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 格式:ppt
- 大小:537.50 KB
- 文档页数:18
图形的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几何体的展开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折叠将平面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形
常见的平面图形
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射线
线段
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中点
比较长短
度量法
叠合法
角
概念及表示方法
角的大小比较
度量法
1°=60'
1'=60''
叠合法
角的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
余角α与β互余:∠α+∠β=90°
补角α与β互补:∠α+∠β=180°
方向角和方位角
常见的立体图形
棱柱
圆柱上下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棱柱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
n棱柱有(n+2)个面、2n个顶点、3n条棱
锥体
圆锥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
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球由一个曲面围成
图形的构成元素
点点动成线
线线动成面
面面动成体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立体图形的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反映几何体的长和高
左视图从左面看反映几何体的宽和高
俯视图从上面看反映几何体的长和宽
视图到立体图形
七巧板的组成5块等腰直角三角形(2小形三角形、1块中形三角形和2块大形三角形)、
1块正方形和1块平行四边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1.1《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能够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并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立体图形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能够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
2.能够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
2.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的方法。
3.识别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活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和展开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展开图的示例。
3.准备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物体,如纸箱、易拉罐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立体物体的形状,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物体展开成平面图形,会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以及对应的展开图,向学生介绍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并解释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尝试将其展开成平面图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让学生识别出对应的立体图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开始接触立体几何的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特点和画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了解其展开图的画法,并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出立体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平面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画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能够通过展开图还原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概念和画法。
2.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过渡。
3.通过展开图还原立体图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发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画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体图形和其展开图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展开图的画具,如剪刀、胶水等。
3.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盒子、圆柱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提问:你们能想象出这些立体图形打开后的样子吗?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立体图形和其展开图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同时,教师讲解展开图的概念,解释立体图形是如何展开成平面图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