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4
结肠镜单人操作的体会作者:汤毅来源:《右江医学》2013年第02期【关键词】结肠镜检查;单人操作法文章编号: 1003-1383(2013)02-0259-03中图分类号: R574.62 文献标识码: Bdoi: 10.3969/j.issn.1003-1383.2013.02.049结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
单人肠镜已成为国际上结肠镜插入新方法,已在国内推广[1]。
而双人操作曾是我们国内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因其操作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节省人力资源及有利于开展内镜新技术等优点[2]而得到我国内镜医师一致认可。
我院自2009年开始尝试改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优越性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操作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进行全结肠检查患者共2308例。
其中男1002例,女性1306例。
年龄12~94岁,平均年龄43.2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血便、里急后重、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
2.肠道准备术前一日低渣饮食,检查当天早上禁食,早上8点口服甘露醇500 ml,温水1500 ml或老年患者饮糖盐水1500 ml,1小时内喝完;或口服磷酸钠盐90 ml+温水1500 ml,50分钟内喝完;不能耐受饮水或肠梗阻者则清洁灌肠2~3天,检查当天早上再次行清洁灌肠。
术前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
3.操作方法采用Fujinon EC590WM电子结肠镜操作。
内镜主机及监视器位于操作者对侧的床尾;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左手握镜身控制部,右手握镜身20~30 cm刻度处。
检查前予适量耦合剂涂镜身前段增加润滑作用。
按循腔进镜原则,采用短缩法检查;根据大肠走向不断调整镜头方向,右手适当旋转镜身,配合拉、勾尽可能拉直肠道,只要能判断肠腔方向,就尽可能少充气,多吸引;进镜至距肛门15~20 cm处适当让患者改为平卧位;在进入乙状结肠后反复多次快速进退以拉直镜身,大部分以右旋镜身为主,并适当按压腹部,基本上都能顺利通过;只要能顺利通过乙状结肠,并保持肠管缩短状态,通过其它肠管也可以适当按压腹部或变换患者体位,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整条大肠检查。
我做肠镜的经历1. 哎呀,说起做肠镜,那可真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之前总听人说做肠镜有点可怕,我心里还半信半疑的,直到自己真的要去做了,才知道这其中的滋味。
2. 去医院之前,我就开始紧张了。
我不停地在网上查做肠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越看心里越没底。
医生给了我一包泻药,告诉我要在检查前一天把这玩意儿喝下去,把肠道排空。
看着那一大包泻药,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得是啥味道啊?”3. 到了喝泻药的时候,我硬着头皮把它冲开。
那味道,简直无法形容,又苦又涩,还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我捏着鼻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里灌,每喝一口都感觉像是在受刑。
好不容易喝完了,肚子很快就有了反应,开始咕噜咕噜地响个不停。
4.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就一直在厕所和卧室之间来回奔波。
肚子一阵一阵地疼,那种感觉就像是肚子里有一场暴风雨在肆虐。
我不停地跑厕所,拉出来的东西也从正常的便便逐渐变成了清水样。
这过程真的是太折磨人了,我感觉自己都快虚脱了。
5. 终于熬到了第二天去医院做肠镜。
我躺在检查床上,心里紧张得要命。
医生让我侧躺,然后把一根长长的管子慢慢地伸进我的肛门。
一开始,我还能忍受,但是随着管子越伸越深,我感觉肚子里胀得难受,就像有个气球在里面不停地被吹大。
我忍不住哼哼唧唧起来,医生一直在旁边安慰我,让我放松。
6. 整个检查过程大概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对我来说却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终于,检查结束了,医生告诉我一切正常,我的心才算是落了地。
7. 从医院出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外面的空气都格外清新。
这次做肠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健康真的是太重要了。
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再也不想经历这样的事情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胃肠镜进修生自我鉴定总结
我是一名参加胃肠镜进修的医学生,在这次进修中,我深入学习了胃肠镜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了胃肠镜的操作技巧,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熟练度和发现病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进修的自我鉴定总结:
