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线香与茶道的渊源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茶道用什么香好品茶用香,一为静心二为清神,心静神清,则品茶的氛围和感觉更佳。
那么茶道用什么香好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道用香的选择,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用香的选择所用之香一定要好香,而今所言香一般皆指檀、沉,但回顾古时用香,则为合香,韵味清雅,现古风雅韵。
茶需近品,香宜远闻,香烟与空气稀释后的味道才最真。
传统焚香一般香几的高度在膝盖左右,位置距3米者佳。
随着香文化市场的逐步升温,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并接触香道。
自古以来,香道和茶道就是一体,古人日常的休闲生活便是闻香品茗。
如今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香有很多,喝茶时品什么样的香最适宜。
在所有香款中,与铁观音、普洱、红茶等百茶最百搭的便是沉香。
天然的沉香气味清雅,端庄醇厚,味甘悠远,醇美若蜜,直沁肺腑,用之有舒适飘逸之感,对品茶有较好的意境衬托。
沉香作为“香中之王”是十分珍贵的,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结香环境下,植物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不一样,所产的沉香味道也会不一样。
选用时最主要还是看个人嗅觉感官的偏好。
其中,以越南和印尼的沉香最受追捧。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优势,甜、凉两味以越南沉香最佳,因而普遍认为越南的香会比印尼的品质高。
不过,需要提醒各位茶客的是,购买时最好注意辨别假沉香。
天然香品才能达到净化空气、调养身心的目的。
而使用劣质的香精香品,那是最忌讳的了。
假沉香燃烧时,香味多半带香水或者香精味,有些还有酒精散发性的气味,也有完全没有香味的,但与真正沉香燃烧的香味完全不同。
茶道与香道的联系茶气与香气的结合香艺师点起一炉上好的沉香,茶艺师静心素手,一套完整的茶艺一气呵成,炉中升起的袅袅细香,与悬壶高冲激起的茶烟相结合。
一时间,屋内盈溢着沉香与茶香,沁人心脾。
香气与茶汤的结合香艺师采用隔火取香法,细细琢磨,缓缓燃香,切成小片的沉香盛在品香杯中,被埋在香灰中的精炭煨得幽香阵阵。
品一口香后,在喉间充盈着香气时,直接品一口正山小种,细心体会香气与茶汤的交融。
品香炉的传递甚为讲究,由上一位闻香者用左手传至下一位的右手,下一位右手接过闻香三次后,再用左手传于再下一位的右手,这种古意盎然的仪式感,让众位茶友正襟危坐又心生向往。
沉香的起源与历史沉香,又称为檀香木,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珍贵树木。
沉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国,并在后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
沉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在文化、宗教、医学和艺术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沉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有关沉香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和西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时期。
在《山海经》和《周礼》等著作中,都有关于沉香的描述。
古代中国将沉香视为一种珍贵的香料,并用于皇室祭祀和宗教仪式。
沉香也被用作药物,被认为具有镇静、抗菌和驱邪的功效。
其次,沉香的历史在东南亚地区也有着悠久的传承。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为沉香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使其流传到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等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沉香文化。
这些国家的历史文献中也有对沉香的记载,且人们用沉香来制作香薰产品、佛珠、佛教用品等。
在文化方面,沉香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沉香在中国古代是贵族和宫廷的专属香料,用以祭祀神灵、拜祖和仪式上。
在佛教文化中,沉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佛教寺庙常常用沉香进行香供,作为修行的辅助工具。
而在东南亚地区,沉香也被用于佛教事务和传统仪式。
许多佛教徒将沉香视为一种神圣的香气,用以净化心灵和祷告。
