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病历检查情况反馈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XX科输血病历第三季度分析记录输血病历是临床治疗疾病,抢救患者实施输血的原始记录,是输血过程的法律依据。
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完备和规范的临床输血记录是医院应对来自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的一枚“金盾”。
为规范我科临床输血病历书写,提高我科临床输血病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风险,现对我科2014年第三季度抽查15份临床输血病历分析如下:??????1:我院2014年7-9??2、??????(2)病历首页:凡未填写血型、输血成分、量的视为不合格。
??????(3)?病程记录:凡出科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无输血前评估、输血记录、输血后评价及输血记录有输血反应无输血病历反应回报的视为不合格。
??????(4)护理观察记录:凡输血过程无护理观察记录的视为不合格。
??4、结果:输血申请填写不规范4份(26.7%),病历首页记录:共6份包括未填血型1份(6.7%)、未填成分2份(13.3%)、未填量3份(20%),均无输血反应;疗同意书无感染检测结果2份(),输血前评估5份(33.3%),血过程治疗记录3份(20%),输血后疗效评价9份(60%),输血过程护理记录规范。
????????4、?讨论????????病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疾病诊治过程的全面记录,是医疗行为的唯一载体,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但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历书写质量缺陷导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
输血病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及医护记录不一致等将埋下医疗纠纷隐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应包括病历资料原件。
这就要求临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时应注重保全原始医疗文书,并保证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规范性。
建议改进措施如下:????????4.1?规范输血行为????????;临时医嘱应有检验项目。
、抗HCV、抗HIV、抗TP、肝功等。
临床合理输血评价记录背景: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用于补充血液和血液成分,治疗和预防出血等。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输血反应、感染和过度输血等。
因此,对于每次输血,需要进行临床合理输血评价,以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目的:评价每次输血的合理性,包括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和输血反应。
评价内容:1.输血指征:评估患者的输血指征是否明确。
输血指征可以包括:失血性休克、贫血、低血容量等。
对于每个输血指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输血,并评估输血的风险和益处。
2.输血量:评估输血量是否合理。
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容量和输血指征来确定输血量。
一般来说,输血的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输血过多或过少。
3.输血速度:评估输血速度是否合理。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输血指征来确定。
输血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和输血反应,输血过慢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4.输血反应:评估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措施。
输血反应可以包括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每次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评价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科室:输血指征:输血量:输血速度:输血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输血过程:输血开始时间:输血结束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观察时间:输血反应情况:处理措施:输血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其他实验室检查:评价结论:根据上述评价内容,综合评估该次输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备注:-需要注意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病例号,以便进行跟踪和管理。
-输血指征、输血量和输血速度应根据科学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来确定,避免主观判断和误诊误治。
-输血反应的观察和处理应及时进行,防止输血反应进一步发展,造成患者的不良后果。
-输血评价记录需要保存至患者的病历中,并定期进行复审,以便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XX人民医院2016年3月输血病历检查总结为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分析临床输血病历存在的问题,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加强对输血病历的管理,促进临床输血的规范化,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防范输血所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按照我院临床用血考核评价标准,医务科及输血科定期对临床科室输血病历质量进行检查。
