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10周数阵
- 格式:pptx
- 大小:516.74 KB
- 文档页数:12
第10讲数阵一、知识要点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
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
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二、精讲精练【例题1】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 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练习1: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题2】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练习2: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3.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第1题第二题第三题【例题3】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
练习3:1.将1——6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边上的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2.将1——9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每边上四个○内数的和都是17。
3.将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条安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第1题第二题第三题【例题4】将1——7分别填入下图的7个○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练习4:1.将1——9填入下图的○中,使横、竖行五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25。
第一周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分析与解答:(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练习一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第10讲数阵一、知识要点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
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
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二、精讲精练【例题1】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 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练习1: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题2】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练习2: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3.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第1题第二题第三题【例题3】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
练习3:1.将1——6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边上的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2.将1——9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每边上四个○内数的和都是17。
3.将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条安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第1题第二题第三题【例题4】将1——7分别填入下图的7个○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练习4:1.将1——9填入下图的○中,使横、竖行五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25。
(完整版)五年级奥数教材举一反三课程40讲全整理修改整理加入目录,方便查用,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目录平均数(一) (2)练习一 (2)练习二 (3)平均数(二) (6)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0)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7)第5周分类数图形 (22)第6周尾数和余数 (28)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33)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37)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42)第10周数阵 (46)第11周周期问题 (54)第12周盈亏问题 (59)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65)第十四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71)第十五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76)第16周倍数问题(一) (81)第17周倍数问题(二) (87)第18周组合图形面积(一) (91)第十九周组合图形的面积 (98)第二十周数字趣题 (106)第二十一讲假设法解题 (111)第二十二周作图法解题 (116)第二十三周分解质因数 (122)第二十四周分解质因数(二) (127)第25周最大公约数 (131)第二十六周最小公倍数(一) (136)第二十七周最小公倍数(二) (141)第28周行程问题(一) (146)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二) (152)第三十周行程问题(三) (157)第三十一周行程问题(四) (163)第三十二周算式谜 (169)第33周包含与排除(容斥原理) (174)第34周置换问题 (179)第35周估值问题 (184)第36周火车行程问题 (190)第37周简单列举 (194)第三十八周最大最小问题 (199)第三十九周推理问题 (205)第40周杂题 (212)练习五 (216)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第一周平均数(一)专题简析: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
如何灵活运用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呢?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例1 有4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1)1箱苹果+1箱梨+1箱橘子=42×3=136(个);分析与解答:(2)1箱桃+1箱梨+1箱橘子=36×3=108(个)(3)1箱苹果+1箱桃=37×2=72(个)由(1)(2)两个等式可知:1箱苹果比1箱桃多126-108=18(个),再根据等式(3)就可以算出:1箱桃有(74-18)÷2=28(个),1箱苹果有28+18=46(个)。
1箱苹果和1箱桃共有多少个:37×2=74(个)1箱苹果比1箱桃多多少个:42×3-36=18(个)1箱苹果有多少个:28+18=46(个)练习一1,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分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分89分,甲、丁二人平均分95分。
问:甲、丁各得多少分?2,甲、乙、丙、丁四人称体重,乙、丙、丁三人共重120千克,甲、丙、丁三人共重126千克,丙、丁二人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
求四人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3,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去植树,甲、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8棵,甲、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7棵,乙、丙两组平均每组植树19棵。
三个小组各植树多少棵?例2 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
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分析:女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高92-91.2=0.8(分),而男生每人比全班平均分低91.2-90.5=0.7(分)。
全体女生高出全班平均分0.8×21=16.8(分),应补给每个男生0.7分,16.8里包含有24个0.7,即全班有24个男生。
第10讲数阵一、知识要点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
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
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二、精讲精练【例题1】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 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练习1: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题2】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练习2: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3.将1——8八个数填入下图方格里,使上面四格、下面四格、左四格、右四格、中间四格以及对角线四格内四个数的和都是18。
第1题第二题第三题【例题3】将1——6这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中,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圆内数的和相等、且最大。
练习3:1.将1——6六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边上的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2.将1——9九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每边上四个○内数的和都是17。
