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沟道和堂

白沟道和堂

白沟道和堂

七劝行善歌

白沟道和堂赵德新

(学习少,错误多,请删改,请转发。谢谢!)

吴穷夫妇品高尚,为人离苦日夜忙。创建白沟和文化,传统文化放光芒。恶人几天变良善,忤逆变得孝爹娘。病祛山倒变活人,顽疾离苦变乐康。北物流东道和堂,每晚七点吧课上。祖先智慧是法宝,不花分文受益广。糊涂变得明道理,转变观念不迷茫。万境皆由心中生,寻根放下即乐康。善人思想不怨人,认错改过要认账。自然规律遵礼法,助人为乐谦恭让。不学己对身痛苦,学了知错家和旺。父慈子孝夫妻睦,兄友弟恭尊五常。君仁臣忠位要正,礼义廉耻不能忘。诸事不顺因不孝,克己奉公恩厚广。富贵不忘报国恩,温饱要顺孝爹娘。孝能感动天和地,舍己为人富贵长。上善若水不求争,厚德载物福禄广。遵纪守法做模范,和谐白沟靠我创。

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

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 摘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大背景下,将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打造合理的城市绿色景观廊道。 关键词:城市化发展;景观廊道;生态景观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大发展的情况下,城市自然景观与周边的一些生态大自然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也关系到城市可持续性的发展。城市景观整体的发展规划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障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样才能使整个周边的环境得到全面的提升。针对目前国内的一些建设现状,运用基本的景观生态廊道建设的原理,总结出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性、绿色廊道的分类等。 1 绿色廊道建设的背景 随着目前国内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周边的环境污染、破坏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人们生态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如:空气污染、白色污染等等,这些污染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基础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景观廊道的建设将作为城市生态环

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绿色景观廊道的重要作用 2.1 绿色景观廊道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 城市的绿色景观廊道是紧紧与人们生活的空间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承担了人们户外活动场地的作用,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对生态、大自然环境向往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城市人们的休闲、锻炼、娱乐等活动的功能。绿色景观廊道已成为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素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2.2 绿色景观廊道可以调节城市暖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地球的空气质量在变差,这将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植物对整个环境的改善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且这样改善环境的方式将会造福后世。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2.3 绿色廊道可以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建设 绿色廊道建设最初的目标是提升人们与环境的协调性,但绿色廊道的建设目前的现状已经不仅仅是完成它的基础使命,时代赋予它更高的要求和作用,它不仅可以优化环境功能而且还能丰富城市文化和艺术内涵,目前我国绿色廊道在规划与建设时需与城市周边的环境相融洽、和谐,营造具有地方特色、时代使命感的绿色廊道文化,丰富整个城市的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

绿道专题:链接城乡公园绿地 串成自然走廊网络

绿道专题:链接城乡公园绿地串成自然走廊网络 [日期:2010-12-13]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青松整理发表评论(1)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绿道”建设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种新趋势,从今年的广州亚运会我们了解到,广东省正在大规模建设绿道网络。其实,不单是我们国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建设“绿道”网络。 绿道的内涵 “绿道”一般有多个含义,交通管理部门把安全、通畅的道路称为“绿道”,而在景观设计中,绿道则有更深更广的内涵,并且绿道概念也在不断的完善、发展。其概念大致可以理解为,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绿道是引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在全国尚无完整的经验可循。绿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店等游憩配套设施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根据需要,绿道外围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敏感区或农业生产用地作为城市生态廊道或组团隔离带。由众多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的绿道网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一种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珠三角绿道效果图 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还可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地方风貌特征,提升发展品位。 绿道专题:链接城乡公园绿地串成自然走廊网络 [日期:2010-12-13]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作者:青松整理发表评论(1) 打印 绿道的发展

