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800字5篇
- 格式:pdf
- 大小:212.10 KB
- 文档页数:5
2020《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_看英雄之城有感5篇《英雄之城》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汉战“疫”中“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雄之城》的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1】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似乎所有的好消息,都随着鲜艳的暖阳争相到来。
今天,武汉终于官宣,新增患者为0!这也意味着,武汉终于可以进入解封倒计时的序列当中了。
从武汉封城的1月23日,到新增为0的今天,56个日夜,无数人逆风前行、无数人默默坚守,50005个确诊病例,40765位治愈患者,都是这座城市生与死之间的共鸣。
从最开始的心神惊慌,到疫情的逐步稳定,武汉这座城市,与坚守的人们,都付出了太多太多。
钟南山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
”大江大湖大武汉,历经过战火,抗击过洪水,看遍了风起云涌,也演绎了生命顽强的劲歌。
01一路走过重重艰难考验2019年年底,武汉出现不明肺炎,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春节将近,大多数的武汉人仍在一如往常的准备年货、准备享受假期。
但临近1月中旬,似乎一切都变得不太寻常,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说,武汉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战疫也正式打响。
1月23日,武汉正式封城,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座千万人的城市就这样被封了。
“一群人想方设法地夺路狂奔,而留下的人,将与这座城市共生死。
现在每次回想起来,我的心脏都会震颤。
”——一位基层督查工作者1月24日就是庚子鼠年的除夕,但是今年的除夕没有一丝欢庆的气息,湖北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而截至前一日,武汉发热门诊量就激增至约13000人次,此后一直到1月28日,武汉每一天的发热门诊量一直保持在万人次以上。
其后疫情数据一天天上升,武汉人和外界每天都揪着心,而大家的新年祝福也都十分简单,没有了从前的花里花哨,只是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都能够健健康康的活着。
大年初一,武汉雷神山医院计划启动,和封城那日的火神山医院计划一同,成为了疫情中一道炫目的光。
《英雄之城》让我看到了团结协作的磅礴力量。
面对疫情,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全国多个省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疫情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作文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作文1听说,在武大看一次樱花,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已经记不清是从哪一刻开始,离武汉几千公里的小城里平静而安宁生活被打破了,气氛由轻松变得紧张,所有人都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们把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叫做新型冠状病毒。
戴上口罩,走在街上。
这个小城里日出依旧,却分明丧失了几分活力和热闹。
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把2019年的烦恼扔到一边,所有人都在期待2020年的到来。
可新年伊始,这座小城与武汉同步,不吵,不闹,晚上七点紧锁的门,每个人与每个人都隔离的很远,像被按下了静音键。
疫情从武汉卷到全国,支援从全国汇聚武汉。
我是十四亿中国人中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这次疫情之前,我只是在看爱国电影、听歌唱祖国歌曲时才产生爱国热情。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春晚中听到“武汉加油”四个字时,泪水突然充满眼眶。
那些医者,从古至今,他们永远是最美的逆行者。
冲锋在前,用自己并不强大的臂膀,护住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召必回,战必胜!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带着铿锵有力的口号奔向武汉,在与死神的战书上按下请战手印。
我知道,他们在履行对国家的承诺。
我还想向那些平凡的发光体致敬。
他们不求回报,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医疗队献出自己家的蔬菜,把自己购买的口罩送往武汉,为坚守在值班岗位的干部寄去几瓶消毒水。
我想,他们是我平凡生活中的榜样,我甚至在懊恼自己不能快点长大,不能在祖国渡难关时出那么一点点力。
也许在强大的中国面前,我们认为我们的力量很小很小。
但是在漫长的黑夜里,我们点燃的小小微光,足以汇聚成燎原之势的火焰。
我们曾经恐惧的心灵,在互相呼唤对方;我们瘦弱的肩膀,在恶病面前紧紧地靠在一起。
因为我们的众志成城,因为我们的带泪笑容,在苦难中有了成功。
《英雄之城》观后感800字作文精选【5篇】《英雄之城》回顾了过去一个多月,在这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里,疫情是如何从快速暴发到逐渐被遏制的全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英雄之城》观后感800字作文精选【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英雄之城》观后感800字1近日,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时长33分钟的英语新闻纪录片《英雄之城》,回顾武汉“封城”1个多月来发生的真实故事。
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首部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
湖北,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汇聚着无数人的爱;武汉,不仅仅是一座城,更牵动全国人的心。
疫情爆发,全国驰援。
医生、护士、军人、公安、武警、志愿者、记者、广大群众……一个个逆行的背影勾勒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凝聚起共同战“疫”的强大力量。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一个个逆行者,一个个动人故事,传递着一串数字、一种精神——不论生死、不计报酬。