3.将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条安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第1题第二题第三题【例题4】将1——7分别填入下图的7个○内,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数的和相等。
练习4:1.将1——9填入下图的○中,使横、竖行五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25。
第10周数阵专题简析:填“幻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数学游戏,由幻方演变出来的数阵问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填数问题。
这里,和同学们讨论一些数阵的填法。
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法。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试验法就是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准突破口,确定填数的可能范围。
把分析推理和试验法结合起来,再由填数的可能情况,确定应填的数。
例题1 把5、6、7、8、9五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五个方格里,如图a使横行三个数的和与竖行三个数的和都是21。
先把五格方格中的数用字母A、B、C、D、E来表示,根据题意可知:A+B+C+D+E=35,A+E+B+C+E+D=21×2=42。
把两式相比较可知,E=42-35=7,即中间填7。
然后再根据5+9=6+8便可把五个数填进方格,如图b。
练习一1,把1——10各数填入“六一”的10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2。
2,把1——9各数填入“七一”的9个空格里,使在同一直线上的各数的和都是13。
3,将1——7七个自然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圆圈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题2 将1——10这十个数填入下图小圆中,使每个大圆上六个数的和是30。
分析设中间两个圆中的数为a、b,则两个大圆的总和是1+2+3+……+10+a+b=30×2,即55+a+b=60,a+b=5。
在1——10这十个数中1+4=5,2+3=5。
当a和b是1和4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是(2,6,8,9)和(3,5,7,10);当a和b是2和3时,每个大圆上另外四个数分别为(1,5,9,10)和(4,6,7,8)。
练习二1,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大圆上五个○内数的和相等。
2,把1——10这十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内,使每个四边形顶点的○内四个数的和都相等,且和最大。
目录第1周平均数 (1)第2周等差数列 (3)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8)第5周分类数图形 (11)第6周尾数和余数 (14)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16)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18)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20)第10周数阵 (22)期中测试(一) (25)第11周周期问题 (27)第12周盈亏问题 (30)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32)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34)第15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36)第16周倍数问题(一) (39)第17周倍数问题(二) (41)第18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43)第19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二) (46)第20周数字趣味题 (49)期末测试(一) (51)第21周假设法解题 (53)第22周作图法解题 (55)第23周分解质因数(一) (57)第24周分解质因数(二) (59)第25周最大公约数 (61)第26周最小公倍数(一) (63)第27周最小公倍数(二) (65)第28周行程问题 (67)第29周行程问题(二) (69)第30周行程问题(三) (71)期中测试(二) (73)第31周行程问题(四) (75)第32周算式谜 (77)第33周包含与排除 (79)第34周转换问题 (81)第35周估值问题 (83)第36周火车行程问题 (85)第37周简单列举 (87)第38周最大最小问题 (89)第39周推理问题 (91)期末测试(二) (93)第1周平均数基础卷1. 期中考试过后, 李玲同学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1分, 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为88分, 数学、英语的成绩为93分, 李玲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2. 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 成为什锦糖, 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 已知奶糖有35千克, 每千克10.3元, 水果糖每千克8.5元, 那么有多少千克水果糖?3. 7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 平均每人跳148下。
五年级知识精华总结(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第1周平均数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解决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下面的数量关系必须牢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第6周尾数和余数自然数末位的数字称为自然数的尾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积的差叫做余数。
尾数和余数在运算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利用这种规律能解决一些看起来无从下手的问题。
第25周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可以把自然数a、b的最大公约数记做(a、b)。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等方法。
第26、27周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自然数a、b的最小公倍数可以记做[a、b]。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着下列关系: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两数的乘积即(a、b)×[a、b]=a×b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独特。
当有些题中所求的数不正好是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的方法,使问题转换成已知数的最小公倍数,从而求出结果。
二、数的规律第2周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a1+(n-1)×d,利用它可以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何一项。
第23周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掌握并灵活应用分解质因数的知识,能解答许多一般方法不能解答的与积有关的应用题。
三、数与计算第10周数阵解答数阵问题通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待定数法,二是试验。
待定数法就是先用字母(或符号)表示满足条件的数,通过分析、计算来确定这些字母(或符号)应具备的条件,为解答数阵问题提供方向。
目录第1周平均数 (1)第2周等差数列 (3)第3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第4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8)第5周分类数图形 (11)第6周尾数和余数 (14)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 (16)第8周一般应用题(二) (18)第9周一般应用题(三) (20)第10周数阵 (22)期中测试(一) (25)第11周周期问题 (27)第12周盈亏问题 (30)第13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 (32)第14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二) (34)第15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36)第16周倍数问题(一) (38)第17周倍数问题(二) (40)第18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一) (42)第19周组合图形的面积(二) (45)第20周数字趣味题 (48)期末测试(一) (50)第21周假设法解题 (52)第22周作图法解题 (54)第23周分解质因数(一) (56)第24周分解质因数(二) (58)第25周最大公约数 (60)第26周最小公倍数(一) (62)第27周最小公倍数(二) (64)第28周行程问题 (66)第29周行程问题(二) (68)期中测试(二) (72)第31周行程问题(四) (74)第32周算式谜 (76)第33周包含与排除 (78)第34周转换问题 (80)第35周估值问题 (82)第36周火车行程问题 (84)第37周简单列举 (86)第38周最大最小问题 (88)第39周推理问题 (90)期末测试(二) (92)第1周平均数基础卷1.期中考试过后,李玲同学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1分,语文、英语的平均成绩为88分,数学、英语的成绩为93分,李玲三门功课各得多少分?2.奶糖和水果糖混合起来,成为什锦糖,平均每千克售价9.13元,已知奶糖有35千克,每千克10.3元,水果糖每千克8.5元,那么有多少千克水果糖?3.7位同学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148下。
由于记录失误,李强的成绩被错记成121下,因此他们的平均成绩变成145下,问:李强实际上跳了多少下?4.几位裁判员为一位体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平均成绩为8.8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