首先,通过这次进修,我学到了很多胃肠镜相关的理论知识。
我了解了胃肠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不同类型的胃肠镜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我学习了胃肠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了预防和处理胃肠镜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方法。
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我的操作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巧。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多次胃肠镜检查的实际操作,熟悉了胃肠镜的操作流程和要领。
我学会了正确握持胃肠镜,掌握了推进、旋转、吸引等操作技巧。
我能够将胃肠镜准确地进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并对肠道进行全面的检查。
在实际操作中,我也学会了根据病变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取活检、切除息肉等。
最后,通过这次进修,我提高了自己的病变发现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仔细观察胃肠黏膜的颜色、血管走行、形态等特征,发现了一些微小的病变。
我学会了辨别和鉴别各种胃肠黏膜病变,如溃疡、炎症、肿瘤等。
我能够根据病变的性质
和程度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综上所述,这次胃肠镜进修对于我的医学进修和患者的诊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进修,我不仅掌握了胃肠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病变发现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能够更好地应用胃肠镜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单人肠镜操作技巧(四)单人肠镜操作技巧(四)17.压腹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课题,实践中,有效的压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一些很棘手的问题。
1)你自己心中是否有数内镜的弯曲或N袢是在哪个位置?准确判断是基础,比如横结肠下挂,你从脐下向心轻轻推压腹部;脾区弯曲后对乙降交界形成压力,N袢容易产生,增对这个结点可以在左下腹压腹以减小内镜弯曲空间,避免其产生;阑尾炎、子宫肌瘤手术造成乙状结肠向右下腹过度弯曲,在右下腹或中下腹限制其弯曲的幅度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和提高进镜的效果。
2)压腹需要起效!并不是说你压了就行了,而需要通过判断压腹对你进镜的影响而灵活调整压腹的角度、力度。
失败的压腹有时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证实你的判断是对是错,如果是错了,那袢又会在什么地方等等。
3)压腹是肠镜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对不能抱有单靠压腹来处理困难的幻想。
别觉得压腹说明技术不行,相反,压腹体现了一个肠镜医师对肠镜、肠道的理解,不断的琢磨、体会才能了解你的操作其到了什么反应,你的镜子是否如你所愿等。
但若单手肠镜基本技巧尚不熟练,压腹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所以,技术为上!其中压腹也是一门技术。
18.肠蠕动频繁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结肠炎症;②患者紧张;③注水温度偏低;④注气注水过多物理刺激。
而以第④点最为重要!从楼主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向里充了不少气,而且你越充气,它蠕动越频繁,越频繁你越注气,它就更胀,本该张开的肠腔,会由于部分肠腔的过度充气而在局部难以扩开。
你所描述的情况,大多是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少数病例则分布于其他原因中)。
麻烦来的时候,别着急,仔细分析矛盾的成因,也是肠镜提高的重要方面。
我的体会是,安抚患者,暂停肠镜嘱其休息片刻,在其休息过程中不断抽气,其实单手技巧的精妙在于肠腔不充气甚至是抽气的过程中进镜!所以碰到这种病人更加需要反其道而行,多能解决。
遵循“吸气-进镜-拉镜”这一根本要义,有时候比旋镜更有意义,练就一付鹰眼,才是真功夫。
胃肠镜进修总结胃肠镜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内窥镜进入胃肠道进行直接观察和诊断。
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胃肠镜的进修培训,对于这次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我想进行一次总结。
首先,在胃肠镜技术上,通过这次进修中,我学会了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开始胃镜检查之前,我们需要先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之后,正确选择适合的内窥镜和配件,并进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区域的消毒和消毒。
