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5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3.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4.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5.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10.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11.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2.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5.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6.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7.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18.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9.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 )A.以文为本B.修改前的初稿C.成为书本的文字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2.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
”这是指小说注重( )A.结构B.声音美C.格律D.押韵3.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 )A.艾布拉姆斯B.艾略特C.英加登D.苏珊·朗格4.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A.自然世界的奥秘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C.客观世界的规律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5.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A.黑格尔B.希尔特C.歌德D.席勒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B.《庄子》C.王充《论衡》D.叶燮《原诗》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康德B.黑格尔C.姚斯D.理查兹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 )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10.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 )A.毛宗岗B.金圣叹C.脂砚斋D.张竹坡11.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C.叙述节奏的快慢D.叙述时距的变换12.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A.情节B.情景C.故事D.场景13.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 )A.诗歌、小说和剧本B.诗歌、小说和散文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A.意与境浑B.真情实感C.客观真实D.典型环境15.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A.创作冲动B.创作动机C.创作构思D.创作经验16.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B.创作动机的发生C.艺术构思过程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17.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显露情感B.投射情感C.表现情感D.传达情感18.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A.情调B.气势C.氛围D.韵味19.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 )A.独特的言语形式B.作家的创作个性C.内容与形式D.读者感受20.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文学概论 ( 一)00529 考纲解读文学概论(一)00529 考纲解读第一章文学看法一、单项选择题1.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品、艺术家、赏识者四个因素构成的理论家是(艾布拉姆斯 )2. 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3.在公元前 500 年的古希腊期间,最早提出“艺术模拟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赫拉克利特)4.在中国古代,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人是 (荆浩)5.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表露”的是(表现说)6.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属于(适用说)7.西方的“寓教于乐”说属于(适用说)8.在各样文学看法中,重申“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学说为(再现说)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心雕龙》),主假如讲 (文学看法变化的时代原由)10.因为塑造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资料不同,艺术能够分为不同的类型,文学属于(语言艺术)11.狹义上的文化是指(个人的修养及其程度)12.符号论的文化看法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13.假如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切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必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起码反应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列宁)14.“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依照可然律或必定律可能发生的事作出这一论断的古希猎理论家是(亚理士多德)15.“作为看法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的反应的产物。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毛泽东)16.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的源泉问题用的是(反应论)二、多项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主要文学看法有(再现说、适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2.英国有名的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文化的各方面”包含(物质设施、精神方面的文化、语言、社会组织)3.我国有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看法包含 (精神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4.在广义的文化看法中文化被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5.文学审盛情识形态的内涵包含(从性质上看,有公司偏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特点看,是认识又是感情;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又是有功利性)6.作家的体验的特征有(感情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觉的个性化)二、名词解说题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改正确的名称应当叫作文学学。
第一章文学概念一: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他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活动“四要素”是(A )A.作品、作家、世界、读者B.作品、作家、生产者、读者B.作品、作家、现实、历史 D.作品、作家、消费者、受众“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句话是谁说的(A )A.马克思B.恩格斯C.贺拉斯D.波德莱尔解析:“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句话是马克思探讨人为什么能体验、为什么能创作、为什么能鉴赏时所回答的。
二:六种文学观念: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独立说、客观说、体验说。