【精品】生态廊道建设工作表态发言

生态廊道建设工作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 ***生态廊道建设,是“后治水”时期“五水共治”的新战场。作为省级生态经济地区,打造***生态廊道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持之以恒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态品质显著提升,治水取得明显成效,顺利实现了条条“可游泳”的三年治水目标,为***生态廊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第七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三条廊道”建设战略后,我县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出台了《关于主动融入金义都市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主动融入“三条廊道”特别是生态廊道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举措。下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今天会议精神,在“***生态廊道”建设中扛起使命、当好先锋、展现作为,为发展进入“江”时代贡献力量。具体将做好“四个抓”: 一是抓规划,全面融入大廊道。紧扣“温泉养生名城”定位,围绕“打造金义都市区的生态公园、养生庄园和科创乐园”目标,以新一轮县域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积极对接市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统筹谋划,科学编制生态廊道规划,打造水流清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生态长廊,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是抓整合,全域优化小廊道。围绕共建生态廊道目标,我们将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城防、全域旅游等工作,整合资源,优化布局,重点打造“一廊两带两线”。“一廊”,即沿母亲河熟溪富民产业长廊。以熟溪全流域生态修复为基础,依托沿线生态湿地、大红岩、源口水库等自然风光,以及赛车场、一乐园、花田小镇等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把分散的资源串成线、连成片,努力打造生态长廊、宜居长廊和富民长廊。“两带”,即江休闲旅游观光带和永康江五金产业特色带。江休闲旅游观光带,就是在加大江河流治理,护好一江清水的同时,结合沿线明招文化产业园、履坦千年古埠、坛头湿地公园、古窑址等资源优势,加强沿江绿道等基础设施和亲水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和生态文化旅游业,成为展示文化的重要窗口。永康江五金产业特色带,就是以开发区体制调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打好“拆、治、归”转型升级组合拳,倒逼熟溪、泉溪、桐琴等沿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沿江生态工业走廊,持续提升巩固永康江水质,实现园区整合、产业提升、环境优化。“两线”,即宣平溪畲乡风情线和菊溪最美景观线。宣平溪畲乡风情线,就是以贯穿南部的宣平溪为藤,构建串联“两镇(畲乡古镇、桃源福镇)、一山(牛头山)、一寺(延福寺)”的宣平溪畲乡风情线,打造“周末周游”旅游目的地。菊溪最美景观线,就是以沿新宅菊溪的彩色林带、村落风景带建设为重点,打造集最美河道

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

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 2011年9月,市规划局(市城群办)同步组织开展了《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金华市区生态绿道及旅游一体化规划》、《浙中城市群生态绿道试验段修建性详细规划》3个规划的编制工作,经多次征求各县(市、区)建议意见后形成规划成果,2013年1月21日,通过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3月27日,经市政府批复。 浙中城市群绿道是贯穿浙中全域、体现浙中特色的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农业园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科普教育、城乡交流等功能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游的绿色廊道。规划共布置12条区域绿道,线路总长度约1127公里。主要由“π”形滨水绿道和其他绿道构成。滨水绿道依托浙中主要河流布置,连接主要城市核心区,并以滨水景观、城市景观与乡村田园景观交错为特色。其他绿道依托丘陵或沿盆地内平原安排,以丘陵地貌、田园风光、山野景观为特色。 1. 金华市区 规划经过金华市区的区域绿道有4条,总长191.6公里。其中1号线自西向东沿金华江、义乌江经过,连接兰溪、金华和义乌;2号线自燕尾洲沿武义江往南至武义;3号线自燕尾洲沿梅溪、安地至武义王宅公路至武义;8号线沿北山山脚设置,连接兰溪、金华和义乌。 2. 兰溪市 规划经过兰溪市的区域绿道有5条,总长167.3公里。其中1号线自北向南沿兰江、金华江经过,连接兰溪和金华,往北与桐庐对接;4号线连接浦江、兰溪和义乌,途经梅江;6号线自西向东沿衢江、兰江、梅溪经过,连接兰溪和浦江,往西与龙游对接;7号线自兰溪中心城区沿330国道至诸葛村,往西与建德对接;8号线自兰溪中心城区经赤山湖度假区至金华市区,连接兰溪和金华。 3. 义乌市 规划经过义乌市的区域绿道有5条,总长148.7公里。其中1号线沿义乌江经过,连接金华、义乌和东阳;4号线经上溪、义亭、佛堂连接兰溪、义乌和东阳;5号线途经苏溪连接义乌和东阳,往北与诸暨对接;8号线沿北山山脚连接金华和义乌,在上溪与4号线线相接;9号线经佛堂、赤岸连接义乌和永康。