在插入内窥镜时,需要注意掌握正确角度和力度,以避免对患者的不适和损伤。
在检查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胃肠道的黏膜变化、病变情况和可疑病灶,并进行鉴别诊断。
对于出现异常病变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标本采集或其他治疗措施。
在结束检查后,要及时整理清洁内窥镜和配件,并妥善保存。
其次,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胃肠镜的进修培训也帮助我对各种胃肠道病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进修培训期间,我熟悉了胃肠道的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学会了判断和诊断各类胃肠道疾病。
例如,胃溃疡、胃癌、胃炎、食管炎、结肠炎等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通过参与真实病例的观摩和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胃肠道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疾病诊断方面,胃肠镜作为一种直观、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于明确病变部位、分期、评估预后、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早期发现胃肠道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有着显著的效果。
另外,在进修培训中,我还参与了许多临床会诊和讨论,学习了与其他专业的医生合作,形成多学科整体治疗的观念。
通过与消化内科、外科、放射科等专业的医生共同研究和讨论,我了解到胃肠道病症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药物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的选择和使用。
这种综合治疗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修培训中,我还学习到了关于胃肠镜术后护理和患者教育方面的知识。
胃肠镜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和并发症,包括腹痛、呕吐、恶心、食管痉挛等。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窥镜技术,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道疾病。
在我从事肠镜操作的多年经验中,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1.准备工作: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了解其病史以及过去的手术史等。
其次,对仪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消毒,确保仪器的安全和卫生。
最后,进行麻醉,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4.注意术后护理:肠镜操作之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特别是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其次,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
最后,及时进行复查和随访,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调整。
在我进行肠镜操作的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操作技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心得:1.细致入微的观察:在进行肠道检查时,要对肠道内的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特别是对于微小的病变,要注意仔细观察和记录。
同时,要注重观察肠道壁的颜色、纹理和血管分布等,以及有无其他异常的器官或结构。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灵活掌握肠镜:正确握持肠镜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操作肠道和获取更好的视野。
在握持肠镜时,要灵活运用手和手腕的力量,控制肠镜的方向和深度。
同时,还要注意调整镜头的角度和放大倍数,以便更好地观察病变和获取图像。
3.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进行肠镜操作之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操作的过程和风险,并回答患者的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病变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以及后续的护理和随访。
4.持续学习和改进:肠镜操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专业的技术,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改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不断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做过肠镜心得体会肠镜是一种临床诊断技术,通过将灵活的光纤内窥镜插入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进行观察和检查。