沉香还在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古代,沉香被用作药材,被认为有助于治疗一些疾病。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沉香具有镇定剂、抗菌和解毒的特性。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问题、呼吸道疾病和皮肤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尚未完全证实沉香的药用价值,但许多人仍然相信它具有药用功效,并将其用作传统疗法的一部分。
艺术方面,沉香也被用于雕刻和雕塑。
沉香木质坚硬且细腻,雕刻师们以沉香作为创作材料,创作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沉香雕刻作品通常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格,展现了雕刻师的技艺和创意。
这些作品被广泛用于家居装饰、艺术收藏和香道文化的推广。
香道基本知识香道,又称为香学,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香道起源于中国,后传到日本,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香道的基本知识包括香的分类、香的制作、香的泡茶、香的使用等方面。
首先,香的分类是香道基本知识的重要部分。
香可以分为天然香和合成香两大类。
天然香是指由植物、动物所产生的香味物质,如沉香、龙涎香、麝香等。
合成香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香料,如玫瑰香、茉莉香等。
此外,香还可以根据香味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如花香、木香、草香等。
其次,香的制作也是香道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香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采集材料、处理材料、研磨成粉末、加入其他香料、混合搅拌等环节。
采集材料时需要选择成熟、质地好的植物,如檀木、百合花等。
处理材料时需要将植物进行干燥、细致研磨等处理,以保证香料的纯净度和质量。
再次,香的泡茶是香道基本知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香道中的泡茶技法与传统的茶道相似,都强调精心制作和慢慢品味。
在泡茶的时候,需要先将香料置于陶瓷或石臼中细致研磨,然后将研磨后的香粉末加入开水中,搅拌均匀。
最后,将泡好的香茶倒入茶杯中,静静地享受香味的散发。
最后,香的使用是香道基本知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香可以通过吸烟、点香炉、燃香油等方式使用。
在使用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品味香气,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并且享受到香气带来的愉悦和安宁。
而在香道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燃香和吸香的不同技巧,来感受不同香味带来的体验。
总之,香道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涵盖了众多的基本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香的分类、制作、泡茶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香道的魅力。
香道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可以让我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因此,掌握香道的基本知识对于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焚香在茶道中的应用焚香可以静气,可以营造良好的饮茶氛围。
在古代,焚香还有祭祀、宣告等功用,可以达到人类和自然沟通的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焚香在茶道中的应用,一起来看看。
焚香在茶道中的应用茶道用香根据季节、场合、茶叶品类的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香品和焚香方法。
香品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单一香品和合香品。
沉香、檀香等单独焚烧或者熏印时,称作单一香品。
使用历代相传的合香方将多种香材按照一定比例研细调合后焚烧或者熏印的香品,称作合香品。
另外,从香品形状又可分为线香、香丸、香饼、末香、散香、涂香等。
从焚烧的方式则可分为烧香和鉴香两大类。
烧香,是指可用来焚烧或者熏印的香品;而鉴香则是只用来鉴赏其香气和形状的香品。
不同场合用香a) 茶道雅集以立香、鉴香为主。
b) 茶道修习以立香、鉴香为主。
c) 茶艺表演以立香为主。
d) 待客茶艺以鉴香为主。
焚香行香茶道用香以清雅为上,浓郁次之,不应影响到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所以在香气拣选方面,以兰香、杏花香、梅花香、檀香、沉水香等为上,茉莉、玫瑰、桂花、水仙等次之。
丁香、瑞香、牡丹等为下,不可用。
茶道修习以鉴香为主,取其幽雅香味而已,可省去焚烧的工序。