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探讨

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探讨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徐国斌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规划工作者将城市生态廊道引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以期有效地控制大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热岛效应。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城市生态保护利益与地方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合适的规划策略,对生态廊道内的各项建设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和引导是规划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以武汉市牛山湖北部生态廊道研究为例,通过生态研究、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探讨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和措施。【关键词】生态廊道;规划策略;生态研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1 引言 “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空间类型[1]。一方面城市生态廊道具有生态廊道的基本特征,是城市缓解“孤岛效应”和“热岛效应”,减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界定城市边界,控制土地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地方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开发,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因开发建设而破坏生态廊道的现象。因此,规划工作者往往面临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抉择。 牛山湖北部生态廊道是《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六大生态廊道之一梁子湖-汤逊湖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北部与武汉外环线(沪蓉高速公路)一线之隔,即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武汉科技新城,城市扩张的引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城市的整体利益与当地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相互交织,使得这一地区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空间形态走势变得敏感而又复杂。如何客观、科学地对牛山湖北部廊道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使之能够在保障城市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惠及当前地方经济发展,造福当地人民,使该地区及武汉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保证,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态度。本文拟通过总结其经验,提出生态廊道相关发展策略。 2 研究目标和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建立牛山湖北部生态廊道的研究机制,一方面在保障牛山湖北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谋求该地区经济;另一方面能为武汉市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同时这种研究机制的建立,也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廊道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生态廊道的研究机制主要通过四方面来实现:生态、产业、人口及基础设施,这四方面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互为补充的对生态廊道内的用地进行探索研究,并较好的解决了生态控制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 表1 生态廊道研究机制 3 规划策略 3.1 生态策略

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16-10-17T17:19:24.3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2期作者:郑娟 [导读] 摘要:城市生态绿道即城市中规划建设的绿色景观线路,对其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及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的休闲娱乐环境。本文基于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阐述生态绿道的内涵及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好的推进生态绿道园林景观建设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惠州市博罗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城市生态绿道即城市中规划建设的绿色景观线路,对其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自然环境及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观的休闲娱乐环境。本文基于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阐述生态绿道的内涵及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好的推进生态绿道园林景观建设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现状;问题;对策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对于周围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和谐优美,有利于人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与健康的体魄。因此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可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下文就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可为有关方面提出参考与借鉴。 2 生态绿道的内涵 生态绿道通常来说指的就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户外娱乐的线性廊道。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节点园林景观,包括绿道进出口设计,休闲公园的规划,绿道广场以及驿站规划;第二,绿廊园林景观,其主要就是规划设计景观植物;第三,慢行交通景观,指的就是非机动车道的规划设计;第四,服务设施景观,主要包括了市政设施、商业设施以及安全设施和生态维护设施等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3 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活动的日益增长,对该市的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和恶化。出现雾霾天数不断增加,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水、废气不断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与日剧增,汽车尾气排放等,使得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除此之外,生态绿道园林景观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的连接点。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也逐渐的认识到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因此规定相关的园林景观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资金投入,并且要将园林绿道景观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4 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 整体规划和设计水平落后 目前,第一,传统的生态绿道园林景观根深蒂固,严重的影响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最终导致设计出的园林景观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现状。第二,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专业素养较为低下,缺乏专业的技能知识,从而导致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最终会影响到整体的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第三,大部分的城市并不是特别重视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规划,在进行实际的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从而导致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效果不是非常的明显。 4.2 景观规划设计技术陈旧 生态绿道园林景观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关于生态绿道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技术都不太成熟,依旧使用的是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技术,严重阻碍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水平。很显然,园林景观技术的落后,严重的阻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因此就无法使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我国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守旧的园林景观设计无法与现代绿色环保的要求相适应,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4.3 景观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理念不一致 在许多的城市中,并没有把生态绿道景观规划设计列入重要的改革举措中,许多城市都缺少实际的操作经验和技术,因此没有将园林景观的生态环保效益有效的展现出来。大部分都是认为园林景观只是供人们观赏比如说公园和植物园等园林景观都是供人们观赏的,没有仔细思考关于园林景观的深层意义。只是简单地强调园林景观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没有重视生态绿道景观能够改善环境问题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进行特色化的规划和设计,最终也就没有凸显出城市在生态绿道景观上的特殊之处。 4.4 园林规划的树种选择不当 由于在进行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论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定的狭隘性。该市的部分园林景观中植物品种非常的单一,缺乏景观植被的多样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园林景观追求品种的稀有性,没有结合当地的生长环境,这样就会导致许多植被无法健康的生长,因此这些植被的生长环境都非常的不稳定。 4.5 缺少对园林景观规划的有效的管理 因为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该市并不是非常的重视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的资金投入的力度有限,缺乏资金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更不会去采购一些名贵的树木。园林景观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是长期的过程,要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要做好平时的养护管理工作,如防止病虫害、浇水、除草以及施肥和修剪等工作。因为相关的部门不重视园林景观的日常养护工作,造成许多树种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此外资金的匮乏,园林景观的养护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设备水平低额相对落后,无法正常的实现园林景观功能的有效发挥。 5 对策与建议 5.1 树立现代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生态绿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由此可以发现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较好地完善城市的基础功能,以此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把城市的发展引导到生态绿色环保的方向上来。与此同时,做好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的关键就是加大关于城市生