作为一种常见的内镜检查方法,肠镜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如息肉、炎症、溃疡和肿瘤。
最近,我做了一次肠镜检查,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确保肠道清洁,我需要在前一天进行液体膳食,并在检查前进行肠道冲洗。
这一过程并不是很舒适,但我意识到它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在进入检查室之前,我感到有些紧张和担忧。
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进行肠镜检查,我对它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知之甚少。
然而,医生和护士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有效地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他们向我解释了整个过程,回答了我的问题,并给我提供了适当的支持和照顾。
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医生开始进行肠镜检查。
我躺在侧卧位上,放松身体,然后医生缓慢地将肠镜插入我的肛门。
在此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些轻微的不适,但并没有太大的疼痛感。
医生告诉我,这是很正常的感觉,并尽可能地使我感到舒适。
随着肠镜的进入,医生开始在我的直肠和结肠内进行检查。
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幅清晰的图像,我可以看到自己的肠道和黏膜。
医生仔细地观察每个区域,寻找任何异常或病变。
如果发现了息肉或其他异常,医生还可以使用特定的工具进行取样或切割。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0分钟左右。
尽管有一些不适和紧张,但整体上,我觉得肠镜检查还是相对容易和快速的。
事实上,我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感受到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
这一点让我对以后可能进行肠镜检查更加自信和放心。
检查结束后,医生向我解释了他的观察结果。
幸运的是,我的肠道没有任何明显的病变或异常。
这一结果令我非常欣慰,同时也对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我对肠镜检查的体验是积极的。
尽管最初有一些紧张和不安,但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关怀消除了我的顾虑。
整个过程虽然有些不适,但并不会导致严重的疼痛或不适感。
肠镜检查的结果对了解我的肠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并帮助我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和治疗计划。
作为内镜科的一名小医生,给患者做过的结肠镜也有几千例了。
今天轮到自己做检查,真的是百感交集。
不过,有着年轻的资本,确信自己检查纯属体验生活,肯定不会检查出来什么问题。
自从检查前两天就开始断续的喝泻药,害怕排不干净,影响观察。
下面讲讲喝泻药的这个过程。
检查前两天的晚上开始喝了一盒福松,额,橙子味的,过甜,口感还可以。
喝下去之后没有太大反应。
检查前一天,早中晚饭都吃的特少,早饭不小心吃了一口汉堡,发现上面有少许芝麻,就开始后悔自己不仔细,万一芝麻残留堵镜子怎么办?就补了一杯乳果糖。
检查前一晚喝了一杯舒泰清,750ml,半小时之内喝完的,有点涨肚子。
因为做检查选择在早上,所以要早起喝舒泰清,考虑到早起弄药打扰到大家休息,就前一晚将剩下的三盒舒泰清全配好。
大家知道1L的脉动瓶子吧,配了三瓶子。
这三瓶子到觉得还可以,就是配药的过程很痛苦,一盒12袋,三盒36袋,从剪袋到配药到搅拌均匀,配好一盒大概十分钟,尤其是小袋的那种,药少袋小,弄起来着实麻烦。
所以强烈建议舒泰清厂家完全可以推出两种包装,针对肠镜检查需要大量喝的人群,可以采用一大袋一盒配750ml水,这种给受检者减少了很多麻烦。
针对普通治疗的人群,可以采取目前这种A+B包装的,更人性化一点。
说了一点局外话,回正题。
喝泻药最痛苦的就是当天早晨,因为要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将3个750ml的泻药全喝进去,喝了一盒半的时候,我已经离不开马桶了,索性就拿着脉动瓶子长在了马桶上。
原来我真的是直肠子,感觉经历一次消化道的洗礼。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要喝二甲硅油消泡剂,这个药的味道呢,还行,甜中带苦,毕竟喝了前面的两千多毫升,这小小的一口根本没感觉。
我是早晨五点半开始喝的(预约的十点做),大概到了八点吧,就不怎么排了,最后一次排便也全是黄色的清水了,静等检查开始。
九点半左右到的医院,看到检查床和镜子,心跳就开始加速了,因为前面还有位同事再做,看她表情痛苦,我更是焦躁不安。
原因主要有三:一、怕疼;二、非常怕疼:三,相当非常怕疼。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
..文档交流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文档交流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