待客可用线香,也可用鉴香。
线香取其幽况,一炉在室,香气氤氲,可增加茶汤风韵。
鉴香取其风雅,使用鉴香时,客人可端起香盒打开鉴赏,从香品的形状、香气的类型予以品评,是件很高雅、很有意义的事情。
行香礼法1) 沐手2) 置炉3) 备器4) 鉴香(合香饼、香丸、香木)5) 理灰6) 立香(线香)7) 品香8) 收具说明:冷香斋行香礼法简略实用,凡茶席及友朋雅集皆可适用。
如果仅仅使用鉴香,则2)、5)、6)、7)步骤可略;如果仅仅使用立香,则4)步骤可略。
不论禅茶十二道、或是平日的茶道仪式演示中,焚香都是第一道程序。
从禅茶的角度看,焚香是表达茶人对茶的尊重、对茶圣的恭敬与感念、对茶器茶席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禅的感悟。
而平日的茶道仪式里,焚香即起到了“除妄念”的作用,通过收敛心性,缓和气息,平心静气,使表演者及观赏者都能进入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袅袅的轻烟与似有还无的香气也能为茶室的环境营造一种肃穆的气氛。
古代线香的用法
古代线香是一种常见且受人喜爱的香品,被广泛用于庙宇、家庭、庆典等场合。
它不仅有独特的香味,还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以下是关于古代线香的用法和相关知识。
首先,古代线香的用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起源于东方古代文明。
古人使用
线香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表达崇拜和敬意,二是净化空气和居住环境。
在宗教仪式和庙宇中,线香通常用于祭拜神灵和祖先。
人们在烧香之前,会将
香拆开成多根细线,然后将其插入烟香炉内。
点燃线香后,炉内会冒出缕缕白烟,形成一种神圣的氛围。
人们会在虔诚地祈福之际,向神佛虔诚地献上线香。
此外,古代线香也是一种常用的日常香品。
据史书记载,线香具有驱除害虫、
净化空气和消除异味的功效。
因此,人们常常将线香点燃放置在家中的房间或庭院内。
它能够散发出淡雅的香气,使居住环境更加宜人舒适。
当然,古代线香的用法也因地域和传统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在中国,人们在过年时常常使用香火来迎接新年。
他们会将线香点燃,供奉给神明,希望神佛保佑家人平安、吉祥如意。
在日本,人们也经常使用线香进行茶道仪式,以增添仪式的庄重和美感。
总而言之,古代线香的用法包括宗教祭祀和日常生活中的香品使用。
无论是在
庙宇祭拜还是家庭中享受香味,线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净化空气,还传递了人们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敬之情。
通过线香的燃烧,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宗教信仰的力量。
沉香的香道介绍
沉香的香道介绍
沉香研磨成粉或制成线香、盘香用于熏焚时,产生的香气馥郁芬芳、醉人,具有提神醒脑、舒缓情绪、澄净心灵、理畅呼吸、辅助睡眠、调节内分泌等诸多养生保健的功效。
在古代受到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大力推崇,成为他们居家养生或艺术品鉴的绝好伴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道养生也开始在社会上时兴起来,与茶道一并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养神养生的好方式。
海南沉香由于其卓越的品质,自然就在香道活动当中成为人们的宠物。
沉香香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线香:常见的直线形的熏香,还可细分为竖直燃烧的;立香,横
倒燃烧的;卧香,带竹木芯的;竹签香等等。
盘香:又称;环香,螺旋形盘绕的熏香,可挂起,或用支架托起
熏烧,有些小型的盘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炉里使用。
香粉:又称;末香,为粉末状的香,使用时需利用一些香道器具。
佛珠: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
障和报障。
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
吊坠、配饰、摆件:沉香材料本来就不可多得,把它打造成艺术品,既可以随时把玩,也具有很好的艺术收藏价值。
第1页共1页。
何谓沉香: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云“沉
檀龙麝”之“沉”即指沉香。
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
而是瑞香科植物“结”出的混合油脂(树脂)成分
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
沉香被誉为“植物中的
钻石”,集天地之灵气,汇日月之精华,蒙岁月之
积淀,有提气养神、净化灵魂、香通三界的功效,
可谓是“沉”得惊世,“香”得骇俗,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钟爱。