生态廊道

2.1.1 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和内涵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概念,指的是呈线形或带状的具有系统性的景观生态空间。城 市中的廊道一般包括铁路、城市道路、河流、绿化带等都属于廊道。 城市生态廊道则是指城市中联系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之间 的廊道。按照城市生态廊道的产生方式,将其分成三类:自然廊道、人工廊道和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廊道。本文所研究的沣西新城中心绿廊是介于自然廊道与人工廊道之间的城市生态廊道,是在现状农田基础上规划的连接城市重要河流的连续性生态廊道。 城市生态廊道除了自身基本内容之外还具有文化属性。城市生态廊道的建立应该站 在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而且应该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因此,城市生态廊道也体现着生态文明的城市文化。 首先,从空间结构出发,城市生态廊道是由纵横交错的城市绿带与绿色节点、绿色 片区相互结合,形成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机性、高度关联性的生态特征,是城市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复合系统重构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与行动方案。 其次,从城市形象出发,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空间组成元素,在城市生态的保护、修复、管理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自然生态作用,体现着城市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最后,从城市文化出发,城市生态廊道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表现。可持续发 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重要的发展理念,城市生态廊道是上述发展理念基础内容。 因此,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城市中多种多样的城市廊道进行 保护、治理,打造成为兼具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以及绿地系统重构的,具有东西方景观园林设计精髓的现代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2.1.2 城市生态廊道的基本原理 生态廊道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连续性原理、数目原理、构成原理以及宽度原理。 (1)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原理 由于社会、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产生的干扰,破坏了自然景观的整体性,景观的功 能流动受到阻隔。现代城市规划以及城市景观体系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被切割、分散的、孤立的城市生态板块间的有机联系。因此,生态廊道应当具有连续性。(2)生态廊道的数目原理 生态廊道是对生态系统流动与维护有利的景观生态空间,因此,生态廊道的数量越多,对生态系统的分割与阻隔影响就越小。 (3)生态廊道的构成原理 生态廊道应当由生态、本土的植物构成,并且与其所连接的生态斑块构成相接近, 加强生态斑块之间的延续性与关联性。 (4)生态廊道的宽度原理 生态廊道的功能性与其宽度成正比,达到一定宽度的生态廊道才能促进对分散、孤 立的生态斑块的联系与沟通,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基本原理之一[ 11] 。 2.1.3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霍华德的理想模型田园城市与沙里宁为解决城市盲目扩大的有机疏散理论,都是关 注到了生态廊道的重要性。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与生态绿道建设标准

健身步道 一、概念 登山健身步道:以登山为基本方式,在山地上修建的、以健身为目的的步道,为登山健身步道。 二、分类 (一)依据步道形状(形态)分类 线状步道(相互不重合)、环形步道(闭合的环形)、网状步道。 注意:线状步道、环形步道在设计上,必须重点考虑步道的出入口不能是唯一的 (二)依据步道功能分类 山野步道、探险步道、亲子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步道。 山野步道,融山地、丛林等为一体。探险步道有不同探险主题,如:原始森林探险步道、喀斯特探险步道等。亲子步道,步道难度级别低,富有趣味性。自然科普教育步道,可结合动植物环境设计不同的区域,如:科普游览区和科普试验区等,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旅游休闲、丰富知识、增长技能的教育基地。 三、步道及设备要求 (一)步道设计要求 1、登山步道系统中每条道路应与其它道路、景点相连接,形成环路,无断路,无死路。 2、以成人正常步行速度行进约40分钟为一距离段,设置观景休憩站。

