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椭球面上的弧长(大地线)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26
地大《测量学》(六)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
主要介绍: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椭球面上的弧长计算,大地线,将地面观测的方向值归算到椭球面,将地面观测的长度归算到椭球面,椭球面上三角形的解算,大地主题解算的高斯平均引数公式
一、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
(一)、五个基本几何参数
椭圆的长半轴: a
椭圆的短半轴: b
椭圆的扁率:
a b a
α-=
椭圆的第一偏心率:
e b
'= 椭圆的第二偏心率:
e =
注 意
决定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只需知道五个参数中的两个就够了,但其中至少要有一个长度元素(如a 或b )。
为简化书写,常引入以下符号和两个辅助函数:
2
222,tan ,cos a c t B e B b
η===' 22221sin ,1cos W e B V e B =-=-'
式中,W 第一基本纬度函数,V 第二基本纬度函数。
我国所采用的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以后采用的1980。
椭圆弧长计算公式积分
椭圆弧长计算公式积分是一种将椭圆弧长表示为积分形式的方法。
椭圆弧长是指椭圆上两个点之间的弧长,由于椭圆的形状比较复杂,所以计算其弧长比较困难。
使用积分公式可以将椭圆弧长表示为一个数学式子,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具体公式如下:
L=∫_0^π√(a^2sin^2θ+b^2cos^2θ)dθ
其中,L表示椭圆弧长,a和b分别表示椭圆长轴和短轴的长度,θ为椭圆上的参数角度。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换元法、分部积分等方法进行求解。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椭圆形轨道上的物体运动路径长度、曲线长度等。
- 1 -。
弧长计算公式微积分
弧长计算公式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用于计算曲线的长度。
该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任意曲线的弧长,包括直线、圆、椭圆、双曲线等等。
在微积分中,我们通常将曲线表示为函数的形式,即y=f(x)。
假设我们要计算曲线y=f(x)在区间[a,b]上的弧长,则可以使用如下的弧长计算公式:
L = ∫[a,b] √(1 + (dy/dx)) dx
其中,dy/dx表示曲线的斜率,即f'(x)。
公式中的√(1 + (dy/dx))可以看作是曲线的微小弧长元素ds,即:
ds = √(1 + (dy/dx)) dx
将微小弧长元素ds沿曲线上所有的点上积分,即可得到曲线在区间[a,b]上的总弧长L。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曲线不能表示为y=f(x)的形式,我们可以使用参数方程的形式来表示曲线。
此时,弧长计算公式变为:
L = ∫[t1,t2] √( (dx/dt) + (dy/dt) ) dt
其中,dx/dt和dy/dt分别表示曲线在参数t处的x和y的导数,即:
dx/dt = x'(t)
dy/dt = y'(t)
公式中的√( (dx/dt) + (dy/dt) )可以看作是曲线在参数t处的微小弧长元素ds,即:
ds = √( (dx/dt) + (dy/dt) ) dt
将微小弧长元素ds沿曲线上所有的点上积分,即可得到曲线在参数区间[t1,t2]上的总弧长L。
弧长计算公式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许多实际问题的求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和掌握弧长计算公式,可以更好地应用微积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地球椭圆体面上等角航线解算的实用公
式
地球椭圆体面上等角航线解算实用公式是飞机飞行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航线解算方法,可以根据它来计算航线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等参数。
地球椭圆体面上等角航线的解算公式要求航线两点的维度和经度要满足以下公式:
1.纬度φ:(φ1+φ2)/2=φ0
2.经度:L0= 180/π*tan^(-1)[(tan φ1-tan φ2)/(1+tan φ1*tan φ2)]
3.航线长度:R=Rf*[cos^(-1)(2*cos^2θ-1)-2*θ]
其中,θ=(φ2-φ1)/2,Rf为地球椭圆体赤道半径,φ0为航线中点的纬度。
由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出地球椭圆体面上得角航线的航程长度R、终点维度φ2和起点维度φ1,从而可以计算出航线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等参数。
同时,由于等角航线的航程长度在椭圆体上比较精确,也可以用于机场代码的空间查找和坐标定位等应用。
总之,地球椭圆体面上等角航线解算实用公式可以用于航线等角计算,以计算出航线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等参数,以及用于机场代码的空间查找和坐标定位等应用。
计算椭圆弧长计算公式
椭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几何图形,其形状很像椭球,因此也被称为椭球形。
椭圆的周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可以计算出来的,因为它的周长是由一系列曲线组成的。
这些曲线被称为椭圆弧。
椭圆弧的长度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公式来计算。
计算椭圆弧长的公式是由数学家Ramanujan提出的,他提出了下面的公式:
L = π(a + b)(1 + (3h/(10 + (4 - 3h))))
其中,a和b是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h是椭圆的偏心率。
偏心率是用来衡量椭圆形状的因素之一。
它的值介于0和1之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h = √((a^2 - b^2)/a^2)
在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椭圆弧长时,需要先计算出椭圆的偏心率,然后再代入公式中计算即可。
这个公式的精度非常高,可以得到非常准确的结果。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确保输入的数据正确无误,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 1 -。