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中考语文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②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李白《行路难》)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⑥,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答案】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的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与原则复习目的不外乎“查漏补缺、自我完备、巩固提高”,以求取得最佳考试成绩。
为达成有效复习,我的复习教学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考题模式和考点;四是恰当做题——举一反三地学会解题思路方法并适当的拓展延伸。
总而言之,就是要做到“胸中有数、腹中有书、手中有法”。
二、复习思路与设想(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省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与安排1、依纲据本,复习教材。
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完成课本中古诗文的背诵与阅读检测。
2、板快解析,分点应对。
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讲解、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1、语言积累与运用,约用10天。
2综合性学习,约用4天。
3、阅读理解: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议论类阅读;古诗文阅读。
约用16天。
3、写作,约用10天。
3、整体演练,查漏补缺。
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析与讲解临阵巩固,自我完备。
学生自我梳理,整理完备知识,养精蓄锐,从容迎考。
四、主要措施与方法1、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①古代诗词:重在诵读、积累、品味、欣赏;②文言文:强调诵读积累,“字、词、句、篇”解译,了解基本语法现象。
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复习过程中,针对每一模块的考点或知识点,收集整合设置相关例题,指导解题方法和答题思路,强调不同题型的一些相关应试策略,归纳答题步骤,提供答题句式,内容上先分散后综合,由点到面。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 。
(《诗经 关雎》)②阡陌交通, 。
(陶渊明《桃花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 ,似曾相识燕归。
(晏殊《浣溪沙》)⑥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 。
【答案】①在河之洲 ②鸡犬相闻 ③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⑥老夫聊发少年狂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实用策略一、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强化目标意识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
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
试题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文言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
考试的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
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
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
课文言文考试的围是初中教读篇目。
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
根据考纲的考查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容进行取舍、侧重。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虛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
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备考清单·速查一、说明文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类事物),如《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某种现象的原因、某种事物内在的规律、某个深刻的道理),如《看云识天气》,科学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以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按语言特点分:①平实性说明文(科技说明文)。
②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文)。
二、说明方法、特点及作用特点作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例子做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做比较,显示彼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物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性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解三、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某地到某地来加以介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一一介绍。
四、说明结构(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最常用,主要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是递进的。
事理说明文常用。
(3)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等的。
此结构多见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五、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准确、严密;文艺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形象。
- 2 -。
2017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备考策略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2016年中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复习目标。
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近些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近些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
试卷分为“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和“作文”五大板块。
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遵循“重视积累, 突出读写,强调运用,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确定备考目标: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
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
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6. 我们的总目标是力争超过对手学校。
四、复习宗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整体推进,力求突破。
五、具体措施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017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试纲要(摘要)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安徽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理念和精神,并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制定的。
语文学业考试所用阅读材料应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古诗文考查材料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优秀古诗文为主,涉及课外的材料应短小、浅显,与学生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相关。
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语文综合运用”考查的范围,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语文学业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突出语文的综合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学业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我省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初中学生的毕业成绩,同时也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这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考试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侧重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纲要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分别用A、B、C、D、E表示)的角度,确定语文考试要求的层次。
表述如下: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
例如,认读常用的汉字,默写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例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策略2017年中考语复习策略1、逆向对转法这是对一般必须做如此思考的事物,完全从通常的、固定的对事物认识途径的相反方向去思考的思维方法。
运用它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使知识深化、活化,使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化,能培养辩证思想,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如作练习,本质上就是对常规思路的逆反,从程式化中开辟新思路。
但目前中学生作程式现象相当普遍,即构思模式化、材料通用化、语言成品化。
若有意识地采用逆向对转思维方法,经过长期练习,就可达到构思巧、材料新、语言精的境界。
2、顺向求同法顺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循着内容的指向去思考。
在语学习中,循着内容的指向思考,并从正面考虑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性。
例如,学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分析第二大段内容时,根据描述的四次幻景的内容,从正面去思考,得出答案:一方面,表现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得到欢乐,得到亲人的爱抚;另一方面,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亲人的爱抚。
因此,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幻想而已,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让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样学习,为开展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3、同中求异法这是一种与求同式相对应的思维方法。
即指对同一问题可不依常规,而从多方寻求答案的分析性思维方式。
它鼓励人们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力求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
它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使思维起点和过程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而摆脱传统的窠臼,提出新的见解。
如以“时间就是财富”为题作,除审视时间与财富之外,还思考时间与纪律、胜利的关系,审查时间与知识、智慧的关系,考查时间与社会道德、精神明的关系,审视时间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等等。
这样就可能拓宽思路,写出也自然不会流于模式化。
4、联想展开法这是根据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由此而推测出它们在其它方面相似的一种思维方式。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本答案由涡阳县石弓学区中心学校醉翁先生独家制作并发布,谨供参考)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关关雎鸠, 。
(《诗经 关雎》)②阡陌交通, 。
(陶渊明《桃花记》)③欲渡黄河冰塞川, 。
(李白《行路难》)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 ,似曾相识燕归。
(晏殊《浣溪沙》)⑥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 。
【答案】①在河之洲 ②鸡犬相闻 ③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⑥老夫聊发少年狂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千百年,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
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攻略(大全)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
语文学科的能力是指用语文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实践。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梳理知识,进一步编织学科知识的网络,下文整理了中考语文备考攻略: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是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要能读懂文言文必须积累一些古代汉语的知识,并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逐渐获得文言语感,舍此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
中学阶段,只是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所以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能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首先要加强朗读、诵读。
读准生字字音和古音字字音、读准多音字字音和通假字字音,读好停顿。
2、能借助课本上的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背诵、默写教材规定的篇段和熟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4、要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能够归纳文章中心,概括段意。
5、能够回答课后练习中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
字音字形知识能运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看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能根据拼音规则,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
识记汉字与运用:一是应识记课本篇目中常见的字,做到会读、会写、会注音;二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同音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三是应掌握课文中的形似字,做到会注音、会写、正确运用;四是应掌握多音多义字,做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正确注音及运用,五是注意纠正一些习惯性的错误读音。
修辞手法知识能辨析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知识,能在具体语段中指出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的作用。
能体会不同句式的不同表达作用,并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选择句式。
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辨识运用:一是能辨析八种修辞方法;二是学会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变换句式;三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学习语法是为了把话说得简明、通顺、正确;学习修辞方法则是为了把话说得好。
标点符号知识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能纠正使用标点符号不恰当的错误,能正确理解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