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建筑识图与构造
- 格式:pptx
- 大小:8.97 MB
- 文档页数:35
建筑识图与构造知识点一、建筑识图基础知识1. 图纸分类- 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用于指导施工。
- 结构图:展示建筑结构的布置、类型、尺寸和连接方式。
- 设备图:涉及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设备布局和连接方式。
2. 图纸符号与图例- 通用符号:用于表示建筑元素,如墙体、门窗、楼梯等。
- 专用符号:针对特定专业,如电气元件、管道配件等。
- 图例:解释图纸中的符号和标记,帮助理解图纸内容。
3. 尺寸标注- 线性尺寸:表示长度、宽度、高度等。
- 角度尺寸:表示转角和斜边长度。
- 半径/直径尺寸:用于圆形或弧形元素。
4. 比例尺- 表示图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关系,如1:100、1:200等。
二、建筑构造知识1. 基础构造- 浅基础:如条形基础、板式基础。
- 深基础:如桩基础、井基础。
2. 墙体构造- 承重墙:承担建筑重量和传递荷载。
- 非承重墙:分隔空间,不承担重量。
- 墙体材料:砖、混凝土、石材、玻璃等。
3. 楼板与地面构造- 楼板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等。
- 地面处理: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面层。
4. 屋顶构造- 平屋顶:通常设有防水层和保温层。
- 坡屋顶:利用屋架或桁架支撑,有利于排水。
5. 楼梯构造- 直梯:简单直接,占地小。
- 螺旋梯:节省空间,造型美观。
- 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
6. 门窗构造- 门窗类型:固定窗、推拉窗、平开窗等。
- 门窗材料:木材、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
7. 结构系统-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适用于多层建筑。
- 剪力墙结构:墙体承重,适用于高层建筑。
- 框剪结构:框架与剪力墙结合,提高抗震性能。
三、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践1. 图纸阅读与分析- 识别图纸中的各个元素和符号。
- 分析构造要求和材料规格。
- 理解图纸中的尺寸和比例。
2. 施工准备- 根据图纸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 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3. 现场施工- 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
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知识点建筑构造与识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为我们打下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也为今后深入学习和实践建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的重要知识点。
1. 结构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结构体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和组成方式。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网壳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它由柱、梁和地板等构件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壳体结构则以表面张力作为主要受力方式,具有较大的空间承载力。
网壳结构则由网格状构件组成,形成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2. 结构构件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构件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结构构件包括柱、梁、墙等。
柱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承担着垂直荷载的传递与支撑作用。
梁则是一种横向的结构构件,用于横向承载楼板和屋面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柱上。
墙则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既可以承担垂直荷载,又可以承担横向荷载。
3. 结构接点结构接点是指构件连接处的部位。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接点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性能。
合理的结构接点设计能够保证构件之间的力学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常见的结构接点形式包括刚性接头、铰接接头等。
刚性接头能够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的部位。
铰接接头则能够提供较好的柔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部位。
4. 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
它以平面形式展现了建筑物的布局、间隔和大小等信息。
建筑平面图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定位布局的作用,能够直观地展现建筑物的整体形式和空间布局。
剖面图则是将建筑物垂直切割后展现的图纸,能够揭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关系,为后续的施工和装修提供了重要参考。
5. 建筑立面图和细部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设计中展现建筑物外立面形象的图纸。
它可以清晰地展现建筑物立面的造型、材质和装饰等细节。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总学时:96一、课程性质《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基本构造方法,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本领。
本课程服务于建筑施工与管理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主要培养学生在施工图纸的基本识读及建筑构造方法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建筑制图CAD》、《建筑材料》等,学生具备能初步制图、了解建筑材料及建筑力学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为了解房屋构造组成、做法及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打下基础。
识图是施工的先行工作,其后续课程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施工项目管理》等。
因此,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建筑识图的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归纳本专业毕业生的行动领域,从专业的职业能力出发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适度、够用知识总量不变为原则,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自学、课堂讨论和实际动手为主,老师辅导为辅。
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校内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本课程所设计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施工企业工作岗位作为课程主线,将本课程分解为建筑初识、建筑设计说明的识读、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识读、建筑构造图识读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等几个逐步递进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建筑识图的过程。
课程内容与要求中对建筑初识、建筑设计说明的识读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识读、建筑构造图识读和结构施工图识读等都作了较详细规定,并在活动设计中安排了多种实践活动。
建筑构造与识图大一知识点建筑构造是建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建筑物的各种构造形式、构造材料的性能以及构造技术等内容。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了解一些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的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知识点。
一、建筑构造的基本概念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等。
建筑构造是建筑物的骨架,承受各种荷载,并将其传导到地基上。
二、结构体系的分类建筑结构体系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
平面结构包括桁架结构、板壳结构等,立体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需求。
三、构造材料的选择常见的建筑构造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结构、木材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构造材料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四、构造荷载的计算构造荷载是指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力和力矩。
常见的构造荷载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自重、室内装修、设备等,可变荷载包括人员活动、风荷载等。
计算构造荷载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五、结构连接与固定建筑结构需要进行连接和固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常见的结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等。
固定构件时需要考虑力的传递和承载能力等因素。
六、建筑图纸与识图建筑图纸是建筑设计师用来传达设计意图的重要工具。
大一学生需要学会阅读和理解建筑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通过学习和识图,大一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的构造和设计。
综上所述,建筑构造与识图是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的结构与构造,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造价(建筑方向)专业课程标准2023年1月《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 课程性质《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构造和建筑施工图识读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建筑构造部分,主要讲解民用建筑的组成、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是从事土建工程专业所必备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筑施工图识读部分,主要讲解建筑施工图的制图规范和标准以及各种施工图的形成方法、作用、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和识读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属于必修课。
