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设备校验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温控仪系列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简介温控仪是一种用于控制和测量温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实验室环境中。
在使用温控仪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和保养措施,以确保设备安全和性能稳定。
本文将介绍温控仪系列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温控仪之前,应先确认以下几点:•仪器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温度传感器是否正确接入,并进行校准。
•控制模式、温度范围和操作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阅读并熟悉操作手册中的相关说明和注意事项。
2.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操作温控仪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不得擅自更改或解除保护装置,否则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在安装和拆卸温度传感器时,应注意避免受到电击,以免发生意外。
•对于高温操作,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设备,以免烫伤或灼伤皮肤。
•避免在潮湿或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使用温控仪,以免产生干扰或故障。
3. 关机前的注意事项在关机前,应注意以下事项:•关闭所有设定参数,并等待温度下降到安全范围后再进行关机。
•在关机前,应注意带好安全开关,并拔掉电源插头。
保养规程为了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生命周期,应定期进行保养。
下面是温控仪的保养规程。
1. 清洗应定期清洗设备,以增加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关闭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
•用清洁毛巾擦拭仪器的外部表面,以去除表面污垢和灰尘。
•用软刷或吹气球清理设备内部,特别是控制板和风扇等易积灰的部位。
2. 校准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控仪的核心组成部分。
为确保温度的准确测量和控制,应定期进行校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确认温度传感器的初始温度,并将其放在已知温度的环境中。
•接通电源,并将温控仪调至相应的温度,观察并确认显示屏上的温度与真实温度一致。
•如有偏差,应调整温度传感器的增益值和偏置值,使其达到准确的读数。
3. 检查电源和连接线定期检查电源和连接线,以确保设备的电气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油浸式变压器用绕组温控器校验规程油浸式变压器用绕组温控器就像是变压器的健康小卫士,时刻关注着绕组的温度情况。
那校验这绕组温控器可不能马虎,就好比给这个小卫士做体检,得仔仔细细的。
咱先来说说校验前的准备工作。
校验得有合适的工具呀,这就像厨师做菜得有趁手的厨具一样。
你得准备好标准温度计,这标准温度计就像是一把精准的尺子,用来衡量温控器到底准不准。
还有校验仪,这校验仪就像是一个智慧的大脑,能帮我们分析温控器的各项性能。
另外,连接线也不能少,它就像是连接各个器官的血管,把各个设备都连接起来,让信息能够顺利传递。
开始校验的时候呢,要把温控器安装在合适的环境里。
这环境就像人的居住环境一样,不能太恶劣。
温度不能过高或者过低,湿度也得合适,不然就像人在不舒服的环境里一样,温控器可能也会“生病”,测出来的数据就不准了。
把温控器和校验仪连接好之后,就像把两个人的手牵在一起,开始测试。
先测试温控器的温度显示准确性。
你看啊,标准温度计显示一个温度,温控器也显示一个温度,如果两个温度相差太大,那就有问题了。
这就好比两个人看同一个东西,结果看到的却完全不一样,肯定有一个人看错了。
一般来说,这个误差是有规定范围的,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像是学生考试没达到及格线一样,这温控器就得调整或者修理了。
再就是测试温控器的控制功能。
温控器有个设定温度,当达到这个温度的时候,它得做出正确的反应,比如说发出报警信号或者启动冷却装置。
这就好比闹钟设定了时间,到点了就得响铃一样。
要是温度都到了设定值,它却没反应,那就像闹钟到点不响,这可就耽误事儿了。
这种情况下,就得检查温控器的内部电路,看看是不是哪个“神经”没连接好。
校验过程中还有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多测试几次。
为啥呢?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能只看一眼就下结论。
一次测试可能会有误差或者偶然情况,多测试几次就像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一个人,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可靠。
每次测试都要把数据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就像是温控器的成长日记,从这些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出温控器的性能变化。
设备检验规章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设备检验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单位内各类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
第三条设备检验工作应当遵循“定期、全面、有效、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开展设备检验工作应当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
第五条设备检验工作由专业检验人员负责,并定期进行培训。
第六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设备检验工作,加大对设备检验工作的支持力度。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属于本单位。
第二章设备检验组织机构第八条设备检验组织机构由设备检验负责人、设备检验人员和相关配合人员组成。
第九条设备检验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设备检验工作。
第十条设备检验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开展设备检验工作。
第十一条相关配合人员要积极配合设备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工作。
第十二条设备检验组织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设备检验工作流程第十三条设备检验工作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制定设备检验计划;2. 确认设备检验范围和内容;3.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4. 开展设备检验工作;5. 形成检验报告;6. 提出设备维护和改进建议。
第十四条设备检验计划应当由设备检验负责人制定,并报领导审批。
