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9年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0.58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大学2019年工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盛安志92浙江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郭兴召90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固体力学徐鸿建96武汉大学工程力学谭湘葵95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邹宇94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邢家诚93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周芊骞92湘潭大学材料类马瑜薇92湖南大学工程力学管昕羿92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朱容岐92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姚冬霜92郑州大学工程力学黄振龙91清华大学力学类王彦达9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付家琪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运输类丁元帅9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吴政91湖南大学工程力学庞甲飞9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类流体力学王博涵92浙江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任行斯91.1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陈文渊90.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韦宙90.1中山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朱森林89.2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吴季泽88.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杨琳琳8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刘昌文87.4同济大学工程力学孙杰87.3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沈炜煜87.1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陈铖87天津大学力学类张师茗86.1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盛兆华8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廖棱锐86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胡子渊85.9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张新宇85.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工程陈俊霖85.4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邹成东8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武文斌83.9哈尔滨工程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程杪82.6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周惟於89天津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刘兰琪8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李少靖86北京大学工程力学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赵怡阳9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力学王萌8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曾冯庆阳88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力学(力学系统与控制)钱佳琛99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陈昱达95北京理工大学武器发射工程胡欣超95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梁定国95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刘泽森95同济大学工程力学力学(先进材料与力学)李佳桐93.52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陈艳艳93.4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张琨93.36北京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蒋译霆92.92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张彪92.56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化学牛红雨92.2郑州大学材料化学刘士卓91.68山东大学物理学基地班梁印91.12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杨亚丽90.72南开大学材料化学林芳旭90.64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夏志远89.84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秦晟煜89.68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刘家辉89.2郑州大学物理学李佩雲88.88华中科技大学功能材料保金映88.8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化学黄子健88.68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刘逸群87.56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能源与资源工程)饶诗杭92.2北京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谷昊昊92.2北京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张建宁89.8北京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何海宇88.6北京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吴梦维88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于菲87.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何天浩86.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油气工程衣兰波84.8天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工程)胡宁94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乔雨凡92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宾远为9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杜炳寅91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刘钊9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余剑90北京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安蕾科90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金录嘉97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郭晋源95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李雅宁95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贾荟琳94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龙星9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应亚宸94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王俐92复旦大学材料化学严如岩92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王子璐91天津医科大学运动康复管理科学与工程宋喆人96北京大学工程力学鲍乙乙9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金瑞杨93北京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安钰92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瞿璐茜91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类徐瑞宇90北京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北京大学2019年教育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高等教育学陈方舟95北京大学哲学冯静94中山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柴亦林93华东师范大学会计学刘雪婷92北京大学社会学倪晓畅90厦门大学社会学莫子又90中国人民大学英语马静雅88北京大学新闻学李波85北京大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罗林瑶84北京大学行政管理教育技术学荣赛波 95北京大学广告学刘晋阳94北京大学化学姚智超93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唐曼云9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王钰茹9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王静89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周铭翩8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经济与管理冯沁雪95北京大学经济与金融钟泽凯95华南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李孟泽95北京大学历史学丁传磊94山东大学市场营销陈得春93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张涵露93北京大学资源、环境与产业经济学洪志玥93北京大学金融学曹宇莲92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学朱婧92北京大学财政学詹婧91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秦国浩90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王婧玫90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张语菡89北京大学政治、经济与哲学施悦89北京大学城市管理田明周89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张孟夏86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张赵乐85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赵雪松85北京大学法学学工直升姚张卓玥85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工直升何丽琼85北京大学广告学学工选留龙媛85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类学工选留司哲85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工选留韩耕85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工选留黄剑英8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支教团范一筱84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飞张立飞Email:lfzhang(at)联系电话:62754162个人主页:/persons/zhanglifei.htm办公室:逸夫二楼3216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副院长张立飞,男,1963年生,1984年本科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院),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0年当选为美国矿物学会会士(MSA,Fellow)。