(二)步道建设要求 1、登山步道路面由主步道与两侧的缓冲带构成。主步道路面宽度应大于等于60厘米、小于等于150厘米;两侧缓冲带每侧宽度不小于20厘米。缓冲带应有植被覆盖。路面以原地土石道为主要道路类型,辅以木栈道、砾石道、间隔石道、台阶、桥梁、灰渣道等其他辅助类道路。 ●原地土石道是步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原有道路经简单修整而成。 ●木栈道使用经防腐处理的木材 修建,用于山中湿地部分。 ●砾石道由砾石呈轨道状铺设,厚 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路心部分主要 用直径范围在6厘米至10厘米的砾石 铺建,两侧用直径范围在6厘米以下的砾石铺建。多用于有水处较平缓地面。 ●间隔石道采用长度为50厘米以 上的条状石板或石块呈间隔状分布架 设。用于泥泞潮湿的步道路段,或应用 在树根裸露处。 ●桥梁采用石板、原木或竹子等天

城乡统筹成都生态廊道

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研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 摘要: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整合城乡绿地资源,利用绿色生态健康廊道将其有机联结,提高城乡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由此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概念、组成与特性、功能、发展等进行理论研究,并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对其客观背景、建设原则和目标、远期和近期布局、近期建设重点区段和景观模式、功能和特色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对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提出若干具体意见。以期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研究和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植物配置;成都市;城乡统筹 和谐生态,人类追求;城乡统筹,时代呼唤。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无疑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其规律性,以指导廊道建设的实践,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就一定市域范围内,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廊道,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引玉之 砖。 1 城市绿色廊道概述 1.1概念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城市绿色廊道,以下简称“绿廊”(The green corridor),一般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绿色狭长地带。城市景观既为绿廊所分割,又被绿廊所联结。它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并紧密结合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廊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生态廊道相关资料全

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研究——以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 摘要: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整合城乡绿地资源,利用绿色生态健康廊道将其有机联结,提高城乡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由此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概念、组成与特性、功能、发展等进行理论研究,并以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对其客观背景、建设原则和目标、远期和近期布局、近期建设重点区段和景观模式、功能和特色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对植物选择与配置等提出若干具体意见。以期对绿色生态健康廊道的研究和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植物配置;市;城乡统筹;和谐生态,人类追求;城乡统筹,时代呼唤。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进程中,保护、恢复、建设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无疑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生态廊道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其规律性,以指导廊道建设的实践,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市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为例,就一定市域围,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廊道,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引玉之砖。 1城市绿色廊道概述 1.1概念 景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城市绿色廊道,以下简称“绿廊”(T HE GREEN CORRIDOR),一般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绿色狭长地带。城市景观既为绿廊所分割,又被绿廊所联结。它强调自然的过程和特点,并紧密结合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廊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 绿色生态健康廊道是城市绿廊诸多类型中的一种。它由设置了一定健康游憩设施的非机动车道和旁边的带状绿地、绿色节点等有机构建,连接城市各类公园和城郊的各类景点,集生态、休闲、游憩、健身、行人及非机动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 1.2组成与特性 城市绿廊(绿色生态健康廊道)主要由绿带廊道、绿色道路廊道、绿色河流廊道3部分组成。 城市绿廊与其他廊道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们具有:(1)整体性,(2)联结性,(3)延伸性,(4)多功能性,(5)地域特色性。 1.3功能