现将3月份临床用血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输血科对我院2016年3月份输血病历(内一科1份、内二科6份、妇产科6份、儿科2份、外一科1份)共16份进行检查。
二、存在问题1、临床输血适应症,掌握不严格,多数输血浆为了纠正贫血,不规范。
输血前检测,部分科室输血前检测项目不齐全,特别是乙肝两对半未做,有的科室注明已做,但结果未见回报。
2、输血知情同意书,书写不全或不规范,病人为不同型输血,属于特殊情况输注,未签定特殊情况输血治疗同意书。
部分输血史、输血方案及同意书签字处空项,输血有不良反应未及时回报,存在安全隐患。
3、病程记录不全,多数科室输血前后评估欠缺。
输—1—血前未结合病人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评估,输血后未明确输血疗效。
输注血液的数量、血型、血袋流水号、输血开始及结束时间等记录与护理记录单不符,或记录有误,有的未记录输血起止时间、自体或异体输血等。
病案首页部分信息空项或填写错误。
4、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护理记录单等填写不规范或部分信息填写不全、空项。
部分信息与病程记录内容不相符。
临床用血未按规定执行各级医师申请、审批签字,多数输血申请单无上级医师签字。
5、医嘱记录不认真,输血相关信息记录有误或未记录。
护理记录输血过程中生命体征未监测记录完整。
三、整改措施1、加强责任心,端正态度,规范临床输血,加强输血技术规范的知识培训。
完善输血前的各项检查,提高输血前评估,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记录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避免空项。
严格掌握用血的指征,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不合理用血。
病例一:1.病例摘要:患者女,19岁。
外省务工人员。
因月经过多,倦怠无力,气促一周,伴眩晕、出冷汗1天来本院就诊。
检查:面苍白,血压90/50mmHg,脉搏110次/分,心肺及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
急诊查血象Hb 51g/L WBC 5.1X109/L PLt 308X109/L, 血型O,RhD(+),妇科B超及阴道检查未见异常。
初诊:重度失血性贫血;月经不调。
2.治疗经过:(1)门诊紧急申请0型RhD(+)红细胞悬液4u输血治疗,但因患者经济问题拒绝输血治疗;(2)给予吸氧、输注葡萄糖液、生理盐水、维生素C等对症处理,症状好转。
复查血象RBC 1.79X1012/L,MCV 53fl, MCHC 0.22,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
(3)暂不输血,给予铁剂、B6、B12等治疗。
3.治疗结果:治疗一周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复查外周血象:RBC 2.65X1012/L, Hb 86g/L,MCV 68fl,MCHC 0.25,WBC 6.7X109/L,PLt 228X109/L.治疗四周后,患者无明显不适。
复查血象:RBC 3.25X1012/L, Hb 104g/L, MCV 72fl, MCHC 0.29, WBC 7.1X109/L,Plt 166X109/L.出院诊断:慢性失血性缺铁性贫血。
4.病例讨论:(1)该患者重度贫血,符合输血指征;(2)患者贫血原因清楚,为小细胞低色素失血性贫血;是否必须输血?(3)患者为19岁女性,代偿功能较好,对贫血所致的缺氧耐受性较强;(4)经过一般性抗贫血治疗,效果明显;(5)治疗患者月经失调是纠正贫血的关键。
(6)红细胞输注的原则:①关于输血指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输血指征除了血红蛋白浓度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诊断、手术步骤、预计失血量、贫血的原因和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等综合因素。
②主要原则:ⅰ开具处方时,应明确输注指征、风险和效果;ⅱ输注前,应将风险、益处、替代品等告知患者,并取得知情同意;ⅲ应确定贫血原因;ⅳ重视临床判断;ⅴ治疗急性大出血时,首选晶胶液,而不是血液;做好病历记录输注原因。
芜湖市第*人民医院
第一季度输血病历检查通报
2014年5月15日,医务科组织临床、检验等输血管理委员会专家成员对一季度输血病历质量进行了专项督查。
本次检查共抽取一季度输血病历45份,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1、除三病区、五病区、六病区以外,其他科室均未填写《输血
不良反应回报单》。
2、首页信息填写不全,部分科室存在首页责任护士未签字现
象。
3、骨科、妇产科、内分泌科、脑外、儿科均存在输血评估、评
价记录表未填写或有缺项。
4、部分科室输血指征不明显,未注明输血原因。
5、输血科未按月统计上报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报情况。
6、输血前五项检查标本采集时间空白,接受时间与报告时间一
致,存在安全隐患。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上述问题,医务科均对各科室进行了一对一反馈,并要
求科室立即整改上交书面整改报告。
2、本次督查发现多数科室未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医
务科在全院周会上进行了强调,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各项规定,确保输血安全。
3、本次检查中发现部分科室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如:输血病
程记录要单列书写),需进一步加强病历环节质量督查与管理。
4、本次检查将按照《输血病历考核办法》执行奖惩。
5、输血科加强不良反应回报的统计分析并每月上报医务科。
6、输血科加强与信息科联系,于一周内解决输血前五项检查标
本采集及接收时间的真实性。
医务科
2014年5月19日。
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输血的护理措施1.输血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及原因,并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签输血治疗同意书。
