祛瘀,杀虫B.化瘀止血,解蛇虫毒C.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D.散瘀止痛,接骨疗伤E.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答案】C7、穿山甲与王不留行均有的功效是A、活血通经,下乳消肿B、活血通经,利尿通淋C、活血通经,清热利湿D、破血行气,消积止痛E、活血通经,散寒止痛【答案】A8、丹参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祛瘀B、凉血消痈C、通经止痛D、利尿通淋E、清心除烦【答案】D9、莪术除破血行气外,又能()A、凉血清心B、化瘀止血C、下乳消肿D、消积止痛E、消肿生肌【答案】D【解析】莪术的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中医助理医师-综合笔试-中药学活血化瘀药[单选题]1.既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又能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药物是A.丹参B.郁金C.五灵脂D.红花E.桃仁(江南博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2.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的药物是A.红花B.桃仁C.泽兰D.鸡血藤E.益母草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益母草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鸡血藤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泽兰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3.桃仁的功效是A.活血行气,润肠通便B.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C.活血止痛,解毒消痈D.活血祛瘀,止咳平喘E.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4.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A.桃仁B.杏仁C.柏子仁D.紫苏子E.红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红花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苦杏仁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柏子仁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紫苏子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肺痈,肠痈。
本品活血祛瘀以消痈,配清热解毒药,常用治肺痈、肠痈,如大黄牡丹皮汤。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5.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艾叶B.五灵脂C.郁金D.益母草E.没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益母草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掌握“活血调经药”知识点。
[单选题]6.功效利尿行瘀而通淋,以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的药物是A.木通B.石韦C.牛膝D.小蓟E.灯心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牛膝主治:淋证,水肿,小便不利。
其性善下行,能利水通淋,又能活血祛瘀。
治淋证,常配滑石、石韦等;治水肿,常配车前子、泽泻等。
执业药师中药学(活血祛瘀药)历年真题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既行血补血,又舒筋活络的药是A.鸡血藤B.丹参C.益母草D.牛膝E.忍冬藤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鸡血藤的功效。
鸡血藤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行散与补虚并行。
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活血祛瘀药2.产后水肿尤宜的药物是A.泽兰B.益母草C.车前子D.茯苓皮E.地肤子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具有利水作用药物的主要特点及适应病证。