文档交流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 左右(我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
文档交流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
....文档交流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我的肠镜操作心得
苏州大学附二院祝建红
一直想把自己对肠镜的理解写下来,但碍于文笔有限,一直没有勇气,最近在长海进修ERCP,空闲时去看符老师做肠镜,和他一交流,发现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我的内镜水平,从胃镜受到天狼星胃镜操作心得的影响很大,也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共享,中间可能引用部分工藤的结肠镜插入法的内容(我差不多看了十遍),但决对不是抄袭。
第一部分:肠镜为什么难学
很多人在学习肠镜,但肠镜确实很难学,能做了但要做到病人不痛而且很快到回盲部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也是我刚学肠镜时困惑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肠镜没有固定的招式,不象胃镜,路是固定的,到贲门口肯定是左转后右转,大钮up,一招一式很清楚,但肠镜则不是,肠子的走向千变万化,不可能谁会告诉你到哪应该怎么走,怎么动纽,所以肠镜只有原则,套用武侠的一句话:只有心法,没有固定招式,修行在自身。
第二部分:那些肠镜的基础
1操作肠镜时的姿势,个人很强调操作肠镜时的姿势,因为那是练武时的马步,我当初初学肠镜时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想改有点改不掉,基本姿势如图
图中的重点是:a右手不能离开镜子,b:右手距离肛门口30cm左右(我
当年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现在在努力改正中),大家初学时一定要坚持这样的姿势,对于你以后的肠镜高度有很主要的作用,相当于练武时的马步。
2关于肠镜本身,我们一直在操作肠镜,但你了解你使用的武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吗,当然,我不是指它的钮什么的,我是指镜身,下图可帮助你们理解,肠镜是竹节样结构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镜子不能推,要旋和拉的基础。
上图工藤的书里用来解释为什么要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保守镜身的自由度,但为说明如何保持,却写得很含糊,我自己总结出两个字,旋和拉,其实镜身的结构和玩具蛇是一样的,你拉,它会变直,你旋,它也是直的,而且,你把蛇扭出个圈,你转它尾巴,它不但会变直,蛇头还会往前走(你们能理解我这句话吗,如果理解就往下看,如果不理解去买个玩具蛇玩玩。
第三部分:肠镜的精髓
个人认为,肠镜的精髓在于保持镜身的直,也就是自由度,那么如何保持镜身的直呢,拉和旋,而且旋比拉重要,因为旋不但能接袢,还能让镜身继续前进,
特别是过乙状结肠,尽量旋,那么,往哪个方向旋呢,往正确的方向(等于没说),怎么判断方向正确:1镜身变松(襻没了)2镜头在向前,所以我一般前面(直乙及乙降)以旋为主,基本不拉,只是保持镜身向后的张力,而且有时旋的幅度很大,甚至肯能超过270度,旋到镜身的自由度出现为止。
不管体外的镜身钮成什么样(和工藤的观点不同),而大幅度的拉镜一般在横结肠和过肝曲才大幅度拉镜,右旋,拉,而且把镜身的硬度调到2,有助于拉镜的效率,很多初学者抱怨拉镜没效果,其实是旋的不够,为拉而拉(特别是前面)。
第四部分:一些过弯的技巧
1我们做肠镜,最先面临的应该是过弯的技巧,在这,我要提出一个观点,肠镜不应该是循腔进镜,起码不是把整个腔摆好了进,而是判断出肠腔方向,通过旋镜挤过去,然后再马上回复,而旋镜的方向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你现在往左旋能使镜身变松,即使腔在右边,你也先往左旋,通过调钮把腔摆左边去后通过,也就是说,镜身的松弛(自由度)是第一位的,不能光顾这过弯。
2对于锐角弯如何过:很多人碰到锐角弯发现无从下手,滑镜又不敢(估计大部分人都不敢),而其即使滑过去,病人也很痛苦,医生也害怕,我现在自己找到了一个方法(不是什么吸气使锐角变钝角),我称为:半推半就,就是说,我大体判断腔的走向,轻轻靠近粘膜,稍微顶一下镜身(类似半滑),但以病人不痛,然后动大小钮找腔,这是你大小钮动是安全的,因为顶在肠壁(着力点)的是镜身而不是镜头,看到腔后,不要急,不能顶,通过轻轻旋转镜身(方向判断见上),把镜身转入肠腔,这要做的好处是病人不痛,因为是利用镜子本身的弹性过弯,安全的。
第五部分:肠镜中最难的部分
肠镜中最难的应该是气体的控制了,个人认为少注气比吸气更重要,你只要把旋和拉掌握好,吸气并没有那么重要,但一定要少注气,因为有些袢,特别是乙状结肠,完全充开的话肯能必须顶过乙状,在降结肠大幅度的旋镜才能解袢,有时必须护士按压。
而少注气意味着路途短,不容易结袢。
而控制气体通过1注气时调到中低当(对于初学者尤其有用);2半吸引方式,即充开肠壁看清方向后轻吸引,使肠腔缩小,但不是吸住粘膜看不见,这样你反而要充更多的气。
(掌握吸引空到在五点方向,把镜头摆在腔中吸引至腔缩小,但不是闭合)。
第六部分:总有那么一些难做的病人
没有人敢说没有做不进去的肠镜,因为总归有些是难做或者做不进去的,那么哪些人难做呢,个人观点:1手术病人,特别是妇科手术病人;2回盲部有肿瘤的病人(特别是可能粘连的);3腹围特别大的病人(特别是老太)。
因此,及时的让护士按压腹部或者改变体位很重要,因为越晚弄越难做(充气的关系),个人以下几种情况回果断要求按压1:20cm左右就结袢,而且解不了(这个部位结袢,如果你是高手,那么肯定病人直肠固定袢,解不了,初学者结袢可能是直乙没过好,能解),那么按压。
2:过了直乙发现一路是直的(往往发生在接手或者前面过的不顺),那让护士按压,过了乙状到降结肠再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