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巴黎公社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专题1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高考预测:近几年本专题在高考有增加的趋势。
2019年高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考查可能会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影响,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并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来考查。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诞生高考真题回顾1.(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10)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A.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2.(2018年天津卷历史)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 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 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 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答案】D3.(2014•广东)“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答案】B【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又与工业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
与题干信息“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一致。
高一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试题1.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A.巴黎公社、法国大革命B.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答案】D【解析】甲、乙所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分别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六七十年代,根据时间分析,A不对,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末爆发,而且是资产阶级革命;BC不对,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即20世纪前期爆发;《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在1848年、巴黎公社起义是在1871年,因此时间符合,答案选D.【考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点评:图片型选择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二是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
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2.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B.前者直接领导了后者C.前者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后者D.后者丰富了前者的理论【答案】D【解析】该题以邮票为切入点考察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观察图片可知:图一是马克思;图二是巴黎公社。
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巴黎公社虽然不是马克思领导的,思想理论也不是马克思主义,但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是D。
A项错误,后者丰富了前者;BC项错误,后者并不是以前者为指导或者作为理论支撑。
【考点】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点评:马克思所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工人运动在一个更加深的层次发展起来。
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
第24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考点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易错提醒]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1.历史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失败原因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高三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试题1.从下图两幅漫画,得出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是()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由图一的《共产党宣言》到图二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图形反映的历史事件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成功典范,B项符合题意;A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总结,不合题意;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是对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总结;故选B。
【考点】解放人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史·具体的史实2.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1848年 1917年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是世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1945年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因此选B.【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家获得丰厚利润。
但是,广大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仍然恶劣。
为了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第9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清单]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3.俄国十月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暴露,社会矛 盾日益激化。
②思想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③阶级基础:欧洲工人运动表明工人已经觉醒。
④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①时间:1848年。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③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特别提示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条件 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②内容2.巴黎公社①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国民自卫军占领城内的战略要地。
②3月28日,巴黎人民通过选举建立了巴黎公社。
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军事措施:建立国民自卫军。
司法措施: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工厂归属: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工作时数: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①时间:1871年5月下旬。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客观上: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
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考点归纳考点提示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2、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第一国际(2)第二国际复习建议从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角度思考,经历了由实践到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再到实践(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第二国际);由少数欧洲国家到整个欧洲和北美的范围的扩大;由少数国家工人团体的孤军奋战到各国工人政党的联合。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由理论(《共产党宣言》)到实践(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由理想变成现实(十月革命);由一国(俄国)到多国胜利(中国等);由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到多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知识清单事件背景标志内容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号召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第一国际工人运动再次高涨1864年伦敦成立大会指导各国建立支部;联合各国工人斗争第一个世界性的工人组织巴黎公社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垮台,临时政府出卖国家利权,镇压人民起义1871年3月建立巴黎公社人民普选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作风;加强法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第二国际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1889年纪念法国大革命倡导合法的议会斗争迫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工人境遇得到定时期 爆发100周年改善;工人争取民主的斗争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进程考点聚焦考点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工人阶级生活悲惨,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13-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巴黎公社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苏州期末]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
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答案 C
解析材料“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表明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错误;D 项太片面,故错误。
2.[2018·银川一中月考]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工人阶级从认为“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到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由工人阶级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C项正确。
A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强调工人的觉醒,不是工会联合斗争,B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3.[2018·河北定州调研]德国史学家曼弗德罗·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写道:“1848年《共产党宣言》对某些人来说是救世福音,对另一些人则是魔鬼学说。
它的作者被当成救世主加以欢呼,或者被当成人类害虫加以谩骂。
”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看法的根本原因是( )
A.评价角度不同B.阶级立场不同
C.知识层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些人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救世福音,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另一些人认为它是魔鬼学说,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
因此造成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是阶级立场的不同,故选B项。
4.[2018·湖南株洲期末]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②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④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872年”“近25年来”可知,该纲领应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①正确;根据材料“由于……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可知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的,只是随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更改”一说错误,③错误;根据材料“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可知,④正确。
故选D项。
5.[2018·东北育才学校模拟]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
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
B.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
D.堪称科学社会主义的典范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提到,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巴黎公社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B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说明选举权与监督权相互保障,不是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巴黎公社堪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典范,故D项排除。
6.[2018·山东滨州开学考试]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基于此,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认识是( )
A.爆发具有偶然性B.失败具有必然性
C.意义具有深远性D.教训具有深刻性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巴黎公社革命发生时,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发展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条件不成熟,所以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必然性,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
讨论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巴黎革命的意义的问题,故C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教训问题,故D项错误。
7.[2018·南昌联考]列宁自称为巴黎公社的继承者,他曾评价:“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
”他高度赞扬了公社的( ) A.革命首创精神B.团结无畏精神
C.英勇战斗精神D.高尚乐观精神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可知,列宁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精神,A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8.[2017·乌鲁木齐诊断]巴黎公社的一份文告称:“弟兄,你受骗了。
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在城市里创造一切财富的人无衣无食,无处栖身,求助无门;但是乡下的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难道有钱的地主和企业主这两种被叫作剥削者的人,会有什么区别吗?”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推翻地主阶级统治B.寄望获得农民支持
C.揭露私有制的罪恶D.彻底消灭剥削阶级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A项错误;从材料“但是乡下的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可以看出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政权寄望获得农民支持,故B项正确;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9.[2017·湖南十二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卡尔·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
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卡尔·马克思认为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
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
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
——《共运百科:无产阶级政权史——巴黎公社史》评论材料中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主要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马克思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的反动军队,造成他们的反扑;二是没有全部没收法兰西银行的资产,使政权丧失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这说明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即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才是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另外,公社对团结农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发动广大农民,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马克思从许多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分析这些原因的合理性。
其次,应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角度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就当时
的生产力而言,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最后,运用史实进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