车前子、茯苓和地肤子虽均属利水渗湿药,车前子既能利水清热通淋,又长于利小便、实大便而止泻,还能清肝明目、清肺化痰;茯苓性平不偏,兼能补虚,既善渗湿利水,又能健脾宁心;地肤子能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水蛭属于活血化瘀药,能破血逐瘀,通经,药力峻猛,多用于瘀血阻滞重症。
益母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利尿消肿,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可用于产后水肿。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活血祛瘀药3.被誉为“血中之气药”的中药是A.莪术B.乳香C.郁金D.川芎E.香附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川芎的性能特点。
川芎辛温行散,入血走气,上行头目,下达血海。
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治疗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
故本题答案选D。
知识模块:活血祛瘀药4.郁金不具有的功效是A.活血止痛B.行气解郁C.凉血清心D.利胆退黄E.消肿生肌正确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了郁金的功效。
郁金属于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之功。
消肿生肌不是郁金的功效。
故本题答案选E。
知识模块:活血祛瘀药5.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的药组是A.乳香,没药B.桃仁,红花C.益母草,丹参D.三棱,莪术E.苏木,水蛭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活血化瘀药的功效。
乳香、没药均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桃仁、红花均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益母草、丹参、苏木、水蛭均有活血祛瘀通经的功效。
活血化瘀药习题1 活血化瘀药的药味与归经多为()A 辛、甘;归心、肺经B 辛、苦;归肝、脾经C 辛、甘;归心、肝经D 辛、苦;归心、肝经E 苦、咸;归肝、脾经2 川芎的功效为()A 活血行气,利水消肿B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D 活血化瘀,祛风胜湿 C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E 活血行气,温经通络3 川芎治疗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肝郁气滞胁痛及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是取其下列何种功效()A 活血止痛B 行气止痛C 活血调经D 活血行气止痛E 行气开郁4 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的药物为()A 郁金B 姜黄C 川芎D 乳香E 没药5 治心脉瘀阻、胸痹心痛,首选()A 延胡索B 川芎C 郁金D 乳香E 没药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川芎的适应证()A 血瘀气滞痛症B 风寒头痛C 风湿痹痛D 血热崩漏E 跌打损伤7 川芎的性味归经为()A 辛、甘,平;归肝、肾经B 辛、苦,温;归心、肺经C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D 苦,微寒;归肺、肾经E 苦,温;归肝、脾经8 川芎的入药部位为()A 根B 茎C 根茎D 块根E 根皮9 活血化瘀药在应用时最常配何类药物()A 温里药B 祛风药C 清热药D 理气药E 泻下药10 能“ 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的药物为()A 川芎B 延胡索C 郁金D 乳香E 丹参11 延胡索善治痛证,对下列何种痛证尤为适宜()A 外感风邪头痛B 风湿痹痛C 气血瘀滞诸痛D 血虚挛急疼痛E 疮疡肿痛12 延胡索的性味为()A 辛、甘,温B 辛、苦,寒C 辛、苦,平D 苦、酸,温E 辛、苦,温13 延胡索的功效为()A 疏肝理气止痛B 温里散寒止痛C 活血化瘀止痛D 活血行气止痛E 祛风通络止痛14 治胸胁腹诸痛,下列何药为首选()A 王不留行B 延胡索C 郁金D 乳香E 姜黄15 姜黄的功效为()A 活血行气,祛风止痉B 活血行气,利胆退黄C 活血行气,凉血止血D 活血行气,通经止痛E 活血行气,消肿生肌16 下列除何者外,均为郁金的功效()A 活血化瘀B 行气止痛C 行气解郁D 温经散寒E 凉血清心17 郁金治气火上逆吐衄,倒经,是取其何种功效()A 活血而行气B 清心而解郁C 凉血顺气降火D 清心而凉血E 化瘀而止血18 乳香与没药的共同功效为()A 活血止痛,利胆退黄B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C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D 活血行气,消肿生肌E 活血行气,解毒消肿19 下列病证除何者外均为乳香、没药的适应证()A 跌打损伤B 疮疡痈肿C 心腹瘀痛D ? 