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17
识字4教学目标: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注意收集成语。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成语,识记9个生字,端正、整洁书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新课师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成语王国走一趟。
出示插图出示,你和哪些成语见过面?我们再认识一些新的成语,看识字四。
二、正确朗读1、学生自读,要求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插图出示出示生字,看谁认得快,读的准。
三、资料交流1、学生自愿到前面交流,我知道-----成语的意思,我能讲------这个成语。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共同读课文,注意读通顺,读连贯。
四、读课文,感悟文意1、分组轮读所学成语,学生击掌互背成语。
2、小组之间挑战读成语。
3、学生说说最喜欢的成语,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哪个成语。
五、拓展活动准备一些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一、熟读成语1、齐读课文。
2、自由读,抄写会写的成语。
二、巩固识字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读课后我会读。
2、口头填成语(1)尺有所()寸有所()取()补()。
相得()(2)管中()坐井()一叶()不见()()劳无功水到()。
三、写字1、认真观察课后我会写,说说字的特点,并书写2、师指导:拔助落。
3、展示写的好的同学。
四、活动每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讲成语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
教学后记:《识字4》学的都是一些成语,这些成语都出自一定的典故。
例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学生喜欢读这些琅琅上口的成语,更喜欢讲这些成语故事。
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学生们买来了成语书,让他们互相阅读,交流,从而学习到更多的成语故事。
13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4.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知道“乐”是多音字。
学会“世”的笔顺。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
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知道“乐”是多音字,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雪中游戏的乐趣。
教育学生课间要做健康游戏。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猜一个谜语(穿白裙,顺风飘,满天飞,全落下。
忙给大地絮棉花,土壤妈妈了哈哈,春风送暖全融化,种子喝饱发芽芽。
)谜底——雪花。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去体会雪带给我们的乐趣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三、自主学习探究交流:1、播放课件(课文动画)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初读课文,借助书下生字条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3、学生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序号4、小组内读,相互正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用红色写)窗户世界打雪仗乐园飞快争先恐后抬水分开(1)指名认读,齐读(2)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个字?(3)使用课件出示“世”字笔顺,指导书写“世”字。
6、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四、精读课文感悟内容1、课件出示中心议题同学们在操场上玩了什么游戏?玩的开心吗?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学生读课文,在文中画一画。
3、学生汇报:(1)指名读句子,说体会(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厚厚的积雪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操场上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黄山奇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探索《黄山奇石》这一课。
该文详细介绍了黄山的奇特石景,包括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
我们将依据教材内容,深入学习石头的形态、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的自然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黄山奇石特点的理解,以及传说的记忆。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PPT、实物模型。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这些奇特石头的看法。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并在黑板上板书。
(3)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让学生体会黄山奇石的美。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块奇石,发挥想象,创编一个与之相关的传说故事。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范例,解析仙桃石的传说,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述奇石特点及其传说。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块奇石,模仿例题,写下它的特点及传说。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列表。
2. 黄山奇石的名称及简要特点。
3. 仙桃石传说的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块黄山奇石,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其特点及传说。
2. 答案示例:石头名称:猴子观海特点:石猴端坐,凝视远方,仿佛在观看海景。
传说:相传石猴是黄山守护神,日夜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能否理解并描述黄山奇石的特点与传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风景名胜的资料,了解我国的自然景观,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火车票,认识“昌、铺、调”等8个生字,看懂火车票上的文字。
2.收集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3.结合语境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4.学会写留言条。
5.积累四句描写山水风光的楹联、诗句。
6.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让学生大胆想象,开拓思维。
7.通过阅读《画家乡》,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1.通过观察火车票,认识“昌、铺、调”等8个生字,看懂火车票上的文字。
2.收集并积累关于颜色的词语。
3.结合语境理解“隐蔽、烦恼、流连忘返”的意思。
难点1.学会写留言条。
2.开拓视野,激发想象。
教学准备教师:几张火车票、识字卡片、课件、小奖品。
课时安排2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谈话导入:同学们坐过火车吗?上了火车能自己找到座位吗?(对举手的同学大佳赞赏)2.出示火车票。
点没有坐过火车的同学读一读上面的字,不会认的字,教师出示在黑板上。
3.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并给生字组词。
4.通过点读、“开火车”读、“摘苹果”读等形式达到不用看音节就会认的效果。
5.(投影火车票)师:谁能跟大家解释一下火车票上的文字都是什么意思?(让坐过火车的同学回答,老师作补充)6.拓展:今天,我们从火车票上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还学会了怎么认火车票,今后,大家坐火车就不用怕搭错车或坐过站了。
你还能从其他东西上学到生字、学到知识吗?(比如街道广告牌、寻人启事等。
)7.学生自主回答,教师鼓励表扬。
二、字词句运用1.导入: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蕊。
让我们张开双翅,冲破狭小的生活领域,遨游于更广阔的认知世界吧。
2.(出示图片:爸爸的皮鞋,弟弟的小棉鞋)看到爸爸的鞋子,你会想到什么?(摇篮、小船)看到弟弟的小棉鞋,你又会想到什么?(鸟窝)请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
3.出示柳条、云朵、枫叶、椅子、路灯、胡子等图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构思。
4.检查结果,对说得好的同学大佳赞赏,并粘贴“梦想的翅膀”奖品。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欲、穷”等生字。
会写“楼、依”等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能背诵指定课文。
3、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教学时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地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汇的惯。
课时安排:讲授本组课本可用12~14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黄山奇石》……2课时《日月潭》……2课时《葡萄沟》……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单元测试……2课时主备教师组长审核备课时间2017年10月9日年月日领导签字年月日教学内容8.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律诗,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人课本分析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字。
理解诗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干望远”的原理,进修诗人振奋向上,主动朝上进步的精神。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x8.《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会认11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古诗录音、有关古诗的资料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进行古诗背诵比赛,看一看谁的古诗背得又多又好,是“诗王”,好不好。
2.当学生背到《登鹳雀楼》时,教师引言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CAI课件)这天,当诗人王之焕来到了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登楼远望,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在脚步下,黄河波涛汹涌,奔腾入海,非常壮丽。
这时,诗人王之焕想道: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
3.介绍黄河。