无家属签字的无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记录病历。
2.造血前查血常规、血型、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及肝功能,核对造血申请书,由主治医师盖章,联同血样、原订造血日期送来血库配血。
3.认真核对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临床诊断等。
4.造血不良反应报告程序:立即暂停造血,核对不良反应投资回报单,将投资回报单/血袋及余下血液送到造血科,造血科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5.输血反应的处理:1)咳嗽反应:发生造血后15分钟后,多于造血后1小时。
发生咳嗽先兆应当减缓造血速度,如果症状发展应当终止造血,口服抗炎组胺药,必要时肌注氯丙嗪或哌替啶25mg。
2)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搔痒的荨麻疹、发热、关节疼,重症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过敏性休克。
处置:可以采用抗炎组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反应者应立即皮下肌注肾上腺素0.5-1mg及抗休克措施。
存有造血过敏反应史的患者可以预先给抗组胺药防治。
3)溶血反应:轻症者发热、血红蛋白尿、一过性轻度黄疸;重症者寒战、高热、呼吸急促、休克并可发生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处置:一旦因有造血后甲状腺反应时,应立即展开以下检查:录入病人及供血者各种记录,将造血前后标本重作abo和rh血型鉴别,圆形抗体甄选及交叉配血实验。
确认甲状腺反应时应立即暂停造血,严格观测病情变化,观测尿色、尿量;对外开放静脉通路,适度补液、碱化尿液,补足血容量,抗休克化疗;发生太少尿、无尿、低血钾等应当按急性肾功能心肌梗塞处置。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若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采取治疗抢救措施。
合理用血评价分析为进一步加强输血管理,确保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建立科学、合理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让“一切行为有依据,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为可溯源”,使输血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相关要求,医务科对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进行督导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反馈如下督查方式每个科室随机抽查5份归档病历①查看输血前血常规中Hb含量、RBC 计数、HCT、ALT及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及输血适应症指标;②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液(浆)用量及用血记录。
用血数据统计以单位(U)计算。
每200ml全血分离制备1U新鲜冰冻血浆(FFP,容积100 ml;③交叉配血、出入库及输血回执记录,查看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
督查内容1.用血申请单书写质量。
2.输血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
3.输血适应证掌握情况。
4.输血疗效评价情况。
5.用血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6.超1600ml用血报批情况。
7.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考核情况。
8.各科室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执行情况。
9.用血感染质控情况登记。
存在问题1.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完整,患者入院好几天,血常规检查结果早已出来,但申请单上Hb、HCT、Plt还是填写结果待报/结果待查;甚至有的患者住院期间已经输过血,申请单上血型结果还填写未知或待查,输血史填写无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时间没有按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单上填写的用血时间是第二天下午,病区第一天上午就打电话问血好了没有;输血目的、输血前检查结果没有按规定填写,漏填血型,申请医师、审核医师漏签字经常发生。
2.输血病程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运行病历检查发现,有的患者输血结束24小时以上,病程记录还是一点没写。
有的科室虽然有输血记录,但是记录太简单,只是在病程记录里提到“通过血液制品输注,患者情况有所好转”,究竟输注什么血液制品,输注的量是多少,输注的起止时间,输注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等都没有记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病历书写及管理督查总结反馈及整改头胸急诊外科2020年第一季度
病历书写及管理总结、督导检查反馈及科内整改记录2020年1月至3月科室病历书写管理与评价小组对科室病历随机抽查,总结并反馈以下主要问题:
一、抽查出院病历10份:甲级率≥95%,无乙级、丙级病历;1、出院病历首页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现病史及专科查体记录过于简单;
2、首页手术及操作栏填写漏项,部分有创操作未填写;
3、部分病理检查结果未及时录入,部分肿瘤无病理分型及诊断。
二、抽查住院病历5份:
1、部分特殊检查、重要医嘱变动、加用抗生素、会诊记录等缺病程记录;
2、既往史简单,部分既往史未及时记录;
3、部分有创操作缺有创操作记录
4、部分输血病人缺输血前评估、输血记录、输血后效果评价。
三、病案及时归档,3天归档率100%。
相关问题及病历:
1、首页填写不完整、不规范:
2、现病史及专科查体记录过于简单:
3、首页手术及操作栏填写漏项,部分有创操作未填写:
4、部分病理检查结果未及时录入,部分肿瘤无病理分型及诊断:
5、部分特殊检查、重要医嘱变动、加用抗生素、会诊记录等缺病程记录:
6、既往史简单,局部既往史未及时记录:
7、局部有创操纵缺有创操纵记录:
8、部分输血病人缺输血前评估、输血记录、输血后效果评价:针对以上问题,科内作出整改措施:
1、加强病历书写制度研究,提高对病历书写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
2、上级医师及时督导,及时通知管床医师,及时更正,加强监管,端正病历书写态度;。
临床输血检查情况统计分析摘要】目的对我院临床输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持续改进和防范措施,促进临床用血合理、科学、安全。
方法对全院一年多来抽查过的1565份输血病历情况进行了统计,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配血标本采集和运送,输血过程监测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血袋回收、输血反应记录与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列表分析。
结果在1565份输血病历中,输血申请单269份填写不全或不规范,占17.18%,共发现差错漏424项;输血知情同意书11份填写不完整,占0.70%;配血标本不合格或由非医护人员运送52份,占3.32%;无输血评价或评价不明确419份,占26.77%;输血过程监测记录完整。
结论临床输血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可能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应强化职能部门对临床输血监督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就输血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相关业务素质,保障临床输血合理、安全、有效。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申请单输血评价临床输血是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治疗贫血疾病和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挽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输血存在着可能感染经血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而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1]。
输血涉及临床医疗、医技、护理、病历等诸多部门,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保障临床输血科学、安全、有效已成为现在各临床医疗机构输血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我院一年多来进行临床输血检查抽查的1565例输血病人相关输血资料。
1.2 方法输血检查主要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3]相关要求,内容主要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配血标本采集和运送、输血过程监测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和信息反馈等;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2.1 在1565份输血病历中,主要存在四大类问题:输血申请单269份填写不全或不规范,占17.18%;输血知情同意书11份填写不完整,占0.70%;配血标本不合格或由非医护人员运送52份,占3.32%;无输血评价或评价不明确419份,占26.77%;输血过程监测记录完整,血袋回收、一次性耗材处理规范,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完整,信息反馈及时。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模版1、每季度召开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必要时邀请相关临床科室主任、职能科室及行政后勤负责人参加会议。
2、听取临床科室主任及相关人员和输血科主任反馈,全院临床用血情况(成分输血率、输血前检查、输血指征的掌握、审批制度、rh阴性比例、输血反应等情况)。
3临床科室及输血科反馈的信息由主任委员提出整改措施及方案。
4每月向医务科、质控办书面报告《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5输血过程出现任何问题,临床用血科室必须向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报告,直至输血管理委员会和分管院长。
6输血科与血站信息沟通与反馈按照《与阜阳市中心血站信息沟通与反馈制度》执行。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模版(二)一、目的及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输血信息的准确、及时传达,提高血液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输血操作和相关人员。
二、定义1. 输血信息:包括输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输血血液的相关信息(血型、成分、数量等)以及输血的过程和结果等。
2. 输血信息反馈:指将输血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输血申请单位、输血医生或相关人员的活动。
三、过程及要求1. 输血信息反馈的时间要求:a. 术前反馈:将输血安排情况在患者手术前30分钟内反馈给输血医生;b. 输血过程反馈:将输血的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血液反应等情况每小时反馈一次;c. 输血结束反馈:将输血的结束时间、输血总量、输血结果等情况于输血结束后30分钟内反馈给输血医生。
2. 输血信息反馈的方式:a. 口头反馈:输血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可以使用口头方式进行信息反馈,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b. 书面反馈:输血护士在输血结束后,将输血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输血医生,并加盖医院公章,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c. 电子反馈:鼓励使用电子信息化系统进行输血信息的反馈,确保信息的快速、准确传达,同时方便信息的存档和查询。