2. 课程地位(1)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识图并进行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是专业培养的第一步。
(2)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具备建筑工程图的识读能力,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简单图样的绘制能力。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其内容及影响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作用重大。
只有掌握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的掌握施工图纸的主要内容,从而合理的进行施工、准确的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和计算。
(3)功能在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1+X证(建筑工程识图证书、BIM应用)考试中,该课程的内容是考试核心内容,这也是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和各技能操作岗位等施工一线专门岗位人才必备的基础能力。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门课程在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课程开展完成后进行开展,此时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好的认识施工图及其作用。
该课程与建筑CAD课程一同开设,“一识一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施工图纸和建筑构造。
后续将会开设BIM 基础软件实操/建筑工程造价编制、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钢筋算量等课程,可以在图纸识读的基础上完成BIM软件建模、工程量的计算等内容。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涉及到建筑设计、施工和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图纸和构造技术。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的基本概念、图纸种类以及构造技术的应用。
一、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识图是指通过图纸的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的工程细节和要求,使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能够理解并按照设计意图完成建筑工程。
在建筑识图中,常用的绘图方法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
1. 平面图平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它以俯视的方式展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布局和分布。
平面图通常包括建筑的地面平面、楼层平面和屋顶平面等,通过平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2. 立面图立面图是建筑设计中展示建筑物外立面的图纸,它以垂直视角来表达建筑物的形态和外观特征。
立面图能够展示建筑物的立面构造、窗户和门的位置以及建筑物的整体风格与风格元素。
3. 剖面图剖面图是通过沿着建筑物的某一垂直线切割并展示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图纸。
剖面图提供了建筑物内部构造、各个楼层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线、电线等设施的位置。
它对于了解建筑物的垂直结构和内部布局非常重要。
4. 细部图细部图是对建筑物中特定细节进行放大和详细展示的图纸。
比如门窗细部图、楼梯细部图等。
细部图通常包括尺寸标注和材料说明,它能够提供建筑物细节部分的施工要求和技术细节。
二、建筑工程构造建筑工程构造是指建筑物结构、材料和组织形式的安排和组合。
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强度和实用性。
在建筑工程构造中,需要考虑屋面结构、墙体结构、结构连接等。
1. 屋面结构屋面结构是建筑物顶部的覆盖层,它起到了保护建筑物和排水的作用。
常见的屋面结构包括平屋面、坡屋面和拱顶等。
在屋面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候性、重量和安装方法等因素。
2. 墙体结构墙体结构是建筑物的支撑结构,它承受着外部荷载和内部荷载的力作用。
墙体结构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是建筑物的主要支撑结构,它需要具备足够的抗压和抗震能力。
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的组成和结构方式。
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秀的建筑构造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寿命。
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构造,识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
建筑构造的分类建筑构造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要素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结构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框架结构、筒状结构、悬索结构等;按构造材料分类,可以分为混凝土构造、钢结构、木结构、玻璃幕墙等;按建筑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住宅、商业、工业等。
在设计过程中,理解建筑构造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影响,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持久性,必须选择最适合的结构类型和材料。
建筑识图的意义建筑识图是指通过对建筑物的各种构造图纸进行解析和应用,来理解建筑结构和形体,掌握建筑造型和施工流程的技能。
建筑识图不仅是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必备技能,更是施工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必备技能。
识图可以帮助工程师深入理解设计方案、检查施工质量、规划合理的施工工序,同时也可以帮助监理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和评估。
常用的建筑识图平面图平面图是一张展示建筑物内部各个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图纸,包括房间数量、大小和位置等。
平面图是设计和规划各种功能区域的基础,也是建立各种空间关系和流线的重要依据。
立面图立面图是一张展示建筑物外观及构造的垂直视图图纸。
通过立面图,可以看到建筑物的立面外貌主要特征,规划建筑外部材料和颜色,确定建筑物构造和外部细节。
剖面图剖面图是一张沿着建筑房间和墙壁的切面展示建筑物内部结构和细节的图纸。
剖面图是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沟通设计意图和施工方式效果的桥梁。
细节图细节图是一张展示建筑物内部结构和细节的详细图纸。
它包括构造和装饰细节,如窗户和门的细节部分等。
建筑构造和识图技能的重要性在建筑项目过程中不言自明。
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职业岗位都需要相关的技能。
建筑构造和识图还是一个复杂的学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方可真正掌握。
建筑构造与识图1.建筑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2.建筑物按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3.建筑物按层数分类:(1)低层建筑指1—2层的建筑(2)多层建筑指3—6层的建筑(3)高层建筑指10层和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总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4.建筑物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1)木结构建筑(2)砌体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4)钢结构建筑(5)混合结构建筑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做承重结构的建筑。
如由砖、石或砌块墙、木楼板构成的砖木结构建筑;由砖、石、砌块墙、钢筋混凝土楼板构成的混合结构建筑;由钢屋架和混凝土(或柱)构成的钢混结构建筑。
5.建筑物耐久等级:一级100年以上;二级50—100年;三级25—50年;四级15年以下。
6.1M=100mm7.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构件位置及其尺寸的基准线,用以确定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标志尺寸。
8.一幢民用或工业建筑,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与窗六大部分组成。
9.基础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中把位于建筑物的最下部并且埋入地下直接作用于土层上的承重构件叫基础。
11.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收到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岩体或土体。
地基不属于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12.在寒冷地区基础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200mm.13.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相邻原有建筑基础的埋深。
14.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井格基础、阀片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15.勒脚一般是指室内地坪以下、室外地坪以上的这段墙体。
16.过梁是用来支撑门窗洞口上部的砌体和楼板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墙体的承重构件。
过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个别也有采用砖拱过梁和钢筋砖过梁的形式。
17.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圈梁配合楼板共同作用课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身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