瘕积聚E 湿热黄疸20 乳香的性味归经为()A 苦、甘,温;归心、脾经B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C 辛、苦,平;归肝、脾经D 辛、苦,微寒;归心、肝经E 苦、辛,平;归心、肺、肝经21 五灵脂的功效为()A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B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C 活血止痛,凉血止血D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E 活血止痛,解郁调经22 五灵脂的药源为()A 乔木植物的树脂B 真菌类植物的菌核C 复齿鼯鼠的粪便D 植物种子的油脂E 复齿鼯鼠的脂肪23 在使用活血调经药时常配伍()A 补血药B 补阴药C 补肝肾药D 疏肝理气药E 温经散寒药24 血热而瘀滞者宜选用()A 川芎B 桃仁C 红花D 丹参E 牛膝25 现代常用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肝炎肝硬化及慢性肺心病的药物为()A 川芎B 郁金C 延胡索D 红花E 丹参26 丹参治疗宫外孕是取其()A 凉血止血之功B 活血调经之功C 活血祛瘀之功D 化瘀止血之功E 化瘀止痛之功27 丹参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之烦躁,是因为本品具有()A 凉血解毒之功B 凉血开窍之功C 凉血安神之功D 清热凉血之功E 清热解毒之功28 丹参的功效为()A 活血化瘀,清热凉血B 活血调经,凉血消痛,安神C 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安神D 活血调经,解毒消痈E 活血行气,凉血清心,安神29 丹参的性味为()A 辛,温B 甘,寒C 苦,微寒D 甘、苦,平E 辛、苦,温30 丹参用治疮疡痈肿是取下列何种功效()A 活血化瘀B 凉血解毒C 活血止痛D 凉血活血E 凉血安神31 除何证外均可选用丹参()A 血瘀经产诸证B 心腹瘀滞疼痛C 疮疡痈肿D 血虚崩漏E ? 瘕积聚32 红花的功效为()A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B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C 活血行气,通络止痛D 活血化瘀,凉血解毒E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33 红花的性味归经为()A 辛、甘,温;归肝经B 辛、苦,平;归心经C 辛,温;归心、肝经D 苦,微寒;归肝、肾经E 甘,寒;归肝经34 下列除何症外,均可用红花()A 血瘀经闭B 血瘀痛经C 产后瘀滞腹痛D 血热崩漏E 少腹? 积35 桃仁的功效为()A 活血行气,润肠通便B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C 活血止痛,解毒消痈D 活血消痈,化痰平喘E 活血通经,利尿消肿36 下列除何症外均可用桃仁()A 血瘀经闭、痛经B ? 积痞块C 外伤跌打瘀肿D 肺痈、肠痈E 湿热黄疸37 益母草最宜于下列何种水肿()A 风水证B 脾虚水肿C 肾虚水肿D 水瘀互阻水肿E 寒湿水肿38 下列除何项外,均为益母草的主治证()A 血瘀经闭,痛经B 胎漏下血,胎动不安C 产后瘀滞腹痛D 水肿,小便不利E 疮痈肿毒,皮肤痒疹39 常用于治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性味苦辛微寒的药物是()A 郁金B 丹参C 延胡索D 益母草E 桃仁40 下列除何者外,均为牛膝的功效()A 活血通经B 补肝肾强筋骨C 滋阴降火D 利水通淋E 引火下行1 鸡血藤的功效为()A 行气活血,补血调经B 活血止痛,舒筋活络C 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D 活血调经,祛风通络E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42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药物为()A 丹参B 鸡血藤C 益母草D 牛膝E 红花43 既能活血通经,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为()A 益母草B 红花C 桃仁D 牛膝E 桑寄生44 ? 