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
中国历史歌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争不休并六国始统一,两汉三国竞风流。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又宋元明清帝王尽,中华民族史悠悠第一节史前时代传说时代一、史前时代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中华曙猿在约4500 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
考古证据显示224 万年至25 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元谋人、巫山人、蓝田人、直立人、直立人等。
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一)中华曙猿图片欣赏:中华曙猿馆(二)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 至40 多万年前,直立猿人(三)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在20 至10余万年前,山顶洞人(四)新石器时代早期裴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
补充小知识:母系氏族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
(五)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具备使用红、彩以及食用粟和畜养家畜的特质。
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
(六)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大约出现在4900 年至4100年前间,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了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
(七)青铜器时代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二、传说时代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
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说法。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1、燧人氏,又称“燧人”,三皇之首,人,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中国古代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夏商周【知识线索】原始社会是人类所经历的最漫长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原始社会始于迄今所知的最早的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其间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低阶段,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北京人只能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懂得人工取火;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已普遍使用新石器,原始农业、手工业河畜牧业有了一定发展。
原始农业河原始畜牧业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物质基础。
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
奴隶社会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771年,约1300多年,历经夏商西周三代,这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奴隶制国家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形成、发展到解体的过程。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创中国古代奴隶王朝的先河。
商朝加强了对奴隶的统治,“人殉”和“人祭”深刻反映了当时残酷的阶级压迫;西周时期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中国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商朝时手工业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并独具艺术特色;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农业上采用集体劳动的形式,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夏商周是中国青铜文化时期,青铜器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成熟文字,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重难点问题】1.石器和石器时代石器,是人类有意识地敲打或琢磨石块,造成锐利边缘以供使用的工具。
考古学上把石器时代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阶段以打制石器为特征,叫做旧石器时代。
我国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处于旧石器时代,其中山顶洞人已经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也就是既具有旧石器晚期的特征,又开始向新石器时代发展。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第一节远古社会与传说时代[基本知识]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炎黄与尧舜禹的传说[基本理论]1.远古时代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2.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的由来;3.人类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程。
[能力培养]1.人类究竟由何而来的分析;2.自地图了解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3.分析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原因、过程及历史进步性。
[重难点]人类是如何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教具教法]地图与相关历史资料;讲述与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引言导入何为“先秦史”?顾名思义,即秦(公元前221年统一)以前的历史。
回顾初中所学,我国最早出现原始人类是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以前的元谋人。
世界大河流域文明勃兴时期,我国正处于处长商周奴隶制王朝时期。
希腊罗马文化昌盛时期,正处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所以远古时期,中华文明光辉灿烂,中国文明源远流长。
民族的特征,关键是文化。
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所谓,“中国有礼义之大谓之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史前史,指有文字记载前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开始认识我国远古时代的文明。
一.远古居民。
1.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前,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远古居民的国家之一。
据地图。
云南,1965年发现,出土石制品七件,发现炭屑与烧过的骨头,推断出时人用火。
[举例]非洲东北角肯尼亚一带发现了距今最早的远古居民遗址。
我国重庆巫山与安徽繁昌均发现了远古居民遗址,但有争论,其中我省繁昌县遗址中只未发现人类化石。
2.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20万年前。
特点:人类化石(人类化石与推测的人类活动化石有概念的不同)、石制品与用火遗迹最丰富。
据地图。
[提醒]最早70万年前,至迟20万年前。
[介绍]北京人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下落不明,源于抗日战争。
[介绍]近代考古小史。
远古时代的历史是建立在考古发现基础上的历史,将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互相印证的中国第一人是王国维。
高三历史教案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教学建议
易错概念
处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前期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晚期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
课文中,着重介绍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误将整个大汶口文化看作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代表。
教学设计思路
