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格式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听课记录表40篇模板听课过程;⒈看课件,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听课评析: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⒉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听课评析:太阳出来了,……醒来了……醒来了……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⒊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他们会唱歌跳舞真热闹呀。
让我们也来唱歌跳舞热闹一下。
⒋感受热闹的音乐:随《欢乐颂》的音乐,师生共舞。
㈡继续看课件,理解第二段内容。
⒈提问:看,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⒉提问:月亮出来了,还有谁睡着了?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说出来。
⒊感受安静的音乐: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
我们也休息吧。
在《摇啊摇》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㈢完整欣赏:⒈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
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太阳和月亮》。
⒉提问: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⒊看图片师生朗诵诗歌。
㈣感受音乐的性质,体验白天的热闹和黑夜的静悄悄。
⒈太阳和月亮带来了两段音乐。
一段是白天,很热闹的;一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让我们来听一听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
⒉听音乐:《欢乐颂》和《摇呀摇》提问:哪段是白天,热闹的;哪段是黑夜,静悄悄的?⒊听课评析:第一段音乐好象许多的小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出来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游戏。
热热闹闹的,是白天。
第二段音乐好象小朋友、小动物都睡着了,静悄悄的,是黑夜。
㈤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欢乐颂》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摇呀摇》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做睡觉的动作。
活动延伸:用《太阳和月亮》的格式创编诗歌。
人教版小学听课记录完整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数学课:鸡兔同笼在这堂课上,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了新知识——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学生们通过假设法和解方程两种方法,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语文课:XXX这堂语文课主要讲述了有关火的神话故事——XXX。
教师通过提问、预、读课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通过画图、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含义。
教师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语文课:一夜的工作在这节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讲述一夜的工作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到劳动的不易和必要性,同时也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让学生深受启发。
1.第一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引入课题的方式生动有趣。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如动手操作、课件展示、抽牌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详细解释,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研究中。
5.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听课教师:XXX交往XXX听课记录表课程名称:数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听课时间:2016年5月12日上午第三节授课教师:XXX班级:二(2)班听课地点:教室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让学生猜猜她的年龄,运用推理知识。
二、板书课题:简单推理。
三、教学过程:1、进入新课,出示教具,让学生猜老师手上是哪一种水果。
有两种物品,采用关联词:不是……就是……进行推理。
板书:口述法、连线法、表格法。
小结:推理的方法有几种?2、展示课件,全班齐读课题,提问学生。
3、发小纸张,让学生完成以上的问题。
4、巩固练,出示教具,让学生完成解答。
5、打开课本做画、完成练二十第2题。
小学六年数学听课记录表六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倒数一、课前谈话突破难点1.谈话——蕴含“两个”,突破“互为”师:老师也愿和六(1)班的同学成为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那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老师的…(朋友)。
你们和老师互为朋友。
(指板书:互为)二、导入揭题,引导质疑师: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数学中的类似问题。
揭题——(板书:倒数的认识)师:看到“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些问题。
预设:什么是倒数?怎样求倒数?……这节课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三、创设活动情景,理解概念——“倒数是什么”师:我们刚刚研究了分数乘法,老师想了解大家掌握的怎么样?请看计算。
1.在分类中理解“是什么”①5/8×8/5 ②0.25×4③3/4+1/4④1.6-3/5 ⑤13/7×7/13⑥3/2×6/5×5/9计算后你有什么发现?师:如果请你将这六个算式分成两类,你准备怎么分?(学生汇报:乘积是1。
)[适当处板书:乘积是1]归纳总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同,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一类的算式。
师:这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预设:乘积是1。
2.举例感悟“怎么做”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还能举出与这些算式不同的例子吗?还能举出不同的算式吗?归纳总结:像刚才举的这些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乘积是1)在数学上“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如5/8×8/5=1,我们就可以说5/8和8/5互为倒数,还可以怎么说?如我们表述朋友的关系。
5/8倒数是8/5,8/5倒数是5/8。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②0.25×4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请您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活动)⑤13/7×7/133.在思辨中深入理解师:能说3/4和1/4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师:能说3/2、6/5和5/9互为倒数吗?为什么?四、运用概念,探究方法——“怎样求倒数”过渡:大家对倒数理解的很不错,那么我给你一个数你能找出它的倒数吗?(投影,出示例2)1.求下面各数的倒数3/5 26 7/2 0.6 1 0.25 0学生尝试。
贵定县兰海涛中职综合应用名师工作室听课记录表成(学)员:兰海涛授课教师朱文港授课班级17计算机1 课程名称Office2010 办公应用授课时间2017年5月11日第5、6节授课地点1号机房授课内容评析(一)、复习旧课;公式、函数、自动填充利用函数功能算出“2017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中的“总分”“平均分”两列的数据。
(二)、讲授新课:条件格式自Excel 97 之后,Excel 具备了条件格式功能。
所谓条件格式是指当指定条件为真时,Excel 自动应用于单元格的格式,例如,单元格底纹或字体颜色。
如果想为某些符合条件的单元格应用某种特殊格式,使用条件格式功能可以比较容易实现。
今天我们就以“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为例来讲解如何使用条件格式。
一、条件格式的添加在“2017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要求:1.设置0 到59 分的成绩格式,使其文字颜色为红色,加粗,底纹颜色为黄色;2.设置90 到100 分的成绩格式,使其文字颜色为蓝色,加粗,底纹颜色为粉色。