虫的功效为()A 续筋接骨,止血生肌B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C 活血续伤,通络止痛D 续筋接骨,破血逐瘀E 续筋接骨,祛风止痛45 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为()A ? 虫B 水蛭C 地龙D 蜈蚣E 穿山甲46 自然铜的功效为()A 散瘀止痛,消肿散结B 散瘀止痛,生肌敛疮C 散瘀止痛,消肿生肌D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E 散瘀止痛,化瘀止血47 自然铜的最常用的正确用法为()A 入煎剂,打碎先煎B 打碎后,浸酒服C 多入丸散,醋淬后研末或水飞D 忌火锻,水飞后用E 不入煎剂,宜研末服48 能活血续伤,又能补肾治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的药物()A ? 虫B 自然铜C 骨碎补D 补骨脂E 桑寄生49 马钱子须炮制的主要目的为()A 提高药效B 改变药性C 减缓毒性D 便于贮藏E 利于治剂50 马钱子的药性为()A 辛,温;有毒B 苦,寒;有大毒C 辛,热;有大毒D 辛、苦,平;无毒E 苦、涩,凉;有小毒51 马钱子的药性为()A 苦,温。
有小毒B 苦,寒。
有大毒C 辛,温。
有毒D 甘,温。
有毒E 苦,寒。
有小毒52 马钱子的功效为()A 祛风通络止痛B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C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D 活血疗伤,消肿止痛E 散结消肿,理气止痛53 具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效,主治跌打损伤的药物为()A 自然铜B 血竭C ? 虫D 马钱子E 骨碎补54 除何证外,均为马钱子的适应证()A 跌打损伤B 痈疽肿痛C 风湿顽痹D 喉痹肿痛E 惊风抽搐55 下列马钱子的用法用量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内服宜制B 多入丸散C 用量每日10~15gD 日服量0.30.6gE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56 莪术的性味为()A 辛,温B 辛、苦,寒C 辛、苦,温D 辛、甘,温E 苦、辛,平57 水蛭的用法下列哪项最佳()A 入煎剂先煎B 入煎剂后下C 入丸散或研末服D 炒焦后研末服E 入汤剂宜包煎58 味咸苦而入肝经血分,功善破血逐瘀力峻效宏的药物是()A 桃仁B 红花C 水蛭D 丹参E 莪术59 除何项外,均为莪术的使用注意点()A 孕妇忌用B 出血证慎用C 月经过多者忌用D 食积内停者忌用E 无瘀滞者慎用60 斑蝥入药前多用糯米同炒的目的是()A 矫味B 提高药效C 减缓毒性D 改变药性E 便于贮藏61 穿山甲的功效为()A 活血消?,下乳排脓B 活血消?,攻毒散结C 破血逐瘀,行气消积D 破血疗伤,通经止血E 破血消?,排脓生肌62 能活血消?、通经下乳,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为?/B>?)A 三棱B 莪术C 广虫D 穿山甲E 水蛭63A 川芎 B 郁金 C 延胡索 D 乳香 E 五灵脂(1) 活血止痛,兼行气解郁、利胆的药物为()(2) 活血止痛,兼行气、祛风的药物为()64A 郁金或姜黄的块根 B 郁金或姜黄的果实 C 姜黄的根茎D 姜黄的块根E 郁金的根茎(1) 郁金的药材为()(2) 姜黄的药材为()65A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B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C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D 活血止痛,行气,祛风 E 活血止痛,利胆凉血(1) 没药的功效为()(2) 五灵脂的功效为()66A 丹参 B 红花 C 益母草 D 桃仁 E 鸡血藤(1) 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功效的药物()(2) 具有活血调经,舒疏筋活络功效的药物()67A ? 虫 B 自然铜 C 苏木 D 骨碎补 E 血竭(1) 具有接骨疗伤,散瘀止痛功效的药物为()(2) 具有活血续伤,补肾强骨功效的药物为()68A 自然铜 B 血竭 C 虻虫 D 苏木 E 马钱子(1) 活血疗伤,祛瘀通经的药物为()(2) 活血疗伤,止血生肌的药物为()69A ? 