“艺术模仿自然”的提出者( A )A.赫拉克里特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荆浩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在文学理论史上,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关系的学说是( B )A,独立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客观说“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B.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什么?(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
(3)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下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B )A.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作品与作家的关系B.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D.读者与作家的关系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的。
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即“文以载道”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贺拉斯“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
1 [单选]提出文学作品存在层次论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 )A艾布拉姆斯B赫拉克利特C柏拉图D英加登2 [单选] 符号论的文化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现代哲学家( )A黑格尔B康德C歌德D卡西尔3 [单选]人们通常说的“文学语言”是指( )A文学中的语言B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C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D诗化的语言4 [单选] 下列不属于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特性的一一项是( )A具有整体性B具有表现性目的C具有想象性D具有个性特征5 [单选]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就是说()A要呈现出形象的具体模样B要传递出对象的具体声音C要传达出作者的具体感受D要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6 [单选]我国意境论的基本内容与理论框架形成于(A汉代B清代C唐代D宋代7 [单选]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理论的专著《学》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谟克利特D贺拉斯8 [单选]传统叙事作品采取的主要叙述视角是(A第一人称叙述B第二人称叙述C第三人称叙述D视角变换叙述9 [单选]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再现作品B叙事作品、再现作品和戏剧作品C小说作品、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10 [单选] 艺术情感传达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欧盖尼·弗尔龙B约翰·罗斯金C托尔斯泰D科林伍德11 [单选]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生活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高超的技巧D真挚的情感12 [单选] 对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B创作个性是大于文学风格的概念C创作个性是等于文学风格的概念D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两个概念无关13 [单选] 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是指作品的( ) A文采B情调C气势D氛围14 [单选] 文学创作主体是指( )A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作家个体B日常生活中的作家个体C即将进入创作过程的个体D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个体15 [单选] “不平则鸣”说的提出者是( )A司马迁B韩愈C杜甫D苏东坡16 [单选]艺术灵感的特征包括( )A突发性B丰富性C功利性D游戏性17 [单选]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 )A消费B出版C流通D销售18 [单选] 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人是( )A咔契B克罗齐C英加登D伊瑟尔19 [单选]“艺术起源于劳动”理论的有力提倡者是( )A沃拉斯切克B拜尔顿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20 [单选] 司空图主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A情景相生B情中见景C景中藏情D情景并茂21 [多选] 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的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 ) A精神生活方面B社会生活方面C物质生活方面D社会组织方面E政治生活方面22 [多选]三国时期思想家王弼,在继承庄子“言意”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学文本构成的三层面说是()A声B形C言D象E意23 [多选]文学形象的系统性的两种意义是()A艺术世界的有机性B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C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D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E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24 [多选]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大众化、最有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样式是()A小说B戏剧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E散文25 [多选] 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 )A趣味B神韵C格调D特质E规律26 [名词解释题] 文学形象27 [名词解释题] 隐喻28 [名词解释题] 艺术灵感29 [简答题] 为什么说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人类早期精神活动?30 [简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典型的特征性?31 [简答题] 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具有哪些特点?32 [简答题] 什么是陌生化?试举例说明。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气盛言宜”的是( )A.杜甫B.柳宗元C.孟子D.韩愈2.戏剧起源于( )A.史诗B.宗教C.神话D.巫术3.提出“童心”说的明代学者是( )A.李贽B.袁宏道C.金圣叹D.叶燮4.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 )A.老子B.孔子C.王弼D.庄子5.“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姚斯B.爱德华·布洛C.英加登D.伊瑟尔6.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