第十五条设备检验范围和内容应当包括设备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
第十六条设备检验工作应当准备完整的检验工具和设备,确保检验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开展设备检验工作时,设备检验人员应当按照检验计划和流程进行。
第十八条设备检验报告应当真实反映设备检验情况,提出维护和改进建议。
第十九条设备检验工作要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问题,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章设备检验记录和档案管理第二十条设备检验记录应当详细记录设备检验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第二十一条设备检验记录应当及时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第二十二条设备检验记录应当定期进行审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三条设备检验档案管理负责人要定期向领导汇报档案管理情况。
你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控系统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确认等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性能确认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为确认已安装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3 温控仓库的性能确认3.1 内容3.1.1 库房存储空间温度的偏差、均匀度和波动度确认(温度分布测试)。
3.1.2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的准确度测试;3.1.3 冬季、夏季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温度保障能力确认;3.1.4 温控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1.5 温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确认;3.1.6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的影响;3.1.7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3.2 要求3.2.1库房空调或制冷系统在既定运行条件下,空载和满载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应证明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2.2 确定冷点和热点并在冷、热点设置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
3.2.3 应对温度记录仪定期进行校准或者检定。
测量范围在0℃~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测量范围在-25℃~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3.2.4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与验证用温度记录仪的差值应在±1℃以内(冷冻库差值应在±2℃以内)。
3.2.5 应证明导致任一测点超温的最短开门时间值大于规定值。
3.2.6 应证明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情况下的保温时限值大于规定值。
3.2.7 温度偏差、均匀度、波动度应不高于±3℃(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你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1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控系统性能确认的容、要求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确认等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性能确认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为确认已安装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3 温控仓库的性能确认3.1 容3.1.1 库房存储空间温度的偏差、均匀度和波动度确认〔温度分布测试〕。
3.1.2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的准确度测试;3.1.3 冬季、夏季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温度保障能力确认;3.1.4 温控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1.5 温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确认;3.1.6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的影响;3.1.7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3.2 要求3.2.1库房空调或制冷系统在既定运行条件下,空载和满载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应证明温度控制在规定围。
3.2.2 确定冷点和热点并在冷、热点设置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
3.2.3 应对温度记录仪定期进展校准或者检定。
测量围在0℃~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测量围在-25℃~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3.2.4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与验证用温度记录仪的差值应在±1℃以〔冷冻库差值应在±2℃以〕。
3.2.5 应证明导致任一测点超温的最短开门时间值大于规定值。
3.2.6 应证明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情况下的保温时限值大于规定值。
3.2.7 温度偏差、均匀度、波动度应不高于±3℃〔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3.2.8 冬季和夏季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仓储设施的温度控制应符合3.2.1-3.2.7要求。
你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控系统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确认等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为确认已安装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3 温控仓库的性能确认3.1 内容3.1.1 库房存储空间温度的偏差、均匀度和波动度确认(温度分布测试)。