在学生阅读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我国原始社会的分期以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母渡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的特征。
扩展资料
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高三历史教案:西汉的兴衰,祝大家阅读愉快。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1. 远古社会的起源远古社会指的是距今数万年前的人类社会形态。
在这个时代,人类还处于低级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以部落和氏族为单位。
远古社会的起源,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重要里程碑。
1.1 狩猎采集时代的初期人类最早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过着游牧的生活。
他们没有固定居住地,随着季节和动物群迁徙而迁移。
他们依靠野生动物的狩猎和自然环境中的植物采集果实和种子来维持生活。
这个时期的社会结构简单,以家族和氏族为单位,没有私有财产和社会等级制度。
1.2 农业文明的诞生随着农业的发展,人类逐渐开始将原始野生植物改良为农作物,并饲养家畜。
此时,人类可以在固定的土地上进行农耕,对动植物进行管理和利用。
这种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逐渐从游牧社会转变为农业社会。
1.3 镇政府与国家的兴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氏族和家族的规模也逐渐壮大。
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秩序和资源分配,部分氏族首领开始形成镇政府,以政治手段维持社会秩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镇政府逐渐发展成国家。
2. 传说时代的神秘传说时代,是指远古社会中流传下来的各种神话和传说的时期。
这个时代中,人们对自然现象、神灵和英雄的崇拜和敬畏填满了人类的生活。
这些传说在人们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成为后世学习历史和人文的重要资料。
2.1 神话和神灵崇拜传说时代的人们相信世界上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
他们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往往将其归结为神灵的行为。
神话和神灵崇拜是传说时代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
2.2 英雄的传说传说时代中,许多英雄的故事被口述流传下来。
这些英雄的传说中,他们往往具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和才智,以及与神灵的紧密关系。
这些英雄故事中的道德教育价值和历史背景也是研究传说时代的重要方面。
2.3 传说与历史传说时代的传说故事往往与历史有所交叉。
尽管在传说中的事件往往夸张和神秘化,但是其中也蕴含了历史事件的影子。
通过研究传说故事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远古社会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演变。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历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先秦,彩陶文化时代,元谋人,人,旧石器时代文化,山顶洞人,氏族公社,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黑陶文化,玉器文化,部落联盟,炎帝、黄帝,涿鹿之战,华夏族,尧、舜、禹的传说,禅让制。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的建立与统治范围,夏桀的暴政与商汤灭夏,商的建立与盘庚迁殷,商朝的兴盛,商纣的暴政,武王伐纣,西周强盛,国人暴动,西周灭亡,井田制,分封制。
二.重点、难点重点:人;以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母系氏族社会繁荣的状况与特点;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典型的父系氏族社会经济开展程度以及由社会经济开展导致的贫富分化。
王位世袭制,夏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井田制与分封制。
难点:历史概念较多,理性知识较多,要重视加深理解;时间是是跨度太大,致使比较零散,要重视整理,强化记忆;对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认识。
对井田制的内容、性质与作用的认识。
对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与作用的认识。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阅读课〕〔一〕我国的远古居民导读问题:第一目教材介绍了哪些远古居民?他们的遗址在何处?距今多长时间是是?从古人类化石与遗存分析他们当时的消费、生活情况怎样?元谋人和人最主要的两项文化成就是什么?什么叫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与人在消费工具于人类社会生活方面有什么一样与不同的地方?远古居民有:元谋人,元谋,距今约170万年;人,西南店,距今约70~20万年;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山顶洞人,西南店,距今约18000年。
元谋人和人最主要的两项文化成就是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
因为它们显著地说明了当时消费力的程度。
元谋人和人制造和使用打制的石器称为旧石器,这以石器的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
山顶洞人已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以掌握磨光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不再象元谋人、人一样过群居生活,而是进入以血缘来确立亲属关系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高三历史教案: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距今时间(年)发现地点所属时代生产工具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社会组织特点历史地位原始社会始人群元谋人170万云南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人类北京人70~20万周口店打制石器天然火简单语言集体劳动、共享食物、群居生活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母系氏族公社山顶洞人1万8千北京周口店石器磨制石器用骨针将兽皮缝皮衣服、人工取火按血缘组成固定集团、集体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的开始半坡人5千~7千陕西西安新石器时磨制石器弓箭粟、菜、麻、家禽用麻织布、彩陶定居、建房屋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妇人居主导地位共同劳动、消费平等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在黄河流域的典型河姆渡人5千~7千浙江余姚磨制石器木器水稻家禽陶器、定居、建木结构房屋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在长江流域的典型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中晚期人4、5千山东泰安陶器、玉器贫富分化、私有财产、阶级产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在黄河流域的典型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原始社会解体黄帝、炎帝、尧、舜、禹4千黄河流域部落联盟及其战争大禹治水禅让制度阶级社会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教学建议易错概念处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前期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中晚期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
课文中,着重介绍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误将整个大汶口文化看作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代表。
教学设计思路在学生阅读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结构,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我国原始社会的分期以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母渡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的特征。
扩展资料遍布中国大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化石中华民族在历经历了数十万年以上的原始社会时期。
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遗址和考古学文化,有以下几种可作代表:元谋人。
早期类型直立人的代表。
1965年5月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元谋盆地东侧山麓的小丘上,发现同属一个不大年龄的人体左、右上内侧门齿化石两颗化石。