操作步骤:步骤一设置0 到59 分的成绩格式,使其文字颜色为红色,加粗,底纹颜色为黄色1.选择要设置条件格式的单元格区域“C4:H18”,选择“格式”-》“条件格式”,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如图1 所示。
2.在“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条件1”区域内,选择“介于”3.选项,在右边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0”和“59” 。
4.单击“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弹出“单元格格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教学内容明确分析条件格式的添加操作步骤教师讲解式”对话框,设置字形为加粗,颜色为红色,底纹为黄色。
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条件格式”对话框。
二、更改或删除条件格式思考:如何利用条件格式设置出综合评定的等级?要求:利用条件格式,设置“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 中的“综合评定”如果“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优秀;如果60<“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合格;如果“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不合格。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听课教师:[你的名字]授课教师:[授课老师名字]授课年级:[年级]授课课题:[课题名称]二、教学过程。
# (一)导入(5分钟)导入方式。
授课老师一进教室就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进入一个超级酷炫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了魔法,你们想不想去?”同学们都被勾起了好奇心,大声回答:“想!”老师接着说:“那好,这个魔法世界就是我们的信息技术世界。
”然后就打开了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一些非常酷炫的动画效果,像是机器人在跳舞之类的。
效果评估。
这个导入方式挺有趣的,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就像在大家面前晃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诱饵,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好玩的呢。
# (二)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内容。
老师开始讲解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图像的处理。
他先从最基本的图像格式说起,什么JPEG、PNG之类的。
老师说:“同学们,JPEG就像是一个压缩小能手,能把图片变得很小,方便我们存储和传输,但是呢,它压缩的时候会丢失一点小细节,就像你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小块,总会掉点渣儿。
而PNG呢,它就比较讲究,能保留更多的细节,不过文件可能就会大一点。
”然后老师又演示了如何用图像编辑软件调整图像的大小、颜色。
他一边操作一边说:“看,就像给图片做个小手术,我们可以把这个颜色变得更鲜艳,就像给它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样。
”讲解方式。
老师讲解得很生动形象,把那些比较枯燥的概念都用很有趣的比喻给解释清楚了。
而且他不是干巴巴地讲,而是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样同学们能更直观地看到效果。
不过呢,感觉他有时候说得有点快,后面有几个同学有点跟不上,眼睛里都是迷茫的小问号。
# (三)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实践任务。
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任务,让他们自己找一张图片,然后按照刚刚讲的方法进行处理。
比如调整大小、改变颜色,最后再把处理好的图片保存成不同的格式,看看文件大小有什么变化。
日期星期三节次一年级三班级授课教师科目数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材第89页主题图二、新课教学1.平均分。
2.教学例1:认识二分之一。
3.教学例2:认识四分之一。
小结:像的度是分数:4.认识其他几分之一的分数。
师:你们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几分之一)吗?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章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答活动认识其他的分数。
通过折纸引导学生认识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理由。
四、课堂小结平均分是一种常见的数学现象,有时平均分的结果正好是像1、2、3……的数,但常常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
比如这半个饼,就要用分数来表示。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第2题。
评议评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
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
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授课日期星期四节次二年级二班级教师科目数学课题数学广角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已、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排数:1,2。
师: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用和2这两张数字卡片摆一摆,再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2.教学例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例题再增加一个数3,现在是1、2、3这三个数字,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完全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1)请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
章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由小组长把数记录在纸上,比一比,看哪组用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2)学生活动,教师遥视指名汇报结果,师板书。
(请不同顺序小组汇报.)(3)教师: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排的?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有没有漏掉的?请不同顺序小组汇报,并说方法。
引导学生排数时注意大小顺序。
听课记录(参考格式)成诵。
再品:我能理清诗歌思路,理清诗人的情感脉络。
深品:我能根据具体诗句分析诗歌中呈现的诗人形象。
一、初品:用声音感知诗之韵味要求:自选诗歌段落,单人或小组合作诵读。
读音标准,情感饱满。
1、学生自由组合准备,并自由朗读。
2、一组学生选取段落,学生诵读完毕,教师进行评价指导,重新让学生诵读所选段落,深化情感。
学生前后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时间大约三分钟。
3、继续选择选取不同段落的小组进行诵读,以鼓励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小组1按照教师指示进行朗诵,男女分别朗诵。
教师请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我觉得这个组把李白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对该小组与同学进行鼓励性的点评。
小组2按照教师指示进行朗诵,部分诗词单独朗诵。
教师点评该小组朗诵节奏把握得很好。
小组3按照教师指示进行朗诵,男女分别朗诵,并且男同学把最后一句诗词“与尔同销万古愁”重复两遍。
教师请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评价:朗诵得很有气势,并且男女同学配合得很好。
教师对该小组与同学进行鼓励性的点评,并尤其表扬了三位男同学的音色与最后的朗读设计。
教师请课代表在课后统计同学最喜爱哪个组的朗诵。
教师播放凤凰传奇的音乐《将进酒》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当时的宴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让李白不仅喝了酒,还唱出了内心郁结已久的情绪。
那么让我们来品一品,李白通过这首诗歌,想表达什么。
我们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
我们刚刚是不是通过诵读初步把握了诗人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再品:走进诗人心灵深处要求:勾画描述作者情感的字词,理清诗人情感脉络。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