他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代码,而言语则是( )A.信息B.系统C.知识D.口语7.刘勰说的“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指的是( )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多样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 )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9.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对于性格在叙事文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高度评价的哲学家是( )A.康德B.费尔巴哈C.黑格尔D.谢林10.宣称作者之死是现代文学阅读活动起点的是( )A.约翰·巴思B.科勒C.罗兰·巴尔特D.詹姆逊11.“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这种“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出自( )A.泰勒《原始文化》B.弗雷泽《金枝》C.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D.维柯《新科学》12.以诠解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方式是( )A.印象式批评B.诠释式批评C.评点式批评D.随意式批评13.文学作品指的是( )A.文学文本B.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C.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D.文学语言14.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此语出自( C )A.钟嵘《诗品》B.陆机《文赋》C.刘勰《文心雕龙》D.严羽《沧浪诗话》2.与历史这种文化形态相比,文学更注重(B)A.细节B.虚构C.事实D.理智3.“该你说话时你再说话”,这里的“说话”指的是(C)A.语言组织B.语言结构C.言语动作D.言语产品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D)A.主题B.母题C.真D.美5.将典型称为“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艺批评家是(B)A.赫尔岑B.别林斯基C.杜勃罗留波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
”此语突出了象征意象的(A)A.求解性特征B.写实性特征C.荒诞性特征D.哲理性特征7.《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D)A.格雷马斯B.瓦莱里C.科林伍德D.普洛普8.亚理士多德在《诗学》中谈到叙事艺术时,放在第一位的要素是(B)A.题材B.情节C.人物D.环境9.“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此语出自(D)A.魏尔伦B.马拉美C.柯勒律治D.华兹华斯10.在西方,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且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作品是(B)A.《神曲》B.《交感》C.《失乐园》D.《浮士德》11.在神话或历史事件的暗示下谈论当下事件,这种修辞策略一般称为(C)A.反讽B.隐喻C.典故D.悖论12.艺术审美价值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A)A.作品风格的独创性B.作品风格的继承性C.作品风格的民族性D.作品风格的一致性13.刘勰认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意思是(A)A.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艺术风格B.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艺术思想C.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艺术形式D.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艺术趣味14.艺术想象的特征之一是(B)A.思想性B.创造性C.典型性D.真实性15. 创作冲动本质上是一种(C)A.理想追求B.现实认知C.情绪体验D.艺术直觉16.被称为本体论批评、文本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的是(D)A.精神分析批评B.神话原型批评C.后结构主义批评D.英美新批评17. 提出“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西方学者是( A )A.姚斯B.加达默尔C.韦勒克D.伊格尔顿18.贯穿在马克思主义批评活动中的基本观点是( D )A.政治的观点和社会的观点B.艺术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C.现实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19.小说起源于神话,它从神话维承而来的最重要因素是(C)A.社会性和艺术性B.政治性和审美性C.叙事性和虛构性D.历史性和思想性20.一般而言,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A)A.诗歌B.小说C.散文D.剧本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一章文学观念1、文学观念: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是文学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属于历史的范畴,是流动的变化的。
162、文学四要素:美国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作品、艺术家、世界、读者.173、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四个要素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184、再现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15、表现说:是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代表人物渥滋渥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雪莱《为诗辩护》.236、实用说:指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功利性。
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寓教于乐”(贺拉斯〈诗艺〉)。
247、独立说:强调文学是无关现实功利的独立艺术形式的创造。
代表作家王尔德和波德莱尔。
278、客观说:指文学四要素中把文本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既与读者不相干,也与作家不相干。
代表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英美新批评派、捷克和法国的文学结构主义、德国的文本主义批评。
279、体验说:指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体验这种关系,强调作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孟子“以意逆志”、德国姚斯.2910、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组织。
包含了文化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一种语言艺术。
3311、符号论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代表作家德国卡西尔。
3812、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文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2019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是()A. 历史性B. 思想性C. 艺术性D. 科学性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方法?()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象征主义D. 经验主义答案:D3.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A. 反传统B. 反理性C. 强调形式D. 重视内容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波德莱尔B. 叶芝C. 艾略特D. 狄更斯答案:D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安娜·卡列尼娜》C. 《百年孤独》D. 《老人与海》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影响读者C. 娱乐消遣D. 促进交流答案:C7. 以下哪位学者不是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者?()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马克思D. 牛顿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接受的过程?()A. 阅读B. 解读C. 评价D. 创作答案:D9.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胡安·鲁尔福C. 莫言D. 雨果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文学语言的特点?()A. 形象性B. 抽象性C. 情感性D. 音乐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A. 人物B. 情节C. 环境D. 主题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文学流派?()A. 古典主义B. 现代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文学批评的方法?()A. 历史批评B. 社会批评C. 心理批评D. 文化批评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A. 叙述B. 描写C. 议论D. 抒情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文学接受的心理过程?()A. 感知B. 理解C. 情感D. 