土人作品2: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转]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土人作品)2012-5-14 09:10 项目名称: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地点:迁安市 类别:城市绿道,线性公园 规模:135公顷 设计时间:2007/3-2007/7 建成时间:2010.5 委托方:迁安市建设局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的河东区三里河沿岸,该项目将截污治污、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景观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把带状绿地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来建设,发挥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占地约135公顷,绵延全长13.4公里,宽度约100-300米,为一带状绿公园,上游由引滦河水贯穿城市之后,回归滦河。 经过两年的设计和施工,一条遭遇严重工业污染、令全市人民为之伤痛的“龙须沟”,俨然恢复了当年“苇荷相连接,鱼鳖丰厚, 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主城区虽西傍滦河,但由于地势整体低于滦河河床,高高的防洪大堤维系城市的安全,却被隔离在外,有水却不见水。三里河为迁安的母亲河,承载着迁安的悠远历史与寻常百姓许多记忆。她卵石河床,帮底坚固,因受滦河地下水补给,沿途泉水涌出,清澈见底,暑月清凉,严冬不冰。虽久经暴雨洪水冲刷和切割,但河床依然如故,从无旱涝之灾,素有“铜帮铁底”之称,为沿岸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1913年西李显庭就在三里河创建了迁安第一座半机械化造纸厂,开北方造纸之先河。1917兴建水利碾磨坊,1920年以后沿河各村先后建水磨坊8处。这种原始的水利碾磨在三里河上一直延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为电力所代替。70年代以后,由于城关附近工业不断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同时,随着区域水资源的减少,滦河水为严重下降,三里河干枯,河道成为排污沟,固体垃圾堰塞河道,昔日的母亲河成为城市肌体上化脓的疮疤,更是广大居民心中的剧痛。 于是,市政府决定彻底改变三里河面及两岸面貌,全面实施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2007年初委托“土人”设计。工程包括污水截流,引水和生态重建等所有内容。工程分为三段:上游引水段、中部城市段、和下游湿地公园段。从2007年4月开工到2010 年初,经两年的持续建设,除下游湿地公园仍然在建外,其他两段均告完成。“芦苇丛生、绿树成荫、雀鸟栖息”的优美环境已然重现这座北方钢城。 生态廊道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高差,将被防洪堤隔离在外的滦河水从上游引入城市,源头处形成地下涌泉,进入城市并改善其生态条件后,又在下游归流入滦河;考虑到滦河水量的不确定性,三里河设计为串珠式的下洼式“绿河”,即使在没水的时候,也能保持串珠状的湿地,同时结合城市雨水收集和中水的生态净化和回用,使绿带具有雨洪调节功能,深浅不一、蜿蜒多变的拟自然河道设计,营造一个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场地中原有树木都保留,从而形成众多树岛,令栈道穿越其间;整个工程倡导野草之美和低碳景观理念,大量应用低维护的乡土植被,水草繁茂,野花烂漫。沿绿带建立了一个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与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有机结合,向沿途社区完全开放,营造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城市景象。