3.1.2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的准确度测试;3.1.3 冬季、夏季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温度保障能力确认;3.1.4 温控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1.5 温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确认;3.1.6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的影响;3.1.7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3.2 要求3.2.1库房空调或制冷系统在既定运行条件下,空载和满载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应证明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2.2 确定冷点和热点并在冷、热点设置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
3.2.3 应对温度记录仪定期进行校准或者检定。
测量范围在0℃~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测量范围在-25℃~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3.2.4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与验证用温度记录仪的差值应在±1℃以内(冷冻库差值应在±2℃以内)。
3.2.5 应证明导致任一测点超温的最短开门时间值大于规定值。
3.2.6 应证明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情况下的保温时限值大于规定值。
3.2.7 温度偏差、均匀度、波动度应不高于±3℃(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温度校准规范恒温恒湿实验室是科研、医药、食品、仪器仪表等行业中常见的设备,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实验室环境温度进行校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温度校准规范的内容。
1. 仪器设备校准恒温恒湿实验室中的温湿度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应由专业的实验室或者第三方机构进行,确保校准的科学性和技术合理性。
2. 温度控制准确度要求恒温恒湿实验室应具备温度控制准确度要求。
温度控制设备应具备稳定控温功能,并能够保证实验室内的温度波动在规定范围内。
对于高温、低温实验室,其温度控制准确度要求会有所不同,在校准前需明确具体的控温要求。
3. 湿度控制准确度要求恒温恒湿实验室中的湿度控制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准确度要求。
湿度控制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控湿功能,并能够确保实验室内的湿度波动在规定范围内。
对于不同实验要求,湿度控制的准确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校准前需明确具体的控湿要求。
4. 温度定标要求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温度的校准需要进行温度定标。
温度定标应遵循国家、行业标准,并且应由专业机构进行。
定标结果应有明确的校准报告,记录下定标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差异,并对差异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5. 校准周期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温度的校准应遵循一定的周期。
一般情况下,温度校准的周期为一年一次,但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校准周期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来制定校准周期。
6. 校准记录管理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校准记录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存。
每次校准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温度定标报告、校准日期、校准结果、差异分析和解释等信息。
记录应保存在实验室相应的档案和记录系统中,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
7. 校准结果评估校准结果应进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环境温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可以通过对校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差异进行比较、评估设备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等方法来进行。
你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控系统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确认等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为确认已安装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3 温控仓库的性能确认3.1 内容3.1.1 库房存储空间温度的偏差、均匀度和波动度确认(温度分布测试)。
3.1.2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的准确度测试;3.1.3 冬季、夏季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温度保障能力确认;3.1.4 温控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1.5 温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确认;3.1.6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的影响;3.1.7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3.2 要求3.2.1库房空调或制冷系统在既定运行条件下,空载和满载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应证明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2.2 确定冷点和热点并在冷、热点设置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
3.2.3 应对温度记录仪定期进行校准或者检定。
测量范围在0℃~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测量范围在-25℃~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3.2.4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与验证用温度记录仪的差值应在±1℃以内(冷冻库差值应在±2℃以内)。
3.2.5 应证明导致任一测点超温的最短开门时间值大于规定值。
3.2.6 应证明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情况下的保温时限值大于规定值。