3. 输血信息反馈的内容:a. 输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b. 输血血液的相关信息:包括血型、成分、数量等;c. 输血的过程: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速度、输血情况、输血反应等;d. 输血的结果:包括输血结束时间、输血总量、输血结果等。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范文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指输血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等。
对患者危害最大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输血后若发现有溶血反应或明显的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主管医师应详细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报中心血库。
三、输血科工作人员应迅速查找原因,并将情况向值班或主管医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抢救或治疗措施。
同时应向上级技师及主任汇报。
四、接受“反馈单”的工作人员应将反馈情况,包括临床治疗情况登记存档。
五、严重输血反应,输血科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汇报。
六、如输血后不发生输血反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存病历中保存。
输血信息反馈制度范文(二)赵银芝我参加进修学校____教学经验交流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我做为班级管理的会议,会上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谈了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使我大受启发,受益匪浅。
一、用爱教育,用心教学。
几乎每一位交流教师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教育中的爱。
爱是相对的,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老师的爱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爱你。
没有爱的课堂,学生和教师就不可能有和谐的交流,因为缺少了爱这一桥梁。
我为这些有责任心教师对学生的那一份发自内心的慈母般的爱感到钦佩。
在这份爱的笼罩下,学生和教师能够取得良好的沟通,矛盾也能取得更好的解决,真正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想,这应该是我以后教学的一个目标吧,为此目标加油吧。
从老师们的发言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用心教学。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者和掌握者,只有熟谙和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些优秀教师都是在用心教学,他们心怀学生,为了学生认真探寻教育教学规律,寻找优秀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我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用心来教学。
二、还给学生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
人人都渴望快乐,快乐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人在快乐时,总是乐于学习接受任何东西。
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快快乐乐地学习。
***医院关于临床用血专项督查反馈的整改报告(--年度)根据--年输血专项督查专家组对我院临床用血检查情况的反馈意见,结合我院临床输血实际状况,对专家组反馈的问题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一、对于检查中反馈的不合理及部分不合理输血病历,进行重点整治;并对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以点及面要求从中汲取教训,提高临床用血规范化意识,同时参照《宣城市临床输血病例评价标准》,对临床输血病历标准化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输血医嘱、输血治疗书填写规范、输血前严格执行双签制度、输血前免疫学检查、输血病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程序和输血后进行疗效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继续加强输血病历规范化要求。
二、将临床用血相关知识纳入***医院医疗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同时为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效果,除每年一到两次全院培训外,输血科安排专人利用各科室早会等人员集中时,对各科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三、组织召开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同时根据输血科实验室建设要求,研究可行性办法,设法对输血科区域设置进行改进,努力按照实验室建设要求划分相关区域。
四、加强科室日常管理工作,强调责任意识,加强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管理,要求输血科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并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制度》,逐步将血型、输血相容性室内质控实验做到每日一次,同时做好实验中标识工作。