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广州市黄埔区绿化维护队欧阳苍山) 绿道有两部分意思表达:其一表现为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其二表现为通道。它是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绿色走廊。绿道也可以理解为连接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绿道内涵很广,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绿道概念的定义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引用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美国的绿道》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绿道也可以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 在我国,绿道具有景观设计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的概念。一、它是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一般地,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斑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斑块之间的联系。二、我们不仅在大自然中建设绿道,还要在民众心中铺设政府与百姓顺畅沟通的绿道,让老百姓无障碍、少恐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提高民众在精神生活上的宜居水平。 绿道可以分成三类:郊野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社区绿道主要连接居住区绿地;城市绿道主要连接城市里的公园、广场、游憩空间和风景名胜。郊野绿道的建设难度较大,主要是游客的需求不足。而城市绿道建设难度小,它最利于建设、推广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园绿地等设施,穿针引线,见效快,分布广。绿道和公园绿地建设的显著差别是不用征地,基本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但求所用,不强求所有。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由于城市的无序蔓延,人工绿化隔离带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绿道途径可以将单个公园的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当中,使各个公园的生态效益、游憩效益和历史文化效益得以更好的发挥。 绿道规划建设的生态学意义是多方面的,其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尺度、层次、角度去分析理解: 一、从生态系统分析 绿道通过影响系统内的环境和生物种类及数量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通过保护野生生境和建立生境链、生境网从而防止生境退化和生境破碎。绿道增加了系统内的连通性,为系统内的生物提供了更多便捷的通道,促进了网络完善,加快了系统内能流和物流。如城市绿道建成后,市区和市郊的人流增加,动物的迁移更多,就增加了整个城市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绿道可以保护或使系统内物种数量发生变化,影响到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如由于通道的便捷,某些市区的动物新迁徒到市郊或增加迁到市郊的数量,就可能影响市郊现有的食物链。在绿道规划生态化的前提下,绿道使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环境多样化,结构更复杂化,功能更完善。它通过打破系统旧的平衡建立了更高层次的新的平衡,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能力,更大程度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促进系统平衡,保障生态系统安全。 二、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 生境破碎化极其严重地威胁着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存,甚至可能引起物种的灭绝。绿道通过减少斑块破碎化,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绿道能够提高斑块间物种的迁移率,方便不同斑块中同一物种个体间的交配,减少近亲繁殖,避免物种退化,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如绿道能提供动物运动的通道,使动物在不同栖息地之间可以季节性觅食,增加物种的基因交流;通过不同栖息地之间迁徒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认为:岛屿的面积越小及与大陆越远,其物种的多样性就越低。绿道通过提高迁移率和增加迁移通道,促进斑块间物种的扩散,增加特定物种的数量和外来种群的侵入,降低物种灭绝的可能性,从而对保护和提高物种数量、保护物种多样性起积极的作用。从更大的尺度上,增强了种群的生存,保持和丰富了城市生态系统。 三、从景观生态学分析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绿道属于廊道的范畴,是生态景观的主要内容。 廊道是生态景观系统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廊道是线性的景观单元,是各种流的通道,具有通道和阻隔的双重功能。既能对斑块分裂、阻隔,造成景观的异质性;又能把斑块连通,减少景观破碎化。廊道的格局分布往往引导着整个景观系统格局的分布。连通性好、形状、尺度、结构上合适的廊道,则能形成多样化的斑块,并与廊道一起连接成网络,有助于形成自然、稳定的景观系统。廊道对生态景观系统的过程也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种群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范例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范例 分享 作者:翰墨香已被分享28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由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的三里河城市生态廊道已然亮 相河北迁安。迁安三里河环境治理工程获2009年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的河东区三里河沿岸,该项目将截污治污、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景观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把带状绿地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来建设,发挥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占地约135公顷,绵延全长13.4公里,宽度约100-300米,为一带状绿公园,上游由引滦河水贯穿城市之后,回归滦河。经过两年的设计和施工,一条遭遇严重工业污染、令全市人民为之伤痛的“龙须沟”,俨然恢复了当年“苇荷相连接,鱼鳖丰厚,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主城区虽西傍滦河,但由于地势整体低于滦河河床,高高的防洪大堤维系城市的安全,却被隔离在外,有水却不见水。三里河为迁安的母亲河,承载着迁安的悠远历史与寻常百姓许多记忆。她卵石河床,帮底坚固,因受滦河地下水补给,沿途泉水涌出,清澈见底,暑月清凉,严冬不冰。虽久经暴雨洪水冲刷和切割,但河床依然如故,从无旱涝之灾,素有“铜帮铁底”之称,为沿岸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1913年西李显庭就在三里河创建了迁安第一座半机械化造纸厂,开北方造纸之先河。1917兴建水利碾磨 坊,1920年以后沿河各村先后建水磨坊8处。这种原始的水利碾磨在三 里河上一直延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为电力所代替。70年代以后,由于城关附近工业不断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同时,随着区域水资源的减少,滦河水为严重下降,三里河干枯,河道成为排污沟,固体垃圾堰塞河道,昔日的母亲河成为城市肌体上化脓的疮疤,更是广大居民心中的剧痛。 于是,市政府决定彻底改变三里河面及两岸面貌,全面实施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2007年初委托“土人”设计。工程包括污水截流,引水和 生态重建等所有内容。工程分为三段:上游引水段、中部城市段、和下游湿地公园段。从2007年4月开工到2010年初,经两年的持续建设,除下游湿地公园仍然在建外,其他两段均告完成。“芦苇丛生、绿树成荫、雀鸟栖息”的优美环境已然重现这座北方钢城。 生态廊道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高差,将被防洪堤隔离在外的滦河水从上游引入城市,源头处形成地下涌泉,进入城市并改善其生态条件后,又

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管理办法

荥阳市生态廊道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加强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和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其使用功能和生态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依据《郑州市生态廊道建设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生态廊道概念)本办法所称生态廊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公路、铁路、水系建设的线状或带状、具有生态、景观、休闲游憩、运动健身和慢行交通功能的开敞式绿地,一般由绿化系统、慢行系统、休闲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构成。 第四条(管理内容)本办法所称生态廊道管理,是指对生态廊道内绿化、路面、硬质铺装、标识、休闲服务设施的养护管理。 第五条(管理原则)生态廊道管理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市级管理部门)市园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生态廊道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制定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工作计划,指导、监督乡、镇、办事处、管委会生态廊道建设管理工作和重大问题的组织协调工作。 — 1 —

市发改、财政、国土、规划、交通、水务、城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生态廊道建设管理相关工作。 第七条(乡、镇办管理部门)乡、镇、办事处、管委会应当明确生态廊道建设管理部门,承担辖区内生态廊道的建设,负责辖区内生态廊道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资金保障)生态廊道建设和管理经费应当纳入乡、镇、办事处、管委会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落实。 第九条(鼓励参与)鼓励建立多元化、多途径的生态廊道建设管理投融资机制。 第十条(公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生态廊道及其附属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生态廊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劝阻、投诉和举报破坏生态廊道及其附属设施的行为。 第二章规划 第十一条(规划总要求)生态廊道规划的编制应根据郑州都市区、荥阳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部署,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公众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现有的地势、山体、水系、绿地等自然环境,体现提高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宜居质量和景观美化水体的总体要求,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交通道路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 — 2 —

