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劳动者工资结算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157.54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我国劳动法规最早对非全日制用工作出规定的是2003年5月30日原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是: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根据法律的位阶,非全日制用工应当以《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为准,即在时间上应当是每天不超过4个小时,每周不超过24个小时。
【案情介绍】:陈某等3人于1990年前后进入琼海某食品公司下属的肉联厂担任屠宰工。
由于屠宰工的特殊性,为了保证猪肉早市的供应,陈某等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为早上的2点到6点左右。
为此,陈某等人需要早上1点钟就从家里出发。
为了保证猪肉市场的正常供应,陈某等人基本上需要每天都要工作,旷工一次公司给予一次同等报酬的罚款。
工资按照屠宰生猪的数量计算,每10天结算一次。
双方当时并没有就双方的工作性质作出任何约定,也没有签订过任何书面协议,公司也是没有为其缴纳过五项社保,但是公司为同岗位的其他3位工友又购买了社保。
2022年,公司强迫陈某等三人签订了一份《肉联厂屠宰车间钟点工协议》,其中约定工作时间为每天早上的2点至6点,另外每个月需要参加义务劳动2次。
由此引发了双方的争议。
陈某等人认为双方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关系,提起仲裁,要求单位为其补缴社保,并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本案最后经法院终审,认定双方属于非全日制用工,驳回了陈某等人的请求。
【律师剖析】:本案虽然经法院终审,认定双方属于非全日制用工,驳回了陈某等人的请求。
但是律师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值得商榷。
虽然从形式上来讲,陈某等人每天的工作大概为4个小时,工资也是每10天结算一次,但是本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首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除了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的限定外,还要求每周的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个小时,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认定为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解答1、什么叫非全日制用工? 解答:《劳动合同法》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规范,第68条对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义: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日1、什么叫非全日制用工?解答:《劳动合同法》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进行规范,第68条对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义: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将非全日制用工称之为“小时工”。
2、“小时工”与用工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吗?解答: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则对劳动关系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它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仍为劳动关系,双方可以订立劳动合同。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小时工”的法定化,突破了《劳动法》意义上劳动关系只能在一对一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规定。
3、“小时工”可以兼职吗?解答: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法》从法律上确认了劳动者可以同时与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法性。
而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4、“小时工”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全日制用工关系吗?解答: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作为“小时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
这里,与其他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劳动关系还是非全日制用工下的劳动关系,法律并未进一步作出规定。
一般来讲,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由于时间上的要求,只能在全日制工作之余,比如全日制用工下班之后,才能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关系,这实际上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兼职问题。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解释一、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1、定义及工作时间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注意:此处有争议,经查询网络及相关书籍,非全日制用工每日工作时间可超过四小时,只要每周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即可。
但经匿名咨询保定市劳动监察大队,对方认为每日不可超过四小时。
《劳动合同法》第68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合同形式及要求非全日制用工的合同形式较灵活,订立劳动合同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口头订立。
注:经匿名咨询保定市劳动监察大队,对方建议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避免后期争议。
《劳动合同法》第69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3、计薪方式及工资支付周期非全日制用工是以小时计酬为主,且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022年保定市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9元/时)。
支付工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非全日制用工工资 = 小时工资标准×实际工作小时数《劳动合同法》第72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4、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70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5、社会保险缴纳单位只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即可,其他险种由劳动者自行缴纳。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
对于已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手续。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范本甲方: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一、基本信息1.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3. 员工姓名:__________________4.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二、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双方约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具体安排由甲方根据工作需要灵活安排。
乙方应严格遵守劳动时间,不得擅自延长工作时间。
休息期间,乙方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三、工资待遇及支付方式1. 甲方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乙方工资,具体金额为:____________元/月。
2. 支付方式:甲方可以委托第三方代发工资,也可以直接支付给乙方。
具体方式和时间由甲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工作内容与工作地点1. 乙方的工作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工作内容)2. 乙方的工作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点)3. 甲方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乙方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1. 甲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为乙方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并承担相应费用。
2. 乙方享有工会、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具体内容和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执行。
六、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1. 乙方应当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和保密信息,不得泄露或传播给他人。
2. 乙方离职后,应当遵守竞业限制规定,不得在一定期限内从事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行为。
具体期限和范围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七、解除和终止协议1. 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协议。
2. 乙方提前三日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协议。
具体方式和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双方协商确定)3. 协议到期或者提前终止,协议即行解除。
非全日制用工案例解读全日制用工与非全日制用工作为被法律认可的两种用工模式,二者在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合同的解除以及经济补偿金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非全日制是一种极为灵活的用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日制模式下存在的用工刚性,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其发挥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并逐渐成为现在企业用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着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并结合案例,来帮助大家认识非全日用工这一灵活就业的形式。
一、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典型案例:2008年3月11日,小王进入上海某A宾馆担任前台工作,工作时间为晚上21点至早晨7点,每月工资为900元。
工作至2009年4月10日,小王从朋友处得知,2008年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是960元,其工资还不足最低工资,遂向单位提出要求补发工资差额,同时他认为自己每天工作10个小时,超过了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属于超时加班,所以还要求单位补发2008年3月至今的加班费。
A宾馆则称,小王是在晚上上班,是非全日制员工,其工资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也不存在加班。