面对疫情,一往无前。
疫情发生以来,广大逆行者立足本职、勇于担当,按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积极响应号召,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行动和责任践行责任、使命和担当。
面对疫情,逆行者一往无前,用行动书写大爱。
在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们面对疫情逆风而行,用信念与责任为人民的安全护航,用坚持和勇气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为多少家庭换来了无数的希望。
但我也想说,这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他们也不过是等待着大年三十回家吃团圆饭的爸爸,妈妈,儿子,或者是女儿,他们也会害怕,也会思念,也会疲惫,但是这些只是被他们掩藏在了口罩下坚强的微笑里,藏在了护目镜后坚定的目光下。
所以致敬那些可爱可敬的逆行者,致敬那份勇敢奋斗在前线的每一位。
现在众所周知,病毒扩散十分可怕,不被感染便是为国出力,由最初几人爆发至上千甚至上万人了。
无需接触,病人口中的飞沫即可使人感染。
所以医护人员们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但即便这样,仍有无数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倒下了。
2020《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_看英雄之城有感5篇《英雄之城》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汉战“疫”中“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雄之城》的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篇1】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一定会想起2020年初,武汉关闭离汉通道那个遥远的日子。
随着关闭而开启的,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情,而是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武汉,是这场战争的“风暴之眼”。
有人,在面对恐慌和未知时勇敢拉响警报;有人,在举步维艰的条件下与死神争分夺秒;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唤人们对美好与希望的向往。
在这座英雄之城,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新华社记者在武汉深入采访,勇闯“红区”,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武汉战“疫”2个月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众多凡人英雄的温情大义。
基于60多位记者拍摄的大量珍贵影像,新华社倾力打造重磅纪录片《英雄之城》,记录这段不应被忘却的历史。
纪录片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汉战“疫”中“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
比如,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如何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了警报。
还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教授张笑春,在紧要关头如何奋力呼吁将CT作为筛查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相关诊疗方案修订,让更多病患能够被医院及时收治。
还有一些令人动容的故事,有些是我们未曾了解的普通人,有些是我们在新闻中熟识的面孔,但纪录片以更贴近人性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个凡人英雄的内心世界。
有一种责任,叫“多做事情才能赢回时间”。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自己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而他在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但疫情期间,他还是每天迈着蹒跚的步子与病魔赛跑,努力挽救更多生命。
张定宇说,留给自己的时光只有5到10年,所以他特别珍惜每一点时间。
Don't put all the eggs in the same basket.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__观看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5篇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第一篇人类文明的大观园万紫千红,多样文明争奇斗艳。
人们往往依据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等而区分出千千万万个不同的群体。
其实,在这无数个“不同”的群体背后,人类却有一颗“大同”的心。
这个“大同”就是心灵深处的人间大爱。
为了这样的大爱而担当,这样的担当给人温暖、令人赞美。
反之,背离大爱的担当,只能让富于正义感的人们感受到阵阵寒意。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担当,是爱中国人民的担当,也是爱世界人民的担当,给普天之下、四海之内的人们传递着疫情逆流中的温情暖流。
有了人间大爱,就有了最为博大的胸襟和最硬核的担当。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尽锐出战,奏响了人间大爱与中国担当的壮丽交响曲。
因为有人间大爱,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发布信息,向国际社会通报有关情况,快速识别病毒并分享基因序列,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减少疫情的国际蔓延。
因为有人间大爱,中国在某些国家对华“断航”的情况下,紧急协调争取通过恢复航班或派出包机等方式协助滞留人员回国,尽一切努力把海外“游子”接回家,同时对在中国特别是疫情比较严重地区旅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国公民,及时掌握其动态,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帮助其应对疫情或积极协助办理出入境手续。