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系(10/92-01/93;11/04-2/05),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学系(03/00-03/01;12/04-1/05)和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01/95-07/95年)等做访问研究。
2001年10月-现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1月-现在: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的学术兼职有:《科学通报》、《岩石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质与勘探》和《地学前缘》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和《GeoscienceFrontier》副主编等。
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组成员,国际地科联固体地球组成和演化专业委员会委员(SECE)等。
主要从事与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有关的变质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曾主讲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普通岩石学》、《地球科学前沿》,研究生的《高等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等。
张立飞及其团队近年来在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并确定了新疆西南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壳超高压变质带,提出了其形成演化的双变质带构造模式;在柴北缘大陆型超高压变质带中识别出了洋壳超高压变质的残片,提出了柴北缘由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的演化模式。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球化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校友会版2017-2018地球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地球化学专业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球化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地球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球化学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070902 地球化学研究方向:01. 同位素地球化学02. 矿床地球化学03. 化学地球动力学04. 实验地球化学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1、初审我院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根据初审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2、复试各专业/二级学科招生专家组对进入复试的申请者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考查(笔试)与综合能力考查(面试)两个环节,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
笔试分数与面试分数所占权重,由各专业/学科确定,并在网上公布。
复试时间一般在三月下旬。
(1)以专业/二级学科为单位进行专业能力笔试各专业/二级学科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和阅卷。
考生按报考专业答题。
笔试试卷为百分制,总分达60 分为合格。
(2)以专业/二级学科为单位进行综合能力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科研素养、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及协作精神等。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真题、报录比、分数线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考研招生简章一、推荐免试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网址:/zsxx/sszs/tjms/)。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定,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随意更改。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考研(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
2、我校不再另行向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发送接收函。
3、2014年10月25日前,院系在网上公示待录取名单。
推免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公示名单,或在研究生院硕士、博士招生网页的“录取信息”查询。
若有疑问,可于公示期内向院系提出,各院系予以及时答复。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雷军雷军Email:leij(at)联系电话:62765850个人主页:/itag/staff/homepage.php?name=%C0%D7%BE%FC办公室: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高职称个人简历出生时间、出生地:1960西藏拉萨市教育背景:1995-199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地质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三分量地震矢量波场的分离与重建》;1978-198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2000-2002北京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后1992-地震各向异性理论研究和天然地震横波的观测解释;1997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颁发《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个人甲级上岗证书;1997-1998为完成相关的国家基金项目组织对京西北延庆怀来地区地震活动的野外监测;1998.1.11组织自愿工作组在零下36℃条件下对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余震的野外地震观测;1987-1992重大工程地震地震安全性研究。
主要参加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秦山核电站、辽河石油勘探局、山西大同铁路分局等国家重大工程及城市的抗震减灾工作,合作完成理论和工程专著3部;1992.4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组一起徒步翻越海拔4500米的锦屏山;1983-1987从事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主要参加浙江湖南镇、贵州乌江渡、湖南东江水库的诱发地震研究及近场地震监测。
科研项目:2004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本东北部岛弧不同深度横波偏振各向异性与板块俯冲的关系》(40374008);2001-2002主持完成博士后基金项目《地震波震相矢量的分离》;1999-2001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西北地区横波分裂特征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关系》(49874011);1997-1998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工程与断裂活动的对比研究》(49604053);1995-1996主持完成地震联合基金项目《云南剑川地震横波分裂研究》。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高勇
高勇
Email:gaoyong(at)
联系电话:010——62767255
个人主页:
办公室:逸夫二楼3702
职称职务:副教授/副高职称
个人简介高勇,男,1974年10月生,辽宁抚顺人,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教授。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理空间推理、空间信息服务等。
参与或负责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
教育背景2008.8至今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教授
2005.7-2008.8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讲师
2003.7-2005.7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博士后
2000.9-2003.7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博士
1997.9-2000.7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硕士
1993.9-1997.7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学士科研课题主要论文
教学工作情况目前开设课程:
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本科生,2006-现在)
2.地理信息科学进展(研究生,2006-现在)
3.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生,2009-现在)曾开设课程:
1.计算概论(本科生,2005-2006)