高三历史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高三历史:1.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复习教案(旧人教版)一、我国早期的人类1、元谋人:在云南发现,距今约170万年,是我们已知的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蓝田人:距今约80万年,是在陕西出土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时间:70--20万年前(3)模样:与现代人不完全一样a、头部:残留猿类特征b、双手和上肢:由于劳动,发展最快。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和生活: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能够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b、使用天然火c、由于生产力低下(根本原因)和自然条件恶劣,为了生存(直接目标),他们过着群居生活(实质是早期人类社会)d、使用简单语言二、氏族公社时期1、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的开始:(1)时间:18000前(2)地点:龙骨山山顶洞穴(3)模样:同现代人大体一样(4)生产和生活:a开始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b制造骨针,缝制兽皮衣服c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公社按亲属世系关系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2、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1)半坡氏族:b、地点:西安半坡村c、时间:五六千年前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新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d、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栗的国家)、蔬菜和麻饲养家畜和家禽原始手工业:用麻线织布;制造陶器,代表作彩陶定居生活:建造房屋,居住区、公共活动场所、公共墓地和窑场组成村落原始文字:半坡陶钵口沿上有符号二三十种2地位:是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2)河姆渡氏族a、地点:浙江佘姚河姆渡b、时间:6000年工具:使用骨器、木器、石器、陶器c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饲养猪、狗、水牛建木结构房屋过定居生活(前提:原始农业发展) C、地位:长江流域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3)母系氏族公社结束:大汶口文化早期(4)母系氏族公社共同特征:①妇女起主导作用(因为妇女是当时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②按母系血统确定亲属关系③没有贵践、贫富、阶级④生产和生活资料归氏族公社所有⑤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根本原因:生产力低下)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1)中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处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母系向父系过渡实质是亲属关系的的变化,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2)晚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产出现,发生贫富分化(随葬品的多少是判断贫富分化的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阶级。
word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素材1.黄帝及其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相传,在4000多年前,黄河中上游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领袖,一位是黄帝,姓姬,号轩辕。
〔看“〞像〕另一位是炎帝,姓姜,号神农。
两个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能吃砂石、铁块,会喷云吐雾的黄河下游的九黎族首领蚩尤。
〔由一学生读有关“涿鹿之战〞小字〕涿鹿战役之后,黄炎两部又在“阪泉〞开战,炎帝失败,两部联合,四方公推黄帝作了“天子〞。
相传黄帝作了天子之后,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文字等等。
人们把这一系列的功劳都归结到黄帝名下,正因为他是原始社会末期各族共戴的领袖。
黄帝和炎帝和部分九黎结成一体定居中原,他们的后裔向四方发展,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都遵奉黄帝为自己的始祖。
某某黄陵县至今不完整地保存着黄帝陵,〔看“黄帝陵〞彩图〕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到这里膜拜、凭吊。
可见其后嗣绵绵和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2.尧舜禹与“禅让制〞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
据说,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
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请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看禹像并描绘〕可见,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选举产生,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禹继位以后,对长江流域的三苗人开战,三苗战败,三苗人俘虏变成了奴隶。
这时禹很富有,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处死部落首领,向四方搜集金属,铸造象征权力的九鼎。
这一切告示我们,禹的时候,原始社会已到尽头,历史即将揭开新的一页。
- 1 - / 1。
〖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之小船创作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井田制2. 难点: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的把握;分封制为何能够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本课主要内容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以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为代表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状况及特点;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典型的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的出现与加剧;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部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历史。
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
两者都泛指原始社会。
一. 我国的远古居民首先把握三处文化遗址的特点。
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山顶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其次应区分“旧石器”“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三个概念的不同点。
石器时代(1)含义:石器是人类有意识地敲打或琢磨石块,造成锐利的边缘以供使用的工具。
考古学上把石器时代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打制石器为特征,叫旧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叫新石器时代。
(2)阶段:旧石器时代:包括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遗址。
新石器时代:包括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和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等遗址。
典型的工具有石凿、石斧、石锄、石镰等,同时,还有骨制的耒耜和木器。
(二)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首先要明确知道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其次要掌握当时的主要成就有定居生活,经营农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第三要掌握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即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第四要掌握说明半坡人在手工业方面的成就:制陶,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