因为有人间大爱,我们对来自海外的“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的呐喊所感奋,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肺腑之言所感动,为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应对危机的共同担当所感激,为国际正义力量展现的“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温情所感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国家和民族是这样,全人类必然也是这样。
对于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无论他们的国籍和肤色是什么,人类终究会铭记和欢迎他们。
2020抗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精选五篇纪录片《英雄之城》首次揭秘了一些武汉战“疫”中“关键之举”背后的故事。
大家观看《英雄之城》有什么心得感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英雄之城》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纪录片《英雄之城》观看心得1在至少一个星期多以前,我还天真的以为这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怎么也不会发展的太过严重,但事实比我想得要残酷许多。
就在我写下这段文字时,确诊14489例,疑似19544例,死亡304例,治愈401例,按最早的病例发现即12月8日算起仅仅56天。
2003年的非典持续了六个多月,在这短短半年中,仅国内就有5327人受到病毒的侵害,349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而这次的疫情来势更加凶猛,表现之一就在于其传播速度之快,比如在我之前列出的一串数据中,确诊人数较昨日就增加了2588例。
那么这场瘟疫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居然是因为野生蝙蝠。
在疫情初期,调查出病毒来自于武汉一家海鲜市场,后来才发现这家海鲜市场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买的不只是海鲜,还有各种“野味”,种类多达42种。
寄生虫,化学毒素,致病菌群,价差污染,未知病毒,这些项目所谓的野味全都无法保证,就连基本的卫生都无法得到保证,有人说这次疫情的蔓延其实也是对人类两百多年来为食品生产安全所做的努力的侮辱。
我们再来说说这次病毒的“来源”蝙蝠,蝙蝠长期发着四十度高烧,是众多著名病毒的自然宿主,比如蝙蝠就是狂犬病的天然宿主和传播者。
我看到一段话:上帝派给蝙蝠一个任务,保护人类,用自身封存病毒,蝙蝠同意了。
于是蝙蝠为了这个使命把自己变成恐怖的样子,昼伏夜出,不与人类接触,由于病毒太多,蝙蝠向上帝提出增加后代,于是上帝把蝙蝠变成了第二大哺乳动物,最大限制的封存病毒,可上帝永远没想到,人类竟然会吃蝙蝠。
这当然是个笑话,却让我开始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野味?我努力的想,想来想去,明白了些。
这大概就在于人的劣根性,不让你做什么你就越想做什么,对另类的追求,和一种优越感。
《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精选武汉战“疫”全景纪录片《英雄之城》是首部武汉战“疫”2个月全景纪录片,观看完《英雄之城》相信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感触,这次疫情是一场人民战争,那你知道《英雄之城》观后感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精选。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英雄之城》观后感1武汉,是这场战争的“风暴之眼”。
有人,在面对恐慌和未知时勇敢拉响警报;有人,在举步维艰的条件下与死神争分夺秒;有人,在困境中守望施援,重唤人们对美好与希望的向往。
在这座英雄之城,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他们的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国各地鼎力相助武汉,人员、资源纷至沓来。
作为英雄之城、决胜之地,各级党组织及时传达部署,广大党员积极响应,自愿踊跃捐款,支持疫情防控。
光谷转盘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风情街熙熙攘攘、霓虹闪耀,单位跟往年一样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当武汉人民正兴高采烈忙着采购年货的时候,收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把武汉人民从喜悦拉到了恐慌之中,繁华的武汉突然像被按下了暂停键,顿时变得沉寂起来。
随着一道道防控指令的颁布,武汉人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危,许许多多的武汉人民选择留在武汉,居家隔离。
物理隔离了,关爱却没有隔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人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积极参与到这场战斗中。
许许多多的“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奔赴前线,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
我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乘机迅速向武汉汇集;看到了山东农民慷慨解囊,捐献赠数百吨的新鲜蔬菜;看到了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奔赴武汉,不分昼夜,积极救治;看到了各地企业积极捐赠防护物资。
中国船舶集团人也在这场战斗中,全力奋战。
集团所属武船集团派出援建突击队,奔赴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参与施工;719所主动提供酒店给医务人员免费住宿;单位领导、条件保障处、保卫处、所办公室等部门带领单位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020新华社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2020,一个特别的年份,一个美好的数字。
可是,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它就像一朵“黑云”笼罩着中华大地,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新华社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5篇,希望你喜欢。
新华社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观后感篇一2020的春节不是一个普通的春节,疫情注定了它是充满血与泪的。
疫情的爆发虽然在武汉市,但它牵动的却是整个中国的心。
因此,他们出现了。
在人们惊慌失措时,他们挺身而出;当人们痛苦万分时,他们奋勇拼搏!他们,就是那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