沉香养生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沉香,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补脾胃,益气和神。
治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沉香手串:
佩戴沉香手串,其芳香可开窍、安神、强心强肺、清
心静气,具有通经络、止痛、镇惊、收敛祛风,对中
枢神经的镇定、调节有很好的作用,清新、淡雅的香
气可提神醒脑,消除晕眩。
沉香线香:
线香可净化空气、清静身心、辅助睡眠,行气
止痛,具有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养生养神、
提神养脑的作用,增强人体免疫的功效。
沉香茶功效:
沉香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通经脉、健胃利脾、有
效清除体内垃圾。
具有降血糖血脂、益肝抗癌、安神
养气助睡眠,改善心脑血管衰老状态等功效。
沉香线香的作用与功效沉香,又称延香、乌香,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珍贵植物。
沉香主要产自东南亚地区,如印度、波多黎各、中国福建等地都有分布。
沉香线香是以沉香木制成的香制品,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药用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沉香线香的作用和功效。
一、香气独特沉香线香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香气。
沉香香气淳郁,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燃烧沉香线香可产生一种浓烈的香味,能够覆盖掩盖其他异味,使空气变得清新宜人。
同时,沉香还具有驱赶蚊虫的功效,能够在夏季有效地驱赶蚊虫,减少叮咬发生的机会。
二、熏香功效沉香线香是一种熏香产品,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熏香是通过燃烧或加热沉香线香,使其散发出香气,达到调节身心的功效。
熏香可以刺激人的嗅觉神经,影响大脑的活动,并与神经元紧密联系。
其香气能够直接作用于脑中的松果腺,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1. 改善睡眠沉香线香的香气有助于放松和稳定肌肉和神经,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熏香沉香线香可以使人陶醉于其香气中,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达到更好的睡眠效果。
尤其是对于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有明显的疗效。
2. 舒缓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往往容易感到疲劳和焦虑。
熏香沉香线香可以通过其独特的香气释放放松、舒缓的效果,能够缓解压力和疲劳,促进身心健康。
3. 提升兴奋适当熏香沉香线香有助于提升人的兴奋感和激情。
沉香的香气可以刺激人的嗅觉神经,进而影响大脑活动。
这种轻微的兴奋感可以提高人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有助于工作和学习。
三、药用功效除了熏香效果外,沉香线香还具有许多药用功效。
沉香线香长期以来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有许多医疗保健效果。
1. 抗菌消炎沉香具有强烈的抗菌和消炎能力。
将燃烧的沉香粉末敷于创面上,能够有效抑制创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沉香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能力,可以预防和治疗皮肤炎症、疱疹等一系列皮肤病。
2. 清热解毒沉香线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茶道、花道、香道,是日本的三雅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茶道与花道同宗同源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接待客人的礼仪活动, 是从中国引进的。
中国唐宋时期饮茶盛行, 日本派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 他们把中国种茶、制茶、烹茶技术带回日本, 使日本饮茶习惯推广到民间, 后来形成“茶道”。
日本茶道最大流派是“三千家”, 此外, 薮内派、有乐派、宗和派、三齐派、远州派、久田派也很有名。
茶道一般在茶室进行, 宾客入座后, 主人按一定规程用竹制小匙将茶放入碗中, 用沸水冲沏后依次递给宾客品茗, 宾客接茶也有一定程式。
在日本, 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的形成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自始至终与佛教息息相关。
中国唐代僧人就有了饮茶的习俗, 日本僧人多次留学中国, 也养成了饮茶的习惯, 回国后大力宣传饮茶的益处。