出示CAI课件。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请学生读古诗,检查预习情况。
请学生把学习的情况告诉大家。
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
3.听教师范读儿歌,正音。
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分小组读。
6.学生试读。
7.同桌互读。
8.抽学生读。
9.自由读10.齐读。
11.表演读。
三、学习生字1.请学生用“ ”画出生字。
2.学生自己试读。
3.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4.师教读,正音。
出示CAI课件帮助学习生字。
注意后鼻音“登”、“黄”、“更”、“层”。
5.小老师教读。
6.叫号游戏。
7.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比赛。
8.扩词扩句。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朗读背诵。
六、探究学习,养成习惯。
1.收集古诗,看谁背得多。
2.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二)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认识本首诗中的“紫、尺、疑”三个生字,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生”与“挂”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感情朗诵这首古诗。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单元导读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目标:1、读通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2、初步认识生字,汇总本单元难以识记的生字词语。
学习准备:1、教师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
2、助学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流程:第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2、学会怎样读好对话。
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请大家翻到课本58页,找到上面的小黄色框,读读里面的内容,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读书汇报(板书:怎样看问题想问题)2、师: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呢?在这段话中有句小提示,你找到了吗?生读汇报,出示:一些词语和故事能让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师:你能做到吗?用你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生读句子、背诵)3、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单元导语,在学习单元课文之前,我们如果读读它,就会提前了解这一单元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4、同学们,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你们纯洁的心灵贴近,我们可以通过故事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这一单元的小故事就会告诉我们怎么看问题、想问题呢,看看书,一共有哪几个小故事?出示:《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读这五个课题,看看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师:同学们真聪明,从课文题目中就知道了许多的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段1、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些故事,在读书之前,老师还有个小要求呢。
出示自读提示:(1)读读这五个小故事(2)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借助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同学认读。
(3)给自然段标序号。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以同桌为单位,交流自己认识的字词。
(一)重点指导对话。
同学们在读书时,有没有发现,在这几个故事中,有很多的对话,怎样才能读好人物的对话?。
第四单元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
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
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
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二首两首古诗分别写的是鹳雀楼和庐山瀑布,写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和李白游览庐山瀑布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描述了黄山奇石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形状和样子,概括介绍了“天狗望月”等其他奇石,写出了黄山奇石“奇”的特点。
日月潭作者围绕日月潭的碧水,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葡萄沟通过介绍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古诗二首》……………………………………………………… 2~3课时2.《黄山奇石》………………………………………………………2~3课时3.《日月潭》………………………………………………………… 2~3课时4.《葡萄沟》………………………………………………………… 2~3课时语文园地四…………………………………………………………… 2~3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从文字中体会到风景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想象来领略作者描写的美丽景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人教版二班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范文1一、教学要求:1、学问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彩缤纷、热忱、出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同学主动、欢乐地参加到课堂中来,培育同学听、想、说、写的综合力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其次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添同学对葡萄沟的憧憬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把握课文生字词]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爱“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如今,老师要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秀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同学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爱“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订正部分字读音〕2、师诱:课文中告知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
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缘由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索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第四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家乡”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组成。
《登鹳雀楼》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写悟出的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
《黄山奇石》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形状和名称的由来。
《葡萄沟》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语文要素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本单元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这种阅读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要素分解
1/ 1。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拍手歌》。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写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传递的友谊和快乐;学习课文中的拍手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并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拍手游戏的玩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友谊和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的认写,课文内容的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难点:拍手游戏的节奏感,生字的结构与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拍手歌音乐。
学具:生字书写本,彩色笔,拍手歌歌词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拍手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拍手节奏,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讲解生字的读音、写法;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传递的友谊和快乐。
3. 示范:播放拍手歌音乐,教师示范拍手游戏,指导学生掌握拍手节奏。
4. 练习:学生分小组进行拍手游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拍手节奏和生字读音。
5. 巩固: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书写生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拍手歌》2. 生字:友谊、快乐、拍手、游戏等。
3. 拍手歌歌词:画线标注重点词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并组词;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一起玩拍手游戏,增进亲子关系,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的认写和结构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3. 拍手游戏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4. 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一、生字的认写和结构1. 生字的读音:准确掌握生字的拼音,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