他们为大家战斗,为人民奉献。
他们奋战在一线之上。
他们不曾,也不能离开战场,因为他们知道,一但稍稍松懈,疫情便会蔓延!他们在生死之间工作,与死神斗争。
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拥抱了死的恐惧。
单霞正是茫茫人群中的渺渺一位。
1月26日,湖北武汉,90后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护士单霞,投入抗击疫情时,毅然剪掉了齐头长发“光头明志”。
剃光长发,单霞却笑着对同事说:“没有关系,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嘛,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力去救更多的人。
”郭琳,只是一位护士,但她却将护士的职位演绎的丰满、尽职。
在人海中逆行的她充满自信,她发出了坚定的声音:“请相信,我们一定凯旋而归!”这是她的选择。
什么重要,也没有生命重要。
但她的选择却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人。
医生,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人是别人的孩子或父母。
面对疫情,他们也怕,但是责任让他们选择了逆行,勇敢面对。
同样,这几天火爆朋友圈的还有一位名叫钟南山的院士,或许在此之前我们对于这个名字是很陌生的。
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医务人员,他的名字是值得每一个人敬畏。
2003年“非典”肆虐,作为疫情重灾区,广东省召开会议对这一结果进行讨论。
轮到钟南山发言时,他沉默良久,摇摇头——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引起这次疫情的元凶。
最终,他用有理有据的论述说服了疫情防控政策制定者。
英雄之城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作文【1】虽说这场战役已经打响几个月了,在新闻中也能听到有许多人相继牺牲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也有许多人拿起笔,或是歌颂他们,或是想自己在战役中曾获得的感悟与收获的感动。
但是这样都太苍白了,以致于我后来再看到,就觉得非常麻木。
一直到看到英雄之城这部纪录片时,我才认识到,不仅是文字图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才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比方说街上的人都减少了,武汉人民,全国人民都呆在家里,不出去惹费事。
医务工作者身着戎装,在一线奋斗。
这场战役并不是歌颂绝对的个人英雄,而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想起自己第一次认识的恶性传染病,是小学时的一篇课文:我只看到你的眼睛,再到电影卡桑德拉大桥的肺鼠疫…人类真正的精神,也可能只会在这些患难时刻展现出来。
我们为他们所做的事所感动,但真正感动我们的,还是人独有的品质。
纪录片中提到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华民族也是英雄的民族!这一次,他们便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表达。
他们所传递的温暖绵延千里,大概全世界都感受到了。
也有悲观者总是对有些事有着不满,但愿这些人在困难时期想一想武汉人民吧,最困难的时期,面对封城,他们不是一直在责备、抱怨,而是与各方支援人员一起独当一面。
他们以自己的顽强精神,给中国其他地区的疫情带来缓解,不让疫情不断扩散。
是呀,春天来了,山里山外的桃花都开了几波了。
新冠肺炎在中国上演的上半场已经快谢幕了。
我们一直在传递温暖,将温暖的链条传递到世界各地。
也希望全世界的春天,有樱花遍地,有鸟语花香。
作文【2】看了昨天的视频,我感触颇多。
看完后也引发了我的反思,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中国有一句老话讲的是顾小家照大家,话虽如此但是当危险降临之际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问妈妈,假如西安也爆发病毒与武汉一样凶险,你会带我们撤离吗?妈妈的答复是:“我肯定希望带你和弟弟撤离,虽然可能这么做是错误的,但是你们是我的家人我会保护好你们,假如只有我一个人我肯定就不会撤离了。
关于观看纪录片《英雄之城》有感精选5篇战"疫"面前,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宅"在家里默默祈祷,除了恐惧,我们还在困境中感受到抗疫的勇气、感受到很多温暖还我们的深思!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观看纪录片《英雄之城》有感精选.欢迎阅读!《英雄之城》有感1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中,总有一面旗帜引领在前,一群"硬骨头"夙兴夜寐英勇奋斗。
"敬爱的党组织""作为一名党员""我先上"……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冲锋号",是14亿同胞"同袍"共情,9000万名"战友"共同战"疫"汇聚成的"硬核力量"。
党员干部不仅要在重大战略机遇期改革创新,更要在危难之际冲锋陷阵,锻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硬骨头精神",群策群力、同舟共济。
学习英雄之城要有群而效之的号召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
习近平总书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动员令还响彻耳畔,各个"战场"就出现有他们"网格化"巡查、"地毯式"排查的身影。
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硬杠杠",旗帜鲜明讲政治,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对照防控地区群众要求补短板,对标对表防控"点赞"先进典型、身边榜样,问题导向用于指导实践。
这是修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身课题的实践锻炼机遇,要把严苛的政治要求入脑入心入行,在政治历练中转化成果,重牵引、强指导,自觉监督和接受监督。
学习英雄之城要有锐意进取的贡献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到位,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领头雁"凝聚起"协调各方"合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自觉担负起"啃硬骨头""趟地雷阵"的担当和使命,走出"格子间","靠前"站位,扛起"党员先锋"旗帜,召必回、战必胜。
党员干部把"民心"作为"刚性需求",克服"自我"意识和"畏难"情绪,不找借口,不推脱扯皮,自觉承担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