五、加强科室内部继续教育,强化内部考核制度,对于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有试卷、有分数、有总结分析,新上岗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规定,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工作,强化临床医务科、用血科室主任的审核职能,严把合理用血技术质量关。
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的培训,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合理用血、规范输血。
将输血质控与日常质控工作紧密结合,不断规范临床用血工作。
输血病历检查情况反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输血病历检查情况反馈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
据此,抽查九分病历,结果如下:消化内科:病案号:,主管医师:孟海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妇产科:病案号:18082,主管医师:孙琦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妇产科:12678,主管医师:李万云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术中未输血,符合临床用血节约标准,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
骨科:1303025,主管医师:刘津、祁才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骨科:13749,主管医师:张兵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骨科:17132,主管医师:刘志东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ICU:10935,主管医师:徐雷鸣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5月12日输入红细胞2个单位,5月14日输入红细胞5个单位,5月12、13无病程记录,5月14提及纠正贫血,输血过程未提及、输血后疗效未评价。
胸外科:14376,主管医师:唐维俊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胸外科:6633,主管医师:陈成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2018年1-6月临床输血病历质量评价分析报告一、2018年1-6月输血病历考核概况。
根据《康桥医院输血病历质量考核标准》,对我院临床用血的科室:外科、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老年病科、重症医学科进行输血病历内涵质量考核。
(一)随机抽查输血病历17份。
外科病历2份;内科病历15份。
(二)整体考核情况。
二、输血终末病历存在的问题总结。
2018年1-6月输血终末病历存在问题统计(一)合理用血存在问题。
1.患者Hb90g/L-100g/L,仍然申请输血,填写理由为血红蛋白未达到正常值。
2.血浆不合理应用(以癌症晚期及手术后支持治疗为指征)。
3.外科病历的病程记录中很少有输血理由的记录。
(二)输血医嘱存在问题。
1.申请输血医嘱无备血量。
2.剂量单位不准确。
(如输血医嘱输注红细胞悬液2uX2u,实际发血为2u。
)3.医嘱剂量与发血量不一致。
(血浆较多见,如实为380ml医嘱400ml;红细胞悬液发1.5U,医嘱2U。
)正确做法:医生应根据取回的血量更改医嘱。
(三)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填写不规范。
1.填写不认真,缺项比较严重。
(只填写姓名、住院号)2.有的病历有输血申请单,但无输血治疗同意书。
(未输血)3.个别病历无患者、医生签字的时间。
4.个别病历签字的时间晚于输血时间。
(四)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
1.免疫常规检测结果填写不规范(如急诊可以填写待回报)择期手术的患者和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填写待查。
2.女性孕、产填写不真实或不填写。
(五)输血前免疫常规检测存在问题。
1.输血前免疫常规检测报告未回报就下达输血医嘱。
2.检测接受标本时间在输血治疗后。
(六)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疗效评价不完善。
1.输血前评估存在问题:(1)评估与输注的血液成分不符(如评估患者状况贫血,输注血浆)。
(2)手术患者手术记录与输血前评估不符(手术记录术中失血不多,输血前评估术中患者失血多前后矛盾)。
(2)输血前评估无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临床症状。
输血病历检查情况反馈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
据此,抽查九分病历,结果如下:
消化内科:病案号:,主管医师:孟海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妇产科:病案号:18082,主管医师:孙琦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妇产科:12678,主管医师:李万云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术中未输血,符合临床用血节约标准,能不输血尽量不输血。
骨科:1303025,主管医师:刘津、祁才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骨科:13749,主管医师:张兵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骨科:17132,主管医师:刘志东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ICU:10935,主管医师:徐雷鸣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5月12日输入红细胞2个单位,5月14日输入红细胞5个单位,5月12、13无病程记录,5月14提及纠正贫血,输血过程未提及、输血后疗效未评价。
胸外科:14376,主管医师:唐维俊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
胸外科:6633,主管医师:陈成
病历中有完整的《输血治疗同意书》,但病程记录中无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