评价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自考文学概论〔一〕卷子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肯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提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D )1-58A.马克思B.列宁C.恩格斯D.X2.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艺论著《文赋》的作者是( C )导论-12A.曹丕B.刘勰C.陆机D.钟嵘3.认为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理论家是( B )1-68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普列汉诺夫4.在西方,第一部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理论的专著《诗学》的作者是( A )4-192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德谟克里特D.贺拉斯5.明确直接提出“意境〞概念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A )3-159A.王昌龄B.皎然C.司空图D.刘禹锡6.“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文论家是( C )3-161 A.王昌龄B.司空图C.王国维D.王夫之7.“每一个直觉或表象同时也是表现。
没有在表现中对象化了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就还只是感受和自然的事实。
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
〞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B )5-251A.布洛克B.克罗齐C.科林伍德D.卡西尔8.我国最早对文学风格进行分类,正式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以气分清、浊二体的人是( B )6-333A.曹操B.曹丕C.曹植D.陈琳9.在西方,最早把文学的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凡的〞和“低下的〞三种的人是( D )6-332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西尼10.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小说是( A )8-433A.《红楼梦》B.《金瓶梅》C.《三国演义》D.《水浒传》11.提出“小说界革命〞的文论家是( D )4-193A.康有为B.刘熙载C.王国维D.梁启超12.“召唤结构〞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 )8-427A.伊瑟尔B.姚斯C.福柯D.德里达1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 A )8-401A.文学产品B.文学结构C.文学言语D.文学情节14.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式样是( A )4-196A.小说B.戏剧文学C.电影文学D.电视文学15.审美的“心理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 )8-415A.布洛B.尼采C.叔本华D.黑格尔16.“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筑。
波德莱尔“交感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知在哪)(1“交感说”本是一种神秘主义玄学,18世纪时由瑞典哲学家斯威斯登提出。
他认为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在人的各种感官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隐秘的、交相呼应的关系。
(2波德莱尔接受了这种观念,认为不同感官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心灵和隐秘世界之间也存在着交互感应,诗人可以感受到这种神秘的交互感应。
对话语体有何特征?不知道在哪 (1对话语体用于戏剧文学,戏剧文学为舞台演出而作,通过人物的直接言说来向观众展示一切,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采用对话语体。
(2对话语体的特征:第一、动作性。
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内心或外部的动作,并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性格化,人物性格主要是由对话来完成的。
第三、口语化。
舞台上的对话,要求深入浅出,朗朗上口。
一 1.1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1.2广义的文化概念与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有何异同?相同:都认为文化是与人的本质相联系的,一方面是人创造了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创造了人。
不同: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把符号作为人的最重要标志。
符号论的文化概念认为文化就是指蕴蓄在人的灵魂深处的精神文化、观念文化而言的。
1.2简单叙述文学的文化意义。
##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5学习和丰富人们的语言。
1.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1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因为除了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之外,再不可能有第二个源泉了。
古代的外国的文学作品,也只能供作家创作时借鉴和利用,但它只是“流”,不是“源”。
(2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
(3对于创作而言,作家对生活是否熟悉至关重要。
1.3简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 (1文学源于社会生活。
文学概论(一)模考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 ) A.以文为本 B.修改前的初稿 C.成为书本的文字 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2.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 ) A.结构 B.声音美 C.格律 D.押韵 3.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 )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4.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 A.自然世界的奥秘 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C.客观世界的规律 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 5.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词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姚斯 D.理查兹 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10.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 )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11.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2.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13.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 ) 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5.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经验 16.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17.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18.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 A.情调 B.气势 C.氛围 D.韵味 19.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 ) A.独特的言语形式 B.作家的创作个性 C.内容与形式 D.读者感受 20.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单选]在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论点的思想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赫拉克利特2 [单选]“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