荣西禅师两次到宋朝, 带回茶种, 进行种植, 还著有《沏茶养生记》一书献给镰仓幕府, 宣扬茶的妙用。
到了室町时代, 日本茶树栽培已经普及, 饮茶风俗逐渐推广到了民间, 饮茶的教义也得到推广。
荣西禅师不仅把唐朝的茶树栽培技术带回了日本, 还推广了饮茶的教义, 构筑了日本茶道的基础。
室町时代的禅僧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又继承和发展了荣西茶道思想, 编制了被称作“台子手前”的程序, 构成了现代日本茶道的基础; 其曾孙弟子千利休, 真正地把茶以“道”的形式确立下来。
从此, 茶道文化在日本正式形成, 且日渐普及。
茶道的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的精神与教义均来源于佛教思想。
日本人爱花, 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挑选的鲜花, 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
摆放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 亦称插花。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 宋元时代传入日本, 到东山时代 (15世纪) 发展成花道, 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一二香事作者:许彦鹏陈子寒来源:《艺品》2016年第05期顾名思义,“一二香事”就是关于“香”的一两件事。
自古以来,沉香一直备受关注。
北宋丁谓作《天香传》,洋洋洒洒两千言,为沉香立传。
启首即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所以达蠲洁。
”香之为物,备以供奉神明,昭明人心的高洁大德——此为众香共有之“品”。
沉香何以居众香之首?丁谓举道书之说:“上圣焚百宝香,天真皇人焚千和香,黄帝以沉榆、蓂荚为香。
”又说:“真仙所焚之香,皆闻百里,有积烟成云、积云成雨,然则与人间共所贵者,沉香、熏陆也。
”在他笔下,沉香“坚株”,“美之至也”,“古圣钦崇之至厚”,“此香焚之,上彻诸天”,“得非天上诸天之香耶?”仿佛人间的好词已不够用。
沉香之香,香气清严,烟清而品正,与诸香大异其趣。
它是古琴的知音,也是茶道的益友,更是可供禅人一参的好话头。
一番香事,似可拭净心上风尘,一时舒怀悦意,洒洒然,高天上圣,已可共一夕谈。
“一二香事”也是大鹏的香店。
我本不是对香痴迷的人,却也经不住身边朋友们的念叨,出于好奇,去拜访了一次,看看制香的过程。
一、备料备料作为第一个步骤尤为重要。
线香的特性,是要通过燃烧来散发香气,所以草本类植物要少用,有的植物在常态下有香气散发,但燃烧之后不仅香气全无,还易有刺鼻的烟火味,影响其他香气的发散。
如薄荷,在常态下味道清新怡人,但燃烧后与枯叶一般无异。
花瓣亦是如此,所以务必慎用。
一般取用含油性植物为宜,如:柏木、檀香、丁香、沉香之类,油脂受热之后有机化合物会挥发到空气中,也就形成了香味,不同的温度会触发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的发香点,因此香气会时时发生变化。
二、炮制第二步是对香料进行炮制,主要目的是提高香气和增强药效,增加可利用率。
炮制的基本方法有:修制、烘、炒、炙、泡、蒸、煮等。
如沉香的简单修制是,将腐木与白木去掉,尽量保证油脂充足,杂质会影响气味,如果杂质太多还会影响燃烧,火头易断。
檀香则可轻炒一下或用茶水浸泡来消减火气。
沉香茶的由来木香茗沉香茶,新饮茶新概念。
木香茗将沉香与茶饮结合是全新的革命性概念。
因应LOHAS风潮,由天然出发,追求健康养生,并享有一身轻松心灵好体态的理念而推出。
经过多年专业研究栽培实验改良,以优良品质卓越的南海沉香与精选云南普洱,通过洁净、杀菌、烘培等层层把关的制作程序,以坚持高品质的制作工艺,而成就了今日的木香茗的养生沉香茶。
木香茗沉香茶与市面上一般茶品不同的是,不仅对于身体健康的帮助,对于心灵舒适有愉快的喜悦,还有茶质的骄傲保证。
可于实验中看出,经过了三日,木香茗沉香茶无论是在于茶色、透彻度、沉淀物等各方面并无变化与差异,沉香茶要带给您的健康,是毫无疑虑、绝对安心的健康。
每日庸庸碌碌的繁忙下,身体健康是现代人最容易忽略的部份,LOHAS是跨世纪的轻活风潮,提醒着我们回归自然,拥抱地球。
喜爱品茗的朋友们,饮茶新概念,养生新保健,来杯木香茗沉香茶享受漫步田野的自在轻盈吧!《圣经.约翰福音》第十九章三十九节中有言,沉香,是基督降世前,三位先知带来人世的三件珍宝之一,对於宗教而言,沉香是上天的赐予及厚爱。
这样珍奇的沉香,彷若一颗闪耀著绿色光芒的精钻,高雅而迷人。
随著人类滥垦破坏环境,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消失怠尽,如沉香树等。
沉香因此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在现代科技技术昌明的时代,培育典藏好而优良的沉香,是财富地位的代表,宗教虔诚信仰的表徵。
在明末清初时,随郑成功早期先民来台时,作生意的商人及移民来台开垦的先民身上一定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装着故乡泥土香灰袋,二是以沉香雕刻的神像如观世音菩萨、天上圣母、玄天上帝、关圣帝君等等。
身体若不适,即祈求神明允许在神像背后刮下一点沉香,和水服下,以寻求身体及心灵的痊癒。