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工作时间,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工作时间不同并不是指工作时间段的不同,譬如是白天上班还是晚上上班,而是指工作小时数的不同。
在我国,全日制的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一般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一般不超过四十小时;而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一般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同时,全日制用工一般按日计薪,工资不得低于月最低工资,而非全日制用工则是以小时计酬,其工资只要不低于最低小时工资即可,并且,工资结算支付的周期通常最长也不超过十五天。
回到上述案例,小王尽管是在晚上上班,但是他每天工作长达10个小时,不仅不符合非全日制员工每天工作不超过四小时的标准,甚至已经超过了标准工作时间,存在超时加班,因此,A宾馆应当依法补足工资差额并向小王支付加班工资。
安徽省非全日制用工试行办法各市劳动保障局,中央驻肥及省直有关单位:现将《安徽省非全日制用工试行办法》(劳社〔2003〕51号)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二00三年七月四日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非全日制用工行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日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
第三条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期限在一个月以下的,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
但劳动者提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第四条通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组织为其他单位、家庭或个人提供非全日制劳动的劳动者,由劳务派遣组织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第五条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应当包括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六项必备条款,但不得约定试用期。
第六条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
劳动合同中双方未约定终止条件的,任何一方均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劳动合同。
双方约定了违约责任的,按照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应当在录用后7日内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可以按小时计算,小时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九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省劳动保障厅制定,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
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主要根据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除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折算数额,同时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劳动者之间的差异等因素。
2020新国劳动法临时工最新规定临时工的工资怎么算?2020新国劳动法临时工最新规定2013年7月1日起,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
新政最大的亮点是,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
所谓临时工应该说指的是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合同工或者以完成某项任务为期限的合同工。
《劳动合同法》的修订案针对的是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合同,由劳务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单位是指的这样一种。
劳务派遣工跟所谓的我们习惯称的临时工还不完全一样,因为他跟用工单位没有劳动关系,他的在劳务派遣公司。
而所谓的临时工的劳动关系在他自己所在的单位,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临时招聘的工人,与正式工相对。
临时工就是暂时在单位工作的人员,临时工指单位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
也有至期延续可能,但要有双方达成共识的前提。
《劳动法》第二条中“劳动者” 其范围是很广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职工,也包括了临时工。
因此,正式工也好,临时工也罢,只要一旦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时间,凡正式工享有的权益,临时工也均应享有。
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不要认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别,而在享受《劳动法》所赋予的权益上不能依法去争取。
一、劳动法临时工辞职1、201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
明确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
2、《劳动法》第二条中"劳动者" 其范围是很广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职工,也包括了临时工。
因此,正式工也好,临时工也罢,只要一旦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时间,凡正式工享有的权益,临时工也均应享有。
临时工工资怎么结算公共部门聘用临时工作为一种新的改革措施,它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改善社会风气、提高政府公信力、创新政治文化。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解开临时工工资怎么结算,希望能帮到你。
临时工工资结算方法一,你是否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二,针对市民提出的单位如何扣工资才算合法。
第一,如果劳动者由于个人不努力没有完成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扣工资,但所剩不能低于最低工资。
第二,劳动者由于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说由于某些情况、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了,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扣减工资,但是扣减工资的比例不能超过月工资的20%,可以逐月扣除,最后累加。
第三,劳动者请事假,那么工资相应就要扣除一部分。
临时工工资发放的方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文件第十九条规定:关于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分问题,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所以您企业支付给临时工的属于劳务报酬,不是工资薪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企业支付给非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的劳务报酬,只要劳务关系真实,合理,并取得合发的票据,其支付的劳务报酬,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非全日制用工协议书6篇篇1非全日制用工协议书甲方:(雇主全称)乙方:(雇员全称)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订立本协议。
一、工作时间安排1.乙方在甲方公司从事非全日制用工工作,工作时间为每周工作不超过XX小时(具体工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2.乙方需按照甲方公司的排班安排上班,并严格遵守工作时间。
3.如需调整工作时间,乙方应提前告知甲方,并得到甲方同意。
二、工资及福利1.甲方将按照岗位工资标准向乙方支付工资,具体工资标准为(具体数字)元/小时,结算周期为(例如:每月工资结算)。
2.乙方享有法定的工作保险,如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等。
3.乙方享有带薪年假,具体的休假安排需提前与甲方协商确定。
三、岗位职责1.乙方应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勤勉工作,服从公司安排。
2.乙方应当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泄露。
3.乙方在工作中如有违法违规行为,甲方公司有权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终止协议1.若乙方有以下情形之一,甲方有权提前终止本协议:(1)乙方擅自拒绝履行工作职责;(2)乙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3)乙方严重失职,影响公司正常运作。
2.乙方愿意终止本协议,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五、其他1.本协议未尽事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XX年XX月XX日终止。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以上为《非全日制用工协议书》,双方共同遵守。
篇2非全日制用工协议书甲方:(公司名称)地址:(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电话:(联系电话)乙方:(员工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电话)鉴于甲方需要进行非全日制用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特订立本协议。
一、用工内容及工作时间1. 乙方同意按照甲方的安排,从事特定工作任务。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68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其中的二十四小时是硬性的,而每天四小时不是硬性的,也就是说非全日制用工在二十四小时的总的工作时间内,具体工作安排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可以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三天,也可以每天工作四小时,每周工作六天,还可以是其它的工作方式,体现了其灵活就业的特点。
若超过24小时的工时限制,《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根据各地的实践经验,一般作为全日制用工来处理。
二、合同形式全日制用工,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而非全日制用工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不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职工的劳动权利以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要求,可以口头约定。
但是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建议劳动者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三、保险缴纳在这方面,非全日制用工不享有与全日制用工一样的权利,用人单位被强制要求交纳的保险只有工伤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当发生工伤时,通过工伤保险保障员工权益,对于减少用人单位的用工风险有重大作用。
除工伤保险以外的社会保险费,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等,由劳动者本人根据有关规定缴纳,用人单位不是必须要为劳动者缴纳。
四、薪酬劳动合同法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工资的核算办法和发放办法,即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以下因素: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未包含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因素的,还应考虑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