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⑤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⑦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②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③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④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⑤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3、习作教学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研读课程标准,梳理学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联系与区别(一)识字与写字联系:1、每个学段都提出了“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
2、每个学段都注重识字能力。
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做到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三学段培养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每个学段都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二学段注重写字习惯养成和楷书书写的规范性。
第三学段不但注重书写规范,还要求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能领略汉字的优美。
区别:1、第一学段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
其中规定,第二学段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2、识字能力方面。
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识字写字量。
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新认字900个,写字800个)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新认字500个,写字900个)4、第一、第二学段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重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阅读联系:1、朗读方面:每个学段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默读方面:每个学段都要求默读。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先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第三学段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3、阅读感悟方面:每个学段都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注重积累。
第一学段是了解,在此基础上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以此为基础,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之习作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能根
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研读课程标准,梳理学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联系与区别(一)识字与写字联系:1、每个学段都提出了“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
2、每个学段都注重识字能力。
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做到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第三学段培养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每个学段都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第二学段注重写字习惯养成和楷书书写的规性。
第三学段不但注重书写规,还要求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能领略汉字的优美。
区别:1、第一学段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
其中规定,第二学段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2、识字能力方面。
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识字写字量。
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新认字900个,写字800个)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新认字500个,写字900个)4、第一、第二学段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重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阅读联系:1、朗读方面:每个学段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默读方面:每个学段都要求默读。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先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第三学段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3、阅读感悟方面:每个学段都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注重积累。
第一学段是了解,在此基础上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以此为基础,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
附件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写字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第二学段( 3-4 年级)第三学段( 5-6 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情感态度愿望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 1600— 1800。
其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 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识字写字量中 800-1000 个会写。
中 2000 个左右会写。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5.学会汉语拼音。
(略)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 1.有较强独立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的独立识字能力。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写楷书,写字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汉字的形体美。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键盘输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入汉字。
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 1-2 年级)兴趣、习惯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阅读方法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词句理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把握内容,领悟方法各种文体的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阅读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标点6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积累9.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 篇(段) 。
现行语文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小学阶段)说明:语文的现行课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3年版)。
课标是课程的“宪法”,语文老师要万分重视,经常辅导孩子学习语文的家长也要多多了解。
附记: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这样对待课标的: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经常看,经常反思。
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目标对比表第一学段(1-2 年级)第二学段(3-4 年级)第三学段(5-6 年级)1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汉字3000 个左右,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2.认识常用汉字2500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1600 1600 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个.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2会写。
左右会写。
有一定的速度。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的形体美。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4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字识写规范、端正、整洁。
写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5字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6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养成爱护图书的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习惯。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2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读,粗知文章大意。
学习默读。
钟不少于300 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3需要搜集信息。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目标比较解读一、识字与写字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情感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态度的愿望动识字的习惯识字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写字其中800-100个会写 2000个左右会写 3000个,其中2500个量左右会写识字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立识字能力能力学习独立识字写字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2(硬笔书写楷书,行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摩正楷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字帖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受汉字的形体美 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入汉字优美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兴趣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习惯趣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书资料阅读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不指读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每分钟不少于300字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出疑问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搜集信息大意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内容进行探究性阅读词句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理解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彩面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之习作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能根
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