3.2.7 温度偏差、均匀度、波动度应不高于±3℃(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你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控系统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医药产品储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确认等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为确认已安装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
3 温控仓库的性能确认3.1 内容3.1.1 库房存储空间温度的偏差、均匀度和波动度确认(温度分布测试)。
3.1.2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的准确度测试;3.1.3 冬季、夏季极端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温度保障能力确认;3.1.4 温控设施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3.1.5 温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确认;3.1.6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的影响;3.1.7 确定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的状况下库房保温性能及变化趋势;3.2 要求3.2.1库房空调或制冷系统在既定运行条件下,空载和满载温度分布测试结果应证明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2.2 确定冷点和热点并在冷、热点设置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
3.2.3 应对温度记录仪定期进行校准或者检定。
测量范围在0℃~4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测量范围在-25℃~0℃之间,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3.2.4 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测点终端与验证用温度记录仪的差值应在±1℃以内(冷冻库差值应在±2℃以内)。
3.2.5 应证明导致任一测点超温的最短开门时间值大于规定值。
3.2.6 应证明设备故障或外部供电中断情况下的保温时限值大于规定值。
3.2.7 温度偏差、均匀度、波动度应不高于±3℃(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温度控制设备操作规程一、设备操作准备温度控制设备是现代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实验室等领域,用于控制温度并保持稳定。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温度的准确控制,以下是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1.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操作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并对于设备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正确操作和处理设备故障。
2. 牢固安装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场所和要求,确保设备安装牢固。
设备应放置于平稳的地面,并且设备周围应无障碍物和易燃物质。
3. 连接电源:根据设备的电源要求,正确接入电源。
避免电源过载或电源线松动,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进行接地保护,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二、设备操作步骤1. 开机准备:确认设备与电源连接正常后方可开机。
启动时,应先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再启动温控设备。
注意检查控制面板上各个指示灯是否正常。
2. 设定温度参数:根据实际需求,将所需温度参数输入设备控制面板。
可以根据生产工艺需要设定上下限温度,确保设备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3. 启动设备: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按步骤启动设备。
在启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启动并达到设定温度。
4. 监控运行状态:当设备启动并达到设定温度后,操作人员应及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观察指示灯和监控界面,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 调整温度参数: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能需要调整设备的温度参数。
在调整过程中,应遵循设备的操作说明,逐步调整并观察设备的响应变化。
6. 关机操作:当生产任务完成或需要关机时,应先将温度设定值调整到最低值,然后按设备操作说明进行关机操作。
关机后,可断开电源连接,但需注意待设备完全冷却后再进行维护和清洁。
三、设备维护保养为确保温度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设备维护保养的一些建议:1. 清洁设备:定期清洁设备的外壳和控制面板,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设备内部影响散热和工作正常。
内部机密,不得外传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文件一、目的:对冷藏柜、保温箱以及冷藏储运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等进行验证,确认相关设施、设备及系统能符合规定的设计标准和要求,能安全有效地正常运行和使用,并对验证实施过程中形成的验证文件进行管理。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及其附录。
三、范围:门店的冷藏柜、保温箱和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的验证操作。
四、责任:各门店负责人、质管部和第三方验证公司负责冷藏柜与保温箱的验证工作。
五、内容:1、验证标准1.1、冷藏柜的温湿度控制范围2-8℃,保温箱运输途中温度温度控制范围2-8C,湿度控制范围: 35%-75%。
2、验证流程:2.1、质管部起草验证计划,组织成立验证小组。
2.1.1验证主计划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1.1.2目录;2.1.1.4概述:验证主计划目的、范围、术语、支持文件等;2.1.1.5验证的目的;2.1.1.6验证的类型;2.1.1.7验证内容:包括验证对象及日程安排、验证项目等;2.1.1.8验证流程;2.1.1.9验证人员安排;2.1.1.10验证人员职责;2.1.1.11验证时间安排;2.1.1.12验证报告;2.1.1.13再验证周期。
