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途径
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 常呈水型暴发流行。新生儿 RV感染主要来源 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 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 播
4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多发生在6个月~ 2岁儿童,
4岁以上少见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秋季最多,夏季 最少,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
注意静脉给钾过浓、过快、可致高钾血症而猝死, 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 补钾。
补钙 在补液过程中,如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 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 入,每日2~3次
补镁 在补钙后手足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
低镁血症。用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 ,深部 肌注,2~3次/天
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维持量 1.液体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2.液体种类:等渗补1/3~1/2张,低渗补2/3张,
高渗补1/3~1/5张 3.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根据血气BE值纠正
12
补钾:
每日需要量3~5mmol/kg。应见尿补钾,静脉滴入的 浓度<0.3%,24小时均匀输入,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 儿及重度脱水儿尤其注意补钾。
5
发病机制
渗透性腹泻 选择性感染及破坏小肠成熟的上 皮细胞,使绒毛变短及脱落,造成肠粘膜损害, 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肠液及电解质在肠内 大量积聚。
非结构蛋白4(NSP4) 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 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影响细胞膜的通透
性 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霍乱毒
根据 VP6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将 RV分为 A、B、C、D、 E、F、 G七个群 ,A群主要感染婴幼儿 ,B群主要感染 成人 ,C群主要引起散发病例 ,D、E、F、G群主要感染 各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