这是先民饮水思源的情怀与感恩,更表现出沉香早已深入社会各阶层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沉香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并已列入世界保护级植物,也因此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联合国已将其列为国宝级植物。
木香茗沉香茶所制的沉香茶,气味典雅清芳,甘甜不腻,并可平静心灵、舒缓生理,采集纯天然之南海沉香和珍贵上品云南普洱,制成气味芬芳、甘醇入口之沉香茶。
喝茶的时候可以点香吗?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文人的几件雅事。
很多人从喝茶开始,慢慢涉及插花、焚香等,扩大了艺术领域,提高了文化修养。
茶桌上插上一瓶花,可以为茶桌增添一丝点缀;但茶席上要是点一炉香,就有所争议了,有人不禁会问,茶桌上点香会影响茶香茶味的品赏吗?产生这样疑问的人,不在少数。
茶友们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境:本是一场专门品茶的茶会,没想到主人在喝茶时点起了香,香气甚浓,茶都喝不出味道来了。
如此点香喝茶,可以说是既不懂茶道,也不懂香道,附庸风雅而已!那么,古人所说的沐浴、更衣、焚香、喝茶,又是为何呢?原来,古人在进行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都会先祛除身体和心灵上的“污垢”,有一种神圣的仪式感。
在喝茶之前点一炉香,可以为茶室营造一种氛围。
试想,当人走进一个陌生的房间,倘若此时能闻到缕缕香气,心情马上就能放松下来,感到舒适愉悦。
这种效果,有点类似于背景音乐。
点香,为喝茶缓缓拉开序幕。
入座之后,幽幽的香气让人的情绪马上沉淀下来,心平静下来,精神也集中起来,接下去品茶则会更加专注。
所以,茶会前的点香,主要是为茶服务的,不可喧宾夺主。
香品以天然、淡雅的为佳,不宜过浓,切莫使用气味浓烈的香,不仅影响茶香茶味,甚至让人感到头昏胸闷。
就像我们提倡喝茶时不要喷太浓的香水,也是这个道理。
古人推崇饮茶前先点上沉香,沉香有去污除秽,宁神益气之效,让人能够放松且专注于去饮茶。
但沉香毕竟价格高昂,也可用檀香或和合香替代。
点香的时间,应在客人到来之前,室内香气浓度到达一定的程度时,随即灭香,避免香气过浓。
饮茶期间,一般不会再点香。
有以品茶为主的茶会,自然就有以品香为主的香会。
茶与香两件事,安排得当,就可以起到互相补充、增进趣味的作用,否则会起到反效果。
所以,喝茶品香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不要让香破坏了茶就好了!。
香道文化简介香道文化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通过燃烧香料来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净化和平衡的文化。
香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香道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的香道文化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在古代,香料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物品,它可以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也可以用来驱邪和保护人们的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道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
香道文化的核心是香,香料的种类繁多,包括檀香、龙涎香、沉香、白薇、乳香等。
每种香料都有其独特的香味和功效,可以用来达到不同的目的。
在香道文化中,香料的选择和搭配非常重要,它们可以用来调节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达到身心平衡的效果。
除了香料的选择和搭配,香道文化还包括了香具的制作和使用。
香具是指用来燃烧香料的器具,包括香炉、香插、香瓶等。
在香道文化中,香具的制作和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影响香料的燃烧效果和香味的散发。
香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仪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
在古代,香道文化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寺庙、家庭和社会生活中。
在现代,香道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追捧。
总之,香道文化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它通过燃烧香料来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净化和平衡的效果。
香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香道文化的核心是香,香料的选择和搭配非常重要,它们可以用来调节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达到身心平衡的效果。