2.1.2验证方案第三方验证公司在实施验证之前,先要提供验证方案,验证方案需经质管部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针对待验证项目制定的具体的验证方法,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根据验证项目的具体特点,可对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2.1.2.1验证工作参与人员及职责;2.1.2.2目录;2.1.2.3验证概述;2.1.2.4验证内容:1)验证目的2)验证类型3)验证项目4)验证实施步骤5)验证实施流程图6)验证工具要求7)验证范围8)测点布置9)验证工作时间表2.1.2.5.验证项目实施2.1.2.6.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2.1.2.7.日常操作指引和预防措施2.1.2.8.验证现场实景照片2.1.2.9.附件2.2、验证实施2.2.1.验证项目至少包括:2.2.1.1冷藏柜:1)温控设备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空载)。
温控设备校验规程
温控设备校验规程
1目的
确保温控设备符合相关技术参数,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相符。
2范围
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温控设备的校准。
包括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恒温摇床培养箱、干热灭菌箱等。
校准用设备
校准好的温度计
3校准方法
3.1按温控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设定温度上下限,显示达到设定的温度后,放入校准好的温度计,记录实际温度。
3.2记录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的差值,计算是否符合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
3.3与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不符合者,请生产厂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4.校验周期
一年。
5.参考文件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6.记录表格
《测试设备校验记录表》。
校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校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校验机的基本情况
1. 校验机是用来检验产品质量的设备,操作时需谨慎。
2. 校验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的准备
1. 操作人员需进行校验机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并获得相关操作证书。
2. 在操作前,需对校验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件运转正常。
三、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时,需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人员需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遵循指引进行操作。
3. 操作时需保持专注,避免分心或慌乱行动。
四、紧急情况处理
1. 若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2. 发生事故后,应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寻求医疗援助。
五、操作后的清理与保养
1. 操作结束后,需对校验机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设备清洁卫生。
2. 定期对校验机进行检修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六、安全规程的落实与复查
1. 企业应定期组织校验机操作规程的培训与复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校验机的安全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校验机在产品质量检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严格遵守校验机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运行与维护126丨电力系统装备 2019.1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2019年第1期2019 No.1电力系统装备Electric Power System Equipment1 电力变压器温度控制器的相关理论1.1 温控器的主要定义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测压仪表便是弹性式压力仪表。
这种仪表的结构简单,能够对多种变压器进行测量,仪表的指示清晰,便于使用和维护,价格合理,使用条件简单,对电力系统测量极为重要。
对1000 kV A 及以上变压器等油温进行检测时主要应用这种压力仪表,这种仪表也适用其他设备的温度检测以及控制。
1.2 温控器工作的原理该温控器主要有毛细管、温包、弹性的元件以及微调的开关组成。
温控器在工作时,温包的体积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温控器内部液体的热胀冷缩引起的。
由于检测时的温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温包的变化会使弹性元件产生一定的位移变化,这种变化经过一系列的方式能够显示出温度情况,从而使冷却系统因微调开关的变动而关闭或者启动。
温控器在仪表内部温包使弹性元件发生移动时会输出一种传输距离超过几百米的热电阻信号,这种信号可以由控制室接收,也就是BWY (WTYK )-802 A 、803 A ,该温控器所应用的技术主要为复合传感,能够将温控仪的油温通过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传输的信号会由电阻信号变成直流标准信号(0~5)V ,(1~5)V 或(4~20)mA ,计算机联网之后可对该信号进行处理。
温控器的防护性能相对较良好,可以长期在户外作业,仪表的温控开关装在仪表内部,能够实现冷却系统的关闭、报警以及启动,使控制中心接收温度信号,将变压器的油温显示出来。
1.3 技术指标以及计量性能的要求(1)对显示误差的要求。
在检测时允许检测仪器有一定数值的误差,不过准确程度的级别应该限制误差的标准。
(2)进行标准的设定。
在检测时温度计上所显示的误差的示值应该超过误差的最大值的1.5倍。
仓库温度分布、运输验证新国标发布,2018-05-01开始实施2017-10-18 22:19 来源:GMP办公室操作系统/药物医药冷链运输验证新国标GB/T 34399-2017《医药产品冷链物流温控设施设备验证性能确认技术规范》于2017-10-14正式发布,并将于2018-05-01开始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对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性能确认的内容要求和合格标准,还对可能造成不同理解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包括:(1)、冷、热点的确认及监测;(2)、库内蒸发器出风口附近5个监测点位置的界定;(3)、多库门的开门测试要求;(4)、开门测试和保温测试的操作细节要求(5)、冷库和冷藏车的满载测试要求;(6)、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核查方法;(7)、冷藏箱和保温箱的静态及线路性能确认方法;(8)、模拟物的要求;(9)、模拟温度条件的选择;(10)、冷藏箱和保温箱中途开箱测试的要求等。