2.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研究生,2006-2008)。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京大学2014年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名单
各专业复试名单如下: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杨帅伟、曹鹏、王欢欢
固体地球物理专业:金欣、梁作奎、周亚亚
空间物理学:陈哲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王双月、张世伟、强静雅、庞大卫、孔韩东
地球化学专业:药瑛、杨娟、高展
古生物专业:秦敏、杨凡、李鹤、许耀中
构造地质学专业:卞青、杨志强、张立杨、孔令杰、周庭红、王辉、吕建晴、曹海波
张志强、张红伟、曹醒春、聂晓芹、杨阳、钟定鼎、刘灏、李伟、梁耀欢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姜璐璐、贺丽琴、黄江辉。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2018-2019考研时,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整理的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在2018-2019年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兰州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得票率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再次顺利通过评估。
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由资源与环境地理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负责。
自然地理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的策源地,也是最早从事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单位之一,林超、陈传康、李孝芳、徐启刚等老一辈教授是学科重要奠基人。
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坚持综合研究方向,在理论和方法深入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和研究领域。
在地表自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区域开发与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于中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LUCC成为土地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而且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已被列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也将陆续起步。
以此为突破口,将推动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生态和资源问题的综合研究。
以土地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分析为主要突破口,以调整土地利用对策进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态为目标。
因此,本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5年来,完成了有关地球表层动态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自然保护、区域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其他项目。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2018-2019考研时,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大学生必备网整理的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在2018-2019年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兰州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大大学自然地理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在2002年教育部重点学科评选中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得票率名列全国第一,2006年再次顺利通过评估。
该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由资源与环境地理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负责。
自然地理学教研室是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土地科学的策源地,也是最早从事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研究的单位之一,林超、陈传康、李孝芳、徐启刚等老一辈教授是学科重要奠基人。
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坚持综合研究方向,在理论和方法深入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应用,不断开拓新的专业和研究领域。
在地表自然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区域开发与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等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是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于中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LUCC成为土地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而且是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已被列入国际重大研究计划,国内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也将陆续起步。
以此为突破口,将推动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生态和资源问题的综合研究。
以土地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分析为主要突破口,以调整土地利用对策进而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态为目标。
因此,本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5年来,完成了有关地球表层动态与人地关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质量变化、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自然保护、区域旅游开发等领域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其他项目。
北京大学2019年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朱金顺86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丁鼎78.5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李犇74.7同济大学测绘工程
王雪辰74同济大学测绘工程
固体地球物理学许午川90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苏培臻88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高红涛85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华思博84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刘立超80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
于珍珍78山东科技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
郑凯月76南京大学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方向
)
陆威帆7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与地球物理试验班
空间物理学崔博90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侯传鹏90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杨子浩88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李京寰88北京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樊银龙91西北大学地质学(基地班)郜梦豪89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
兰春元8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苏懿88吉林大学地质学
薛莅治87北京大学地球化学
赵亚男86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学
地球化学姚瑶93.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刘帅奇93.3吉林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赵旭炜91.3北京大学地球化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项楷84北京大学地质学
杨江南82北京大学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武于靖92北京大学地球化学
夏金凯9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王召平90北京大学地质学
闫沛龙89吉林大学
理科试验班(李四光地球
物理班)
祝贺暄8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学(材料及环境矿
物学)
张静宜9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张书莞86.7北京大学地质学
白璐85西北大学地质学
李童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工程
凌坤82.7北京大学地质学
王璐8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柳晨7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冀锐90.5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
邓玉89.7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摄影测量与遥感陈啸81.7中国农业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理科试验
班)
贾博钧79.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
郭鹏76.5四川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
张子晗75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