香道文化在现代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沉香茶——健康养生新选择
沉香茶,无茶而为茶。
以沉香代茶,烹煮,即为沉香茶。
沉香茶为养生健品,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对沉香茶并不了解,实际上早在古代就有了饮用沉香茶的说法,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述了沉香的功效:【去恶气、清人神、理诸气调中、补五脏、止咳化痰、暖胃温脾、通气定痛】。
可见,使用沉香对人们身体是大有裨益,特别是具有安神、提神醒脑,养胃,补元气的作用,注重生活不规律的人群和注重养生的人群最适合饮用。
很多人都听说过沉香,但对沉香茶的做法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沉香茶用沉香煮水,把沉香切成小块,投入水中煮沸,即成为沉香茶了。
沉香的香气释放出来,溶解于水中,使得水中充满香味,用正宗原产地的沉香煮出的茶水泡陈年的黑茶,更是香上加香,香气浓郁。
沉香茶因为具有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近些年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并逐渐走红成为老百姓特别是茶友们的喝茶新选择。
欢迎新老朋友关注沉香茶。
中国古代的香料和香道文化在中国古代,香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物品,它不仅被用来调制药品,还被用作焚香、制作香囊和熏香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料变得越来越普及,香道文化也越来越丰富。
一、古代香料1. 沉香沉香,也叫作檀香,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香料之一。
它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树脂,产地多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
沉香的气味清幽高雅,可以消除烦躁、疲惫和不安。
2. 龙涎香龙涎香是一种来自于鲸鱼的分泌物,有着非常独特的香气。
它的产地在中国南海周边地区、印度洋和太平洋。
可以用来制作义乌专卖店香粉、香油和香囊等。
3. 草果草果,又叫虎杖、胡椒,是一种可以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植物。
草果的味道独特,辛辣而清香。
它可以调制食品、药品和香水。
二、古代香道文化1. 香道起源香道起源于古代佛教文化,将香料作为一种工具来达到精神净化的目的。
在唐朝时期,香道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人们通过熏香、品香的方式来体验香气的美好,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心灵的净化。
2. 香道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香道文化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宋朝时期,香道文化经历了一个巅峰期,许多文人士子都对香道产生了兴趣,并将其加入到他们的诗歌和书法中。
到了明清时期,香道文化成为了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人们通过制作香囊和熏香袋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
3. 香道价值在古代中国,香道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是一种精神净化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调节心态、消除疲惫和压力。
其次,香道文化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和修养,使人们更加懂得如何感恩和珍爱生命。
总之,在中国古代,香料和香道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它们不仅代表了古代的文化价值,还可以给现代人们带来很多美好的体验。
我们应当珍惜和传承这种文化,让它充满更加美好的生命意义。
制作沉香线香注意事项制作沉香线香是一项具有百年历史的手工艺,它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工艺和注意事项,下面是制作沉香线香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1. 原料选择:沉香线香主要使用的是沉香木粉,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应选择质量好、干燥的沉香木。
沉香木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香味成分,优质的沉香木具有浓郁的香气。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环保胶水作为黏合剂,确保线香的质量。
2. 制作工艺:制作沉香线香的工艺主要包括选料、研磨、调配、捻绕、晾晒等多个步骤。
