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人物评说:甘地
- 格式:docx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甘地甘地——宽容的爱甘地的爱就是上帝的爱。
他用忍耐的爱敲打着英殖民者的良心,用博大的爱教育和联合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用牺牲的爱让人们在仇恨中清醒。
甘地是平凡的,他没有泰戈尔的诗人天才,没有遭受过玛拉克里什纳的那种神秘梦幻的折磨,也没有受到维达卡南达的那种不可抗拒的热情的驱使。
他仅仅一个平凡的人:外表简朴,学业平庸,毫不出色。
他的体力、他的智力丝毫看不出在他的身躯里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
但是,甘地确实是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在于他的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费尽苦心。
他的生活是一次努力奋进的长途跋涉,他以常人的步伐,一步步攀登着,当他到达顶点时,我们看到,甘地——他,已经超越常人。
甘地自内心发现了和平力量,成功地与他人分享,他几乎独自以只手之力将大英帝国赶出印度。
为了这个目标,他透过谦恭、耐心、坚持、坚忍等美德的实践,提升了高于一般人的心灵水准。
他曾这样说:“我始终是个乐观主义者,这并不是我要证明正义是繁荣的,而是我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最后正义一定会繁荣的。
”“我的乐观主义是基于发挥非暴力的、个人水平的无限可能性的信念上。
”他所相信的正义和非暴力,是出自彻底地洞察自己,从而无条件地在自己的心灵打下一个对人类的绝对信赖,这信念即使是死也不能夺去、也不能破坏的。
甘地时刻都在用悲悯之心怜恤、以光明照耀、以仁爱之心拯救人心的阴暗、权谋的肮脏、暴力的血腥,他用生命谱写了一个大写的爱。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
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将永远牢记他。
——泰戈尔他是个天生的宗教家、一个不可缺少的政治家。
——罗曼罗兰在今天,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自由的,我们的国父。
他弘扬了印度立国的传统精神,高擎着自由的火炬,驱散了四周的黑暗。
我们时常不配作他的追随者,违背他的指示,但不只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均将铭记国父的指示,铭记这个伟人——他的信心与力量、勇敢与仁爱的精神。
2023年高考写作素材积累:名人甘地名人甘地(Mahatma Gandhi)是印度历史上一位备受尊敬和崇拜的领导者。
他的非暴力抵抗哲学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使他成为全球和平运动的象征。
以下是关于甘地的一些素材,供参考:1. 幼年与家庭背景:甘地于1869年出生在印度的一个商人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存有财富的官员,但甘地的个人生活却注重节约和朴素。
他从小就展现出对道德和道德的兴趣,这些特征在他的日后人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英国留学经历:甘地前往英国留学,学习法律并获得了执业律师的资格。
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所面临的压迫。
3. 非暴力抵抗哲学的形成:回到印度后,甘地成为一名律师,并参与了许多印度社区的事务。
他目睹了族群之间的暴力冲突和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人民的剥削。
这促使他发展出非暴力抵抗哲学,他相信通过和平的手段可以实现社会变革和民族解放。
4. 盐法抵抗运动:甘地最著名的非暴力抵抗活动之一是盐法抵抗运动。
英国当局对印度居民征收重税,其中包括盐的税收。
甘地和他的支持者要求人民抵制购买英国盐并开始自己制作盐。
这一运动揭示了印度人民对殖民主义政府的不满,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5. 社会平等和民权运动:甘地也是一位积极倡导社会平等和民权的领导者。
他鼓励印度社会底层人民参与政治和公共事务,并推动废除种族隔离和贫困的斗争。
6. 印度独立运动:甘地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善于组织大规模的非暴力抗议活动,通过和平示威和公民不服从来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
最终,印度于1947年成功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
甘地的引领和影响力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 甘地的遗产:甘地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非暴力抵抗哲学不仅影响了印度独立运动,还激励了其他国家和领导者寻求和平解决争端。
他的形象和教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并成为推动非暴力和社会正义的象征之一。
甘地,印度的财富对于甘地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然而,我们知道这个名字,往往是因为他的贡献---印度的独立是他伟大的成就,以及印度人对他的敬仰---在印度被给予"国家的父亲"之荣誉。
看完讲述他的这部电影后,却深深地被他的伟岸折服。
这部史诗性传记大片叙述了圣雄甘地伟大的一生。
影片从甘地被暗杀开始倒叙。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
回国后,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并到全国旅行,赢得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虽然屡遭挫折,他还是坚持用绝食等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甘地再次绝食,使秩序得以恢复。
但此后不久,甘地却遇刺身亡。
当年轻的甘地因为肤色原因而被列车长从头等舱驱逐出来的时候,他深刻的体会到了一种种族歧视,他亲历了同胞们所遭受的侮辱后,便下定决心要为印度同胞们争取平等的权利。
第一次集会的时候遭到警察的阻止与打压,但他们并未屈服,就算是他的朋友被带走他依然坚定地将那些资料扔进火堆,任由那个警察的警棍在身上抽打,即使趴在地上也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拾起一张资料丢进火堆。
不只是他的妻子在旁边看着揪心,在场的以及后来的观众看着无不为之感动的。
从那个画面中让我们看到了甘地的执着与置自己的生死不顾也要为印度人民争取权利,那是一种何等的大义!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直主张的“非暴力反抗”。
甘地的“非暴力反抗”,基本上承袭了“不杀生”和“不伤害他人感情”的传统意义。
在电影里,甘地一直都是凭借自己的言语去指导人们进行反抗,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组织军事力量与英国或者其他歧视打压他们的人们进攻还击。
他一直用一种宽容博爱的心与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那些在战争中杀戮以及要挑起战争的人们,让那些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悔悟直至放下手中的武器。
在宗教的仇恨下发生一系列的暴力袭击,疯狂无休止的杀戮与死亡,甘地决定以绝食来拯救世人,这次绝食无论对他本人和他的同志们来说都是一次冒险。
2020高考历史人物评说:甘地
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
1、早年身世及求学生涯
①早年熏陶: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
②英国求学: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
③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生
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
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④回国斗争: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2、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
(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
①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②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的影响。
③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④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消极抵抗)
②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坚持真理—核心)
3、“苦行僧”生活
①“苦行游说”:四处游说,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②土布运动:倡导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评价:◎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
族主义精神。
◎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①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
③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④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6、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①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
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终印度取得了自治。
②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
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三、甘地人生结局
1、晚年主张印度统一。
2、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
3、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四、评价甘地
1、功绩:
①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③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2、局限:
①政治: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
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②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③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
阶级局限性。
3、总体评价: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