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第4章串级控制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70
实验四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实验地点:程控实验室,崇实楼407)一、实验目的1、熟悉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2、掌握串级控制系统临界比例度参数整定方法。
3、研究一次、二次阶跃扰动对系统被控量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MATLAB 软件,2、PC 机 三、实验原理工业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如图4-1所示,以加热炉出口温度为主控参数,以炉膛温度为副参数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图4-1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图4-1中,主、副对象,即加热炉出口温度和炉膛温度特性传递函数分别为主对象:;)130)(130()(18001++=-s s e s G s 副对象:21802)1)(110()(++=-s s e s G s主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PI 或PID ,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P 。
对PI 控制器有 221111)(),/(,111)(c c I c I I c I c c K s G T K K s K K s T K s G ==+=⎪⎪⎭⎫ ⎝⎛+=采用串级控制设计主、副PID 控制器参数,并给出整定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和阶跃扰动响应曲线,说明不同控制方案控制效果的区别。
四、实验过程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反复调整调节器参数进行实验,利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进行仿真,可以方便、快捷地确定出调节器的参数。
1.建立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Simulink 模型 (图4-2)在MATLAB 环境中建立Simulink 模型如下:)(01s G 为主被控对象,)(02s G 为副被控对象,Step 为系统的输入,c 为系统的输出,q1为一次阶跃扰动,q2为二次阶跃扰动,可以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PID1为主控制器,双击PID 控制器可设置参数:(PID 模块在MATLAB/Simulink Library Browser/Simulink Extras ),Step 为阶跃信号,参数起始时间应设置为0。
串级控制系统pid
串级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其中包括两个控制器: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
主控制器通常用于控制系统的主要变量,而副控制器则用于控制对主变量有较大影响的次要变量。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类型,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也常被使用。
PID 控制器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串级控制系统的 PID 控制器中,主控制器通常采用 PID 控制算法来控制主变量。
它根据主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来计算控制信号,以使主变量尽可能地接近设定值。
副控制器通常采用 P 或 PI 控制算法来控制次要变量。
它根据次要变量的测量值与主控制器输出之间的偏差来计算控制信号,以使次要变量尽可能地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串级控制系统的 PID 控制器可以通过调整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来优化控制性能。
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要求进行调整,以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总的来说,串级控制系统的 PID 控制器通过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系统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的有效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第三章串级控制系统简单控制系统由于结构简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数量占有所有控制系统总数的80% 以上,在绝大多数场合下已能满足生产要求。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艺、新设备的出现,生产过程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必然导致对操作条件的要求更加严格,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同时,现代化生产往往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甲醇精馏塔的温度偏离不允许超过1℃石油裂解气的生冷分离中,乙烯纯度要求达到99.99%等,此外,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特殊要求,如物料配比、前后生产工序协调问题、为了安全而采取的软保护的问题、管理与控制一体化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简单控制系统所不能胜任的,因此,相应地就出现了复杂控制系统。
在简单反馈回路中增加了计算环节、控制环节或其他环节的控制系统统称为复杂控系统。
复杂控制系统种类较多,按其所满足的控制要求可分为两大类:以提高系统控制质量为目的的复杂控制系统,主要有串级和前馈控制系统;满足某些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主要有比值、均匀、分程、选择性等。
本章将重点介绍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是所有复杂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它对改善控制产品有独到之处。
当过程的容量之后较大,负荷或扰动变化比较剧烈、比较频繁、或是工艺对生产质量提出的要求很高,采用单控制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采用串级控制系统。
3.1 串级控制系统概述图3-1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3.2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从总体来看,仍然是一个定制控制系统,因此主变量在扰动作用下的过渡过程和简单定制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相同的品质指标和类似的形式。
但是串级控制系统和简单控制系统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与之相连的副回路,因此具有一系列特点。
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串级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区别于接单控制系统的主要标志是用一个闭合的副回路代替了原来的一部分被控对象。
所以,也可以把整个副回路看作是主回路的一个环节,或把副回路称为等效副对象。
过程控制之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1.1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单回路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只用一个调节器,调节器也只有一个输入信号,从系统方框图看,只有一个闭环。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已经能够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
但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则需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复杂控制系统,而串级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一种改善和提高控制品质的极为有效的控制系统。
液位和流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两个参数,对液位和流量进行控制的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十分普遍。
液位的时间常数T一般很大,因此有很大的容积迟延,如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来控制,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控制质量。
而串级控制系统则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提高控制质量的效果,因此往往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对液位进行控制。
1.2系统结构设计即为闭环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如下图 1.1所示。
图1.1 液位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当系统启动后,水泵开始抽水,通过管道分别将水送到上水箱和下水箱,由HB返回信号,是否还需要放水到下水箱。
其过程控制系统图如图 1.2所示。
图1.2 控制系统框图过程控制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控制器、调节器、被控对象、测量变送。
本次为流量回路控制,单容水箱如图1.2所示,Qi为入口流量,由调节阀开度μ加以控制,出口流量则由电磁阀控制产生干扰。
被调量为水箱中的水位H,它反映水的流入与流出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现在分析水位在电磁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显然,在任何时刻水位的变化均满足下述物料平衡方程:dH 1Qi - Q Odt F(1.1)其中Qi =k"(1.2)Q。
= k、H(1.3)F为水箱的横截面积;k.!.是决定于阀门特性的系数,可以假定它是常数;k是与电磁阀开度有关的系数,在固定不变的开度下,液位对象的传递函数:2.1控制规律的比较与选择2.1.1常见控制规律的类型及优缺点比较PID控制的各种常见的控制规律如下:一、比例调节(P调节)在P调节中,调节器的输出信号U t与偏差信号e t成比例,即U t 二K C e t (2.1)1.3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框图及工作过程k可视为常数增量,UO 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器的工作点加以改变。
第四章串级控制系统实验第一节串级控制系统的连接实践一、串接控制系统的组成图4-1是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该系统有主、副两个控制回路,主、副调节器相串联工作,其中主调节器有自己独立的设定值R,它的输出m1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副调节器的输出m2控制执行器,以改变主参数C1。
图4-1 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R-主参数的给定值 C1-被控的主参数 C2-副参数f1(t)-作用在主对象上的扰动 f2(t)-作用在副对象上的扰动二、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1.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由负反馈原理可知,副回路不仅能改变副对象的结构,而且还能使副对象的放大系数减小,频带变宽,从而使系统的响应速度变快,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2.能与时克服进入副回路的各种二次扰动,提高了系统抗扰动能力串级控制系统由于比单回路控制系统多了一个副回路,当二次扰动进入副回路,由于主对象的时间常数大于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因而当扰动还没有影响到主控参数时,副调节器就开始动作,与时减小或消除扰动对主参数的影响。
基于这个特点,在设计串级控制系统时尽可能把可能产生的扰动都纳入到副回路中,以确保主参数的控制质量。
至于作用在主对象上的一次扰动对主参数的影响,一般通过主回路的控制来消除。
3.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它对副对象(包括执行机构)特性变化的灵敏度降低,即系统的鲁棒性得到了提高。
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则是一个随动系统。
主调节器能按照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自动改变副调节器的给定值,使副调节器的给定值能适应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1.主、副回路的设计1)副回路不仅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扰动,而且应该尽可能包括更多的扰动信号。
2)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要合理匹配,一般要求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能使主、副回路的工作频率之比大于3。
为此,要求主、副回路的时间常数之比应该在3~1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