有关该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性能确认的内容及要求、合格判定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药品生产、经营及涉药物流企业的温控仓库、温控车辆、冷藏箱、保温箱及温度监测系统的性能确认等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医药冷链物流drug cold chain logistics采用专用设施设备,使冷藏药品在流通过程中温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物流过程。
2.2 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判定特定对象是否满足既定标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3温度记录仪temperature logger用于连续采集、存储、处理所处环境温度的电子装置。
3 温控仓库在仓储设施的实际应用条件下考察温度控制是否符合规定,对系统及设备进行综合评估。
重点测试仓库的温度分布和温度监测系统的准确度。
3.1 内容及要求3.1.1 库房存储空间温度的偏差、均匀度和波动度确认(温度分布测试)。
油面温控器检定规程
油面温控器检定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检定范围:规定油面温控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测量范围,例如-50℃至150℃。
2. 检定准则:根据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规定油面温控器的测量误差要求,例如允许误差为±1℃。
3. 检定方法:描述检定油面温控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 温度校准:使用已经检定准确的温度计作为参照,将油面温控器调整到指定温度并进行比较测量,计算其误差。
- 稳定性测试:检测油面温控器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即在一段时间内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测量值。
- 反应时间测试:测试油面温控器的响应时间,即从温度变化到测量值变化的时间。
4. 检定仪器:列出用于检定油面温控器的仪器和设备,例如温度计、温度控制器等。
5. 检定结果评定:根据检定准则和方法,评定油面温控器的检定结果,例如合格、不合格等。
6. 检定周期:规定油面温控器的检定周期,即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检定。
7. 记录和报告:要求检定人员记录检定过程和结果,并撰写检定报告,包括被检定油面温控器的信息、检定日期、检定人员签名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油面温控器检定规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行业、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具体的检定工作。
医疗器械储存温控设备与管理规程1. 引言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们需要被妥善储存和管理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温控设备是医疗器械储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对储存的器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规程旨在规范医疗器械储存温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以保证储存的器械在适当的环境中得到保护和保存。
2. 设备选择与安装2.1 设备选择•储存器械的数量和大小•储存器械的特殊要求,如需要低温储存的器械•储存器械的灵敏度,如对温度波动的敏感程度•医疗机构的空间和预算限制2.2 设备安装1.确保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要求,如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或湿度过高的地方。
2.将设备与电源连接,并确保电源稳定。
3.连接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并校准温度显示准确。
4.打开设备前先检查设备内部是否干净整洁,确保无异味和脏物残留。
3. 温度控制和调整3.1 温度设定•常温储存(15℃-25℃)的器械,如一般外科器械•低温储存(2℃-8℃)的器械,如生物制剂、疫苗等•冷冻储存(-20℃)的器械,如骨髓等3.2 温度监测与记录•定时检查温度设备的显示是否准确。
•定期检查设备内部温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定期记录设备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温度异常情况。
4.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内部和外部,特别是风扇和散热器等部件。
•检查和更换设备的滤网。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如噪音、震动等异常情况。
•定期校准设备的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
5. 废弃与报废处理医疗器械储存温控设备的废弃和报废处理应按照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对于无法修复或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报废设备应进行有效的清理和消毒处理,以保证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3.报废设备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垃圾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投放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6. 管理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记录相关情况。
•储存器械的标识和分类应清晰可见。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温控设备校验规程
1目的
确保温控设备符合相关技术参数,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相符。
2范围
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温控设备的校准。
包括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恒温摇床培养箱、干热灭菌箱等。
校准用设备
校准好的温度计
3校准方法
3.1按温控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设定温度上下限,显示达到设定的温度后,放入校准好的温度计,记录实际温度。
3.2记录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的差值,计算是否符合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
3.3与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不符合者,请生产厂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4.校验周期
一年。
5.参考文件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6.记录表格
《测试设备校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