在每个步骤中,都需要耐心和细致地进行操作。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研磨沉香粉时,要保持手法轻柔,避免给沉香带来过多的破坏。
3. 调配配方:制作沉香线香时,可以将沉香木粉与其他植物粉末(如白檀粉末、松木粉末等)进行混合,以增加香气的浓郁度和持久度。
每种植物粉末的比例都需要经过实际测试和调整,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4. 加工技巧:在捻绕沉香线香时,要注意手法的柔和和均匀。
线香的捻绕应该紧密而均匀,长度也需要保持一致。
捻绕线香时,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辅助操作,例如细长的竹签或铁丝。
5. 干燥晾晒:制作完毕的沉香线香需要进行充足的干燥晾晒。
这个过程可以排除掉残留的水分,并让香气充分散发出来。
晾晒的时间和条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湿度来确定,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6. 储存保存:制作好的沉香线香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最好将线香放入密封的容器中,以保持其理想的香气。
7. 安全注意:制作沉香线香需要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胶水。
在使用这些化学物质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此外,在燃香时,要选择安全的容器和燃烧工具,避免火灾和烧伤事故。
制作沉香线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心思的工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香气浓郁的沉香线香。
希望以上注意事项能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与香道的渊源
提起茶室的香气,喝抹茶的时候(日本特有的一种茶叶)用香木或熏香(用麝香,沉香等香料的粉末加蜂蜜拌制而成)来静心,净化室内空气,消除火炭等的异味。
而泡茶的时候则不用熏香,大都采用线香。
这时也不用放入炉内熏(泡茶的时候叫凉炉)。
用香桌,香台(香盆,香几)香筒(线香筒)三种工具,而这一看似谐调的一切与其说是作为地台(由于日本大都是席地而坐)的装饰,倒不如说是左右茶室气氛的关键所在。
正如客厅,书斋要用字画,鲜花来装饰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品。
尤其是香筒在初次泡茶的人们眼中似乎带有奇妙感,对其用途也时常被画上一个问号。
一个个被刻有山水,诗文及各式各样精心制作的香筒似乎很难想得出是容纳长长的线香之用具。
就像美术工艺品一样,给人们的眼睛带来了新鲜的惊诧。
而香桌,香盆无论谁,一看便知那是用来做什么的。
泡茶时作为器具装饰可采用一套香具,亦可事先把香放在手边儿。
然而无论怎样都是为了避开香气浓烈的线香,不损坏茶的香气,而寻求淡雅高贵的东西。
在泡茶的过程中是以体验微妙的茶味为着重点,加之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取异臭的能力。
线香大都是调配沉香,白檀,丁子,安息香,麝香,龙脑,熏陆等香材,再用蜂蜜搅拌上榆树皮和叶子粉末做成一只只不同的棒状香。
因此,如能弄懂了香的微妙差异,那么,其富有无限魅力的世界也随之被打开了。
然而,泡茶这一新的喝茶方法是何时流传起来的?不像抹茶那样有明确的时代记载,一般说来是江户时代初期,由隐元禅师开始进口的。
线香的出现也基本与此同出一辙,给人们很浓的兴趣。
如果说隐元是福建省福州郊外的福清人氏,纯属偶然。
那么,线香也根据新井白石的『白石先生绅书』所记载,同样也是由福州传入的。
宽文七年(1667)在西川如见的『长崎夜话草』和『本朝世事谈绮』(『近代世事谈』)中都有类似记载,其中写道:有一个叫五島一官的人从福州带入制作方法,而后在长崎教给最初开始制作的人,而他本人后来渐渐地有了名气。
但是,这只是叙述了在我国的制造和普及年代,线香在我国的最初露面时间其实更早一些。
好像在线香的发源地中国,最初出现线香的时候也是个新鲜事。
最初记载是在1578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和泡茶历史有相通之处。
与泡茶一样,线香在文人社会中的出现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新气象。
线香与泡茶兴趣合为一体的这一现象,不仅是当时线香与泡茶有相同的共同点---时髦,而且不容忽视是以它独特的形式打动了当时的文人精神。
正像『深草元政』』的题为「线香」的詩中所描述的那样“一根线香高傲的姿势,千姿百态的白烟,自由奔放的精神”。
另外,线香明确记载了时间流逝的过程,这与当时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文人精神之相吻合之处甚多。
泡茶经常被人们说成「通仙」,「精仙」。
仙,就是标志着对超俗的,隐逸的生存方式有着很强的憧憬。
线香也被写成「仙香」,这说明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早已具备了相同感觉并能予以接受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