绿道绿廊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背景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临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建全县生态安全新格局,为全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平台,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围与规模 本次规划编制围:以临城县行政围为界限,总面积797 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依据与年限 《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绿化条例》 ( 1992 年)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 2002 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GB50220—95 《临城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 年) 》 规划年限: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结合临城实际,确定规划年限 近期:2013~2015年; 远期:2015~2020年。 第四条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通达便捷原则 3、生态先行原则 4、彰显特色原则

5、以人为本原则 第五条规划目标 从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区的目标出发,突出绿道绿廊网的生态和旅游休闲功能, 达到绿量和布局的优化。规划将临城县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通过绿带连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充分发挥临城县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使绿道成网、景观相连、景随步移、人景交融,打造生态、休闲、宜游、宜行的绿色廊道,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 近期目标:完成首期规划绿道线以及示段的建设,构建绿道的主体框架,使人们认 识绿道、了解绿道、使用绿道。为居民提供休闲锻炼、绿色出行旅游的场所。 中期目标:完成次要绿道线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使绿道形成初步网状,更加便捷通达。加强宣传力度,使绿道观念深入人心;绿道沿线的商贸服务业更加成熟,对乡村经济起到带动促进作用;创建属于临城独特的旅游品牌,将临城打造成为市旅游的新亮点。 远期目标:完成绿道连接线和部分偏远绿道建设工作,使绿道网更加完善合理。最 终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绿道,创造安居、康居、乐居的人居环境,提升临城在市的竞争力,成为市旅游的中心点。 第二章绿道绿廊总体规划 第6 条绿道绿廊规划原则 (1)必须与周边城市绿道绿廊空间对接。 (2)必须与河流水系整治相结合:绿道与水系相结合是临城地域特色的体现,绿道建设可以利用和依托河流水系进行,同时绿道绿廊也就具备极为明显的水质改善功能。 (3)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绿道绿廊通过串联各种旅游资源点,增加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趣味性。 (4)必须体现生态化和本土化:绿道绿廊本身就是生态学中的生态廊道, 是将区域生态斑块串连成“网”进而成“面”的重要手段。建设中尽可能以本土植物为主,保障本地生态安全。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景观规划中的生态廊道宽度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corridor)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1],而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它和“绿色廊道”(green corridor)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美国保护管理协会(Conserv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USA)从生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生态廊道定义为“供野生动物使用的狭带状植被,通常能促进两地间生物因素的运动”。 人类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已成为众多环境问题的根源。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污染控制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要,已成为现代景观及城市规划领域的共识[2~5]。此外,绿色通道(greenway)、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等概念的出现,更为生态廊道设计注入了新鲜的思想。生态廊道的设计包含诸多关键要素,在具体实践中,采用多宽的廊道通常是设计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生态廊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通常使得廊道宽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拟在介绍生态廊道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的基础上,就廊道宽度问题展开详细讨论。 1 生态廊道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生态廊道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线状生态廊道(linear corridor)、带状生态廊道(strip corridor)和河流廊道(stream corridor)[1]。线状生态廊道是指全部由边缘种占优势的狭长条带;带状生态廊道是指有较丰富内部种的较宽条带;河流廊道是指河流两侧与环境基质相区别的带状植被,又称滨水植被带或缓冲带(buffer strip)。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在设计中都会涉及到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数目、本底、宽度、连接度、构成、关键点(区)等。 (1)数目 生态廊道是从各种生态流及过程的考虑出发的,通常认为增加廊道数目可以减少生态流被截留和分割的概率[6~8]。数目的多少没有明确规定,往往根据现有景观结构及规划的景观功能来确定。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生态廊道的数目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好。 (2)本底 生态廊道是与周围土地发生联系的,因此考虑景观中生态廊道所处的本底(context)也极其重要[9,10]。对本底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动物利用廊道的方式;第二,调查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或是判断出从相邻地区流向生态廊道的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第三,判别由生态廊道联接的大型生态斑块,这些斑块的位置将会影响到生态廊道的位置、内部特征及长度,进而影响到迁移物种的类型。 (3)宽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