虫 B 三棱 C 水蛭 D 莪术 E 穿山甲(1) 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为()(2) 具有破血逐瘀,攻毒散结功效的药物为()70A 莪术 B 水蛭 C 虻虫 D 斑蝥 E 穿山甲(1) 功能破血消?,行气消积的药物是()(2) 功能破血消症,通经下乳的药物是()71 活血化瘀药通过其活血化瘀而产生的作用是()A 止痛、调经、消症B 疗伤、消肿、消痈C 止血、生肌、排脓D 凉血、解毒、安神E 祛风、止痒、生肌72 活血化瘀药的主要归经为()A 心B 肺C 肝D 脾E 肾73 治湿温病、湿浊蒙蔽心窍,下列哪两药常相配伍应用()A 郁金B 川连C 菖蒲D 竹茹E 白矾74 治癫狂、癫痫、痰火蒙心者,下列哪两药常相配用()A 郁金B 川连C 菖蒲D 天竹黄E 白矾75 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药物为()A 延胡索B 五灵脂C 乳香D 没药E 姜黄76 下列哪两药用于活血消肿生肌常相须而用()A 乳香B 木香C 延胡索D 没药E 五灵脂77 均为活血化瘀之要药,又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是下列哪两味药物()A 川芎B 延胡索C 丹参D 乳香E 郁金78 为活血化瘀要药,广泛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瘀痛、? 积及风湿痹痛等各种瘀血证的两味药物()A 川芎B 桃仁C 丹参D 益母草E 牛膝79 五灵脂的主治病证为()A 胸腹瘀痛B 痛经、经闭C 外伤骨折肿痛D 瘀血崩漏E 毒蛇咬伤80 下列哪两药为相反之药()A 丹参B 五灵脂C 红花D 桃仁E 藜芦81 下列哪两味药用于活血通经常相须而用()A 桃仁B 杏仁C 红花D 红藤E 丹参82 能活血调经,又能利水消肿的两种药是()A 益母草B 丹参C 红花D 泽兰E 桃仁83 用于产后缺乳、乳汁不通,下列哪两药常相须而用()A 丹参B 当归C 王不留行D 益母草E 穿山甲84 下瘀血通经、治血瘀血枯经闭,下列哪两药常配伍同用( )A ? 虫B 地龙C 郁金D 益母草E 大黄85 下列哪两药为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久溃不敛,常相配伍()A 乳香B 苏木C 骨碎补D 马钱子E 血竭86 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两个药物为()A 水蛭B ? 虫C 三棱D 莪术E 桃仁87 下列哪两药用于破血行气常相须而用()A 桃仁B 三棱C 莪术D 水蛭E 穿山甲88 下列哪些病证或情况下,活血化瘀药应忌用或慎用()A 月经过多B 崩漏无瘀C 中风癫痫D 妇女妊娠期E 妇女哺乳期89 下列哪些病证川芎不宜用()A 阴虚火旺B 气虚多汗C 风湿痹痛D 血虚头痛E 月经过多90 郁金的功效有()A 活血化瘀B 行气解郁C 清心开窍D 凉血止血E 利胆退黄91 乳香的主治证为()A 跌打损伤B 疮疡痈肿C 心腹瘀痛D ? 瘕积聚E 风湿痹痛92 丹参的主治证有()A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B 胎动不安、胎漏下血C 血瘀心胸、脘腹疼痛D ? 瘕积聚、心悸失眠E 疮疡痈肿、丹毒93 下列病证中哪些为红花的适应证()A 妇女血瘀经闭,痛经B 妇女产后瘀滞腹痛C ? 瘕积聚,心腹瘀痛D 湿热黄疸,淋浊E 跌打损伤瘀肿94 桃仁的主治证有()A 妇女血瘀经产诸?B ? 瘕积聚C 跌打损伤D 肠痈、肺痈及咳喘E 肠燥便秘95 可用于治疗心血瘀阻、胸痹心痛的药物有哪些()A 丹参B 川芎C 桃仁D 红花E 延胡索96 番红花与红花的区别是()A 红花性温、味辛B 番红花性微寒,味甘C 红花化瘀力强D 番红花化瘀调经力强E 番红花兼能凉血解毒97 红花与番红花的药原区别有哪些()A 仅产地不同,红花为国产,番红花为国外产B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C 番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头D 红花主产我国,番红花主产欧洲及中亚E 红花主产我国华东、华中地区,番红花主产西藏98 牛膝的功效有哪些()A 活血通经B 补肝肾强筋骨C 利水通淋D 引火下行E 平肝潜阳99 牛膝的主治病证有哪些()A 瘀血经闭、痛经B 风湿痹痛,腰膝疼痛C 肾虚腰膝酸软D 淋症、水肿E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100 鸡血藤的主治证为哪些()A 血虚萎黄,血虚经闭B 风湿痹痛,手足麻木C 血瘀月经不调、痛经D 中风后肢体瘫痪E 崩漏,胎漏下血101 善于破血逐瘀消? 积的药物为哪些()A 三棱B 莪术C 丹参D 水蛭E 乳香102 水蛭的主治证为哪些()A ? 瘕积聚B 血瘀经闭C 跌打损伤D 痈疽恶疮E 顽癣、瘰疬103 下列哪些药属虫类破血逐瘀消? 之品()A 水蛭B 蜈蚣C ? 虫D 全蝎E 地龙104 活血化瘀药按其作用特点及主治之不同可分为()、()、()、()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