“作出这一论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 )A菲尔丁B恩格斯C列宁D卢纳察尔斯基3 [单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提出这个著名的语言定义的语言学家是( )A索绪尔B萨丕尔C伊格尔顿D黑格尔4 [单选]语言的语音层面A在诗、散文、小说中都有重要作用B在诗、散文中有重要作用,在小说中没有C在诗中有重要作用,在散文、小说中没有D在诗、小说中有重要作用,在散文中没有5 [单选]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这一论断说明了文学形象的()A具体可感性B艺术概括性C审美理想性D艺术感染性6 [单选] 情景交融是意境的()A本质特征B形象特征C结构特征D美感特征7 [单选]在欧洲明确提出以类型化人物为中心的古典叙事理论的是()A贺拉斯B布瓦洛C狄德罗D黑格尔8 [单选] 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进行区分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A霍克斯B热奈特C格雷马斯D福斯特9 [单选]“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一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
“对文学作品的分类作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雨果10 [单选] 移情论在西方的流行始于()A 17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D 20世纪11 [单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本诗表达的是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B“百年孤独”的悲叹C“物我两忘的和谐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12 [单选]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文学家是( )A布瓦洛B布封C狄更斯D黑格尔13 [单选]文学风格通常被誉为( )A作家的徽记或指纹B文学作品共性的表现C文学作者共有的标记D思想的外衣14 [单选]“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2019年自考《文化概论》复习试题及答案【三篇】A.般若学B.涅盘学C.禅宗D.密宗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B.地缘C.亲亲D.同门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4.中国历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5.以物比德属于( )A.整体思维B.伦理思维C.辨证思维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法则为(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4个B.25个C.26个D.27个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A.炎帝B.黄帝C.仓颉D.孔子10.历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A.《说文解字》B.书同文C.文字神赐D.圣人造字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准确的答案,将所有准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 )A.佛B.上帝C.超自然神D.天地神祗E.祖先神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的三科为( )A.孝廉B.茂才C.秀才D.贤良方正文学E.探花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宗族祭祀C.军事讨伐D.宗法体系E.家族血缘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 )A.三月三B.七月七C.春节D.清明E.端午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 )A.天人合一B.天人感应C.天人交胜D.天人之分E.重天轻人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 )A.生B.旦C.净D.末E.丑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 )A.健舞B.软舞C.字舞D.花舞E.马舞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点的是( )A.诗言志B.尚意追求C.中和之美D.尊崇自然E.乐以教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神灭论》2.本草之学3.中体西用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2019年4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真题试卷(课程代码0032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A039·00529(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文学概论(一)
(课程代码0052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学作品的源泉来自于
A.作者
B.读者
C.传统
D.生活
2.“论诗,就必须从根本上把它看做诗,而不是别的东西。
”这句名言出自
A.康德
B.艾略特
C.席勒
D.狄德罗
3.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的是
A.表现说
B.再现说
C.实用说
D.独立说
4.“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此诗句运用的基本辞格是
A.排比
B.明喻
C.对偶
D.反复
5.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
A.社会属性
B.伦理属性
C.认知属性
D.审美属性
6.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它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虚拟性
7.我国意境论的代表作《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刘熙载
C.梅尧臣
D.王国维
8.一件子虚乌有的事,用开玩笑的口吻与一本正经地讲述,效果会大不相同。
这是因为
A.叙事时间不同
B.叙事视角不同
C.叙事动作不同
D.叙事内容不同
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现实类、虚幻类、象征类
B.历史类、悲剧类、喜剧类
C.诗歌类、小说类、散文类
D.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10.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A.沟通情感
B.投射情感
C.传达情感
D.宣泄情感
11.要表现情感,就必须借助某种媒介,艾略特把这种媒介称为
A.客观关联物
B.主观关联物
C.文化关联物
D.精神关联物
12.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
A.语调
B.音调
C.词调
D.格调
13.抒情小品文是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韵文
14.叙述语体是一种“双声话语”,“始终是叙述者与人物的混合或融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理查兹
B.德里达
C.巴赫金
D.福斯特
15.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B.创造性的科学活动
C.无意识的心理活动
D.有意识的理性活动
16.中国古人常说“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它强调的是
A.知识积累
B.人格境界
C.人生阅历
D.艺术技巧
17.首先提出“预备情绪”理论的是
A.英加登
B.伊恶尔
C.格雷马斯
D.哈贝马斯
1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此语中的“兴”指的是诗歌能够
A.团结人们
B.针硬时弊
C.激发情感
D.观风俗之盛衰
1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艺术起源的基础是
A.语言
B.劳动
C.思维
D.要术
20.小说起源于
A.神话传说
B.远古歌谣
C.诗辞曲赋
D.甲骨卜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文学定义所包含的命题有
A.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B.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C.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
D.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
E.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22.叙事时间中的次序包括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E.铺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